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德平, 马锋, 吴雨乐, 董泽华. 用于CO2注气驱的油井缓蚀剂加注工艺优化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2): 103-109. |
[2] |
张吉磊, 罗宪波, 何逸凡, 欧阳雨薇, 许亚南. 储层物性时变的稠油底水油藏定向井水锥变化[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2): 133-140. |
[3] |
张晓芹, 朱诗杰, 施雷庭. 二元复合驱体系优化及转注时机实验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5): 120-126. |
[4] |
郑永建, 段永刚, 魏明强. 水驱气藏生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4): 99-106. |
[5] |
李永太, 孔柏岭. 提高三元复合驱现场应用效果的技术途径[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4): 113-119. |
[6] |
赵坤山, 王勇, 丁丽娟, 崔灿, 贺海波. 基于模糊数学的凝析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3): 91-99. |
[7] |
刘晨. 考虑储层参数时变的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2): 137-142. |
[8] |
罗东红, 朱旭, 戴宗, 程佳, 宁玉萍.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5): 105-112. |
[9] |
苏文博, 刘月田, 皮建, 王云鹏, 李长勇. 低盐度水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3): 129-135. |
[10] |
梁萌, 袁海云, 杨英, 杨云博, 蔺江涛. 气体混相驱与最小混相压力测定研究进展[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5): 101-112. |
[11] |
肖康, 穆龙新, 姜汉桥, 李威. 水驱优势通道下微观潜力分布及改变流线挖潜[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5): 92-100. |
[12] |
孙宝泉. 温度对稠油/热水相对渗透率的影响[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2): 99-104. |
[13] |
苏伟, 侯吉瑞, 刘娟, 朱道义, 席园园.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吞吐EOR效果评价[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1): 133-139. |
[14] |
陶珍*,田昌炳,熊春明,赵瑞东. 超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注采缝网形式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4): 101-109. |
[15] |
朱国金,余华杰*,郑伟,谭先红,王磊. 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效果评价初探[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4): 8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