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先锋.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外压机制与诱导机制[J].城市问题,2013(1):86-91. [2]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学术交流中心.理论热点大碰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8. [3] 李婷婷,常健."一主多元"协作模式的复合失灵、演变逻辑及其破解路径——基于T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项目的考察[J].理论探索,2020(3):76-85. [4] 罗媛媛,侯忆媛,李雪迎,李小勇,张焱焱.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产业链整合[J].环境保护,2020(16):39-42. [5] 杜春林,黄涛珍.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困境与创新路径[J].行政论坛,2019,26(4):116-121. [6] 王泗通.破解垃圾分类困境的社区经验及其优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9(3):121-128. [7] 刘建军,李小雨.城市的风度: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与社区善治——以上海市爱建居民区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1):94-102. [8] 钱坤.从激励性到强制性:城市社区垃圾分类的实践模式、逻辑转换与实现路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83-91. [9] 杜春林,黄涛珍.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困境与创新路径[J].行政论坛,2019(4):116-121. [10] 张俊哲,梁晓庆.多中心理论视阈下农村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J].理论探讨,2012(4):164-167. [11] 孙敏.走向协同治理——以食品安全为例[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8:17-19. [12] 刘晓斌.协同治理:长三角城市群大气环境改善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33-36. [13] 李汉卿.协同治理理论探析[J].理论月刊,2014(1):138-142. [14] 福州市统计局.福州统计年鉴[EB/OL].(2021-12-07)[2022-3-21].http://tjj.fuzhou.gov.cn/zz/zwgk/tjzl/ndbg.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统计年鉴[EB/OL].(2021-10-10)[2022-03-21].http://www.mohurd.gov.cn/xytj/tjzljsxytjgb/jstjnj/index.html. [16] 易承志,张开羽.结构、机制与功能:中国环境网络式协同治理的三维分析——以零盟为例[J].行政论坛,2019,26(3):129-137. [17] 叶林,杜联繁,郭怡武.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何以从引导转向强制?——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1(1):33-45. [18] 吴晓林,邓聪慧.城市垃圾分类何以成功?-来自台北市的案例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6):117-126. [19] 张莉萍,张中华.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中居民集体行动的困境及克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9(6):50-56. [20] 张诚.韧性治理:农村环境治理的方向与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21(4):119-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