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少波,周平.我国传统节庆的文化功能流变〔J〕.河南社会科学,2015(8):93-97.
〔2〕 王万平.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迁徙、文化交流和节庆共享: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J〕.民族学刊,2019(4):17-26.
〔3〕 李月英.怒族仙女节〔J〕.今日民族,2006(6):44-45.
〔4〕 明伟.怒江流域的民族:怒族〔J〕.中国民族教育,2010,143(10):26.
〔5〕 和晓虹,周颖,施晓翔.怒江贡山:怒族“仙女节” 民俗节庆带出旅游经济新高潮〔EB/OL〕.(2023-05-17)〔 〕学习强国APP·怒江学习平台.
〔6〕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 周宣辰,程倩.情感与互动仪式: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7-34.
〔8〕 李晓云,孙高慧.场景·符号·仪式:春节习俗文化在抖音平台的共情传播〔J〕.视听,2023,190(2):102-105.
〔9〕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3.
〔10〕 罗萍.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线上主题教育情感互动传播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1):65-72.
〔11〕 袁佩媛,靳玉军.沉浸式赋能: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逻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52-61.
〔12〕 GOFFMAN 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 New York: Anchor Books,1959:17-18.
〔13〕 杨龙飞,疏仁华.情感与仪式互动社会下的当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塑造〔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71(4):26-34.
〔14〕 徐玉特.嵌入与共生:民族传统节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内生逻辑:基于广西DX县陇峒节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12):65-73.
〔15〕 诸葛达维.游戏社群情感团结和文化认同的动力机制研究〔J〕.现代传播,2019(2):102-108.
〔1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5.
〔17〕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36.
〔18〕 余召臣.遗产旅游与文化认同的模型建构与实践策略: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3):34-42.
〔19〕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17.
〔2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0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