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凤. 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机理研究[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34. [2] 王周户. 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345. [3] 王锡锌. 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与实践[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2. [4] 梅国平,甘敬义,朱四荣.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探索——以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 2013(8):63-67. [5] [英]约翰·密尔. 论自由[M]. 许宝骙,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12. [6] [英]伯兰特·罗素. 权威与个人[M]. 储智勇,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33. [7] [英]洛克. 政府论(下篇)[M]. 叶启芳,翟菊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79. [8] 秦书生,张泓.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探析[J]. 中州学刊, 2014(4):86-90. [9] 吕忠梅. 环境法新视野[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126-127. [10] 王越,费艳颍. 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 新疆社会科学, 2013(5):121-125. [11]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北京:三联书店, 1985:25. [12] 林震.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8(2):14-16. [13] 黄忠顺. 消费者集体性损害赔偿诉讼的二阶构造[J]. 环球法律评论, 2015(5):64-82. [14] 刘铮. 生态文明意识培养[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213. [15] 裴淑娥,左戌革,王东. 公民参与环境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途径研究[J]. 前沿, 2010(17):140-142. [16] 费艳颍,王越,张万彬.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公众知情权制度的完善路径[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6):617-621. [17] 王灿发. 论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J]. 中国法学, 2014(3):34-53. [18] 彭峰. 中国环境法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 政治与法律, 2009(7):97-102. [19] 王灿发,程多威. 新《环境保护法》下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J]. 法律适用, 2014(8):46-51. [20] 刘登娟,黄勤,邓玲.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J]. 贵州社会科学, 2014(2):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