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电缆地层测试(WFT)在短时间内抽吸地层流体无法解除侵入带的泥浆污染,泥浆侵入带形成的毛管力对测试压力数据有很大的影响。在分析不同储层的侵入带形成的毛管力性质,及几种校正方法的基础上,把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与斯伦贝谢经验公式相结合,建立了一种计算泥浆侵入带毛管力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电缆地层测试压力数据进行了校正,经与DST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校正毛管力对电缆地层测试压力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电缆地层测试数据解释精度。
针对辽河油田曙四区杜家台油藏开发现状及地质研究的难点,根据沉积学原理和测井相定量分析方法开展了微相研究,利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约束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起精细储层地质模型,解决了建模过程中沉积相研究成果与储层参数分布无法有效结合的缺陷,成功地实现了辽河油田曙四区杜家台油藏精细描述,实践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相控随机建模不仅可以提供较准确的储层属性模型,而且为剩余油研究和油气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深度偏移剖面中的深度误差与速度误差并不相等,有时可以达到速度误差的两倍。从分析偏移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出发,对比分析了速度误差对叠后深度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影响,发现偏移剖面的深度误差仅与速度模型的误差有关系,与具体的偏移方法(叠后或叠前深度偏移)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一个复杂的透镜体模型进行了波动方程叠后正演和偏移计算,详细讨论了不同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发现速度误差不仅会带来深度误差,而且会造成构造体的形态变化,下覆地层同向轴的扭曲,还可能引起地层同向轴的频率发生变化,给资料解释带来一定的假象。正确地认识这些假象,对于速度分析中检验速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地震资料解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测井和试井资料中存在数据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预测技术的数据清洗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检测测试井数据中存在空缺项的记录数据,对无空缺数据项的记录数据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分类,再对各类数据分别进行蚁群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学习并矫正噪声数据。将该数据清洗方法运用到试井分析中进行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测试井数据质量进行正确的解释评价提供了保证。
建立了一个具有自适应、复杂非线性储层预测模型,在计算方法上,由于多层前向型神经网络BP算法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而微粒群算法具有较强鲁棒性和全局收敛的优点。结合二者长处,利用基于微粒群算法的神经网络计算方法,对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改进。利用四川洛带地区气田的测井资料,用所设计的算法对储层的物性参数(孔隙度、渗透率)进行预测,并对其预测精度与用常规基于BP算法和基于LMBP算法得到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地质效果明显,有效地克服了基于BP算法和基于LMBP算法的缺点。
苏北盆地泰州组现今仍是一个新的勘探领域,根据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泰州组原油的饱和烃和芳烃的馏分组成、分子地球化学参数等油源分析,显示泰州组原油来自泰二段烃源岩,系统阐述了泰州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沉积环境、成油母质类型、热演化程度及油源进行了讨论。两者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甾烷相对丰富,萜烷以藿烷为主,甾烷以规则甾烷占绝对优势。泰州组原油的生油母质主要来源于菌藻类的低等生物,而高等植物则较少;有机质沉积环境整体为咸化、还原环境,但又有所差异,以富安断层为界,断层西北侧盐度高,还原性强,而断层东南侧盐度低,还原性弱;原油成熟度低,处于低熟-未熟阶段。
针对黔南-桂中凹陷泥盆系发育的台盆沉积体系,利用露头剖面、钻井资料和古生物资料,研究了该区域内泥盆系台盆沉积体系发育特征。研究表明黔南-桂中凹陷泥盆系呈现碳酸盐岩孤台和深水台盆相间分布的沉积格局,主要发育五种台盆类型:泥岩-陆屑浊积岩型、泥岩-泥灰岩型、泥岩-硅质岩型、硅质岩-灰岩型、硅质岩(泥岩)-火山岩-火山碎屑浊积岩型。层序地层分析后认为,其层序界面一般表现为岩性转换面,少数表现为冲刷侵蚀面,层序发育完整、连续性好,能很好地反映海平面变化历史。
湘东南拗陷是中国南方古生代~新生代叠合盆地之一,古生代~中生代地层普遍裸露,该拗陷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在野外剖面观测、室内薄片鉴定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湘东南拗陷上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包括:泥晶化作用、胶结作用、压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裂缝化作用、溶蚀作用等,以及经历的海底-大陆(淡水和混合水)-浅埋藏-深埋藏-表生等成岩环境。对储层孔隙发育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裂缝化作用、压溶作用、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裂缝化作用及压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白云石晶间孔为重要的孔隙类型,并成为工区最为有利的勘探目的层。
针对滩海地区油藏评价的特殊性和资料的局限性,提出以地震数据为依托的油藏评价一体化研究方法与流程。以地震数据为约束,综合应用层序地层格架厘定、三维构造精细解释、地震属性分析、随机模拟地震反演、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技术,将构造解释和随机模拟地震反演结果作为三维定量地质模型的输入,通过动态数据的修正,建立一体化预测模型。在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的应用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类似地区的油藏评价提供借鉴。
针对目前浊积扇的沉积模式主要借鉴Walker扇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没有考虑外部因素,如海平面升降变化、构造作用等对浊积扇的控制和影响作用。以东营拗陷中西部的史115浊积扇为例,分析了构造作用、湖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古地貌等要素对浊积扇的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构造作用、湖平面变化控制了可容空间的产生,沉积物供给导致可容空间减少,从而控制了浊积扇的发育;浊积扇的展布也受到沉积时古地貌的重要影响,各种要素的综合作用控制了浊积扇的形成与展布。对构造运动频繁的陆相断陷盆地的浊积扇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歧口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广泛发育颗石灰岩与泥岩的纹层状互层,因其含油而被误认为“油页岩”。颗石灰岩的储集性一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扫描电镜、密度测量、不规则样品孔隙度测量和测井资料解释等实验测试手段,着重研究了颗石灰岩的储集性。发现颗石灰岩中颗石片落粒间孔和粒内孔十分发育,且分布均匀,同时颗石灰岩与泥岩纹层状互层的平均孔隙度可达16.0%,渗透率为(1~100)×10-3μm2,具有良好的储渗性。因此,颗石灰岩与泥岩的纹层状互层是潜在的良好储层,具有开采价值。
分析了从青海、大港、胜利、辽河、新疆等油田原油及南充炼油厂含油污水中分离、选育出的菌组合产气性能、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物的系统表面张力、耐温性及耐盐性,认为:温度对细菌的生长和菌组的代谢具有很大影响,在低温(﹤5℃)和高温(﹥75℃)两个极端温度条件下,菌组活动性小,产气菌无产气现象;温度的变化还影响菌组的形态、大小与单菌分布;高盐度下,一些菌类也能生长。分析了细菌相对含量和内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菌组合具有较强的产气性、降低系统表面张力、耐温性及耐盐性。所筛选的石油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油藏特征适应性及原油的降粘性,作为采油微生物组合,具有优势。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泥岩盖层处于成岩阶段早期,具有成岩性差、高孔隙度、大孔径、低突破压力的特点,造成生物气藏整体处于弱封闭状态,而大规模气田区的存在,必定有其独特的封闭机理。分析认为:第四系储盖层孔隙结构差异,为阻止或减缓生物气散失提供了最基本条件;地层饱含高矿化度地层水、滞留水充塞泥岩孔隙,加大了天然气的渗透难度;盖层同时为源岩层,可形成烃浓度封闭,阻止天然气垂向运移;盖层厚度对其封闭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补偿作用。
气测资料可以反映储层含油气性的好坏。选取储层含油气性构建参考序列,把储层对应的气测指标作为比较序列,利用均权灰色关联分析对不同气测指标与储层含油气性的相关分析,求得不同气测指标与储层含油气性的关联度,进而确定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中不同气测指标的权重。通过加权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待识别储层与已知含油气性储层的关联度。建立适当的隶属函数,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待判别储层的含油气性。实例分析表明,基于气测资料均权和加权灰色关联分析的储层含油气性模式识别法对数据量没有太高的要求,且计算方法简单,正判率高,实用性强。
蒸汽驱开采稠油油藏时存在蒸汽超覆和蒸汽窜流,降低了蒸汽的波及效率。国内外采用注蒸汽的同时添加非凝析气体和耐高温起泡剂,进行热力泡沫复合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利用物理模拟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机理及开发效果。实验研究表明:蒸汽驱转热力泡沫复合驱后,驱油效率在蒸汽驱的基础上提高38.5%,达到81.0%。辽河高升油田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热力泡沫复合驱的采收率高于单一蒸汽驱,泡沫能够封堵蒸汽窜流通道,抑止蒸汽超覆,改善油藏的温度分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三次采油方式。
根据重力热管作用原理,结合井筒传热过程,建立了稠油生产井中采用热管伴热方式时井筒热损失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重力热管改善井筒热损失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热管井井筒热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井底温度升高、产液量增加、热管下入深度加深,井筒热损失增大,其中,产液量对热损失的影响尤为显著。现场试验及理论研究表明:在不消耗额外能量的前提下,重力热管能够利用深部流体自身的能量提高井筒上部流体的温度,降低传热过程中的热损失,进而改善井筒温度分布剖面。该方法可以减小产出液在井下管道上升过程中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抽油机的负荷,实现低能耗对井筒流体加热的目的。
注空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已经在国外多种油藏和各种地质条件下得到了成功应用,其特点是操作成本低、注入能力强、驱油效率高、储量动用程度大。系统介绍了国外注空气开发稀油油藏、稠油油藏、沥青质油藏的成功实例以及我国油藏注空气开发的技术现状,分析了注空气技术的机理、提高采收率效果及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对我国各类适合注空气的油藏开发调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酸化预处理是降低地层破裂压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特定地层,预处理酸液类型、酸液浓度、用酸强度及酸化后储层破裂压力降低程度往往依赖于经验,亟需理论指导。通过分析酸化引起的岩石力学性质变化,建立砂岩酸化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了酸化后破裂压力值。通过现场2口井酸化前后的破裂压力降低值与模拟计算结果对比认为:所建模型合理,可以用于指导现场酸化施工,降低施工风险。研究对于推动深层储层水力压裂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的溶洞可分为微小溶洞溶孔和大溶洞,部分大溶洞未被充填,未充填的大溶洞内部不存在多孔介质,流体流动属于自由流动,流动规律符合Navier-Stokes方程,油藏存在自由流动区和渗流区,流动规律符合Darcy-Stokes耦合模型。针对塔河油田的流体特征,将现有的用来描述单相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Darcy-Stokes模型扩展到油水两相的微可压缩流体,并根据未充填溶洞内压力差异小这一特征,对油水动量守恒方程进行简化,所得到的动量守恒方程在形式上与不可压缩流体的相同,但流体密度和粘度仍然是关于压力的函数。模型中引入了Beavers-Joseph-Saffman边界条件,并将该条件扩展到两相流。将Darcy-Stokes模型应用于数值试井,结果表明,尽管采用双重介质渗流模型和Navier-Stokes模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拟合效果,但是后者的解释成果更接近三维地震解释所预测的地质模型。
为了研究定向井近井地带储层渗流规律对表皮因子的影响,采用坐标变换方法将渗透率各向异性介质转换为各向同性介质,建立了适应于各向异性油藏任意井眼轨迹的定向井裸眼完井表皮因子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模型研究了由于井斜和储层污染产生的表皮因子随井斜角、方位角的变化规律。计算分析表明:在各向异性油藏中,定向井的井眼轨迹对表皮因子具有重要影响。井斜角的减小会导致井斜产生的表皮因子增加,而井斜角、方位角的减小均会导致储层污染产生的表皮因子增加。该模型适用范围广泛,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定向井的产能提供依据。
针对斜井剖分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直角坐标系,矩形网格剖分地层,采用梯形近似处理斜井边界时出现的要达到精确模拟就只能缩小网格尺寸而引起计算量急剧增加这一矛盾问题,根据实际模型引入了非正交坐标系,在非正交坐标系中,存在两种基矢,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直角坐标系统之间的转化关系具备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简化了对斜井水平地层以及直井倾斜地层等模型的模拟。实际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非正交坐标系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运算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煤层气井产气稳定期和采收率,用微分几何学理论结合达西定律计算了沁南地区煤层气井初始排采强度。根据沁水盆地东南部单排3#煤层的排采井实测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实际初始产气压力与临界解吸压力关系,确定动液面下降高度;用微分几何理论结合达西定律计算了初始产气时的平均压力、影响体积,用于确定初始产气时的最佳影响半径;根据最佳影响半径与排采时间的联系,结合动液面下降高度计算出排采初期的排采强度。计算结果与现场实践吻合较好,初期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既可防止储层激励,又可防止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
针对前人以有机玻璃平行板形成模拟裂缝,模拟指进现象与实际的酸液指进在物理化学背景上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采用与地层矿物类型相近的大理石板和双层钢化玻璃板相结合的方式构成裂缝壁面,利用真实的盐酸作为驱替液,实现了酸岩反应条件下酸液指进的模拟,发现了前人研究中未曾报道的酸岩化学反应和酸液自身重力综合影响下的酸液指进行为。采用分形维数对酸液指进的复杂形态进行定量描述,发现所得的酸液指进形态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86、1.75、1.75和1.81,表明酸液指进形态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为分形理论在酸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直接支持。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油井产量逐渐下降、含水率普遍升高、油井生产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以东北某油田为例,在井壁取芯储层沥青色谱指纹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指纹参数,根据单层油指纹参数值与油井产层产量的相关性原则,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出了各单油层对井口原油的贡献率,进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产调整建议。从实际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明显,实现了对开发中后期油井各单油层产量的定量监测。该技术具有适用性强、投资少、周期短、准确、快速等特点,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聚合物驱后仍有大量油存在于地层中,如何提高聚驱后残余油采收率显得尤为重要。从高弹性聚合物的合成与筛选、支链聚合物与普通聚合物粘弹性对比以及宏观驱替实验,对聚合物驱后高弹性聚合物驱油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1)溶液的聚合物浓度不变,对应相同剪切速率f,支链聚合物分子量越大,体系的粘弹性越大。(2)在较低的剪切速率下,支链型聚合物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G′。在剪切频率大于9s-1时支链聚合物(x2x)的弹性模量上升的速度大于分子量很高的普通聚合物。(3)支链聚合物在分子量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原油采收率,若分子量能够提高,其体系的粘弹性会更大,因而可较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低渗透储层的射孔技术必须配合压裂增产改造技术而开展,其中射孔层位优化是其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储层地质特性,提出了一种射孔层位优化的实用方法,即采用多种射孔方案,通过对不同射孔方案与压裂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优选射孔方案,尽量使各层都得到均衡、有力的改造,并且防止压裂时压窜目的层上、下水层或应力较小的夹层。该方法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勘探实践中,结合限流法分层压裂技术和封隔器分层压裂技术进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蒸汽未波及区的油层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这一问题,通过采用内区考虑热损失,外区考虑为非牛顿幂律流体复合模型分析,求得了无限地层情况下的拉氏空间解。通过数值反演方法作出了相应的样版曲线,并且对样版曲线作了相应的敏感性分析。新的样版曲线在非牛顿流的影响下有别于常规复合油藏,外区径向流段不再呈现一般的水平直线段,在交界处由于冷凝系数的影响,压力导数出现明显的下掉现象,冷凝系数越大,下掉越严重。为稠油开发油藏压力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
加氢裂化尾油具有性能优良、饱和烃含量高,芳香烃含量、硫含量和氮含量低等特点,不仅能做乙烯裂解原料,同时也是优质的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可以生产变压器油、内燃机油和液压油等产品,同时还能得到柴油等副产品,综合利用价值显著。通过采用减压蒸馏、溶剂脱蜡和白土补充精制等工艺,对辽阳石化公司生产的两批不同性质的加氢裂化尾油进行实验室研究,考察了辽化加氢裂化尾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适用情况。实验表明,两批加氢尾油经过加工分别可以得到收率为15.3%的HVI100基础油,34.5%的HVI150基础油和20.4%HVI400基础油,以及柴油和变压器油等产品,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提出将轻烃与甲醇分别按45∶55和35∶65的体积比调和,并添加增能剂A和缓蚀剂B(质量分数为0.3%)配制出1#、2#轻烃汽油(1#燃料适用于夏季,2#燃料适用于冬季)。小型汽油机实验表明仅燃用轻烃-甲醇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在高负荷下下降明显,当向上述两种轻烃汽油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和1.5%的增能剂A后,可将燃油的动力性提高到90#汽油的水平,且油耗量(当量汽油)优于90#汽油。适宜在轻烃富集地区推广。
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煤油作为连续相,Span-80、OP-10为乳化剂,合成了AM/ DMC酸液稠化剂MDNC,实验研究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浓度、单体浓度等条件的改变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确定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20%,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5%,单体摩尔配比(n(AM)∶n(DMC))为3∶1,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5%。并对稠化剂MDNC进行了酸液性能评价,该稠化剂在酸液中增粘性能好,热稳定性较好,抗盐、抗剪切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为了使氯化丁基橡胶(CIIR)的阻尼功能区向高温区拓展,制备宽温宽频阻尼材料,将氯化丁基橡胶与聚丙烯酸酯(PMAc)共混制备了互贯聚合物网络(IPN)复合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复合阻尼材料有效地实现了阻尼功能区向高温区拓展,其中,CIIR/PEA IPN具有较高的阻尼值,但阻尼温区较窄,而CIIR/PBMA IPN同时具有较高的阻尼值和较宽的有效阻尼温区,耗散系数大于0.3的有效功能区可从-50℃持续至60℃。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谱及透射电镜对IPN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IPN中CIIR和PMAc形成了双相连续、物理互锁的微观相态结构。
针对传统结构可靠性分析仅考虑“安全-失效”二级工作模式,而实际工程中往往存在中介状态的问题,考虑了结构的“安全-中介-失效”三级工作模式,利用地震作用下结构底部剪力、层剪力等的概率分布特点,建立了具有中介状态的多层钢框架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为石油行业多层钢结构的抗震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分析了原油减阻剂的工作环境,给出了减阻剂的减阻机理及影响因素,介绍了按照行业标准自制的室内模拟环道装置中,流经不同管径的减阻剂的性能综合测试,得出了减阻率并不是随雷诺数的增大而递增或递减,而是在某一雷诺数下减阻率有最大值,并且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减阻剂浓度越大,单位流体中含有的高分子减阻剂数量越多,经过相同的剪切作用,未被剪切的减阻剂分子越多,经过相同的剪切次数时,减阻率相较也就越高。
依据磨鞋硬质合金堆焊层断裂、磨损及剥落的失效形式,自制4种堆焊焊条并对铸造碳化钨堆焊层进行淬火或淬火+深冷处理。试验证实自制焊条碳化钨和管皮重量比直接影响到抗冲击磨损性能及碳化钨的剥落。碳化钨和管皮重量比恰当,堆焊层硬质相的阴影效应和基体、粘结相对硬质相支撑效应的相互作用是提高抗冲击磨损的原因。淬火及淬火+深冷处理磨鞋堆焊层,其抗冲击磨损性能比铸造碳化钨堆焊层分别提高17.4%和43.0%。组织分析表明深冷处理对堆焊层硬质相影响不大。其粘结相成分、形态、分布的变化是深冷处理提高抗冲击磨损性能的原因。
高温油气生产引起井筒周围温度全面上升,密闭的套管环空流体受热膨胀,对套管内外表面施加附加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达到套管的抗内压或抗外挤强度极限。针对温度升高带来的套管附加载荷使油气井的生产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问题,归纳总结了多种因温度升高而带来套管附加载荷的预防方法,并从他们的应用范围、可靠性还有使用费用三方面进行对比,建立了两种最优套管附加载荷预防方法的计算模型,给出了实际工况下套管附加载荷的预防操作方法。
采用有限元技术,建立了油管缺陷漏磁场的静态和瞬态仿真模型。通过对励磁磁场的均匀性、检测速度和缺陷尺寸三种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比较了静磁场模型和瞬态模型的仿真结果和效率。静磁场模型求解效率高、占用的计算资源少,但是随着检测速度的增大,求解结果明显偏高。瞬态模型能降低速度引起的误差问题,但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给出了用静磁场模型分析缺陷漏磁场应满足的条件。
油气田开发技术难度日益增大,各油气公司纷纷把公司的运营重点转为向管理要效益。针对油藏经营管理受到国内外油气田开发工程师的广泛关注,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的实际,将现代企业方法与油藏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包括财务、增长、流程、学习/发展等4方面的平衡计分卡,详细描述了其应用方法。研究认为:平衡计分卡可以使油藏管理单元在经营目标的设定全面细致,还可以通过目标考核保证管理单元的正确发展方向。
介绍了一种新型长冲程抽油机动能平衡系统的工作原理,对其变直径卷筒的形状与参数进行了合理设计,可达到大幅度降低能耗的目的。将动能平衡原理应用于抽油机的平衡系统中,对其进行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通过建立以变直径卷筒和飞轮卷筒为等效构件的等效力学模型,推导出动能平衡系统中下冲程稳态运行阶段挠性件在变直径卷筒上缠绕时其中心的轨迹方程,提出了挠性件及变直径卷筒相关参数的设计方法、选择依据。研究表明,利用变直径卷筒的特殊外形轮廓来控制飞轮卷筒的旋转速度,解决了动能平衡系统中飞轮连续加速、储存能量的问题。
倒装钟摆钻具组合是一种新型的直井防斜钻具组合,在小井斜角高钻压下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斜特性。以311.5mm井眼为例对倒装钟摆钻具组合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稳定器上下钻铤尺寸搭配以及不同钟摆长度的分析可知,适当增加稳定器以上钻铤尺寸,降低稳定器以下钻铤尺寸以及增加稳定器与钻头之间钻铤的长度将有助于提高倒装钟摆钻具组合的防斜能力。倒装钟摆钻具组合设计时,在钻头与稳定器之间的钻铤不与井壁接触的前提下,应该使设计的钻具组合得到尽量大的钻头转角。研究为倒装钟摆钻具组合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为了研究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规律和动态,建立了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数学模型。根据室内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结构的研究成果,采用聚合物线形体和聚合物聚集体共同描述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性质变化和渗流特性,同时考虑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不同孔渗条件下水相相对渗透率降低能力、不可入孔隙体积系数的变化、吸附滞留与建立流动阻力的关系等物化问题。利用模型对岩芯驱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岩芯驱油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描述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驱油动态,为疏水缔合聚合物驱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分析提供了研究方法。
刘宝珺 院士,天津人,生于1931年9月,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常委,中共党员。“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工作,曾在国际地科联任职。现任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成都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四川省科协名誉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质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四川省老科协名誉会长,高级专家咨询组组长。刘宝珺院士在沉积地质、盆地分析与板块运动、层控矿床、层序地层与事件地质、全球沉积地质、油气储集层的成岩作用与岩相古地理,以及生物成矿作用等研究领域都获得了突出成就,并把我国的沉积学研究推到了世界前沿,许多研究成果在我国都具有先驱性和启迪性。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了新的沉积相分析和古地理编制方法,为国内很多部门采用;70年代,他提出了“沉积期后分异作用与成矿作用”的理论;80年代,他发表了关于川南碳酸盐风暴岩的研究成果,开创了我国风暴岩研究的先河;90年代,他首次把全球变化的观念引入我国地学研究领域,提出了“统一地质场”理论。其理论、观点和方法都被许多部门广泛引用和传播,在矿藏勘探方面效果显著。根据他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在我国湖南、广西、云南等地成功探测出了7、8处铅、锌、铜等金属矿藏。他先后在中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撰写出版专著20部,许多专著已成为高等院校及各部门地质人员的必备教材及重要参考书。1986年,刘宝珺教授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1989年获第一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6年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获得了该届唯一的、代表着世界地质科学最高荣誉的“斯潘迪亚洛夫奖”,这是我国地质学家首次获得此项大奖。也是一百年来世界上第20位获得此殊荣的地质学家。1997年他又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0年范影年等人在其有关中国古生物珊瑚的巨著中,把新发现的化石命名为宝珺珊瑚,表示出地质界同行对于他在我国地质学贡献的肯定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