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7年, 第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3-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鲁国尧
    2007, 6(2): 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明清官话的研究中,基础方言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作者在1984年写成《明代官话及其基础方言问题——读〈利玛窦中国札记〉》,1985年正式发表,此文首次提出明代官话的基础方言是南京话的假说,这是起点。此后作者继续利用其他资料作纵深的开掘,学术观点也随之有一些改变,于今二十三年。文章前四节陈述作者多年来上下求索的历程,取以“史”带“论”的方式。作者认为,考据须与义理结合,故第五节对有关明清官话基础方言的多种论点,逐一述评,仿效先哲,故取对话录的体裁。末节则呼吁决破罗网,突破数十年的凝固化的研究范式,提倡“文史语言学”。
  • 论文
    石锋1 时秀娟2
    2007, 6(2): 23-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对传统的语言调查与现代的语音实验在方法上的比较分析,阐述了语音样品的选取和实验数据的归一化和相对化程序及方法。
  • 论文
    文映霞
    2007, 6(2):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人赵谦《声音文字通》的卷数,过去有不同的说法,文章指出该书应为12卷本,而且内容可能不是“韵谱”。
  • 论文
    李艳惠
    2007, 6(2): 37-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语类的分布和解读受制于各种不同的规则,但规则的交互作用导致某些空位置不能接受语言理论允许的任何空语类,因此我们得承认某些空位置是连空语类都不存在的。这种空位置(真空位)的分布和解读的研究能使我们对文献中汉语空语类的几个主要分析法所遗留的问题提出比较妥帖的解决办法,从而对语法和语用如何影响空成分的解读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 论文
    冯胜利
    2007, 6(2): 4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介绍作者十余年来理论研究与汉语实践结合的切身体会,认为没有形式语言学理论的帮助,不仅很难或无法解决汉语的韵律问题,甚至根本就无法发现汉语的韵律问题。文章在综述以前韵律构词、韵律句法、历史句法以及现代汉语书面韵律语法研究的同时,提出韵律不仅具有功能性成分(functional category)的“促变”及“融变”等句法作用,而且兼具结构性的表意功能(prosodic connotation)。
  • 论文
    杨亦鸣
    2007, 6(2): 6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语言学理论是有关语言的某种理论假设,这些理论与人类大脑中的语言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是需要神经科学和脑科学来验证的。神经语言学就是探讨脑与语言的关系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文章以近年有关汉语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成果来观照语言学理论,讨论和分析其神经基础,旨在说明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工作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语言的神经机制,而且可以初步窥看到有关语言的理论假设有无神经基础,对修正这些假设,促使这些假设升华为真正的理论是大有裨益的。这也将是21世纪学术背景下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
  • 论文
    黄树先
    2007, 6(2): 84-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比较法可以确立语言的亲属关系,重建语言的早期面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研究者尝试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文章运用“语义场-词族-词”三级比较法来整理汉语核心词“足”,并将其与汉藏语系的亲属语言进行比较。
  • 论文
    杜恒联
    2007, 6(2): 9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亦声字是一种特殊的形声字,它的声符既表音又表意。亦声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亦声字的本义和声符字的本义重合,这个亦声字实际上是声符字的累加意符的后起字;一类是亦声字表达声符字的引申义。文章讨论第一类亦声字。一个字除了表示本义外,常常表示它的引申义或假借义,一身兼职过多,于是在这个字上累加意符构成亦声字来表示这个字的本义。有时候,一个字常常作为声符和其他字构成形声字,字的本义变得模糊,于是为这个字累加意符构成亦声字表示这个字的本义,原字一般不再单独使用。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字累加意符构成亦声字,这个字和后起的亦声字成了部分用法相同的异体字。
  • 论文
    姚美玲
    2007, 6(2): 100-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墓志铭文具有特定的体例和句式。“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地,礼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句式。它用来总结墓志志文的内容,表示丧葬大事完全合乎礼制。由于人们不了解此句式的格式、意义,在校读墓志文时,常出现失误。因而对“礼也”的正确释读成为阅读墓志文献的一个要点。
  • 论文
    周掌胜
    2007, 6(2): 108-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联系变文语境,运用各种文献材料,就《敦煌变文校注》中的“写、喻、货求、转转、在、仿便、称算、次第、隔事、忙然”等词语提出了不同的校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