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语言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9-03-01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论佛经中的“这”是近指词“这”的字源
袁宾1 何小宛2
2009, 8(2): 113-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汉语近指性指代词为何优选并定型为“这”字,是汉语史研究中一个引人关注然而迄未彻底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联想-借字”的观点。文章深入考察先唐文献中“这”(多系“适”的异体字,读“之石切”)的词义与具体用法,发现佛经中表述正当某时的“这……时”等结构与近指词指示某时的“是时、此时”等结构在语义功用、句法地位以及“这”与“是、此”的前置特征等方面具有相通类似之处,能够让人产生佛经“这”与唐代新兴的同音近指词用法近似的联想,这是“这”被借用为近指词标写字的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这”胜于其他标写字与同音字的独优性。敦煌变文、特别是讲经文中近指词“这”的早期用例显示出与佛经“这”的有机联系,为上述观点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近指词“这”字的通行过程中,历代佛经版本纷纷改“这”为“适”,表明在古人的语感里,佛经“这”确与近指词“这”的用法有近似易混之处,亦可印证上述观点。
Select
论文
从邢昺《尔雅注疏》看古人的词义结构观念 ——兼论《尔雅注疏》在雅学史上的地位
李润生
2009, 8(2): 124-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词共训”是《尔雅》前三篇一个重要的训释体例。邢昺《尔雅注疏》在疏证“数词共训”时在《尔雅》所立共义的基础上,辨析被训释词的词义特点,从而表现了他的词义结构观念。邢昺的词义结构二分方式本质上不同于西方义素二元分析法,它有一套适合于汉语汉字的操作方法。词义结构二分观念也广泛地表现在其他训诂专著中,是中国训诂学的普遍观念。邢昺以词义结构二分观念辨析《尔雅》“数词共训”中的被训释词,在《尔雅》注释史上独树一帜,同时也为今天汉语同义词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Select
论文
殷墟甲骨刻辞义位类型初探
王晓鹏
2009, 8(2): 139-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殷墟甲骨刻辞义位可从不同角度划分其类型,由于甲骨语料的性质、局限性等因素,依据现有刻辞词义出现频次划分常用和非常用义位类型,对一部分义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准确反映它们在当时词义系统中的地位、性质和语义关系。若从义位与词位的对应关系着眼,把义位划分为本义和引申义类型,使义位类型的划分在研究范围上能够覆盖或涉及更多的语义层面,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而且甲骨文字表词表义形式极其纷繁复杂,不仅词的本表形式数量大,无本字的借表形式也非常多,需要特别关注。所以有必要理清义位与词位的关系,从甲骨文字、词、义位对应关系入手探讨词的本义-引申义位类型系统。本文从学理上加以阐述,并对本表、借表的词本义、引申义位类型进行初步分类和统计。
Select
论文
金文中的“征”
商艳涛
2009, 8(2): 147-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字形、用法两个方面对金文中的“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指出金文“征”系由甲骨文“正”发展而来,后衍化出从“辵”之“”,《说文》从“廴”之“”亦由此演变而成。“征”本义为“行”,“征伐”义由此引申。金文中的“征”与甲骨文中的“征”使用范围不同,而与先秦文献的用法基本相同。“征”后一般直接带宾语,也有用介词“于”引出者。金文中表“征伐”义的“征”与“伐”用法有同有异,一些常被理解为“征伐”的“征”应为“征行”。
Select
论文
汉语关系从句的位置与关系结构的特点
陈宗利
2009, 8(2): 155-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汉语关系结构中,从句的位置对于其性质有一定的要求,二者在表面上存在一种不完全对应关系。从句位置与关系结构的语义解释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关系结构的预设及其指称属性。文章在对两种关系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尝试在生成语法的框架内对其进行解释。文章认为,二者都是由关系结构的生成过程决定的。具体说来,生成过程的不同决定了关系结构内部结构的差异,从而引起内外从句结构在语义解释方面的差异,而从句与其他成分(数量词和指示代词)之间以及性质不同的从句之间的相对顺序则是这种结构差异的具体体现。
Select
论文
汉语体系统内部的概念空间化配置对立
尚新
2009, 8(2): 165-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意象图式视角下对汉语体系统内部的非完整体(“在”与“着”)进行研究。发现在使用体标记“在”时,主体对事态的概念空间化配置处于“前-后图式”中的“前”位置;在使用体标记“着”时,主体对事态的概念空间化配置处于上述图式中的“后”位置,从而形成体系统内部的“前景-背景”概念结构空间化配置对立;同时,这种对立具有缺省性,对立项之间具有互补性,因而“着”除了典型地具备背景化功能之外,还可以出现在前景化位置上。这种概念空间化配置对立,反映出人们对相同事件有不同的感知方式和认知能力,并以各自特有的认知思维方式对所观察到的事态进行概念空间化配置。
Select
论文
错综关系下例外的形成——汉语离合词成因再探
马清华
2009, 8(2): 172-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离合词之所以成为例外,首先归因于它是多向多源的汇聚,有由离到合/由语到词或由合到离/由词到语的历史演化关系,也有短语词的自由变换关系,其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由合到离是离合词的主体,它是一种趋强变化,代表着语言向言语的回流,它的形成是需要、条件和策略联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动力和阻力对决的结果。离用活动发生后产生的新动力、新条件又引起了多种继发的演化活动,离用式之间随之进一步变得参差不同起来。形成的动力、实现的难度、所处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的差异,加大了离合词内部的复杂性、差异性和无规则程度。
Select
论文
两种表非预期结果义结构的比较
李秉震
2009, 8(2): 188-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V了一NP
1
NP
2
”和“V得满NP
1
(都)(是)NP
2
”都表示非预期结果义,不同的是前者叙事性强而后者描写性强,这种对立在句法和话语功能上都能找到相应表现。“满NP
1
”能作“是”字存在句的主语,而“一NP
1
”则不可以。“V了一NP
1
NP
2
”所在的小句一般不能负载祈使、感叹语气,但是能够出现在复句中的前一小句。从话语功能上看,两类格式中的NP
2
都可以话题化,但是在充当话题时其延续性又存在差异。“V了一NP
1
NP
2
”可以做新闻标题,主观性较弱,而“V得满NP
1
(都)(是)NP
2
”则具有较强的主观性。“V得满NP
1
(都)(是)NP
2
”的强描写性能够得到历时证据的支持。
Select
论文
藏语和上古汉语中与m元音相关的音变过程比较
徐世梁
2009, 8(2): 197-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藏文中的高元音i、u在藏语北部方言大多变为后高元音m ,这使北部藏语的元音格局与藏文和其他藏语方言大不相同。北部藏语与上古汉语在元音系统、元音与韵尾的配合格局等方面十分接近,基于前人对上古汉语内部音变过程的研究,文章作出推测:上古汉语早期阶段的i、u元音在多数韵尾前面变成m ,这是上古汉语内部的重要音变之一,北部藏语与上古汉语的接近正是由于它们经历了相近的音变过程。把藏语和上古汉语中与m元音相关的音变过程联系起来观察,可以为上古汉语元音的研究、原始汉藏语元音的拟测等提供参考。
Select
论文
湘方言全浊入声的清化
田范芬
2009, 8(2): 207-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古全浊入声在湘方言绝大多数点已清化,全浊塞音、塞擦音在有的地方(如安化)多读送气清音,有的地方(如长沙)则多读不送气音。文章结合现代方言和历史文献记载,考察了湘方言全浊入声的演变,认为湘方言全浊入声较舒声先清化,且塞音、塞擦音清化后本读送气音,不送气读音是后起的演变。
Select
论文
释“收杀”与“收煞”
刘海平
2009, 8(2): 217-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辞书释“收杀”为“结束”和“约束”,释“收煞”为“结束”。经考察,“收杀”还有“照应”、“收聚”、“收缩”等义,“收煞”也有“收缩”义。文章同时讨论了“收杀”、“收煞”几种意义的来源。
Select
论文
《汉语大词典》误释词训释三则
刘传鸿
2009, 8(2): 221-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两《唐书》中的“参审”、“错牾”、“款附”三词为《汉语大词典》所误释,实则“参审”乃“验证、察验”义;“错牾”与“错愕”为同一词;“款附”即归附,并无“诚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