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8年, 第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3-01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冯胜利1,2王洁2黄梅2
    2008, 7(2): 11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汉语书面语体理论“韵律语法”为基础,首先介绍了汉语书面语体的庄雅特征,如嵌偶词、合偶词、书面语句型等;其次给出了庄雅特征的量化方法及庄雅度自动测量的方法;再次通过HSK(高等)考试作文的语料验证了庄雅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最后讨论了庄雅度自动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并指出其现实及潜在意义之所在。
  • 论文
    吴怀成
    2008, 7(2): 127-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他的篮球打得好”这类句子的格式可叫做“准定语+N+V+得+R”句式,在对该句式的一些特征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假设,认为它的产生是宾语主题化和糅合类推造成的。
  • 论文
    铃木庆夏
    2008, 7(2): 135-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的体词性并列结构的语义特点和语用价值有所不同。“爸爸、妈妈”等“A、B”形式表示发话者逐一举出他所关心的语义对象,还有对于其他并列要素的语言化(指用语言表达)的可能性;“爸爸和妈妈”等“A和B”形式表示发话者从诸多事物中选取并举尽他所关心的语义对象;而“爸爸妈妈”等“AB”形式是当发话者以为一套或一组事物范畴的几个构成成员都齐备时所选择的。应该说,并列结构的形式选择与其说是受制于并列要素A和B的语义性质,倒不如说是受制于发话者对他所关心的语义对象A和B所持有的看法、态度等主观认识。文章还认为,“AB”形式是现代汉语语法构式之一,其构式义为“典型例示”。
  • 论文
    张谊生
    2008, 7(2): 144-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附着对象的音节、构造和类别以及格式本身的性质看,摹状格式“X状、X样、X相”都已是组合自由的短语了,而“状、样、相”本身也已转化成相对独立的单词了。摹状格式主要充当“作”类动词的宾语,也可以充当定语、状语,乃至主语和介词宾语;句法功能上接近于体词性,但具体分布存在不平衡性。这三类格式都可以同类连用或异类合用。摹状格式的基本表达作用在于通过选取摹状对象某些最典型的外貌、形状、表情、动作等特征,描摹或比况各种生动形象的情状。三个摹状词的形成来源、句法特征存在一些区别,表达也各有侧重。
  • 论文
    方环海1 谭乡荣2
    2008, 7(2): 159-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旨在Chomsky的UG理论指导下,从最简方案(Chomsky 1995)以及新近的最简探索(MI)和层阶式派生(DP)的视角,从动词的论元结构以及动词与空主语的隐性语义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真实文本中足量例句的分析,探讨VP和空主语在VP主语句中的分布状况、语义所指等相关问题。
  • 论文
    唐正大
    2008, 7(2): 168-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中方言趋向表达共有6种表达式,其类型特点有:直指性趋向词(来、去)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伴随事件动词后必须加上“到/着”才可以跟背景名词和方位词;若背景名词表达终点,表达式只有一种;若表达起点或途径,则一般根据用“来”或“去”,分别转化起点位移事件和终点位移事件;关中方言在位移表达上属更彻底的“卫星框架式”类型。文章还讨论了“来、去”的助词化和“到/着”的附缀化等现象。关中方言位移表达在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对应要比普通话规整和严格。这种类型特点和方言的话语性更强、受影响层次更单一有关。
  • 论文
    杨静
    2008, 7(2): 177-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安康是川、陕、鄂、渝的交汇之地,其方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其中安康城区方言的重叠式,无论是在构成形式上还是在表义特征上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 论文
    李建校
    2008, 7(2): 185-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果摄在陕北晋语的读音类型比较丰富,不同的类型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区。通过对这些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如下演变特点:首先,从开合口之间的关系看,果摄一等在陕北晋语的演变表现出两种大的趋势:一种趋势为果摄开口一等向果摄合口一等演变,主要位于陕北晋语西部、北部,另外一种趋势为合口并入开口,这样的方言点主要位于陕北晋语东部和南部。果摄合口一等并入开口一等在陕北晋语应当是先从泥组开始,然后波及到帮组,接着再波及到精组、见系,最后才是端组。其次,与中古音值相比,陕北晋语果摄开口字的读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化和前化现象。
  • 论文
    雷艳萍
    2008, 7(2): 192-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丽水畲话形容词AA式重叠的变调规律为:A1一律读高平调55,A2的变调规律同于畲话的小称变调,读高平调55、高升调35或高升调445,这一变调现象与同音同形其他词类AA式重叠的变调存在差异。通过与丽水畲话在历史上有过接触的方言进行对比,可以论证丽水畲话形容词AA式重叠的变调成因是古代畲语的“底层”所致。
  • 论文
    华学诚1 马莲2
    2008, 7(2): 199-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扬雄《蜀都赋》词语古今注中均有可商者,文章对“渟皋”、“户”、“累峗”、“漆”、“寻卒”等5条进行商讨、辨正。
  • 论文
    朱湘蓉
    2008, 7(2): 206-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睡虎地秦墓竹简》是出土秦简中的重要文献,学界对其研究日渐深入。本文运用训诂、文字、音韵等知识,对《睡虎地秦墓竹简》尚存分歧的九个通假问题进行了考察,提出己见。
  • 论文
    史文磊
    2008, 7(2): 212-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媳妇”最初写作“息妇”,产生于晚唐五代的北方话,是“新妇”在特定地域的转音变体。“新妇”在语音、语义等条件综合作用下转写为“息妇”,“息妇”通过偏旁类化写成“媳妇”。而“媳妇”可以单说“媳”,则是汉字类化以后构形理据的重新分析导致双音词内部形式重新分析的结果。“媳妇”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汉语词汇演变过程中语音、语义、汉字构形以及构词形式之间互动的界面关系,具有较为独特的历史词汇学价值。
  • 论文
    韩栋
    2008, 7(2): 220-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律师”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名词。据目前材料来看,“律师”一词最早出现于佛经中,是一个意译词,与现代的“律师”风马牛不相及。近代,随着法制观念传入,出现了许多与法律有关的外来词,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就是其中之一,如何意译它,还经过了一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