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冬, 黄兴文. 墨西哥Perdido带上Wilcox组油藏富集模式分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4): 73-82. |
[2] |
陈祖华, 孙雷, 杨正茂, 郑永旺, 于晓伟. 苏北低渗透油藏CO2驱油开发模式探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3): 97-106. |
[3] |
吴国海. 湖相凝缩层的发现及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2): 67-74. |
[4] |
刘海磊, 尹鹤, 陈刚强, 李啸, 杨帆. 玛湖凹陷及周缘石炭系储层与流体相态预测[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5): 41-50. |
[5] |
王俊, 鲍志东, 吴义平, 杨益春, 何陵沅. 泰国呵呖高原盆地油气成藏组合与资源潜力[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4): 57-70. |
[6] |
何家雄, 卢振权, 苏丕波, 张伟, 冯俊熙.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气源系统与成藏模式[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6): 8-24. |
[7] |
阮岩, 程为彬, 罗海龙, 张达亿. 不同油藏区块注水系统能耗指标体系的构建[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5): 129-134. |
[8] |
宋璠1 *,苏妮娜1,姚瑞香2,褚淑敏2,张瑞雪1. 板桥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成藏模式[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2): 49-58. |
[9] |
孙耀庭1,2 *,李玉兰1,徐昊清2,郭丽丽2. 潍北凹陷构造演化对沉积成藏的控制作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1): 21-29. |
[10] |
张迎朝1,朱伟林2 *,高阳东2. 珠江口盆地琼海凸起断裂调整聚集成藏模式[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5): 55-63. |
[11] |
李宇平*. 涪陵北部长兴组礁滩相沉积模式与勘探领域[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4): 29-34. |
[12] |
董艳蕾1,朱筱敏1 *,成克男2,杨海风3. 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层序格架内油气成藏特征[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2): 29-38. |
[13] |
刘克奇*,郝雪峰. 成熟探区精细地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1): 11-18. |
[14] |
杨巍1,2,胡明毅1,2,高炎3. 建南地区长兴期层序地层与沉积相演化[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2): 24-34. |
[15] |
孙利;刘家铎;王峻;李中超;王文之. 普光陆相地层天然气成藏条件与主控因素分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6): 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