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 Vol. 29 ›› Issue (1): 200-201.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7.01.100
摘要:
罗平亚,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40年6月,四川隆昌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导师、西南石油大学原校长,“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井完井技术中心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钻井液与完井液技术、油层保护技术、油田化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主要有:
一.抗高温深井泥浆的研究。在七十年代中期提出“利用高温改善泥浆性能”观点,建立了一种“井越深,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性能越好,工艺越简单,成本越低”的新型超深井泥浆体系。(抗高温磺化泥浆体系),为解决我国深井钻井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该体系致今仍是我国深井泥浆技术的主要组成内容而被广泛采用。
二.聚合物泥浆技术。在八十年代提出“两性离子聚合物作泥浆处理剂”观点,并由此研制开发出一系列新型聚合物处理剂和配套技术,成为我国聚合物泥浆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之一。致今仍被广泛应用。
三.保护油层的钻井、完井液技术:提出“保护油层的屏蔽式暂堵技术”观点。较好的解决了正压差条件下用泥浆打开油层时的油层保护问题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直被广泛应用。
四.抗温、抗盐、抗剪切、高效增粘的水溶性聚合物的研制与开发:为解决适用于我国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用各类驱替液体系(聚合物溶液及三元复合驱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物质保证。
此外,还在井壁稳定、水平井钻井技术、化学驱驱油机理研究、渗流物理化学的应用、采油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油田应用化学工程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先后主持和完成40多项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获部省级以上研究成果(含优秀教学成果)奖30余项(次),其中国家级奖7项,部省级一等奖13项(其中有三项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年度十大优秀成果),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培养硕士、博士90多人。
由于他在科研、教学上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先后获部省级以上政府表彰6次,被评为部、省级劳动模范、先进教师,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四川省党代会代表,200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