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伟东.复议前置抑或自由选择——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关系的处理[J].行政法学研究, 2012(2):71-76. [2] 周佑勇.行政复议的主渠道作用及其制度选择[J].法学, 2021(6):17-29. [3] 梁凤云.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八点建议[J].民主与法制周刊, 2021(39):49-50. [4] 章志远.行政复议法修改的三重任务[N].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1-11-25(7). [5] 湛中乐.论我国《行政复议法》修改的若干问题[J].行政法学研究, 2013(1):31-37. [6] 黄利红, 黄庆, 王成明.行政复议前置程序之质疑[J].三峡大学学报, 2018(4):97-100. [7] 何海波.行政诉讼法: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6:229. [8] 中mbox{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征求意见稿)[EB/OL]. (2020-11-24)[2021-10-05] http://www.moj.gov.cn/news/content/2020-11/24/zlk_3260479.html. [9] 徐运凯.将行政复议打造成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应当解决好的难点问题[J].民主与法制周刊, 2021(41):46-48. [10] 王万华."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定位与行政复议制度完善[J].法商研究, 2021(5):19-32. [11] 李立.行政复议5大制度缺陷逐渐显现[N].法制日报, 2010-06-11(2). [12] 李立.行政复议:从内部监督到解决争议[N].法制日报, 2010-06-28(2). [13] 张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努力奋斗[N].人民日报, 2011-12-29(6). [14] 徐运凯.行政复议法修改对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回应[J].法学, 2021(6):30-42. [15] 马怀德.论我国行政复议管辖体制的完善——《行政复议法(征求意见稿)》第30-34条评介[J].法学, 2021(5):18-33. [16] 张维.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今年正式启幕[N].法制日报, 2020-07-03(3). [17]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7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365. [18] 章志远.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之再思考[J].现代法学, 2005(4):81-88. [19] 章剑生.现代行政法总论:第2版[J].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9:325. [20] 章志远.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程序衔接[J].行政法学研究, 2005(5):78-85. [21] 应松年.行政复议应当成为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J].行政管理改革, 2010(12):49-51. [22] 郝海青.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前置程序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85-90. [23] 秦夕雅.《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司法审查调研报告》发布[N].第一财经日报, 2013-10-15(4). [24] 朱芒.作为行政处罚一般种类的"通报批评"[J].中国法学, 2021(2):148-165. [25] 胡建淼.关于《行政强制法》意义上的"行政强制措施"之认定——对20种特殊行为是否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评判和甄别[J].政治与法律, 2012(12):2-13. [26]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编写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198-201. [27] 于东辉.法院在处理行政征收纠纷中的职能检视及重新定位[J].领导科学, 2018(2):27-31. [28] [日] 南博方.行政法:(第6版)[M].杨建顺,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32-33. [29] 张明.评析新工伤认定的救济程序[J].社会科学家, 2011(4):8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