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0-10-20
    地质勘探
    整体波场延拓法基准面校正
    刘文革
    2010, 32(5):  1-8.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01
    摘要 ( 431 )   PDF (1958KB) ( 6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一种新的近地表问题解决方法——整体波场延拓法基准面校正(WEDD)。借助地震理论中的互换原理和观测面沉降概念,在基准面校正过程中将炮点和检波点的处理统一起来,并利用炮点-全偏移距域双平方根算子实现波场的单域整体延拓,最后提取目标深度的波场值完成参考面的重新定义。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了WEDD方法的有效性。
    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类型及储层特征
    刘 晖;操应长;袁静;王升兰
    2010, 32(5):  15-15.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02
    摘要 ( 445 )   PDF (11803KB) ( 6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地震、测井、录井、岩芯、薄片及粒度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成因类型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包括上拱形、低斜两段式和低斜多段式等类型,叠覆冲刷、滑塌变形、泥岩撕裂屑、重荷模与火焰构造等反映重力流沉积特征的沉积构造十分发育。砂砾岩体的主要类型包括靠近物源的近岸水下扇、远离物源的湖底扇以及断槽中发育的沟道浊积岩;储层以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的辫状水道砂体物性最好,储集空间以次生孔缝为主,孔隙结构主要表现为中孔中细喉型。
    米仓山前缘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勘探前景探讨
    代寒松;刘树根;孙玮;张志敬;黄耀宗
    2010, 32(5):  16-26.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03
    摘要 ( 418 )   PDF (2705KB) ( 6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米仓山周缘震旦系灯影组露头沥青的详细勘测,证实了川北地区灯影组油气成藏的可能性,并提出该区曾发育过较大规模的古油藏。以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米仓山前缘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生、储、盖等油气成藏静态条件;在米仓山地区构造演化研究的基础上,动态分析了该区灯影组圈闭及保存条件的发育与演化过程,认为米仓山前缘通南巴地区灯影组油气成藏四中心(生烃中心、生气中心、储气中心、保气中心)均为原地性,四中心耦合程度高,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
    轮古西地区碳酸盐岩油藏特征与失利井研究
    孟书翠;;朱光有;金强;张水昌;胡剑风
    2010, 32(5):  27-35.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04
    摘要 ( 440 )   PDF (2635KB)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以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轮南西部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风化壳油藏为例,通过对工区20多口探井的地质、测井资料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化验资料的系统分析,研究了轮南西部轮古西地区碳酸盐岩油藏特点、成藏特征以及勘探失利原因。认为轮古西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为主要含油层系,油气分布在风化壳面以下180m范围内,以晶间孔、粒内溶蚀孔以及各种构造缝和溶蚀缝为主要储集空间;晚海西期油气充注成藏,之后经历构造抬升,油气遭受强烈生物降解,原油具有高密度、高黏度、高沥青质、高蜡、高含硫、低饱芳比的特征;钻探失利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碳酸盐岩储层强烈的非均质性、圈闭的落实程度差、岩溶缝洞体系内复杂的油水分布关系、地震资料解释精度低等。古地貌、岩溶储层、断层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在深大断裂带附近,古岩溶、裂缝与溶洞发育区,油气产能较高。


    

    黔南拗陷构造变形特征与油气保存有利区评价
    王鹏万;徐政语;陈子炓;田继强;董 庸
    2010, 32(5):  36-40.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05
    摘要 ( 393 )   PDF (6595KB) ( 6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沉积层序、构造变形样式及地层接触关系,将黔南拗陷沉积盖层划分为3大构造层,并重新划分黔南拗陷的构造区划。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资料,按黔南拗陷断裂特征及其不同部位构造变形强度的差异,将黔南拗陷划分为叠瓦冲断变形区和褶皱冲断变形区。黔南拗陷具有东西分带、上下分层的特点。依据各构造单元变形强度等相关要素的评价,优选出长顺凹陷为相对稳定的油气保存区,结合该区的石油地质条件,指出长顺凹陷为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蠡县斜坡中南部油气分布与成藏模式研究
    杨 帆;于兴河;李胜利;张 峰;任小军
    2010, 32(5):  41-46.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06
    摘要 ( 359 )   PDF (7859KB) ( 6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蠡县斜坡中南部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对已知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和成藏模式认识不清,以往认为该区主要以“阶梯式”运移成藏模式为主,但与实际油藏的分布存在矛盾。经过对斜坡中南部的断层活动期次和沉积体系的研究,认为该区垂向输导受晚盛晚衰断层的控制,为连通砂体提供了油气侧向输导途径。综合分析已知油藏的分布并进行油源对比研究,可以得出斜坡中南部的成藏模式具双油源、长距离、多层位、浅层平行运聚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指明了下一步滚动勘探的方向和思路,即“立足找浅层,地震寻构造,精细画岩性”。
    孤岛油田西南缘馆下段断层封闭性与油气成藏
    王 蛟;;束青林
    2010, 32(5):  47-53.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07
    摘要 ( 396 )   PDF (8626KB) ( 6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源分析表明,孤岛油田西南缘Ng下油藏原油主要来自渤南洼陷Es3烃源岩,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断层封闭性是研究区Ng下油藏成藏的主控因素,对研究区主要断层封闭性研究结果表明:Ng7下、Ng8下断层封闭性较好,利于形成油气藏;Ng8下以下断层封闭性较差,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研究区Ng下油气成藏模式可概括为渤南油源型断阶输导-断层封堵成藏模式,断块油气藏和与断层伴生的逆牵引微背斜构造油气藏是该区Ng下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方向,该成藏模式应用效果良好,展示了孤岛油田西南缘地区Ng下油气藏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深度开发油藏低级序断层综合识别方法及应用
    赵红兵;严 科;
    2010, 32(5):  54-57.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08
    摘要 ( 412 )   PDF (3357KB) ( 6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级序断层对于深度开发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水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以胜坨油田一区古近系渐新统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断背斜油藏为例,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密井网多井精细地层对比以及开发动态分析技术建立了符合油藏开发实际的低级序断层分布模型。研究表明,随着资料占有率的大幅度提高,油藏开发后期,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更新对低级序断层分布的认识。受资料分辨率及断层规模限制,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适合于四级断层模型的识别和重建,密井网多井精细地层对比适合于五级断层模型的精细描述,开发动态分析是验证地震、地质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基于FMI与 ECS的火山岩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王 智;金立新;关 强;杨 雷;吴金龙
    2010, 32(5):  58-64.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09
    摘要 ( 420 )   PDF (2057KB) ( 6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地层评价十分复杂,一方面,单一依靠某种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评价储层裂缝、孔隙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本研究方法在岩芯刻度的基础上,结合FMI、ECS测井资料对火山岩岩性进行结构、成分综合识别,对火山岩喷发旋回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还对裂缝进行识别,对裂缝参数、孔隙频谱进行计算分析,体现了FMI、ECS测井在火山岩评价中的独特优越性,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隆昌北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何 琰;彭 军 
    2010, 32(5):  65-69.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10
    摘要 ( 415 )   PDF (4195KB)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隆昌北须二段储层以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分选中—好,磨圆度中等,多为次圆—次棱角状,以次棱角状为主。颗粒间以点—线接触为主,局部呈线接触、点接触、凹凸接触;以孔隙—接触式、加大—孔隙式胶结为主。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渗透率平均为1.2733mD,属特低渗致密储层。沉积相带、矿物成分、砂岩粒度是影响该区储层性质的关键因素。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孔、渗降低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形成裂缝,是储集物性改善的主要因素。

    W油藏粘土矿物特征及油层低阻成因
    廖明光;苏崇华;唐 洪;姜 巍
    2010, 32(5):  70-74.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11
    摘要 ( 382 )   PDF (723KB) ( 6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油藏Z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复杂多样。依据Z1油组储层发育特征,研究了储层粘土矿物的类型、颗粒的分布形式和泥质含量,以及上述粘土矿物特征对Z1油组低阻的影响。研究发现,Z1油组低阻层段的粘土类型以伊蒙混层为主,其相对含量高;粘土颗粒较均匀地成薄膜状、絮状分布;平均泥质含量高。粘土矿物组构产生的附加导电性和高泥质含量是影响Z1油组低电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谱解析方法研究
    刘尊年;任爱阁;贾瑞皋
    2010, 32(5):  75-78.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12
    摘要 ( 402 )   PDF (20587KB) ( 6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是重要的核测井方法之一,其地面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是实测谱解析技术。低分辨率是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仪的固有弱点,且测井过程中信噪比较低,造成测井置信度不高。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原理出发,通过中海油实验数据处理后获得的放射性核素的标准计数率谱,对自然伽马能谱测井4种传统数据处理方法的优劣进行了对比,初步探讨了将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好的直接解调方法移植到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谱解析中,为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谱解析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板桥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制分析
    叶兴树;吴国海
    2010, 32(5):  79-82.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5.013
    摘要 ( 358 )   PDF (5559KB) ( 5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板桥油田东营组—馆陶组低电阻率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与正常油层有明显的差别,通过对板桥油田地质、粘土矿物分析等,综合研究其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认为粒度细、泥质含量高、岩石的亲水性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研究区低阻油层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泥质含量较高,较高含量的泥质充填了颗粒的孔隙空间;以孔喉为主的孔隙类型,使自由水在较细的孔喉中无法自由流动产生束缚水;由于粘土矿物的存在,油层的粒间孔隙受到改造,引起孔隙直径变小及微孔隙发育,加之蒙脱石强烈的吸水能力,导致大量水被吸附于颗粒及粘土表面,同时由于较疏松的高岭石的迁移而堵塞孔喉,使部分自由水成为束缚水,造成油层束缚水含量较高。导致低阻油层形成的次要原因是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作用、较薄的油层厚度及泥浆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