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勘探 • 下一篇
胡广1,2,曹剑3,胡文瑄3,姚素平3,刘文汇2
出版日期:
2014-10-01
发布日期:
2014-10-01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2099,413220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214801,2012CB214803)。
Hu Guang1,2, Cao Jian3, Hu Wenxuan3, Yao Suping3, Liu Wenhui2
Online:
2014-10-01
Published:
2014-10-01
摘要:
大洋缺氧事件(OAE)是了解地球系统的关键事件之一,与其基本等时的陆相沉积是对海相体系内OAE 研究
必不可少的补充。目前关于OAE 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宽泛,已经开始了对与OAE 同步的陆相沉积研究和探索;研究内
容越来越细化,重视不同类型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精度越来越高,进入高分辨率和密集样品分析阶段。
但OAE 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存在争议;基本等时的海—陆黑色泥页岩事件之间的是否存在成因联系还不十分清楚,特
别是置于精确年代学格架下的海—陆精细对比研究几乎没有。此外,与OAE 相关的黑色泥页岩及其等时的陆相黑色
泥页岩均是重要的烃源岩,而目前关于OAE 对烃源岩的影响及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较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下白垩
统可望提供一个良好研究实例,其陆相—过渡相黑色泥页岩形成于113± 3 Ma 到109±2 Ma,时间上与OAE 吻合;碳
同位素负漂特征与OAE 相似,可全球对比。
胡广1,2,曹剑3,胡文瑄3,姚素平3,刘文汇2. 大洋缺氧事件及其等时陆相沉积与烃源岩发育[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DOI: 10.11885/j.issn.1674-5086.2014.05.20.01.
Hu Guang1,2, Cao Jian3, Hu Wenxuan3, Yao Suping3, Liu Wenhui2. Frontiers of the Oceanic Anoxic Events(OAEs),Terrestrial Deposits and
Development of Source Rocks[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DOI: 10.11885/j.issn.1674-5086.2014.05.20.01.
[1] Jenkyns H C,Skelton P W,Spicer R A,et al. The |
[1] | 罗川, 杨虎. 论构造应力不是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4): 104-110. |
[2] | 杨希冰, 金秋月, 胡林, 胡德胜.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原油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3): 51-60. |
[3] | 黄华. 江汉盐湖盆地油气形成与运聚特征[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6): 69-76. |
[4] | 沈卫兵, 陈践发, 罗广平, 贺礼文. 塔中隆起奥陶系储层与油源断裂复合控藏模式[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5): 71-83. |
[5] | 刘忠亮, 张成富, 李清辰, 刘军, 安海玲. 东濮凹陷西南部晚古生代-早新生代烃源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2): 35-45. |
[6] | 杨婷, 康洪全, 刘东旭, 李欣, 赵忠英. 北卡那封盆地沉积演化规律与烃源岩发育特征[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9(5): 81-91. |
[7] | 谢青1 *,杨兴科1,江宽2,杨龙伟1. 六盘山盆地白垩系油气地质条件及有利区预测[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3): 28-36. |
[8] | 唐建云1,2 *,史政3,宋红霞4,张琳1,2,陈玉宝5. 富黄探区延长组烃源岩评价与油源对比[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3): 11-20. |
[9] | 宋来亮1 *,刘华2,徐昊清1,李振升2,王鑫2. 潍北凹陷孔店组烃源岩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2): 1-10. |
[10] | 王建1,2 *,孔庆明2,董雄英2. 二连盆地致密油形成特征及勘探潜力[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2): 11-19. |
[11] | 冯动军1,2 *,肖开华1,2. 四川盆地陆相烃源岩成熟史及生排烃史[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2): 57-64. |
[12] | 李浩武1,童晓光2,王建君1,温志新1,张永军3. 阿曼盆地下古生界碎屑岩成藏组合地质特征[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6): 47-59. |
[13] | 徐国盛1,刘文俊1,许升辉2,钱劲1,余箐1. 南美亚诺斯盆地油气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6): 168-180. |
[14] | 张伟1,2,何家雄1,颜文1,张景茹1,2,李晓唐1,2. 中国边缘海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富集规律[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2): 9-23. |
[15] | 王辉1,张亚敏2,张文博2,董利刚2,陈发亮3. 白音查干凹陷缓坡带储层预测效果分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6): 64-70. |
阅读次数 | ||||||||||||||||||||||||||||||||||||||||||||||||||
全文 155
|
|
|||||||||||||||||||||||||||||||||||||||||||||||||
摘要 14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