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薛辉, 韩春元, 肖博雅, 赵文龙, 李文战. 安次地区奥陶系潜山裂缝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4): 23-32. |
[2] |
白慧, 冯敏, 侯科锋, 杨特波, 郭思文. 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5储层白云岩成因机理分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4): 65-73. |
[3] |
韩杰, 张少伟, 吴江勇, 陈思, 马小平. 大数据统计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6): 1-11. |
[4] |
沈卫兵, 陈践发, 罗广平, 贺礼文. 塔中隆起奥陶系储层与油源断裂复合控藏模式[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5): 71-83. |
[5] |
刘学利, 胡文革, 谭涛, 张林艳, 刘蕊. 塔河底水砂岩油藏氮气泡沫驱技术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6): 105-110. |
[6] |
韩杰*,江杰,张敏,吴美珍,潘文庆. 断裂及其裂缝发育带在塔中油气勘探中的意义[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2): 11-20. |
[7] |
李小波1 *,荣元帅1,龙喜彬1,吴锋2,王可可2. 缝洞型油藏强边、底水窜进油井特征及机理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1): 135-140. |
[8] |
张保涛1,2,3,于炳松3,苏劲2,于红枫4,王向伟1,3. 塔中西部平台区油气分布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5): 49-58. |
[9] |
张烨1,2,杨胜来1,焦克波2. 塔河油田超大型复合酸压降滤失技术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3): 121-126. |
[10] |
李宗杰1,2,刘群2,李海英2,邓光校2,彭军3. 地震古岩溶学理论及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6): 9-19. |
[11] |
秦飞,吴文明,杨建清,刘广燕,何龙. 塔河油田堵水选井选层因素分析及方法探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6): 121-126. |
[12] |
廖明光1,裴钰1,2,陈培元1,刘学利3,何嘉2. 塔河油田4 区岩溶缝洞型储层及其控制因素[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4): 1-8. |
[13] |
刘学利;汪彦. 塔河缝洞型油藏溶洞相多点统计学建模方法[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6): 53-58. |
[14] |
李子甲;陈朝刚;潘阳秋. 碳酸盐岩油藏携砂调剖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5): 83-87. |
[15] |
刘治成;张廷山;完颜祺琪;杨扬;杨巍. 贵州习水地区奥陶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4):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