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4-20
    地质勘探
    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模拟沉积微相
    冯国庆 李允 林作华 王玉明
    2001, 23(2):  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01
    摘要 ( 829 )   PDF (257KB) ( 6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积微相的正确划分对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及储层参数场的分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往的沉积微相研究中,微相边界的确定大多是由地质人员根据专家知识推断,具有主观性,难以适应高精度地质模型的要求。引入地质统计学中的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特征进行随机模拟。通过在X油田S2-2小层的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可产生多个反映现有微相平面分布的等概率模型,克服了因资料不全等原因而引起的模型的不确定性,结合地质人员的经验,可确定出满意的模型,应用效果良好。

    龙门山系山前带北段超晚期断褶构造与油气远景
    胡受权 郭文平 童崇光
    2001, 23(2):  5-8(3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02
    摘要 ( 1613 )   PDF (204KB) ( 6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龙门山系属上扬子地台内晚中新生代断褶构造活动形成的山系。川西断陷区属龙门山系的前陆盆地,是地台型海相沉积与前陆型陆相沉积组成的复合型含油气区。超晚期(N-Q)断褶构造的发育程度控制了龙门山系山前带构造圈闭的发育和裂缝型气藏的形成。印支晚期形成的天井山古隆起因受强烈的超晚期断褶构造活动的影响,使原有的油气藏遭到破坏。天井山古隆起北东倾伏端的广元昭化地区,发育隐伏断裂系伴生的背斜群,是较理想的油气聚集带;而天井山古隆起西南倾伏端的绵阳-江油-安县地区,为北东向及北西向深断裂交叉复合区,是寻找中、浅层次生气藏的有利地区。


    鲕粒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识别研究
    夏宏泉 杨华斌 朱仕军 刘红歧 张贤辉 任兴国 胡振平
    2001, 23(2):  9-1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03
    摘要 ( 999 )   PDF (329KB) ( 7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鲕粒碳酸盐岩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出发,在提取岩性特征测井参数和建立电相—岩相库统计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极值方差聚类法实现自动分层,以灰色关联法识别单井剖面的鲕粒碳酸盐岩地层,并结合储层物性参数的精细解释建立了鲕粒储层测井识别模式,编制了相应的处理程序。应用表明,该套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力,能识别出单井剖面中0.5 m以上的鲕粒储层,提高了鲕滩储层的纵横向预测精度。

    火山岩油藏注采动态特征研究
    伍友佳
    2001, 23(2):  14-1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04
    摘要 ( 802 )   PDF (174KB) ( 6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山岩油藏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其数量与规模都既少又小。我国的火山岩油藏主要分布在新疆,这些油藏注水开发已有数年,其动态特征表现为:油井产能高低悬殊;油井及油田产量递减均快、油藏无稳产期;注水井吸水差别大;注水开发时少数油井水窜水淹严重、而多数油井长期不见注水效果;油藏采收率多在8%~13%之间。上述注采特征与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极强的地质特点是相一致的。根据上述特点,建议火山岩油藏的开发应慎重注水,重点做好高产井管理,水窜严重的井组采取停注或间注等方式进行开采。

    阿北安山岩油藏裂缝注水研究
    宋社民 黄震
    2001, 23(2):  19-2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05
    摘要 ( 1021 )   PDF (241KB) ( 5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北安山岩油藏储层由三期火山喷发形成,具有典型双重介质渗流特征,注水开发后由于注入水沿裂缝窜流,造成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大。为了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根据裂缝发育规律设计了裂缝注水岩块采油等5种类型13个方案,应用FIFS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优化沿裂缝注水岩块采油方案,提出了利用原井网实施沿裂缝注水岩块采油,以及周期注水,整体化学调剖等综合“调水增油”措施方案。经过6年的现场实施达到了方案设计指标,综合含水下降4%,累计增产油量4.2×104 t,提高采收率2.5%,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可供注水开发同类油藏借
    鉴。
    石油工程
    延拓法在油气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
    王金勋 李士伦 刘玉慧
    2001, 23(2):  22-2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06
    摘要 ( 826 )   PDF (216KB) ( 6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延拓法、经典的Newton算法和Broyden算法分别计算了四个实际油气体系的露点(用PR方程),对同一体系的重馏分使用同样的临界参数,对比不同压力初值下这三种方法的迭代收敛情况。对同一体系同样的压力初值对比了改变重馏分的临界参数拟合实验露点时这三种算法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延拓法对初值要求低,是油藏流体相平衡计算的一种有效算法。

    凝析气藏相态恢复理论研究
    郭平 孙雷 宋文杰 江同文
    2001, 23(2):  25-2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07
    摘要 ( 951 )   PDF (372KB) ( 7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析气PVT分析数据是进行气藏数值模拟及开采工艺设计的重要参数,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气藏开发初期未能取得代表性PVT样品或未进行取样,以至使开发方案设计不能正常进行;相态恢复方法是解决此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但目前有关相态恢复理论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首先给出了凝析气藏相态恢复一般原理,在对塔里木英买7井凝析气PVT数据拟合后,研究了地层压力下降到不同程度采出井流物直接进行相态恢复和将此井流物进行一级分离后,用目前分离器油和分离器气按原始生产气油比进行配样而得到的原始流体相态特征以及按地层压力等于露点压力配样,对比了两种不同的恢复方式对原始流体样品代表性的影响。

    辽河稀油区注CO2提高采收率潜力实验评价
    熊钰 孙雷 李士伦 孙良田 张方礼 武毅
    2001, 23(2):  30-3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08
    摘要 ( 902 )   PDF (243KB) ( 6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注水开采以后,注气是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方法。CO2混相和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与地层原油的性质密切相关。通过PVT分析和混相压力的测定,研究地层原油性质和注气后地层流体性质变化情况可为注气决策提供基本依据。分别选取了不同采油厂有代表性的5个区块,进行地层原油相态特征和注CO2后流体相态特征研究和对比分析,测定其中的两个区块地层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评价辽河油田稀油区的地层流体性质和预测注CO2提高采收率潜力。结果表明:辽河稀油区注CO2吞吐提高采收率有一定的潜力,但难以到达CO2混相驱效果。
    CO2混相驱多级接触过程机理研究
    苏畅 孙雷 李士伦
    2001, 23(2):  33-3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09
    摘要 ( 839 )   PDF (278KB) ( 9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中国陆上油田综合含水达81%,产量出现递减,发展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成为陆上石油工业发展的迫切战略性任务。由于CO2混相驱在油田小范围的应用非常成功,开始进一步研究CO2混相机理指导油田大规模开采。CO2混相驱静混相机理,如CO2在油中膨胀并降低原油粘度很完善,但动混相机理即CO2混相多级接触过程中气液两相物性参数变化未详尽研究。建立计算CO2多级接触过程流体物性参数的一维数值模拟方法,结合中原油田井流物数据对混相前缘及后缘气液相组成、密度、粘度等参数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对发展注气提高采收率具有重大意义。
    边水驱气藏中气井产量变化规律分析
    李晓平 赵必荣 杨雷
    2001, 23(2):  37-3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10
    摘要 ( 1598 )   PDF (272KB) ( 6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边水驱气藏中,气井的产量受到边水能量大小的影响,研究边水能量大小对气井产量的影响在气田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用水驱强度来表示将边水能量的大小,定义水驱强度为水侵量与气井产量之比,建立了考虑水驱强度影响情形下,气井定井底压力生产时,边水驱气藏中水驱气瞬时渗流的数学模型,在获得数学模型的解后,作出了边水驱气藏中气井产量变化关系曲线,研究了水驱强度及气水流度比对产量变化关系曲线的影响,研究表明,气井产量受到水驱强度及气水流度比的影响,为分析边水驱气藏中气井的产量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

    用边界元法分析复杂形状油藏不稳定压力动态
    刘启国 李晓平 吴晓庆
    2001, 23(2):  40-4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11
    摘要 ( 922 )   PDF (176KB) ( 6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的形态对井底压力动态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常规的解析方法只能计算规则形状油藏的井底压力响应。首先依据边界元理论推导了任意形状外边界地层以及任意形状外边界地层中含多个任意形状局部不渗透团块的复杂形状油藏的井底不稳定压力响应的计算方法,应用杜哈美原理考虑了井筒储集效应和表皮效应对井底压力动态的影响,然后将边界元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常规解析方法求解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任意形状油藏的井底不稳定压力动态特征。

    油气层损害定量分析和评价
    段永刚 陈伟 熊友明 杨宪民 林少宏 刘良跃 卢文生
    2001, 23(2):  44-4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12
    摘要 ( 1598 )   PDF (237KB) ( 7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皮系数是识别和诊断地层伤害程度中最重要的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反映地层伤害和产能损失情况。根据试井解释模型的假设条件,提出试井解释出的表皮系数必须进行修正分解才能正确地评价储层伤害程度,推导出总表皮数的表达式和每项表皮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地层伤害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十分有效的,为钻井、完井、试油和增产过程的伤害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办法。

    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
    高渗透水泥施工及防砂性能研究
    陈二丁 陈大钧 李宾元
    2001, 23(2):  47-4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13
    摘要 ( 1468 )   PDF (243KB) ( 6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高渗透水泥体系的综合性能和防砂能力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高渗透水泥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较强的阻挡出砂的能力;可以将该高渗透水泥在钻井和扩眼后泵注到可能出砂的裸眼层段进行先期防砂;对于已经出砂的油井,也可以在清洗砂堵后将高渗透水泥浆挤入高渗砂层,待其凝固后形成高渗透性人工屏障进行后期防砂。从而为防砂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既是在钻井完后,在固井施工时对于可能出砂的层段就考虑采用高渗透水泥充填以代替裸眼完井、砾石填充等常规完井工艺。这将是裸眼完井技术的一种革新,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防砂技术。

    MTC固井技术在中原油田的现场应用
    马军志 贾朝阳 阎世平 庞建新
    2001, 23(2):  50-5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14
    摘要 ( 1522 )   PDF (151KB)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泥浆转化为水泥浆(Mud-To-Cement,简称MTC)技术是利用钻井液的降失水性和悬浮性,通过加入廉价的高炉水淬矿渣(BFS)和激活剂(BAS),将钻井液转化为完全可以与油井水泥浆相媲美的固井液。固井作业中,因常规水泥与钻井液难以相容,造成固井水泥污染,严重影响固井质量。设计密度为1.50~1.60 g/cm3泥浆固井液体系,该体系以矿渣为水化材料,再加入激活剂,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提高固井质量,降低固井成本。在中原油田MTC固井技术首先在钻井三公司桥57井等10口井的中完固井中获得了成功现场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推广应用。

    用红外光谱法确定粘土表面结合水界限
    王平全 谭敬明 程地奎
    2001, 23(2):  53-5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15
    摘要 ( 9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泥页岩吸附结合水诱发或加剧井壁不稳定问题,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粘土表面结合水界限进行了定性确定,同时获得有关水分子中化学键合及水分子与粘土矿物间相互作用的信息。结果表明,粘土矿物能与水相互作用而吸附结合水,随着粘土吸附结合水量增多,水合蒙脱土中水分子的伸缩振动频率ν随之降低。在伸缩振动频率ν随相对水气平衡压p/ps的变化过程中,存在先快、中间慢、后期又快直至稳定的特点,出现两个明显的转折点p/ps=0.9、0.98,它们为粘土—水体系的两个特征湿度,前者为粘土表面强结合水与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之间的交界点(界限),后者为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的交界点(界限)。其结果与离子交换法获得的结果相一致。

    油气地面工程
    三牙轮钻头硬质合金堆焊层微观组织分析
    刘承杰 汤小文 陈浩 扬眉 任小良
    2001, 23(2):  56-5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16
    摘要 ( 1008 )   PDF (251KB) ( 7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WC-Co、铸造碳化钨硬质合金的淬火及深冷处理等热处理工艺,分析了WC-Co、铸造碳化钨硬质合金的金相组织,分析了WC-Co、铸造碳化钨硬质合金淬火和深冷处理提高性能的原因。研究了淬火和深冷处理提高性能的机理。结果证实WC-Co硬质合金金相组织为γ′和M7C3、M6C、M23C6型化合物,铸造碳化钨硬质合金金相组织为η和M7C3、M6C、M23C6型化合物。淬火及深冷处理能强化粘接相,改善合金组织结构和微观结构。

    差动式超越离合器的演化及其伴生连杆机构
    林军 王维 黄茂林
    2001, 23(2):  60-6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17
    摘要 ( 7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越离合器系脉动无级变速器的关键部件,其工作能力决定了整机效率的高低、输出扭矩的大小和耐用寿命的长短。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高副式(如滚柱式)超越离合器承载能力低、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缺陷,介绍了新型低副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的演化过程。研究了衡量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工作能力的自然增值系数v与制动块个数n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该类型超越离合器的伴生连杆机构的分析,认为该机构属于具有自调自适应性的内力加压装置,即能够自动适应输出轴在其端面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微量变化,提高了机构工作可靠性。

    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分析
    梁光川 郑云萍 彭自学 蒲宏斌 程小川
    2001, 23(2):  62-6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18
    摘要 ( 820 )   PDF (264KB) ( 6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油田地面注水系统效率低、耗电多、注水单耗高。有效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和降低注水单耗是油田节能增效的重要课题。针对注水工艺以及注水系统各个环节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系统的能流模型和各注水单元的计算数学模型;结合中原油田卫城注水区块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各注水单元效率的判断标准;编制了注水系统效率分析计算软件,通过分析该软件在卫城注水区块的实际应用结果,提出了如何提高我国油田主水效率的几条建议。

    基于COM/DCOM的分布式计算研究与应用
    蒋俊 范锐 李允
    2001, 23(2):  66-6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19
    摘要 ( 978 )   PDF (167KB) ( 6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布式计算技术在软件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使复杂的大型网络应用程序变得易于开发。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和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Distributed COM)的组件技术是微软的分布式对象技术。通过详细地分析基于OM/DCOM组件技术的分布式计算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开发COM/DCOM组件的基本方法和三层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实现过程。最后,给出了一个用COM组件构造的三层分布式应用系统实例。

    进行中网络计划技术
    刘先涛 刘险峰 陈光胜
    2001, 23(2):  70-7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20
    摘要 ( 1502 )   PDF (207KB) ( 5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组织生产和进行计划管理的科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及科研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进行中网络计划技术的问题,并在现有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了进行中网络计划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给出了进行中网络计划技术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实例。分析与计算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确定情形下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张吉军
    2001, 23(2):  72-7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1.02.021
    摘要 ( 746 )   PDF (239KB) ( 6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例子指出了前人定义的最优解存在的区间数线性规划问题,引进了区间数线性规划问题的新的最优解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