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文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Vol.19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吐哈盆地中侏罗统储层成岩作用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郭一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1-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01
    摘要974)      PDF(pc) (266KB)(820)    收藏
    应用岩石溥片、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着重探讨吐哈盆地中侏罗统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孔隙演化,研究表明:压实作用强烈是造成储层为低孔渗性的基本原因,胶结作用受渗-扩散机理和热驱对流机理控制,并可形成一种成岩圈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断层在油气运移聚集中的作用
    王顺玉 戴鸿鸣 王廷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7-1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02
    摘要746)      PDF(pc) (328KB)(728)    收藏
    以吉林伊通地堑五星构造带第三系双阳组二段油气藏为例,采用地球化学方法对双阳组二段油气的来源进行判识,结果表明该区存在两种不同来源的油气,其成熟度均不高,相当于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为0.6~0.8%左右的产物,一是造成了工业聚集的油气,来源于新安堡凹陷的永吉组源岩,靠近2号断层呈条带分布,另一种油气来源于新安堡凹陷的双阳组源岩,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工业聚集,远离2号断层分布;2号断层正、逆性质的转变在油气的运移、聚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用三极梯度法确定复合型油气藏各单层的边界位置
    张天伦 聂荔 张伯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14-1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03
    摘要838)      PDF(pc) (390KB)(820)    收藏
    简述三极梯度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三极梯度法在构造型复合油气藏和断块分割型油气藏上的水槽模拟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用三极梯度法对各类复合型油气藏进行单层横向预测,并确定各单层的边界位置是可能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轻重单体烃的综合分析及其地质意义探讨
    王海清 雷绪梅 戴鸿鸣 莆华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20-2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04
    摘要901)      PDF(pc) (179KB)(745)    收藏
    着重探讨开发扩大气相色谱仪的分析功能,将石油和从地下采集出的分散可溶有机质直接
    在气相色谱仪上一次性综合分析测定其轻重单体烃组分,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综合论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储层进行分类和评价
    强平 曾伟 陈景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26-3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05
    摘要962)      PDF(pc) (182KB)(962)    收藏
    针对目前图象和压汞分析资料计算得出的孔隙与孔喉结构参数太多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定量描述川东嘉二段孔隙与孔喉结构的主要参数,并通过研究这些主要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关性,对储层进行分类与评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块预处理正交极小化方法及其在水平井油藏模拟中的应用
    张烈辉 李允 代艳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32-3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06
    摘要872)      PDF(pc) (169KB)(744)    收藏
    本文介绍了4种块不完全分解ORTHOMIN加速方法,其中自然网格排序上有三种,即一、二、三级块不完全分解和D4网格排序上的一级块不完全分解,并将此方法用于水平井的油藏模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变井储试井分析研究
    陈伟 段永刚 蒋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37-3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07
    摘要947)      PDF(pc) (231KB)(906)    收藏
    本文用动态模拟方法研究了变井储动态特征及其解释方法。所提出的双图版拟合法充分利用了双对数和半对数图版的优势,使得变井储资料的解释分析更加实用化,并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双重介质变井储试井解释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具有井筒相分离和层间窜流的层状油藏渗流井底压力精确解
    贾永禄 李允 邓吉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40-4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08
    摘要849)      PDF(pc) (289KB)(830)    收藏
    关于具有窜流的多层油藏井底压力解,国内外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D.Bourdet提出的双渗模型最具实用性,但该模型在表皮系数为负时,数值计算极不稳定,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首次用有效井径概念,导出了一个数值计算相当稳定的双渗模型,另外还考虑了井筒相分离影响,本模型解大大扩大了Bourdet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多功能钻井液处理剂HD的实验研究
    王平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45-4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09
    摘要942)      PDF(pc) (285KB)(734)    收藏
    本文就HD的各种钻井液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实验发现,该处理剂具有良好的降失水、悬浮、抑制、润滑、抗温、抗盐、抗钙等性能,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替代产品,对钻井液体系的开
    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无机盐对两性离子聚合物在粘土表面吸附的影响
    杨柳 张健 李健 李春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49-5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10
    摘要1105)      PDF(pc) (213KB)(742)    收藏
    通过测定无机盐对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粘土表面吸附特点,确定出了两性离子聚合物分子结构特征对其在粘土表面吸附规律及其受无机盐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套管柱强度设计计算
    何世明 刘崇建 张玉隆 徐壁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53-5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11
    摘要971)      PDF(pc) (303KB)(997)    收藏
    本文对套管三轴应力设计原理进行了讨论,推导了三轴应力强度公式,对套管柱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提出了以等安全系数法为基础的改进等安全系数法,该方法在外载考虑上比等安全系数法更全面合理,设计步骤有所改进。以提出的方法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在微机上开发了相应的商品化软件,在现场获得了广泛使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一种喷射泵系统装置和工艺参数的优化匹配方法
    赵淑兰 孟坤六 张正泉 俞平仁 林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60-6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12
    摘要740)      PDF(pc) (291KB)(562)    收藏
    以喷射泵系统在给定的工作条件和井底流动压力变化范围内,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平均工作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取喷嘴—喉管面积比、地面泵功率和压力、油管尺寸共四个设计变量,从喷射泵复杂的迭代计算过程中确定出气蚀、系统工作性能等限定的十二个约束条件,建立系统优化模型。用约束非线性混合离散优化方法对喷射泵系统装置进行优化匹配。该优化匹配方法可为工程前期系统装置的总体规划和匹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楔形齿空间数学力学模型及有限元网格自动划分
    练章华 罗建华 艾志玖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66-6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13
    摘要772)      PDF(pc) (214KB)(588)    收藏
    以牙轮钻头楔形齿的基本尺寸为参数,根据牙齿上的关键点位置,准确的建立了该类牙齿的空间数学模型及力学模型,为牙齿有限元网格的自动划分及牙齿受力分析提供了简便的方法。文中建立的牙齿受力随岩石硬度变化而变化的分布区域及载荷随牙齿工作中不同位置的分布区域,能较好地分析工作中,牙齿内部的应力变化情况,这一点比集中载荷法分析牙齿的受力更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主应力法及其在圆锥筒挤压变形力计算上的应用
    徐小兵 袁祥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70-7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14
    摘要869)      PDF(pc) (94KB)(554)    收藏
    主应力法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中,本文应用主应力法推导了圆锥筒挤压时所需挤压变形
    力的计算公式,供模具设计和加工设备选用时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海底油气管线冲刷段的弹性屈曲分析
    王维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73-7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15
    摘要938)      PDF(pc) (380KB)(574)    收藏
    文中探讨了海底埋设油气管线冲刷段的弹性稳定分析方法,提出梁壳模型,考虑截面扁平化效应,运用弹性稳定理论导出了冲刷段的弹性屈曲控制方程,并给出了平衡路径数值分析算例,为进一步分析管线的弹塑性屈曲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埋地输油管道的热力计算
    李长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79-8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16
    摘要942)      PDF(pc) (328KB)(697)    收藏
    在埋地热油管道中,当其输送工况变化后,管内油品及土壤中的热力平衡会遭到破坏,油温及土壤温度将重新分布。因而,研究这一非稳定热力过程就必须对非稳定温度场进行分析。通过运用数学分析法(保角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对管道内介质和周围半无穷大土壤的不稳定传热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土壤温度场的计算公式。同时研究了埋地热油管道的停输理论计算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影响冷凝分离法轻烃回收液化率的因素及其应用
    诸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84-8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17
    摘要1026)      PDF(pc) (173KB)(760)    收藏
    选取国内四种典型的天然气组成,通过SHBWR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进行平衡计算,考察影响冷凝分离法轻烃回收C3及C+3液化率的因素,指出提高冷凝分离法轻烃回收液化率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孙彪 陈利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88-9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18
    摘要1012)      PDF(pc) (270KB)(630)    收藏
    在石油工业中,计算机仿真技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仿真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有的仿真技术却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作者根据石油工业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际,对石油工业中应用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了归类,并分别分折了各类仿真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旨在引起人们对机算机仿真技术的重视和促进该项技术在石油工业中更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一种实现Novell网络工作站直接文件传输的方法
    晏永胜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93-9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19
    摘要919)      PDF(pc) (175KB)(571)    收藏
    Novell网不提供工作站之间直接传输文件的功能,这给用户带来了不便。文中介绍了一种
    利用NETBIOS来开发工作站直接文件传输程序的方法,此方法具有简单、通用性好的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利用PC机并行打印端口实现数据采集
    李建 徐壁华 黎明 顾亚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96-9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20
    摘要1639)      PDF(pc) (94KB)(684)    收藏
    利用IBM-PC机并行打印端口通过软硬件方法实现数据采集,硬件结构以“AD754A”12
    位ADC和8255A-5并行接口芯片为主,软件通过“查询方法”实现数据采集。本系统在不打开
    主机箱情况下,可与不同品牌的计算机相联,特别适合于便携式计算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试论石油企业集团产权管理机制
    郑寿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99-10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21
    摘要1568)      PDF(pc) (93KB)(602)    收藏
    公司制石油企业集团是石油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文章详细说明公司制石油企业集团产权关系和产权管理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石油企业集团产权管理机构与产权管理约束机制的内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水驱气藏水侵量的计算方法
    邹宇 戴磊 李士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1): 102-10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1.022
    摘要807)      PDF(pc) (278KB)(788)    收藏
    水驱气藏开发在我国气田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系统介绍了水驱气藏的识别、水侵量的确定及其计算方法。根据物质平衡原理,着重介绍了几种用于水侵计算的模型或解析方程组,包括Schilthais稳态模型、Van Everdingen & Hurst非稳态边水驱模型和Fetkovich拟稳态模
    型。这对于水驱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华莹山中段西缘下侏罗统含油地层裂缝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秦启荣 颜其彬 白晓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01
    摘要1634)      PDF(pc) (293KB)(751)    收藏

    华莹山中段西下侏罗统含油地层发育有三类构造缝:区域缝,局部缝和复合型缝。区域缝共有两期四组,其中第一期(Ⅰ、Ⅱ组)裂缝的形成时间早于第二期(Ⅲ、Ⅳ组);其产状稳定,穿层较深,延伸较长,缝面平直且与岩层层面垂直;分布不受构造位置的控制,其原始产状在研究区基本一致,具一定的规律性;其发育主要受岩层厚度和岩性的影响。局部缝的发育分布受岩性、岩层厚度、构造部位、构造变形方式和变形特征的控制;总的说来,这种类型裂缝的规模较小,延伸较短,但其张开度较大,发育分布因局部构造位置而异。复合缝是晚期局部应力场改造早期区域缝而形成的,它具有区域缝和局部缝的双重特征,但分布上具局部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毛管压力曲线分析新方法及其在油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廖明光 巫祥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5-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02
    摘要863)      PDF(pc) (322KB)(834)    收藏

    通过对毛管压力曲线的双曲线拟合,从压汞毛管压力资料中提取一个储层孔隙结构方面新的重要参数RA,其物理意义是汞在岩石中开始形成一个连续且内部连通良好的孔隙系统时的孔喉半径。并通过实例用RA顶点的大小评价储层的好坏及油气聚集部位,效果十分理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基于沃希函数的一维时域声阻抗反演
    熊兴德 张伯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10-1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03
    摘要1281)      PDF(pc) (164KB)(811)    收藏
    将合成地震道的褶积模型改为第1类Fredholm积分方程,采用沃希函数法求解方程,利用计算机对各种模型的试验,都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新疆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系统
    胡望水 张或舟 邹华跃 龚文平 刘学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14-2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04
    摘要849)      PDF(pc) (226KB)(781)    收藏

    三塘湖盆地的发展演化受不同时期板块构造背景的制约,形成碰撞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及类周缘前陆盆地等原型盆地,相互叠加和改造,形成多种含油气系统。基于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和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特征,划分出三类含油气系统,即C2+3-P1(*)含油气系统、P2-P2(*)含油气系统、J1+2-J2+3(!)含油气系统,并分析了每类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可信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水平井下套管摩阻分析计算
    何世明 郭小阳 徐壁华 王兆会 杨道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21-2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05
    摘要910)      PDF(pc) (396KB)(888)    收藏

    通过分析带扶正器套管柱的受力与变形,导出了套管柱在水平井中的摩阻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管柱单元体的刚性效应及套管扶正器的影响,同时对实测井斜数据进行平滑和插值处理。在克拉玛依油田的试验水平井HW701中用该模型开发的软件预测了完井套管柱下入的摩阻力和井口载荷,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钻井扭矩的随钻遥测
    高蕴熙 卢仁义 周本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27-3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06
    摘要1642)      PDF(pc) (309KB)(780)    收藏

    介绍一种石油钻井中钻具扭矩〔包括悬重和钻压〕的随钻遥测方法,该方法是在方钻杆的上、下两端各增加一个短接,分别放置扭矩、悬重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通过调频发射和接收,显示方钻杆的扭矩及钻具的悬重和钻压。本方法的特点是能实测施加于方钻杆上的真正扭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SPNH(改进型)抗高温降失水稳定剂的实验研究
    王平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32-3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07
    摘要861)      PDF(pc) (281KB)(783)    收藏

    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型抗高温降滤失稳定剂SPNH(改进型)及其室内实验情况。结果表明,SPNH(改进型)具有降失水、降粘作用,抗温能力强,抗盐性好,热稳定性好,成本低,其效果明显优于同类磺化系列处理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注水开发油田产油量产水量动态预报的新方法
    胡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37-4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08
    摘要1471)      PDF(pc) (236KB)(781)    收藏

    对注水开发油田,提出一种新的产油量、产水量动态预报方法。该方法对油田开发过程的时变性和各种随机干扰因素具有自适应性。文章从信息论角度出发,利用神经网络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构造了油田产油量、产水量的神经网络预测器。结果表明,该预测器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适合于各个阶段的产油量、产水量的动态预报。并且该方法完善了油田产油量、产水量动态预报的理论。最后给出了两个动态预报的实例,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裸眼系列完井方式下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
    熊友明 潘迎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42-4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09
    摘要878)      PDF(pc) (312KB)(969)    收藏

    针对实际裸眼完井、割缝衬管完井、绕丝筛管完井、裸眼井下砾石充填完井、裸眼预充填砾石筛管完井、裸眼封隔器贯眼尾管及带ECP的裸眼封隔器贯眼尾管完井等七种裸眼系列的水平井完井方式,考虑地层损害和完井方式及完井参数的影响,进行了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研究。实例计算表明,其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均是正确的,对指导水平井完井方式的选择与完井参数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有界分形油藏的压力动态分析
    李凡华 刘慈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47-5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10
    摘要870)      PDF(pc) (171KB)(729)    收藏

    从广义对流扩散方程出发,首先给出了其在拉氏空间中的通解,然后给出了等压或不渗透外边界条件下,考虑井筒存储和表皮效应的拉氏空间中的解;计算并讨论了孔隙度和渗透率谱指数θφ,θk和井筒存储系数Cd及表皮因子s′对无因次井底压力的影响,并求得了不渗透边界影响到达井底后双对数曲线上出现的直线段斜率为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DL-1型堵漏实验装置的研制设计
    王德玉 施太和 卢熙坦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51-5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11
    摘要706)      PDF(pc) (264KB)(833)    收藏

    DL-1型堵漏实验装置用对岩芯施加围压、驱压和回压来模拟井壁所受到的挤压和静压差作用,用平板缝隙流动模拟井眼环空的流动状态,使钻井液对岩芯端面和对井壁的剪切应力相同,从而使实验条件与井下环境极其相似。文中阐述了该装置的设计思路、设计要求和方案,介绍了主要结构设计。该装置应用于长庆油田堵漏项目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研究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高压注水泵泵头体的有限元分析
    陶春达 战人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55-5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12
    摘要901)      PDF(pc) (180KB)(865)    收藏

    文中对高压注水泵泵头体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获得了泵头各部位的应力分布规律,为高压泵头体的强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进意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天然金刚石钻头CAD技术
    杨迎新 侯季康 林玉龙 肖玉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59-6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13
    摘要789)      PDF(pc) (168KB)(890)    收藏

    我院钻头研究室将CAD技术应用到天然金刚石钻头设计领域,开发出国内第一套天然金刚石钻头CAD软件。文中简述了该软件的内容、功能及编制原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磁力偶合器在高压条件下的应用
    黄万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63-6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14
    摘要811)      PDF(pc) (169KB)(806)    收藏

    文中介绍了磁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和计算公式,特别强调了在高压液流条件下设计磁力偶合器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者运用文中叙述的原理和公式,设计制造了几台高压条件下工作的磁力泵,工作性能良好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硅灰耐高温低密度水泥浆的研究
    廖刚 陈大钧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68-7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15
    摘要1653)      PDF(pc) (312KB)(671)    收藏

    用硅灰作高温稳定剂,漂珠为减轻剂,与G级油井水泥配制密度为1•5g/cm3的水泥浆。该水泥浆的特点是:①密度低,用水量小;②在低温下强度高、滤失量低、析水为零、稠化时间可调、流变性好,能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③水泥石能承受高温,在350℃、20MPa下养护3天,强度达12MPa。该低密度水泥浆可用于低压易漏地层稠油热采井的固井,并可大大减轻因高温引起的水泥石强度衰退,延长油井的寿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PDA与PEPDA
    孙彪 陈利学 周荣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73-7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16
    摘要1611)      PDF(pc) (150KB)(687)    收藏

    PDA(个人数据助理)是近年飞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计算机电子产品,文中较全面地介绍了PDA的过去和未来,PDA产品的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国内对PDA市场的态度、对策和已取得的可喜进展,并大致介绍了国家863项目“PEPDA(石油工程个人数据助理)系列产品研究和开发”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专业PDA平台设计初探
    周荣辉 孙彪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77-8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17
    摘要1597)      PDF(pc) (253KB)(660)    收藏
    文章讨论了开发专业PDA平台的重要性及专业PDA平台的层次,并结合石油工程PDA的开发,提出了各个层次平台所应包含的功能及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基于GIS的油气田生产指挥系统平台技术的研究
    钟世芬 柳荣其 孙彪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19 (2): 81-8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7.02.18
    摘要1722)      PDF(pc) (264KB)(669)    收藏

    GIS是近几年应用范围较广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明显改善传统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环境。油气田的生产指挥是油气田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事件,把GIS应用于油气田生产管理,可以做到决策具体化和形象化。文中讨论了基于GIS的油气田生产指挥系统平台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关键技术,并简要介绍了GIS在石油领域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