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文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Vol.16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川东地区石炭系储层成岩作用和天然气成藏规律
    郭一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1-1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01
    摘要840)      PDF(pc) (744KB)(489)    收藏
    本文着重探讨川东地区石炭系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并运用成岩矿物包体研究,论述了该区的油气成藏规律,表明天然气聚集于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之后,气藏富集程度受“生、储、圈、聚”史的配套关系的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西南地区晚古生代深水生物相初探
    高卫东 张廷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11-1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02
    摘要733)      PDF(pc) (568KB)(472)    收藏
    西南地区晚古生代时位于华南陆板块的南部被动大陆边缘及陆内。自早泥盆世中晚期开始发生裂陷运动,在滇东、黔南和广西地区发生沿北西向为主,北东向为次的拉张裂陷沉降,最终形成由狭长的台问海槽和弧立碳酸盐台地相间排列的古地貌格局。由于浊流的发育、洋流作用,使深水海槽内海水局部混和充氧,各海槽内海水不完全停滞,不同于黑海式全封闭的阻隔式盆地。不同深度的海槽内具有不同的古生物组合,从浅到深,可归入充氧生物相,充氧-贫氧生物相,贫氧-厌氧生物相及厌氧生物相。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一种适用于混合相位未知脉冲的反褶积方法
    易宗富 周华兴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17-2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03
    摘要994)      PDF(pc) (433KB)(516)    收藏
    在黄小晶等人提出的混合相位未知脉冲反褶积方法[1,2]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反褶积方法。与文献[2]的反褶积方法比较,本方法具有运算量小,压缩地震子波的反褶积效果更好等优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油层出砂机理研究
    李宾元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23-2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04
    摘要813)      PDF(pc) (395KB)(679)    收藏
    本文从砂粒的受力分析出发,讨论了重力、范氏力和双电层斥力对出砂的影响。提出了油层出砂的门限流速概念,对于合理地确定油井产能、保护油层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油藏条件下岩石孔隙度与压缩系数的测试计算方法
    袁兴柏 易敏 陈丽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28-3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05
    摘要926)      PDF(pc) (542KB)(562)    收藏
    本文分析了油藏岩石孔隙体积、孔隙度、压缩系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并在实验数据的多项式回归基础上,提出了地层条件下岩石石孔隙度、平均与瞬时孔隙体积压缩系数的计算方法,经过对中原、新疆、四川等油气田岩石测试数据处理的实践验证,说明这些方法具有准确、便于计算等优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水平井岩屑床层移运动的规律分析
    王艳辉 罗平亚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35-4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06
    摘要1378)      PDF(pc) (403KB)(513)    收藏
    在环空紊流场作用下岩屑床呈具有特定本构关系的浓缩流动介质.本文由岩屑床层移(剪切)运动的内在机理与物理模型出发,研究层移颗粒微观运动的能量平衡与交换,得到了层移床的本构关系和流动速度场方程,以及层移床转静止床的临界水力条件,层移岩屑床的最大厚度,岩屑床的流动能力与流动阻力.阻力方程中考虑了层移床的承压特点及其与环室内外壁的不同摩擦特性.结果表明层移床的结构应力导致其运动失去关于环空几何中心的对称性,流动中心向钻具侧偏移及层移岩屑床的显著增阻效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水平井完井方式的优选
    潘迎德 熊友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42-4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07
    摘要830)      PDF(pc) (584KB)(662)    收藏
    本文论述了优选水平并完井方式需要考虑的地质、钻井、生产工程等因系,介绍了岩石坚固程度及井眼稳定性的定量判断计算方法,得出了优选水平井究并方式的决策流程图,并作优选举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凝析气藏类型的早期识别
    张思永 徐佳琼 刘焕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50-5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08
    摘要562)      PDF(pc) (324KB)(506)    收藏
    本文通过对表征凝析气藏特征量的提取,提出了凝析气藏早期识别的灰色聚类模型,并用此模型检验了30个实际凝析气藏,成功率为96.7%,实践证明:灰色聚类法计算速度快、判别精度高.所需原始数据少且容易获得,较传统的相态实验法和经验统计法更为准确和更具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在高能气体压裂工况下井下射孔套管承载能力的有限元分析
    吾用明 董事尔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55-5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09
    摘要891)      PDF(pc) (444KB)(719)    收藏
    目前国内现有的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在1000米以上的浅地层内,能有效地将砂岩地层压裂,提高油气产量.但对于1500米以下的深地层,却不能有效地造缝,其主要原因是对套管的承压能力不明,担心提高压力会将井壁炸塌.为此,本文利用有限元法,确定了1500米井下,在不损坏套管情况下,高能气体的极限压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dA/dN计算时最佳A-N关系曲线形式
    张效羽 宋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60-6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10
    摘要947)      PDF(pc) (421KB)(580)    收藏
    应用性能优异的正交多项式曲线拟合法,对计算中可能出现的A-N关系曲线形式进行了逐方次的拟合比较,确定出了最佳的A-N关系曲线形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钢筋混凝土柱的计算机设计方法与软件
    熊树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68-7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11
    摘要1606)      PDF(pc) (466KB)(612)    收藏
    钢筋混凝土柱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构件,其种类繁多且设计颇为复杂,人工计算不仅费时而且易出差错.本文研究了各类钢筋混凝土柱的计算机设计方法,然后编制了一个设计软件CDP。该软件不仅能计算各类柱的钢筋用量,而且还能自动选配纵筋和箍筋,绘制配筋断面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两元表面活性剂发泡性能协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徐荣 申威 杨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76-8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12
    摘要954)      PDF(pc) (322KB)(477)    收藏
    本文对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X-1)与其它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两元混合体系在发泡性能上的协合作用作了试验研究.从十二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中筛选出了在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上具有协合作用的四种表面活性剂。同时,考察了它们在无机盐存在时的发泡性能、综合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得出了最佳的SX-1与SAS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协合作用作了一定的理论解释.本研究对于表面活性剂在油气田开发和日用化工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颗粒运移的计算机模拟
    梅文荣 邓传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82-8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13
    摘要1495)      PDF(pc) (348KB)(569)    收藏
    本文在用网络模型描述多孔介质的基础上,用Monte-Carlo法研究了颗粒在网络模型中运移沉积的机理以及颗粒浓度和颗粒尺寸分布对多孔介质渗透率损害的影响。本文应用的方法不仅限于颗粒运移、沉积机理的研究,而且还适合于其他领域的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HP数据采集系统与IBM计算机的实验数据通讯
    姚福九 许敬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88-9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14
    摘要863)      PDF(pc) (500KB)(457)    收藏
    HP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先进性和工作可靠性勘称当今世界领先,但由于它与IBM机的不兼容性使它的应用受一定的限制。本文介绍的通讯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HP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可方便地传送给IBM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或存盘保留,从而扩大了数据采集系统所获得数据的应用范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矩阵秩显QR分解的时延估计
    唐斌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97-10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15
    摘要969)      PDF(pc) (238KB)(515)    收藏
    近年来,MUSIC算法在时延估计研究中异常活跃。它获得和利用接收信号的协方至矩阵的一组与信号时延矢量正交的特征矢量.特征分解需要很大的计算量。本文基于矩阵秩显QP分解提出一种新的时延估计方法.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与MUSIC算法同样有效,而且计算量大为减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一类求解Stiff方程高精度L-稳定的显示单步方法
    向开理 张建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102-10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16
    摘要890)      PDF(pc) (393KB)(554)    收藏

    本文在参考文献[1]、[2]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类求解Stiff方程组L-稳定的高精度显式单步法.本文方法是对参考文献[1]、[2]中的方法的改进与推广.与现有的隐式方法相比,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计算简便,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对于某些类型的Stiff问题是很有效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抽真空饱和方法对岩石电阻率测量的影响
    张开洪 陈福煊 陈一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110-1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17
    摘要811)      PDF(pc) (290KB)(603)    收藏

    本文提出了在岩石抽真空饱和过程中注入CO2气体取代残余空气分子,从而减小岩石电阻率测量误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常规抽真空饱和方法提高测量精度近10%。为此,研制了岩石电阻车测量中注CO2气抽真空饱和的处理程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我国石油科技论文统计分析与引文研究
    彭雪雪 刘廷元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115-12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18
    摘要1432)      PDF(pc) (533KB)(574)    收藏
    在该文中,对1992年我国20种石油科技期刊上发表的1433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引文研究,得出了石油科技领域论文发表数量单位排序、核心中外文期刊、被引证次数最多的作者和中外文论文老化速度等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长江上游地区的天然气工业与发展战略
    王廷栋 尹代益 蓝光志 明巧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1): 124-13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1.019
    摘要1340)      PDF(pc) (562KB)(592)    收藏
    本文阐述了四川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考察了四川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以重庆为核心的川东、川中系统化工群的初步设想,并指出了四川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产品要向系列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谈我院的多学科联合研究
    罗肇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1-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01
    摘要464)      PDF(pc) (225KB)(42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鄂中地区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董兆雄 陈景山 沈昭国 方少仙 陈劲人 刘岭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4-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02
    摘要387)      PDF(pc) (615KB)(479)    收藏

    鄂中沉湖—土地堂地区早三叠世以局限—半局限台地环境为主,有过短暂的台内浅滩环境,东部曾发展为蒸发台地环境.下三叠统主要有微晶灰岩、微晶白云岩,夹少量亮晶鲕粒灰岩,局部硬石膏岩. 经历了海底环境的白云化,胶结、硬石膏化,大气环境的溶蚀,埋藏环境的胶结、溶蚀、白云化、表生环境的溶性等成岩作用过程.大气及浅埋藏环境产生的孔、缝隙多为后来的方解石等充填,对储层贡献甚微. 深理藏环境的扩溶孔的形成及后期构造缝的产生与油气演化大致配套,具有一定的意义,表生环境的溶蚀,保存较好,对储层有较大贡献. 区内下三叠统主要发育裂缝型及裂缝孔洞型两类储层,前者孔隙度低,仅为2%~3%,后者孔隙度可达26%左右,至今仍受大气淡水影响,保存条件差,不利于成截.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川中金华西—象山构造大安寨段工业油井分布的一个控制因素的探讨
    李跃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16-2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03
    摘要929)      PDF(pc) (669KB)(533)    收藏

    本文根据重力力流沉积理论,通过区内岩心、薄片和储层研究,认为重力流沉积的颗粒流介屑灰岩储集层发育与否是控制大安寨段油气产出的因素之一,进而建立了沉积物重力流的湖底扇相模式,以此模式预测了今后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浅薄层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规律研究
    胡常忠 刘新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22-2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04
    摘要1019)      PDF(pc) (445KB)(556)    收藏

    通过对河南井楼油田零区试验区注蒸汽开来的试验资料及生产区蒸汽吞吐大1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本文揭示出浅薄层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规律:尽管油层纵向驱替状况好,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高,但单井日产油量、周期产油量和油汽比仍较低,产量递减快。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单井蒸汽驱生产动态的数值模拟及预测
    胡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29-3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05
    摘要1331)      PDF(pc) (327KB)(630)    收藏

    在注蒸汽采油生产中,如何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预侧油田生产动态,确定吞吐周期、注汽强度、油井排液速度,制定合理的开采方式,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是稠油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井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
    李晓平 赵必荣 吴小庆 刘启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34-4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06
    摘要1657)      PDF(pc) (377KB)(627)    收藏

    本文建立了不考虑及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影响时的均质各向异性油藏水平井的渗流数学模型,在利用特征函数、有限积分变换结合拉氏变换等方法获得了这些数学模型的解后,利用数位积分和数字反演方法作出了适用于水平井试井分析的压力及压力导数典型曲线,并导出了水平井早期和晚期流动的压降近似表达式,为术平井试井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预测水平井产能与出砂量的一种新方法
    李宾元 孙艾茵 刘蜀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41-4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07
    摘要857)      PDF(pc) (387KB)(606)    收藏

    本文用数值法求解描述水平井流动状态的偏微分方程. 获得储油层中各节点的压力分布和三个方向上的速度分布,从而计算水平井的理想产能。并建立了储层中砂浓度的场模型,由此预测出砂井的出砂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稠油水平井套管柱强度设计方法
    刘坤芳 罗世应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48-5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08
    摘要787)      PDF(pc) (382KB)(539)    收藏

    摘要 稠油水平井的套管柱设计与常规水平井套管设计有较大差异.本文重点介绍利用设计或已测的井眼机迹参数,稠油热采注汽参数和注汽施工工况,计算稠油水平井套管柱所受热应力、弯曲载荷、摩阻力子的方法以及利用以上受力计算为基础的水平套管柱最大载荷设计法,同时介绍此方法在辽河油田稠油冷平1井的设计和使用情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油井污水制作中等密度盐水压井液的研究及应用
    赵普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56-6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09
    摘要765)      PDF(pc) (345KB)(574)    收藏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油井产出的污水经浓缩等加工处理制成密度在1.0~1.4g/cm.间的清洁盐水压井液的方法及应用情况。经实验检测和现场应用证明,这种盐水压井液是一种其有推广价值的无伤害优质压井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抽油机井诊断仪
    黄汉光 柴满州 褚万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61-6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10
    摘要763)      PDF(pc) (363KB)(671)    收藏

    测试性诊断仪使用环境恶劣,流动性大,使用量大.针对这些特点,文中讨论了以80C31为核心的诊断仪组成结构及设计原理,解决了原有仪器可靠性低、不易操作、价格高等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产层岩石坚固程度判断指标“C”公式及其应用
    熊友明 潘迎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67-7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11
    摘要1833)      PDF(pc) (284KB)(519)    收藏

    本文导出了判断垂直并、水平井及任意角度定向井井璧岩石坚固程度的判据“C”公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该判据在完井方法选择中的应用,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脉冲射流喷嘴机理及水力特性研究
    熊继有 廖荣庆 陈德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74-7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12
    摘要756)      PDF(pc) (362KB)(580)    收藏
    在对新型射流机理探讨的基础上,研究了脉冲射流喷嘴的机理和水力能量关系,得出了计算式.结果表明,脉冲喷嘴的瞬时高频射流所获能量是低频射流的2.558倍,是连续射流的1.438倍. 还得出了脉冲射流喷嘴的水马力和冲击力的计算式.为脉冲射流喷嘴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脉冲射流信号分析软件的研制与应用
    王嘉松 廖荣庆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79-8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13
    摘要768)      PDF(pc) (223KB)(417)    收藏
    为了即时、全面、可靠地对自激振荡脉冲射流压力动态测试信号作定量分析,本文研究了信号分析系统软件(XHFX).应用它能正确评价动态压力信号的波形特征、频率结构及能量分布.它对类似的共它复杂信号也有较好的实用价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信号分析仪在新型钻井泵研制中的应用
    孟坤六 张万福 张明洪 张正泉 陈源灿 张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84-8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14
    摘要1503)      PDF(pc) (338KB)(595)    收藏
    摘要 在西南石油学院和川南矿区联合研制的钻井泵性能参数综合测试系统中,选配了QL-SA FFT分析仪. 该仪器采用汉字提示,窗口主示,功能多,操作使用简单.本文介绍了使用信号分析仪测试钻井泵的水力参数和机械参数的一些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工程分析专家系统的问题求解黑板模型
    陈伟成 绥民 胡泽 张公社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90-9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15
    摘要1293)      PDF(pc) (539KB)(641)    收藏
    问题未解模型是组织推理步骤和领域知识进行问题求解的一种模式,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黑板模型的工程分析专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专家策略知识的多层次表示,深度优先搜索及推理网格的实现,协同式多专家系统的多级推理网络模型的构造,解释机构与人机接口设计以及推理算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岩石、水泥环、套管互作用的粘弹塑性有限元力学模型
    练章华 张先普 赵国珍 何明烛 王钢 曾长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97-10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16
    摘要1542)      PDF(pc) (520KB)(566)    收藏

    摘要 本文首次建立了套管变形的粘弹塑性有限元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力学模型Ⅱ是准确而可靠的,此力学模型可研究套管外壁受均匀或非均匀载荷作用下,其弹塑性变形过程,是一种研究套替交形的新方法。该模型在华北油田应用,我们仿真摸拟出了套管周围的外载荷大小分布,为寻求套管周围的地应力大小及抵抗套管变形的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CAD在牙轮钻头设计中的应用
    林玉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104-10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17
    摘要755)      PDF(pc) (440KB)(624)    收藏

    本文介绍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石油钻井牙轮钻头设计中的应用。文中主要阐述了牙轮钻头设计全套软件的内容、软件原理,、特点以及使用软件的基本方法。该套软件以牙轮钻头几何学、运动学为理论基础,合理利用AUTOCAD绘图软件包功能,按照牙轮钻头设计及制图要求,采用FORTRAN77语言设计编制程序并制成成套软件。该套软件能方便地用于牙轮钻头设计计算和绘制设计图样。该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关于富气相平衡计算中K—循环终止判据
    尹代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110-1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18
    摘要497)      PDF(pc) (175KB)(399)    收藏
    摘要 天然气相态研究中平衡常数Ki的精确计算所涉及的K—循环,其终止判据过去多采用,经过多种实际运算表明改用|En+1/En-1|≤σ为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换热器传热过程的(火用)分析
    陈进富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115-12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19
    摘要827)      PDF(pc) (381KB)(547)    收藏
    本文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理论依据,对换热器的熵损失,熵效率进行了分析。导出了同时考虑热熵损失和流阻熵损失时的熵损失、熵效率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考虑了流阻熵损失后,换热器的熵损失、熵效率可能出现极值点。当热负荷一定时,换热器的管径,冷热流体的流速应合理匹配使换热器的熵尽可能地得到利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燃油消烟节能剂的作用机理
    唐晓东 徐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123-12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20
    摘要1519)      PDF(pc) (258KB)(567)    收藏

    摘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燃油分子在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烧化学反应历程,得出了其反应历程与汽车排气污染和节油间的定性关系.对目前国内使用的几种主要燃油消烟节能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功能元素的原于态对碱烟前身物的催化加氢抑制碱烟生成的观点。并介绍了作者研制的燃油节能剂的作用机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随机伪度量族空间与随机拓扑空间
    刘明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16 (2): 130-13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4.02.21
    摘要841)      PDF(pc) (401KB)(608)    收藏

    本文引入了随机伪度量族空间和随机拓扑空间的概念,研究了随机伪度量族空间与概率伪度量族空间的关系,构造了随机伪度量族空间的普通拓扑和随机拓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