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Vol. 29 ›› Issue (4): 201-202.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7.04.101
• 本期导读 • 上一篇
摘要: 我校碳酸盐岩研究以四川省“矿产普查与勘探”重点学科为支撑,以原石油工业部批准建立的“碳酸盐岩研究室”和四川省高校“天然气地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针对我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稳定的、以碳酸盐岩及天然气勘探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特色的研究方向。专题报道《发挥碳酸盐岩研究优势,为油气勘探做贡献》,从学术思想、研究特色、主要研究方向及优势、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等方面就该学科的研究现状向读者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陈景山教授等人撰写的《特征不同的两种扇三角洲相识别与对比》,从盆缘斜坡坡度、海平面升降变化、沉积水动力、沉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中识别并对比出了特征明显不同的靠山型和靠扇型两种海洋扇三角洲相,指出坡度较陡和海平面较高有利于靠山型扇三角洲的发育,坡度较平缓和海平面相对较低时,则有利于靠扇型扇三角洲的形成。
《东营凹陷沙三段源岩排烃特征及潜力评价》由姜福杰等人完成,论文根据排烃门限理论,利用生烃潜力法对东营凹陷沙三段上、中、下三个亚段烃源岩的排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
针对目前大多数低渗透油层的渗流研究都是通过岩芯驱替实验得到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考虑的因素比较单一的问题。许建红等人在《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新算法及应用》一文中,通过对中国西部某低渗油田不同渗透率岩芯的室内驱替实验,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回归分析,建立了新的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启动压力梯度的新方法。
随着我国主要油田的不断开发,采出液含水越来越高,水质也越来越复杂,由于采出污水大部分经处理后要回注入地层,所以油田污水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刘俊强等人在《高温烃降解菌在含油污水生化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为强化油田污水的生化处理效果,从胜利油田采出液中筛选出3株高温烃降解菌,在室内模拟现场条件进行污水生化处理试验,研究成果表明混合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的可行性,为油田污水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杨春雷等人完成的论文《单齿圈复合运动破岩系统动力特性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起单齿圈复合运动破岩系统模型,采用模拟岩石材料,进行了单齿圈复合运动破岩系统的仿真。对于分析不同类型钻头的破岩效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石油钻井工程中,影响井壁稳定性的因素较多。秦启荣教授在《裂缝对石油井壁力学稳定性影响》一文中,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模拟分析了裂缝对直立井井壁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裂缝的类型、产状、密度、组合特征及埋藏深度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有一定的创新性。
欢迎对本刊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