〔1〕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张新木,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4.
〔2〕 保罗·霍金斯.影视人类学原理〔M〕.王筑生,杨慧,蔡家麒,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52-53.
〔3〕 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
〔4〕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4.
〔5〕 刘锡诚,王文宝.中国象征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113-114.
〔6〕 张改. 红色文化之“红色”探源〔J〕. 兵团党校学报, 2019(1): 110-113.
〔7〕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张家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24-125.
〔8〕 《安徽文化史》编委会.安徽文化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79-1690.
〔9〕 黄厚祥,胡遵远.金寨县志(1988-2007)〔M〕.黄山:黄山书社,2013:220-225.
〔10〕 丁亚平.“大电影”视阈下的微电影发展〔J〕.艺术与评论,2012(11):27-32.
〔11〕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301.
〔12〕 C·M·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7.
〔13〕 MILTON SINGER.When a Great Tradition Modernizes: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ndian Civilization〔M〕.New York: Praeger, 1972:67-80.
〔14〕 郭建斌. 媒体人类学: 概念、历史及理论视角〔J〕. 国际新闻界, 2015, 37(10): 49-64.
〔15〕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12.
〔16〕 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55.
〔17〕 朱靖江.在野与守望:影视人类学行思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41.
〔18〕 莫里斯·梅洛-庞蒂.电影与新心理学〔M〕.方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20.
〔19〕 刘广宇,马秋晨.仪式的影像化表达:以中国节日影像志为参照〔J〕.当代电影,2021(9):69-75.
〔20〕 爱德华·S·贝克尔.艺术界〔M〕.卢文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36-37.
〔21〕 张一兵.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J〕.天津社会科学,2004(6):12-18.
〔22〕 卡尔·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6.
〔23〕 瞿明安.象征人类学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