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苟利鹏, 张进科, 杨金峰, 魏江伟, 张倩. 姬塬油田套损井隔水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3): 107-114. |
[2] |
袁余洋, 汪天凯, 蔡春芳, 许辰璐, 秦启荣. 塔中地区原油含硫化合物类型与TSR成因关系[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2): 48-60. |
[3] |
和志明, 伍东. 套损图像特征模式匹配识别技术及应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2): 175-181. |
[4] |
王晔桐, 孙国强, 杨永恒, 秦彩虹, 李艳明. 柴北缘冷湖七号地区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其意义[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1): 45-56. |
[5] |
秦华, 潘磊, 徐祖新, 梅庆华. 川东南二三叠系气藏硫化氢成因探讨[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1(5): 45-55. |
[6] |
练章华, 罗泽利, 于浩, 刘洋, 何勇.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0(2): 159-168. |
[7] |
王海方*. 苏北盆地古近系页岩油储层有效裂缝识别[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3): 21-27. |
[8] |
孙志峰1,2,仇傲1,陈洪海1. 多功能超声成像测井仪设计[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6): 76-82. |
[9] |
王强1,2,王兴志1,徐剑良2,刘斌3,张沁2. 恰什古伊地区碳氧同位素地层学分析[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6(3): 27-34. |
[10] |
刘治成;张廷山;完颜祺琪;杨扬;杨巍. 贵州习水地区奥陶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4): 1-12. |
[11] |
段宏亮;王红伟. 苏南地区下三叠统青龙组灰岩有效裂缝的厘定[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1): 59-63. |
[12] |
梁 冲尚会昌卢拥军 李行船 孙春柳. 压前测试评价在异常高压致密气藏应用研究 [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1): 95-101. |
[13] |
王陶;蒋仁裕 韩易龙;张建华 张毅 . H油田超深水平井套损机理及防诊治技术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1): 156-161. |
[14] |
肖芝华 谢增业 李志生 马成华 孙庆伍. 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9(4): 27-30. |
[15] |
李延钧;蒲洪果;付晓文;邓柳萍;冯青平. 天池铺构造石炭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3): 5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