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元春. 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J]. 求是, 2017(1):44-47. [2] 周人杰. 以改革打开宏观调控格局[N]. 人民日报, 2016-05-24(05). [3] 闫坤. 供给侧改革:精准布局宏观调控[N]. 光明日报, 2016-02-18(13). [4] 《经济法学》编写组. 经济法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244. [5] 宋彪. 中国国家规划制度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6] 徐孟洲. 耦合经济法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7] 史际春. 论规划的法治化[J]. 兰州大学学报, 2006(4):1-8. [8] 徐孟洲. 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规划法制建设[J]. 法学家, 2012(2):43-55. [9] 郝铁川.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具有法律约束力吗?[J]. 学习与探索, 2007(2):99-102. [10] 薛克鹏. 论计划法的终结[J]. 社会科学研究, 2007(3):62-66. [11] 王利明. 厘清"法治"的基本内涵[J]. 法制资讯, 2013(4):4. [12] 王利明. 法治:良法与善治[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2):114-121. [13] 刘春雨. 促进我国规划工作法制化的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9):31-33. [14] 袁曙宏.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改革与法治的关系[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5):20-25. [15] 吴敬琏. 改善供给,提高效率是关键[J]. 财政监督, 2016(3):110. [16] 杨小军,陈建科. 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J]. 前线, 2014(6):46-48. [17] 王春晖. 法治实现的前提必须是"良法善治"[EB/OL]. (3014-10-29)[2017-03-24] http://www.qstheory.cn/politics/2014-10/29/c_1113020515.htm. [18] 王比学. 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法治保障——访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江必新[N]. 人民日报, 2016-06-15(17). [19] 江必新. 行政程序正当性的司法审查[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7):123-140. [20] 史际春. "问责制" 研究——兼论问责制在中国经济法中的地位[J]. 政治与法律, 2009(1):2-9. [21]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路径和实现方式研究[J]. 法律适用,2014(8):108-113. [22] 朱大旗,李帅. 法治视野下的司法预算模式建构[J].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0):116-133. [23] 董玉明. 我国发展规划法制化基本问题研究[J]. 经济法研究, 2009(8):100-146. [24] 胡鞍钢,杨竺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J]. 红旗文稿, 2014(24):4-7. [25] 周强. 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推进司法改革确保公正司法[N]. 人民法院报, 2015-06-24(01). [26] 张锐. 普法教育与法治观念的形成[J]. 中国司法, 2005(10):79-80. [27] 蒋传光. 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辨证[M]//刘作祥. 法治与改革.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4: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