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僖院士,高分子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现任四川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油田化学》期刊主编。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高分子化工分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高分子化学分支副主编,《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高分子材料分支主编。
徐僖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理论、高分子力化学、油田化学、辐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即致力于高分子力化学的研究。力化学是化学与力学交叉的学科,高分子力化学一般较多研究应力导致高分子材料性能下降与结构破坏,他则着重研究应力对高分子材料的正效应。美国著名力化学家R.S.Porter在其专著《Polymer Stress Reaction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9)》中摘录了徐僖教授20世纪60年代的全部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徐僖教授和他领导的科研群体通过超声作用合成了18种难以从其单体合成的嵌段/接枝共聚物,可用作不相容聚合物的增容剂,油、气田勘探开发用的化学品和金属冷加工润滑剂等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究成果“在超声作用下聚合物的降解和接枝(嵌段)共聚”被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徐僖教授在他长期从事的研究领域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撰写出版著作、译著4本,获国家发明专利28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等20余项国家、部委、省级奖励以及高分子材料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等。曾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徐僖教授早已年逾八旬,却仍然辛勤工作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他说:“我没有风烛残年之感,也没有仅能发挥余热的凄凉。我想到的是如何与国内同行、海外华人共同努力,树立我们中华民族在国际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他的人生格言是“人生的乐趣在于无私奉献”。他最大的心愿是“中国人能在世界上普遍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