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友华. 计划生育:从机构改革到转型发展[J]. 人口与社会, 2015(2):42-50. [2] 孙唐水. 社会工作原理与方法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4):12-14. [3] 晏凤鸣. 试论社会工作直接方法在计划生育基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3):19-21. [4] 王海洋. 社会工作推动"服务型"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以流动人口社区社会资本建构实践为例[J]. 社会工作, 2016(4):79-86. [5] 崔效辉. 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家庭服务的新尝试——以"人口社工"系列项目为例[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6):39-44. [6] 张燕婷,成伟,黄俊辉. 社会工作在促进流动人口城市社会融入中的作用与推进思路[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7(6):20-26. [7] 向德平,程玲. 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社会工作项目评估[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6:3. [8] 王聪,汝小美"社会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 引入人口计生领域取得积极成效[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9(10):60-61. [9] 文雅,朱眉华. 探索"社会支持"为本的社会工作干预——以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社会服务为例[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17-24. [10] 艾云. 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为例[J]. 社会, 2011(3):68-87. [11] 魏万青,刘庄. 冲突背景下的非正式制度与政策落实:以宗族网络对计划生育影响为例[J]. 社会学评论, 2017(1):23-35. [12] 胡朝霞,姚松强,王鹤丽. 关于对加强人口计生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2(10):38. [13] 朱尧耿,卢晓莉. 人口领域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级研修班综述[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2(11):58-59. [14] 刘斌志. 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 教育评论, 2013(5):33-35. [15] 何雪松. 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J]. 社会科学, 2009(7):76-78. [16] 彭小兵,王雪燕. 关注价值、重拾信任:再论社会工作本土化[J]. 云南社会科学, 2018(1):141-148. [17] 姚政宏,方曙光. 全人健康视角下失独老人需求分析——以淮南市田家庵区为例[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3):46-52. [18] 袁芮. 三级预防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心理障碍的策略研究——以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为例[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7(9):44-48. [19] 吴利娟. 社会性别:社会工作介入的重要视角[J].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2017(1):1-18. [20] 蒋永康,黄渭梁. 社会工作与优生[J]. 社会, 1990(5):28-30. [21] 文军. 增强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自觉[N]. 人民日报, 2014-10-10(007). [22] 史柏年.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5. [23] 卫小将. 融合与拓展:中国妇女与婚姻家庭社会工作研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2):52-56. [24] 郝彩虹.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视野[J]. 人口与社会, 2016(2):103-112. [25] 曾毅,顾宝昌,梁建章,郭志刚. 生育政策调整与中国发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101 [26] 田丽春,张开宁,高万红,等. 社会工作的尝试与实践——促进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项目掠影[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2(3):156-161. [27] 刘中起. 基层社区动员的框架整合:凌云"绿主妇"个案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40-49. [28] 常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2:94-95. [29] 刘华丽.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亲职辅导[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16-20. [30] 范洁琼. 国际早期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项目的经验与启示[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11):3-16. [31] 范辰辉,彭少峰. 现代亲职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取向——社会工作介入初探[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3(12):52-57. [32] 刘斌志. 论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及培育策略[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1-88. [33] 臧其胜. 资源、权利抑或其他:社会工作服务的性质探析[J]. 社会工作, 2015(5):65-73. [34] 刘继同. 医务社会工作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300-302. [35] 王思斌,阮曾媛琪.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 2009(5):128-140. [36] 童敏,刘芳. 疾病管理还是健康管理——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实践的批判与反思[J]. 北京社会科学,2018(1):78-85. [37] 何雪松. 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 学海, 2015(3):41-46. [38] 黄华贞,许英康.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106-109. [39] 张威. 社会工作者的"反思性专业性"与核心职业能力——对"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的解读和思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3):23-34. [40] 李迎生,方舒.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3):1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