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Vol. 29 ›› Issue (6): 200-201.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7.06.100
摘要:
刘宝珺 院士,天津人,生于1931年9月,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常委,中共党员。“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曾在国际地科联任职。现任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四川省科协名誉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质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四川省老科协名誉会长,高级专家咨询组组长。
刘宝珺院士在沉积地质、盆地分析与板块运动、层控矿床、层序地层与事件地质、全球沉积地质、油气储集层的成岩作用与岩相古地理,以及生物成矿作用等研究领域都获得了突出成就,并把我国的沉积学研究推到了世界前沿,许多研究成果在我国都具有先驱性和启迪性。
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了新的沉积相分析和古地理编制方法,为国内很多部门采用;70年代,他提出了“沉积期后分异作用与成矿作用”的理论;80年代,他发表了关于川南碳酸盐风暴岩的研究成果,开创了我国风暴岩研究的先河;90年代,他首次把全球变化的观念引入我国地学研究领域,提出了“统一地质场”理论。其理论、观点和方法都被许多部门广泛引用和传播,在矿藏勘探方面效果显著。根据他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在我国湖南、广西、云南等地成功探测出了7、8处铅、锌、铜等金属矿藏。他先后在中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撰写出版专著20部,许多专著已成为高等院校及各部门地质人员的必备教材及重要参考书。1986年,刘宝珺教授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1989年获第一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6年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获得了该届唯一的、代表着世界地质科学最高荣誉的“斯潘迪亚洛夫奖”,这是我国地质学家首次获得此项大奖。也是一百年来世界上第20位获得此殊荣的地质学家。1997年他又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0年范影年等人在其有关中国古生物珊瑚的巨著中,把新发现的化石命名为宝珺珊瑚,表示出地质界同行对于他在我国地质学贡献的肯定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