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3-01
    能源发展研究
    2019年度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变动分析
    沈西林, 李一, 吴珺娴, 俄木叶子, 符洪铭
    2020, 22(2):  1-1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0.03.20.01
    摘要 ( 73 )   HTML   PDF (364KB) ( 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由西南石油大学于2016年一季度首次发布,之后每季度连续发布。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的指标体系由宏观经济指数、天然气行业专家判断指数、天然气进口景气指数、天然气生产景气指数、天然气销售景气指数等5个二级指数、23个三级指标构成。与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同时发布的还有天然气生产景气指数、天然气销售景气指数、天然气行业未来一年景气走势指数。近几年,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连续稳定上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天然气行业真实运行态势:天然气行业投资连年增长、天然气生产稳定上行、天然气销售持续向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从快速增长到减速刹车、天然气供求关系由紧张趋于平衡、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加快步伐。由此可见,天然气行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本研究将分析2019年度中国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变动情况,揭示天然气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的深层因素。
    石油精神融入石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崔发展, 刘鑫
    2020, 22(2):  21-26.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9.09.20.03
    摘要 ( 87 )   HTML   PDF (367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油精神是新中国石油工业战线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核包含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等要素。石油高校应将石油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石油精神助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石油行业的长远发展。在将石油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当前仍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挑战。为了将石油精神进一步有效融入到石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石油高校在立足内容丰富和形式创新相统一的基础上,必须做到: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认知;建构“行业”+“文化”的石油文化教学体系,增进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认同;完善“线上”+“线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石油精神的践行。
    经济与管理
    基于不完全契约的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演化研究
    肖淑琴, 滕剑仑
    2020, 22(2):  43-5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9.11.19.02
    摘要 ( 71 )   HTML   PDF (388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治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健全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随着中国步入新经济阶段,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的行为亟需规范。当前,会计事务所审计人员在对上市公司开展审计时,往往会由于上市公司存在舞弊或欺诈行为而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造成审计失败,导致社会资源遭受损失。不完全契约是导致审计失败的核心动因,其中既有契约不完全性形成的个体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冲突,也有契约不完全性导致的责任失衡。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和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决策演化过程,发现上市公司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失败中形成的策略与其认知能力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前,需要通过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和控制制度、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加大外部监管力度等措施,坚决遏制审计失败的蔓延。
    旅游化水平的时空变化与差异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王成武, 黄佳
    2020, 22(2):  51-61.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9.10.16.01
    摘要 ( 29 )   HTML   PDF (3558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化水平是研究与衡量一个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准,而旅游化内涵是旅游化水平测度的核心问题。基于地理学的视角,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市场驱动三个方面选出11项参考性指标,构建出旅游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GIS方法对四川省2015—2017年旅游化水平进行时空分析。研究表明:四川省总体旅游化水平逐年提高,成都市旅游化水平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在空间上呈现中北部地区高、东部地区低、中南部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特征;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及地方政策实施力度是旅游化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成果对促进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与法律
    人民群众获得感研究综述
    张明霞
    2020, 22(2):  62-71.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9.11.12.01
    摘要 ( 71 )   HTML   PDF (424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获得感是一个具有特殊政治意义的民生概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学界对获得感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论依据和社会根源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对获得感的基本内涵、价值定位、重大意义、研究方法、现存问题和解决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学界普遍认为,获得感是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和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党中央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民生治理概念。对此,国外没有与获得感相同意义的概念,与获得感相关的研究分布在不同学科。总体来看,国内对获得感的研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人民主体性作用认识不够、对获得感产生的中间环节和个体差异性研究不透彻,以及缺乏从教育关怀角度研究获得感的提升路径、缺乏从哲学角度对获得感进行整体性把握,等等。
    论习近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
    蒋朝莉, 戴强
    2020, 22(2):  72-77.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9.03.24.03
    摘要 ( 39 )   HTML   PDF (343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坚持运用社会系统分析方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运用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处理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坚持运用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解决廉政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坚持运用过程研究方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过程管理,坚持运用以人民利益至上作为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来评判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效,坚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来指导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这些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方法的运用,开拓了党的建设的新境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地方立法的完善
    吴太轩, 刘阳
    2020, 22(2):  78-84.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9.11.09.01
    摘要 ( 77 )   HTML   PDF (313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状况的改变,制定于20世纪90年代的反不正当竞争地方立法未能与时俱进,滞后性凸显,立法内容针对性及适用性普遍不足。当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地方立法在基本功能定位、具体行为规定及责任条款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制约其立法目的实现及功能的有效发挥。对此,应当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地方立法予以完善,立足反不正当竞争规范之“保护竞争、有限干预市场、促进市场效率”基本定位,保持其专业性、独立性与法益保护多元性;发挥地方立法之“细化上位法规定及地方特色拓补”功能,进一步优化行为条款及责任条款,使反不正当竞争地方立法实现其应有之义。
    我国破产制度的域外借鉴与完善进路——基于《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分析
    裴丽萍, 李森
    2020, 22(2):  85-91.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9.12.16.02
    摘要 ( 87 )   HTML   PDF (338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破产制度是当前我国市场主体合法、高效退出市场的制度保障。为提升我国破产司法能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对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关于司法破产能力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和法律分析,发现我国破产制度存在破产时间长、破产成本高、破产回收率低和破产架构不全等问题。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破产制度,可以借鉴英国、我国香港地区个人破产制度中的自由财产保留制度和破产依法免责制度以及德国的余债免除制度,建立健全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学习美国、韩国专业的破产法院制度,设立我国破产法院;分析日本的司法破产规定,设置依职权启动破产程序,进而提高司法破产效率、降低司法破产成本,解决“执行不能”问题。
    高等教育研究
    试论社会工作价值教育的写作疗法
    刘斌志, 周海镁
    2020, 22(2):  92-99.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9.11.20.01
    摘要 ( 67 )   HTML   PDF (469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学生专业归属感与认同度不高的局限。社会工作价值教育的核心动力包括自我认同和专业认同,写作疗法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教育的一种可行选择。写作疗法可以促进社会工作价值教育中的个人认同和专业认同的螺旋上升,增强学生对自己、对专业的认知、态度、归属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梦想力、团队感、执行力和成就感,最终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内化。社会工作价值教育中写作疗法的运用,要坚持学生为本理念、深耕精培理念和关系促进原则、成就动力原则,遵循科学的程序和指引。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将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教育贯穿始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专业价值的真实性和价值性。
    理论探索
    人的旨归:从异化劳动到共产主义社会——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考察的一个逻辑理路
    赵志伟, 韩蕊
    2020, 22(2):  106-11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9.09.19.04
    摘要 ( 76 )   HTML   PDF (311KB) ( 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的异化劳动四重规定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的逻辑表征。马克思通过指证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同一性,把被遮蔽的物质表现形式的私有财产的特性凸显出来。异化劳动背后所蕴含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因此,扬弃违背人性的异化劳动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从扬弃私有财产到打碎资本主义奴役制,从而获得根本解放的过程。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内在逻辑关系的分析,根本上是为了寻找扬弃人与劳动背离的道路和方式,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回归以及私有财产的衰亡具有了共同的路向性。正是依赖于私有财产的消灭和私有制社会的消亡,人彻底消灭了造成人被束缚的不自由因素,获得了全面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