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语言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1-01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声调对比法与北京话双音组的重音类型
王志洁1 冯胜利2,3
2006, 5(1): 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话词重音的有无及其分布的规律是汉语音系中长期以来争议最多、挑战性最强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双音组这一重音的最小单位入手,一方面探讨重音的表现及其与声调的关系,一方面探讨重音的辨别方法及其类型的界定。我们认为:声调语言的轻重音必然表现为调值实现的充分度,而这种充分度既可以通过语音设备来测量,又可以通过对比法用说活人的内在语感来鉴别,二者均不失为当代音系研究的手段。本文提供了作者自1996年以来共同探讨用对比方法测试北京人对北京话带调双音节词语重音的内在语感所得到的初步认识,并对今后的词重音研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Select
论文
方音系统的相似关系计算
陈海伦
2006, 5(1): 23-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语音相似程度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有共同来源关系的语言系统间的共时亲疏关系。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语音间相似程度的计算办法和语音系统间相似程度的计算办法,给出了通过电脑计算得到的湘粤桂20个相关方言点的语音系统相似程度值,并分析了这些方言间的语音系统共时的亲疏关系。
Select
论文
振大汉之天声”——对近现代中国语言学发展大势的思考
鲁国尧
2006, 5(1):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我看流派:语言学中的三大潮流
朱晓农
2006, 5(1): 3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语言国情调查的价值和意义
江蓝生
2006, 5(1):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汉藏语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孙宏开
2006, 5(1):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语法学基础散论
杨成凯
2006, 5(1): 52-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传统训诂和语义分析
白兆麟
2006, 5(1):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索绪尔、索绪尔学说和中国理论语言学
徐思益1王希杰2
2006, 5(1): 6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语言理论和语言理论研究
胡明扬
2006, 5(1):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论文
语用的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
范晓
2006, 5(1): 7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认为语用的动态是相对的。它既有动态多样性的一面,也有静态规律性的一面,因此既可进行动态分析,也可进行静态分析。汉语的主题和述题的语序规则是主题在述题之前,这是常规的、静态的;但是具体句子中的主题既有在述题之前的,也有在述题之后的,这是动态的。句类是从具体的、动态的句子所具有的表达用途方面抽象出来的类别,所以是静态的;但是句类的具体应用或对具体句类的具体分析是动态的。常规焦点是脱离语境的、从动态的具体句子中抽象出来的静态焦点;对比焦点是语境句中与现实相联系的具体句子的动态焦点,它体现着焦点的变化性和多样性。在指称问题上,从静态角度观察,人称代词、专有名词、“这/那+(量词)+名词”是有定的,“数词+(量词)+名词”、“一+(量词)+名词”、“量词+名词”是无定的;但是在特定语境中,静态的有定性或无定性词语在动态的句子里并非固定不变,确定汉语中一个词语所表现的指称成分在具体句子里是有定的还是无定的,决定因素是要看语境。
Select
论文
“边”、“旁”使用规则的认知解释
董为光
2006, 5(1): 83-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对同义词组“边、旁”的使用规则提出新解释,并以此倡导一种“教会学生像操母语者一样去感觉思考”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
Select
论文
“拟误”格短信的功能语篇分析与语篇模型
郑庆君
2006, 5(1): 89-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语篇进行功能分析的尝试。通过对一类短信语篇进行三大纯理功能的分析,揭示出这类语篇在人际意义、语气结构、小句过程类型、主位结构、衔接手段等多个方面的系列“特异”性质。语篇的典型结构模式为“起——承——转/落”三个步骤。本文的分析显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篇分析方法,对于汉语语篇的分析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