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邹海林, 朱广新. 民法典评注:侵权责任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0:502. [2] 何勤华, 李秀清, 陈颐. 新中国民法典草案总览(增订本)[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310-311, 322. [3] 张平华.君子协定的法律分析[J].比较法研究, 2006(6):69-81. [4] 贾文范.罗马法[M].朱正远, 徐国栋, 点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137. [5] 王正苍.论情谊因素对责任程度的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46-48. [6] 宁红丽.无偿合同:民法学与社会学之维[J].政法论坛, 2012, 30(1):106-116. [7] 朱庆育.民法总论: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82. [8] 王泽鉴.债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210. [9] 杨婵."好意施惠关系"中的责任承担——从《楼上楼下》的个案角度分析[J].法学论坛, 2005(01):120-126. [10] 王竹.侵权公平责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74. [11] 梁慧星.论制定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法[J].法学研究, 1991(02):36-45. [12] 文森特·R·约翰逊.美国侵权法[M].赵秀文,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96-97. [13] 肖永平, 王思思.冲突法视域下的乘客法则[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06):83-91, 209. [14] 沃尔夫冈·多伊布勒, 朱岩.德国损害赔偿法的改革[J].中德法学论坛, 2002(00):19-30. [15] 罗歇尔德斯.德国债法总论[M].沈小君, 张金海,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42. [16] 雷伊.瑞士侵权责任法[M].贺栩栩,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5:119. [17] 李薇.日本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18] 姜淑明, 刘惠.侵权损害完全赔偿原则之反思——以赔偿酌减为主线[J].时代法学, 2021, 19(05):42-49. [19] 许中缘.论《民法典》的功能主义释意模式[J].中国法学, 2021(6):183-200. [20] 王雷.我国民法典总则编的多元正义观[J].甘肃社会科学, 2021(5):100-109. [21] 埃尔温·多伊奇, 汉斯-于尔根·阿伦斯.德国侵权法——侵权行为、损害赔偿及痛苦抚慰金[M].叶名怡, 温大军,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82. [22] 格哈德·瓦格纳.比较法视野下的侵权法与责任保险[M].魏磊杰, 王之洲, 朱淼, 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343. [23] 邱聪智.从侵权行为归责原理之变动论危险责任之构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4] 张新宝.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