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8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袁毓林
    2008, 7(1): 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分析问题回答等信息检索系统对于语义资源的需求,借鉴国外语义资源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指出面向处理汉语的信息检索系统的语义资源,至少应该包括下列三种:1)汉语词网(CWN),提供基本的词汇概念及其关系信息;2)汉语谓词网(CVN),提供谓词的论元角色及其句法配置信息;3)汉语命题库(CPB),提供谓词的论元结构在真实文本中如何实现为命题结构的信息。还根据英语WordNet、VerbNet和PropBank的建设和应用情况,结合作者近年来学习语义学理论、研究和建设语义资源的实践和体会,分别说明这三种语义资源的设计目标、内容规模、体系结构和具体的建造策略与步骤等具体问题。
  • 论文
    陈锋 陈小荷
    2008, 7(1): 1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动句法分析中需要确定短语实例的语法功能。文章试图在大规模汉语树库统计的基础上对汉语短语的语法功能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此评估确定短语实例语法功能的三种方法。首先描述了汉语短语结构类充当11种语法功能的情况,然后对短语功能类充当各种语法功能进行统计与分析,最后使用了核心词来估计定中短语的语法功能。在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估计短语实例的语法功能的效果后得出结论:汉语短语的语法功能表现出一定的聚合性,但自动句法分析中以类标记来估计短语语法功能效果欠佳。
  • 论文
    周统权1,2徐以中3 杨亦鸣4,5
    2008, 7(1): 18-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正常人为实验对象并结合失语症患者的书写情况,从神经语言学角度研究镜像书写的神经机制,发现正常人的镜像书写和脑损伤患者的表现不完全一致。诱发镜像书写的因素很多,原有假设不能充分解释镜像书写现象。文章强调对镜像书写从质的角度作出分类意义重大,并针对镜像书写/书写运动发生的复杂情况,尝试提出一个新的“书写印迹的主次表征假说”,以期对镜像书写的发生作出全新的统一的解释。
  • 论文
    包智明
    2008, 7(1): 2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道”的词义从“路”到“说”的演变过程。在“道”的使用频率基础上,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道”的词义演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说”义的“道”在先秦的主导用法是与“言”等名词合用,秦汉以后才脱离“言”单独使用。二是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对词性转换的认识。文章穷尽分析“道”的动词用法,指出具体的“道”(路义)和抽象的“道”(方法、规律义)都可以用作名动转换的名词词根,由此衍生出“道”为“推崇”的动词义项。现有辞书、文献把先秦句子中的“道”理解为“说”的,大多都可以诠释为与“推崇”有关的词义。
  • 论文
    屈哨兵
    2008, 7(1): 39-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对“让”标进行了历时考察,认为汉语史中较大规模使用“让”标句应该是在20世纪初叶,从角色与地位、行让与言让、诱转与类推等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让”标之所以出现的语义、语用和结构动因,对既有的“让”标出现的原因进行了修正。其次对“让”标的共时铺展进行考察,分析了“让”标的跨区串片、通滞不均的共时表现特征。侧重将“让”标与其他相关的被动标记进行比较,说明“让”标的使用在空间、时间认知框架中的表现,认为从认知来源上看,“让”标的标体具有一种复合性,包含身标(行让)和口标(言让)两类,并以此为基础经“容让”阶段而最后才转化为被动标记的。
  • 论文
    许家金
    2008, 7(1): 49-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8.22小时自然口语语料,考察了“那”及“那个”的4种话语标记用法。通过对“那”和“那个”在口语中的音韵特征、出现位置、互动功能的分析,发现人们在日常会话中通过频繁运用“那”和“那个”作为话语标记成分,可以成功实现话语使用者之间的互为主体的关系,促进人际间的话语和社会互动。文章通过比较还发现电话交谈比面谈时更多使用话语标记“那(个)”,用以提示话题和维持话语进程。
  • 论文
    晁瑞
    2008, 7(1): 5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笔生花》是清代淮安作家的拟弹词作品,其中的助词“个”可以用在副词和连词之后,表示停顿。这种用法不见于今天的淮安方言,甚至江苏境内其他江淮官话方言点,也未见此用法。文章认为这是弹词作品这种文学形式造成的。
  • 论文
    陈英杰
    2008, 7(1): 63-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盨铭例特异,前所未见,文辞古奥,艰涩难读。文章在诸家考释的基础上,对△公盨的句读、语词、句子之缺省成分以及铭文性质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指出,“敷土、隓山、濬川”是大禹治水的三种方法,对此句的理解,必须充分注意大禹的神性。“(擣)方”指禹平定下土之后,对四方不服势力的征讨。“降民、监德”是两个并列的动宾结构。“康亡不楙”读为“康娱丕懋”,义即安乐勤勉。“孝友明”指四种德行,即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忧恤贫病,明察是非;“”释,相当于《周礼·大司徒》“六行”之一的“恤”。“好祀”义即“宜祀”。“复”训安,“克”训肩任。通过对与△字相关字形的全面梳理,释△字为“豳”。盨铭与《尚书》“诰”体相同,可名之曰“豳诰”,通篇都是豳公的告诫之辞,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其铸造目的当如中山王方壶所云“明 之于壶而时观焉”,亦如史簋所说“其于之朝夕鉴”。文章对以大禹开篇的原因及“德”的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 论文
    钟小勇
    2008, 7(1): 7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投”是近代产生的新形式,它的使用有许多独特之处。“分投”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都与“分头”相同,可将它们看作是一词异形。“分投”是由于“头”、“投”可通用,由“分头”写成的,因此,它并没有经历虚化的过程。而某些文献偏爱于使用“分投”,这可能跟“分投”容易产生词义联想有关
  • 论文
    冉启斌
    2008, 7(1):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指出“脚注”一词并非现代汉语才有,早在唐代就已出现。由于这个缘故,“脚注”的意义不能简单释为“印在书页下端的注文”。结合古今“脚注”的情况,可以释为“列在正文后面的注释说明”。
  • 论文
    孙玉文
    2008, 7(1): 9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