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6-20
    地质勘探
    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油气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李勇a;b 陈洪德c许多 李琼a;b 雷宛a;b
    2010, 32(3):  1-5.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01
    摘要 ( 785 )   PDF (1916KB) ( 7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ISQ模型是由Biot流动和喷射流动两种力学机制结合起来构成的。基于BISQ模型,分析了双相介质中波的传播规律、波场特征以及喷射流动对地震波场的影响。地震波通过油气层时会引起储层顶底及横向上能量分布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快纵波的逆品质因子和吸收系数的横向变化来进行油气检测。某地区碎屑岩储层含油气性检测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而有效地检测出油气的空间分布,为油气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非均质性砂砾岩储层渗透率预测方法研究
    范宜仁 葛新民 汪海龙 邓少贵
    2010, 32(3):  6-10.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02
    摘要 ( 784 )   PDF (1385KB) ( 6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测井储层评价中的渗透率预测问题,基于相控建模理念,采用流动单元分析法,将所研究工区划分为4个特征明显的流动单元;采用最能表征储层储集性能的声波时差、补偿密度、补偿中子、自然伽马、流动层带指数进行模糊聚类分析,选取最大隶属度大于70%的最优样本进行建模,得到流动单元的判别模型;建立了复杂砂砾岩储层渗透率模型,提高了储层流体渗透性能的预测精度,为非均质储层物性认识提供了参考方法。
    断层连通概率计算及其应用
    周 路 王丽君 罗晓容 雷德文 严 恒
    2010, 32(3):  11-18.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03
    摘要 ( 847 )   PDF (2368KB) ( 7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断层连通概率法结合地质特征及断裂附近油气显示级别、通过各项参数计算定量评价断层开启程度。详细介绍了连通概率法所涉及的各项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关资料进行了实际参数的计算与选取,建立了经过实际数据检验的断层连通概率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断层启闭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油气藏解释,认为盆4井三工河组油气显示差的主要原因是深部断层连通性差,油气向上运移困难;而盆6井三工河组油气显示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深部断层开启程度较高,有利于油气向上运移,而浅部断层开启程度差,有利于油气保存。
    南充构造凉高山组油藏储层研究
    穆曙光 赵云翔 李 宁
    2010, 32(3):  19-24.  DOI: 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04
    摘要 ( 847 )   PDF (1571KB) ( 5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四川盆地中部侏罗系凉高山组岩芯分析资料及钻井、录井显示,结合常规物性资料,对其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纵向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沉积、成岩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预测了有利储层分布。研究认为,凉高山组砂岩储层主要分布在凉上段的凉I和凉Ⅱ亚段,砂体厚度不一,在平面上由东向西减薄,为湖相沉积时期的砂坝、砂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普遍很低,裂缝较发育,为超低孔隙度致密储层。凉高山组砂岩油藏储层以孔隙-裂缝型为主,局部存在裂缝-孔隙型。
    苏里格地区转换波初至识别方法研究
    潘树林a 高 磊b 尹 成a 刘 毅
    2010, 32(3):  25-29.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05
    摘要 ( 628 )   PDF (2064KB) ( 6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SV转换波静校正是转换波处理中的一个难题,常规的纵波静校正方法不能用于转换波处理。利用初至波进行纵波静校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转换波初至识别和拾取困难,针对转换波的折射静校正方法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应用。对转换波初至的组成和特点进行了讨论,通过推导共检波点道集中初至的时距曲线得到了共检波点道集中P-P-P波初至和P-P-SV波初至在一定偏移据范围内平行的结论。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共检波点域初至波叠加法确定转换波初至的算法,并对苏里格地区的转换波资料进行了转换波初至识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泌阳凹陷西部原油芳烃组成特征及意义
    胡守志 李水福 何 生 刘国权 侯宇光
    2010, 32(3):  30-34.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06
    摘要 ( 870 )   PDF (1188KB) ( 6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泌阳凹陷西部井楼和古城地区原油均遭受了中等—严重的生物降解,很多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很难真实地反映它们的成因、成熟度等特征,也难以建立原油的分类方案。为此,采用GC-MS分析技术,对研究区11个原油样品的芳烃化合物进行了检测,详细分析了其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利用芳烃的总体分布特征图、(C20+C21)-三芳甾烷/∑三芳甾烷与C20/(C20+C28R)-三芳甾烷关系图以及(C20+C21)-三芳甾烷/∑三芳甾烷将研究区原油分为2种类型,即“后峰型”(第1类原油)和“前峰型”(第2类原油),与饱和烃中抗生物降解能力较强的生标参数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关系图分类结果完全一致。根据三芳甾烷成熟度参数判识“后峰型”原油为低熟油、“前峰型”原油为成熟油。
    基于保幅延拓算子的共成像点道集敏感性分析
    陈 辉a;b;贺玉山 李录明b 罗省贤b赵安军
    2010, 32(3):  35-40.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07
    摘要 ( 764 )   PDF (2160KB) ( 4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构造成像问题的有效手段。偏移速度分析和AVA/AVO分析都需要在共成像点道集完成,而共成像点道集对偏移速度的敏感性又直接决定了偏移速度分析的可行性,也影响到偏移速度迭代收敛的次数。利用双平方根保幅偏移算子,在波场延拓过程中抽取共成像点道集,保持了振幅的能量特征,有利于AVA/AVO分析。偏移距域和射线参数域共成像点道集对偏移速度较敏感,能够满足偏移速度分析的需要,两者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偏移速度分析的精度。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震积岩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杨玉芳;钟建华;王海侨 陈志鹏 陈 鑫
    2010, 32(3):  41-50.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08
    摘要 ( 1236 )   PDF (2096KB) ( 7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大量岩芯观察,结合构造背景研究,在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中识别出震积岩。将震积岩变形构造划分为固结地层震积变形构造和未固结地层震积变形构造两大类。研究区所见固结地层震积变形构造主要有裂缝、微型断层、龟裂式地层破碎及内碎屑角砾岩等,未固结地层震积变形构造主要有液化砂岩脉、石香肠构造、同沉积塑性变形构造、环状层理、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总结震积岩的沉积特征并讨论了其油气地质意义:由地震活动引发三角洲前缘砂体垮塌沉积而成的滑塌浊积岩、高能波浪带形成的滨浅湖滩坝砂体都为良好的储集层;震裂缝附近发育溶孔和微裂缝。溶孔的发育程度无疑对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起到建设性作用;已固结地层中发生地震的断裂系统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强烈的地震活动会造成固结的致密泥岩盖层的破裂,大量裂缝会导致油气的快速散失。
    储层裂缝多参数定量预测及在闵桥油田的应用
    王 军 戴俊生 季宗镇
    2010, 32(3):  51-55.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09
    摘要 ( 798 )   PDF (1287KB) ( 6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岩芯观察统计及地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应变能、表面能理论,采用格里菲斯岩石破裂准则,建立古、今裂缝参数计算模型,预测了闵桥油田阜二段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密度、开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研究发现,闵桥油田阜二段构造裂缝在阜宁晚期古地应力场中产生,在断裂带附近最为发育,走向以北东东向与北西西向为主。现今地应力对裂缝具有改造作用,裂缝参数高值区主要位于构造高部位,工区南部闵35断块裂缝最为发育,裂缝线密度约为1.5条/m,开度约为0.84mm,孔隙度约为0.26%,东西向渗透率约为94.00mD。受裂缝自身发育方向影响,裂缝南北向渗透率最小,低于5.00mD。
    贵州六盘水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目标区优选
    陈本金;温春齐 曹盛远 任文静 周 雄
    2010, 32(3):  56-60.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10
    摘要 ( 1365 )   PDF (1234KB) ( 7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贵州六盘水煤层气富集带,从向斜构造、封闭条件、煤层割理、煤的演化和含气量5个方面探讨了该地区煤层气可能富集高产的原因,认为该区大面积的向斜构造为煤层气富集高产提供了基础条件。根据各向斜煤层气赋存特征及资源状况,并考虑煤层气富集高产有利因素和经济地理条件等综合分析,提出最有利区块4个,有利区块4个。重点评述了格目底向斜和盘关向斜重点勘查目标区的最有利区块。
    巴西亚马逊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分析
    何 辉 樊太亮 林 琳 庞正炼 王进财
    2010, 32(3):  61-66.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11
    摘要 ( 726 )   PDF (1384KB) ( 6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美洲巴西亚马逊盆地为一狭长形的简单内克拉通多旋回沉积盆地,走向NEE,基底为前寒武系结晶岩,其上发育古—新生界地层。确定盆地内古生界发育了主力成藏组合:志留系、泥盆系发育主力生油岩,具有极好的生烃能力,泥盆系、石炭系发育较好的砂岩储集层,盖层主要为古生界内发育的黑色页岩、钙质页岩及膏岩。研究认为,盆地内部隆起及中部断裂带为油气运聚提供了有效通道和聚集场所,初步明确了盆地内油气运移的主力方向,对亚马逊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为亚马逊盆地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冀中拗陷北部天然气成藏系统及勘探方向
    田建章;张锐锋 李先平 曹建华 赵伟森
    2010, 32(3):  67-74.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12
    摘要 ( 1321 )   PDF (1952KB) ( 3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冀中拗陷北部天然气成藏地质要素研究认为,该区发育下第三系湖相泥岩和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2套烃源岩,具备雾迷山组海相碳酸盐岩、寒武系—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二叠系砂岩、下第三系砾岩和下第三系砂岩等5套有利储层,上古生界—新生界发育4套区域性盖层,依据已发现天然气的成熟度、地球化学指标和构造特征划分出生物气、生物热催化气、热解气、生物改造气和煤成气等5种天然气成因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受控的成藏组合和构造背景分析,提出了冀中拗陷北部可划分为廊固凹陷深层、浅层和霸县凹陷深层等3个天然气成藏系统,总结了8种天然气成藏模式。综合评价认为,廊固凹陷和霸县凹陷2个深层天然气成藏系统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指出牛东深潜山带、大兴砾岩体和苏桥—文安潜山内幕等3个领域是有利勘探方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二项式物质平衡方程预测异常高压气藏储量
    卞小强 杜志敏 陈 静
    2010, 32(3):  75-79.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13
    摘要 ( 968 )   PDF (1448KB) ( 6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异常高压气藏开发过程中预测地质储量难的问题,利用异常高压气藏pD-GpD曲线与无因次IPR曲线形状的相似性,提出了预测异常高压气藏储量的二项式物质平衡方程新模型。以美国Louisiana North Ossun “NS2B”、Louisiana Offshore Cajun、Gulf Coast Anderson “L”和South Louisiana Miocene异常高压气藏为例,新模型计算出的地质储量相对误差分别为-2.88%,0.26%,1.57%和-2.81%。对比文献预测结果发现,新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他方法,且能较准确地预测水侵量,从而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异常高压气藏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砂泥岩交互储层支撑剂导流能力实验及应用
    辛 军 郭建春 赵金洲 崔荣军 王 健
    2010, 32(3):  80-84.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14
    摘要 ( 886 )   PDF (1137KB) ( 6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砂泥岩互层的压裂施工中,由于压裂层数多且薄,所造缝的缝宽较窄,且由于支撑剂的大量嵌入,导致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进一步变差。为使裂缝参数与地层参数相匹配,在对不同粒径、铺砂浓度和支撑剂嵌入等复杂条件下的导流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组合粒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闭合压力较小时,20/40目与16/30目组合粒径导流能力均与16/30目支撑剂有较大差距,但随着闭合压力的升高,使用组合粒径(20/40∶16/30=3∶1)获得的裂缝导流能力已经接近单一粒径(16/30目)的导流能力。现场对Y3438井优化得到了组合粒径的最佳比例,压裂施工后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成果对胜利油田滩坝砂岩储层的压裂改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裂缝系统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分析
    何应付;李美芳
    2010, 32(3):  85-88.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15
    摘要 ( 867 )   PDF (1259KB) ( 6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能气体压裂和脉冲压裂能在近井地带形成多条径向裂缝,对此建立了均质油藏和双重介质油藏多裂缝系统垂直裂缝井的物理模型。利用叠加原理,在单裂缝系统压力分布公式的基础上,得到了多裂缝系统垂直裂缝井不稳定渗流压力响应的计算方法,绘制并分析了油藏参数、裂缝条数和裂缝分布影响下的压力动态典型曲线。结果表明:流体在多裂缝系统的流动特征与裂缝条数和裂缝分布有关,当裂缝条数较少并且夹角较大时,压力动态曲线主要分为3个流动阶段:线性流段、椭圆流段和拟径向流段;当裂缝较多或者夹角较小时,由于裂缝之间相互影响,线性流段和椭圆流段之间的过渡段变长,线性流段可能消失;裂缝条数越多,供液能力越强,相同时间下,井底压力下降得越少。
    无原始地层压力下的反褶积试井方法研究
    胡小虎 郑世毅;高 远
    2010, 32(3):  89-92.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16
    摘要 ( 708 )   PDF (1258KB) ( 6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Schroeter反褶积方法必须要已知原始地层压力,并且压力响应结果对原始地层压力非常敏感的问题,在Levitan方法的基础上,将原始地层压力以参考点压力与从系统平衡时刻到参考时刻的流量、压力响应的褶积之和来表示的方式,研究了在原始地层压力值未知情况下的反褶积试井。其结果与在真实原始地层压力下使用Levitan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并且参考点的选择对反褶积得到的压力响应结果没有影响,不仅可以对全部数据反褶积,也可对部分数据反褶积。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在低渗透油藏的适应性分析
    付 玉 代雪梅 李涧松 霍东英
    2010, 32(3):  93-96.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17
    摘要 ( 889 )   PDF (856KB) ( 6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形成裂缝网络的裂缝性油气藏可用Kazemi模型、WarrenRoot模型和De Swaan模型进行描述,而没有形成裂缝网络的局部裂缝发育油藏就不适合应用这3种模型。针对低渗透油藏存在的局部裂缝特征,利用平行板理论、张量原理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建立了裂缝区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渗透油藏三维数值模型,并用黒油模拟程序进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可以应用到具有局部裂缝的低渗透油藏数值模拟和动态预测中。
    低渗多孔介质中凝析气衰竭实验研究
    隋淑玲 郭 平 杜建芬 肖丽仙
    2010, 32(3):  97-100.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18
    摘要 ( 731 )   PDF (710KB) ( 5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凝析气藏凝析气衰竭测试通常在PVT筒中进行,没有考虑多孔介质的影响,而实际储层中流体相态的变化却是在多孔介质中发生的。通过长岩芯实验研究了凝析油气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衰竭动态,并与PVT筒中的衰竭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长岩芯中富含凝析油型的凝析气衰竭动态与PVT筒的测试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不同衰竭速度所得各级压力下平均气油比不同,速度越大,平均气油比越大,凝析油采收率越低;长岩芯中凝析油采收率高于PVT筒中采收率,天然气采收率则相差不大。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岩芯衰竭实验研究凝析气藏衰竭开发反凝析动态特征。
    夹层对底水油藏开发及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
    薛永超 程林松 张继龙
    2010, 32(3):  101-106.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19
    摘要 ( 863 )   PDF (1366KB) ( 7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砂岩底水油藏在中国储量丰富,底水油藏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底水锥进,而夹层对抑制底水锥进具有明显效果。由于夹层成因的复杂性,目前夹层研究尚没有统一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从夹层分布面积、夹层厚度、夹层渗透率、夹层泥质含量等参数,将夹层归纳为无夹层、渗滤型夹层、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和大范围不渗透夹层4种模式。无夹层模式底水锥进速度快,大范围不渗透夹层模式底水完全被抑制,这两种夹层模式下的油气开发效果较差;渗滤型夹层底水被转化为次生边水和次生底水,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底水转化为次生边水,这两种夹层模式开发效果较好。无夹层模式远离井筒周围分布大量剩余油,可以通过完善井网来提高动用程度;渗滤型夹层开发效果好,剩余油分布很少;小范围不渗透夹层底部形成“屋檐油”,顶部形成“屋顶油”,这种剩余油可作为后期挖潜的一个方向;大范围不渗透夹层上下邻层均可存在大量的剩余油,是油田开发后期挖潜的重点对象。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成因模式研究
    杜庆军 侯 健;徐耀东 束青林 张本华
    2010, 32(3):  107-111.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20
    摘要 ( 1208 )   PDF (1283KB) ( 4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认识其形成机理和形态分布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按照聚合物驱后剩余油的成因,将剩余油划分为岩性变化剧烈型、层间干扰型、局部高点型、厚油层顶部型、压力平衡滞留区型等5种模式,并提出了不同模式的定量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主要剩余油成因类型为“厚油层顶部型”和“压力平衡滞留区型”,聚合物驱在注聚阶段主要是以“调剖”机理为主,在含水恢复阶段和后续水驱阶段都是以“增加平面波及面积”机理为主;相对于“虚拟水驱开发”,聚合物驱主要在含水恢复阶段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
    注水开发对原油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
    史长林 纪友亮 李清山 谭振华
    2010, 32(3):  112-116.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21
    摘要 ( 689 )   PDF (1030KB) ( 6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砂岩油藏长期注水开发,注入水对储层孔隙中的原油物性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原油密度、黏度、含蜡量、凝固点逐渐增大;原油黏度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含水率在20%以下,原油黏度上升幅度较大,含水率为20%~85%时,原油黏度上升幅度比较平稳,含水率90%以上时,原油黏度上升幅度又变大;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原油性质变化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水洗前后原油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水洗后相同密度原油所对应的黏度明显增加,相同密度、黏度的原油所对应的凝固点明显升高。原油性质变化机理研究表明:油藏温度变化、原油轻质组分分离、脱气和注水水质是引起原油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羽状水平井欠平衡钻井环空流动特性研究
    张 义 鲜保安 周卫东 孙粉锦 任源锋
    2010, 32(3):  117-121.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22
    摘要 ( 887 )   PDF (1182KB) ( 5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羽状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煤层气开发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减少储层伤害、提高低渗储层煤层气采收率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技术特征,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现场井例分析了井筒环空内各流动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井底压力随泥浆排量的增加单调递增,同一泥浆排量条件下,环空注气量越大,井底压力值越低;羽状井自注气点至井口的井筒环空内,水平段由于静液压力占主导,空隙率、混相流体流速增长幅度较小,混相流体密度少许降低,压降损失也较少;竖直井筒环空内空隙率及混相流体流速自井底沿井筒向上初始缓慢增大,当环空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气液滑脱效应,而急剧增大,环空内混相流体密度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环空压力自井底沿井筒向上呈线性减小。
    气藏水平井连续携液理论与实验
    肖高棉 李颖川 喻 欣
    2010, 32(3):  122-126.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23
    摘要 ( 769 )   PDF (1303KB) ( 6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气藏水平井中随着生产管柱倾斜角度的变化,井筒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气液两相流型的变化。以产气为主的气井井筒内液体主要以液膜、液滴的形式出现,由此出现了液滴模型与液膜模型两种解释积液的理论。从这两种携液理论出发,考虑生产管柱倾斜角度的影响,对倾斜管内液滴、液膜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了随管柱倾斜角度变化的连续携液临界流速的计算式,使之适用于水平井连续携液临界流量的计算。设计制作了水平气井连续携液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气藏水平井中气水两相运动与流型变化情况并测试其临界携液气量,结果表明,气藏水平井中水平井段的液体以液膜携带为主,但直井段中越接近井口,越以液滴携带为主,液滴模型也能适用于计算气藏水平井的连续携液临界流速。
    各向异性油藏水平井产量公式校正方法研究
    王大为 李晓平
    2010, 32(3):  127-131.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24
    摘要 ( 1212 )   PDF (1356KB) ( 5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精确计算各向异性油藏中水平井的产量,对比研究了5种非均质油藏水平井产量公式的各向异性校正方法,对现有校正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油藏渗透率分别进行了算术平均、几何平均和调和平均处理,结果表明,经以上3种方法处理后的水平井产量依次减小,即几何平均和调和平均处理比算术平均处理更能体现各向异性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根据陈氏公式的校正方法推导出了新的Joshi各向异性校正公式,其结果与陈氏公式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实例计算,研究了油藏各向异性等因素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表明各向异性对水平井产量影响显著。
    稠油热采井改性纤维复合防砂实验研究
    薄启炜 齐 宁 周福建 陈新民 顾海红
    2010, 32(3):  132-136.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25
    摘要 ( 1291 )   PDF (1004KB) ( 6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一的防砂技术在稠油热采井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解决热采井防细粉砂,从改善纤维复合防砂技术体系中的基体(树脂涂敷砂)性能入手,以期使纤维复合防砂技术能够用于热采井防砂。通过考察水溶性酚醛树脂、ER树脂粉末、偶联剂、增强剂加量对砂体抗压强度和渗透率的影响,分析了体系中各组分的作用机理。通过室内实验优化了纤维防砂体的配方,研究表明,偶联剂、改性剂、增强剂、ER树脂粉末、水溶性酚醛树脂SR1、石英砂之间的质量比为(0.15~0.20)∶3.1∶1.5∶(2~4)∶10∶100时体系具有较高的防砂强度,并且在350℃下仍能保持在3MPa左右,较不加入纤维时高30%,渗透率可增加10%左右。
    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
    油气生产过程中CO2腐蚀预测研究
    马德胜;王伯军 吴淑红
    2010, 32(3):  137-140.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26
    摘要 ( 913 )   PDF (791KB) ( 6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由于油管的内腐蚀严重,时常发生穿孔、断裂事故,直接影响了油气田的正常生产和动态监测工作。为了弄清油气井腐蚀原因,在广泛调研CO2腐蚀的基础上,认为影响腐蚀速度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环境温度、CO2分压、pH值、流速等,结合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基于NORSOK腐蚀模型建立了更适合于油田实际的腐蚀预测模型,进行了影响腐蚀速度的敏感性分析,拓宽了NORSOK腐蚀模型的应用范围。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说明该模型可以应用于油气田复杂环境腐蚀情况并能得到较好的分析判断结果,为油田注采CO2管材防腐预测提供了依据。
    压裂液用纤维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王 煦 杨永钊 蒋尔梁 杨 悦 赵海杰
    2010, 32(3):  141-144.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27
    摘要 ( 894 )   PDF (779KB) ( 7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纤维素衍生物用作压裂液增稠剂和纤维材料在压裂液中的应用两方面讨论了压裂液用纤维类物质的研究进展。分析认为:压裂液用纤维类物质包括纤维素衍生物和纤维材料两种,前者主要用作增稠剂,曾用于水基稠化或冻胶压裂液;后者作为支撑剂增强材料,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国外已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油气田获得较多应用,国内也作了少量先导性试验。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表明:加纤维压裂液通过机械方法悬浮和输送支撑剂,低黏度下即有较好的携砂性能;返排时,纤维材料分散在支撑剂中形成空间网状结构,能有效地防止支撑剂回流,压后无需关井即可大量排液,返排效率可进一步提高;纤维材料的加入有利于优化裂缝尺寸,形成的人工导流通道更有效,压后增产效果显著;纤维材料可用于出砂、低渗油气藏的开发。

    离子液体在FCC汽油脱硫中的应用研究
    柯 明 汤奕婷 曹文智 宋昭睁 蒋庆哲
    2010, 32(3):  145-149.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28
    摘要 ( 1214 )   PDF (981KB) ( 7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新型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BMIM]HSO4与H2SO4复配体系在催化裂化(FCC)汽油烷基化脱硫中的应用,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酸性、催化剂量和二烯烃加入量等因素对FCC汽油脱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酸性增强,汽油脱硫率逐渐增大;加入少量二烯烃可明显提高FCC汽油脱硫率。在30℃、反应120min、5%复配催化剂条件下,加入适量二烯烃,可使石家庄FCC汽油硫质量浓度由608mg/L降至105mg/L,大港FCC汽油硫含量由122mg/L降至32mg/L,且辛烷值变化不大。
    油田化学剂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Ⅱ)
    唐晓东;杨文倩 邹雯炆 喻立杰 夏荣安
    2010, 32(3):  150-154.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29
    摘要 ( 879 )   PDF (727KB) ( 7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油中残存的油田化学剂及其与原油储层之间的作用产物,会对原油的后续加工带来不良的影响。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加工的克拉玛依、塔里木、吐哈、长庆、青海西部五大油田生产的原油为例,研究油田化学剂对石油加工过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表明,油田化学剂及其与原油储层之间的作用产物以油溶性、水溶性和不溶性三类物质残存于原油和常减压渣油中,主要对原油电脱盐脱水、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和延迟焦化等单元操作造成不良影响。进一步就这些残余物对主要单元操作的生产装置、生产操作、产品质量以及FC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采取的技术、标准、信息与管理及基础研究方面的对策。
    淖尔油田阻垢剂评价实验研究
    郑云萍 梁发书 李洪建 李 蕾 李宏伟
    2010, 32(3):  155-158.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30
    摘要 ( 836 )   PDF (338KB) ( 6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淖尔油田的结垢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针对该油田结垢严重的实际情况,开展了防垢实验研究。实验考查了目前常用的阻垢剂A、阻垢剂HYZ、南京1、南京2、南京3和JL661这几种阻垢剂的阻垢性能,并将阻垢剂A与阻垢剂HYZ进行复配,按1∶1复配时其阻垢效果最佳。研究了该复配阻垢剂对淖尔油田部分油水井产出液的阻垢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复配阻垢剂的加量合适时对钙、镁的阻垢率可达96.00%以上,对钡、锶的阻垢率可达90.00%以上。
    憎水憎油型支撑剂研究
    王建忠 王 锐 李彦普
    2010, 32(3):  159-161.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31
    摘要 ( 826 )   PDF (781KB) ( 6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憎水憎油型支撑剂是一种新型的压裂用支撑剂,可通过在含氟聚合物溶液中以适当的工序处理陶粒、石英砂等压裂用支撑剂获得。从分子结构与附着功的角度分析了含氟聚合物溶液处理常规支撑剂使其表面改性的作用原理,介绍了该支撑剂的处理工艺,同时对憎水憎油型支撑剂的化学稳定性、憎水憎油性、导流能力及其对压裂液携砂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支撑剂处理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将其应用于压裂施工,明显降低了地层流体对水力裂缝堵塞的可能性,从而使裂缝长时间保持高导流能力,达到延长压裂有效期的目的。
    采出污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影响因素研究
    吕 鑫
    2010, 32(3):  162-166.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32
    摘要 ( 902 )   PDF (1098KB) ( 7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聚合物驱采出污水中Na+、K+、Ca2+、Mg2+、Fe2+、Fe3+六种离子对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的影响和溶解氧、阳离子、粘土矿物以及细菌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提出了采出污水配注聚合物的参考控制指标和限度。研究结果表明,高价金属阳离子是影响聚合物水溶液初始黏度的主要因素,其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e2+>Fe3+>Mg2+>Ca2+>Na+>K+。配制用水的基本要求是不含铁离子,Ca2+离子含量控制在2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50mg/L以下;Mg2+离子含量控制在1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30mg/L以下;Na+、K+离子含量应该控制在2000mg/L以下,最好控制在500mg/L以下。高价金属离子和溶解氧是影响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其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e2+>Mg2+(Ca2+)>Fe3+>Na+(K+),一价阳离子和悬浮物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细菌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石油机械工程
    游梁式抽油机工作系统计算机仿真分析
    黄安贻 李海亮
    2010, 32(3):  167-171.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33
    摘要 ( 905 )   PDF (1209KB) ( 6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游梁式抽油机占据着有杆泵采油地面设备的主导地位,但其能耗高一直制约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的实际,开展了优化游梁式抽油机结构、对游梁式抽油机进行节能改造的研究,成功实现了对游梁式抽油机工作系统的仿真分析。利用MATLAB软件中的动态仿真工具SIMULINK,对游梁式抽油机的3个系统模块,包括原动机、减速器与抽油机主体分别进行建模,进而建立了曲柄平衡游梁式抽油机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通过实例的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抽油机节能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验研究模型。
    石油机械工程及其他
    三维套管变形井有限元几何建模研究
    佘月明 龚得银
    2010, 32(3):  172-175.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34
    摘要 ( 865 )   PDF (954KB) ( 7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套管变形后,在整形前需要有限元分析模拟整形过程,但是其几何建模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定义多臂井径仪测量平面及其法向矢量,在测量平面上建立多臂井径仪的局部坐标系,确定了局部坐标方向的方向余弦矩阵,导出了测量平面上井径仪的测量臂与套管接触点的全局坐标计算公式。根据上述公式,编写程序将计算结果导入ANSYS软件,再通过曲线拟合、蒙皮、拉拔和网格剖分得到了套管变形后有限元模型。利用多臂井径仪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套管变形后的几何建模,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维套管变形的几何建模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基于回溯法油管传输射孔排炮算法研究
    陈汶滨 张 述 刘小玲
    2010, 32(3):  176-179.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35
    摘要 ( 815 )   PDF (528KB) ( 6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油管传输射孔特点,为减少射孔枪串接时在射孔井段产生的接头总长度,对如何得到油管传输射孔最优射孔枪串接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多叉树对问题进行了数学建模,为减少对多叉树的遍历次数,减少计算机运算时间,采用回溯法搜索最优解,并在回溯法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了优化。测试结果表明,油层数据简单时,回溯法与遍历法频率相当;而当油层数据复杂时,回溯法频率变高,最后设计实现了基于回溯法的排炮软件。
    地质勘探
    贝尔凹陷火山岩相类型及石油地质意义
    林承焰 丁 圣 李 坚 任丽华
    2010, 32(3):  180-184.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10.03.036
    摘要 ( 650 )   PDF (707KB) ( 6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区域构造背景和火山活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综合利用测井、地震和重磁等资料,研究认为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的岩相类型及分布规律与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其岩石类型以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岩相的分布受中心式火山喷发的控制,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碎屑岩围绕火山口呈环带状分布,将其岩相划分为3种亚相和6种微相,建立了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岩相分布模式,并结合该区勘探开发的现状,探讨了不同岩相对油气储层发育程度的影响,发现火山沉积相带是有利的储层发育带。对预测盆地内其他次级断陷的有利潜山储层分布区,开拓勘探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