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语言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05年, 第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5-01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话题、协同化及话题性
史有为
2005, 4(3): 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话题(主题)-述题(说明/评述)是所有语言的初始语法化的结果。话题的进一步发展即是主语化和话题化。主语化只是话题和述题强协同化的结果。协同化的强弱类型与协同类型动势的强弱的配合导致了自然语言在话题突出或主语突出上的种种不同。在汉语中,话题化的结果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话题性。因此话题在汉语中是相对的。可以根据五种典型的话题特征来测试所有被怀疑有无话题可能的句中成分,得出从0到1的话题性程度,其中1-0.8为强话题性,一般可称为强话题;0.7-0.4为弱话题性,也可称为弱话题;0.3-0的话题性缺乏话题价值,归入非话题。
Select
论文
语法场与语法意义——兼论“已经”和“曾经”的语法意义
胡正微
2005, 4(3): 2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语法场对语言单位的结构的制约,包括制约其中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汉语很少使用“形态”这种语法手段,语法意义主要指虚词的语法意义及各种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意义。虚词的语法意义包括基本语法意义和派生语法意义,前者在各种语境中都很稳定,后者则可随语境中的结构线索(语法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本文在将语法场各要素的关系公式化的基础上探讨了语法场制约虚词的语法意义的过程,并对马真同志所概括的“已经”和“曾经”的语法意义作了补充。
Select
论文
表现物体大小的语法形式的不对称性
石毓智
2005, 4(3): 3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语言表达物体大小的语法形式是不对称的,大都有“小称”的语法标记,而缺乏相应的“大称”的语法手段。同时,不同的语言或者同一语言内不同方言的“小称”的来源、语音形式和语法功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本文通过对汉语的分析,尝试解释造成“小称”的语法表达不对称性的认知基础,并从类型学的角度探讨汉语小称标记的历史来源、语音形式和功能扩展的机制和规律。
Select
论文
语言关联性假设的研究进展:新的证据与看法
张积家1 刘丽虹1 谭力海2
2005, 4(3): 4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语言与认知、脑的关系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核心问题。20世纪50年代,。沃尔夫(Whorf,B.L.)就语言与认知关系提出了语言关联性假设。这一假设刺激了大量研究,引起广泛争论。本文综述了与这一假设有关的新证据,并扩展了这一假设。作者提出,语言是认知的中介或工具,语言影响认知的方式、过程、策略、难易和结果;语言塑造大脑,而经过语言塑造的大脑反过来又影响语言和认知。
Select
论文
情态动词“必须”的形成和发展
朱冠明
2005, 4(3): 5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情态动词“必”与一般动词“须”连用在先秦便已出现。双音情态动词“必须”在唐代早期形成,有表动力情态中性必然性和道义情态必然性两种语义类型;至晚在南宋初年“必须”又出现第三种语义类型:表知识情态必然性。这一语义在清代消失。“须”在东汉演变成为与“必”同义的表必然性的情态动词,“必”“须”连用频率增加,为“必须”的凝固成词创造了条件。
Select
论文
量词“头”源流浅探
王彤伟
2005, 4(3): 68-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头”本为名词,表“脑袋”,由此引申为表示“有头之物”的量词。用为量词的时代至迟不晚于汉初之《史记》。量词“头”的称量范围从汉至今多有变化,称量对象也时见新的名物,从量词“头”的基本意义和其所称量的名词之间的关系上来看,主要是替代类的相联关系、相似关系、相约关系。从语法特征上看,先秦两汉时期主要为“名+数+头(量词)”式的结构,明代以后,“数+头(量词)+名”的结构普遍出现,其词汇意义进一步减弱,逐步形成了现代汉语的惯用表达方式。
Select
论文
“好了”的词化、分化和虚化
彭伶楠
2005, 4(3): 7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汉语中,“好了”除了在句子中作谓语外,还有三种意义和用法:表示动作完成的补语“好了1”、类似叹词的“好了2”、语气词“好了3”,这三种意义和用法的“好了”之间存在分化和虚化的过程。本文拟描写“好了”的各种用法和内部结构层次,探讨其分化和虚化的过程和机制。
Select
论文
禅籍点校匡补
鞠彩萍
2005, 4(3): 8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近年来出版、影响比较大的禅籍点校本《祖堂集》、《古尊宿语录》、《五灯会元》中的点校失误和遗漏之处给予补正。
Select
论文
从核心词看汉缅语关系
黄树先
2005, 4(3): 90-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心词是亲属语言比较的基础,本文运用语义场词族词的比较方法证明汉语和缅甸语有特殊的亲密关系:汉语和缅甸语既有发生学的关系,又有长期接触的关系。
Select
论文
时空观与主题化:汉语存在句认识的新境界——评介《汉语存在句的历时研究》
袁本良
2005, 4(3): 109-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