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4年, 第1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4-09-01
      

      
  • 全选
    |
      
  •   
    任会启, 梁丹丹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单幅图画描述任务考察了汉语智障儿童动词论元加工中的遗漏问题。结果发现智障儿童在无先行语境的情况下主语论元和宾语论元均存在遗漏。此发现支持词库解释,表明智障儿童的动词论元表征不完全或不精确,并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论元数量的影响。研究还进一步推论,生命性因素对词库内动词的句法信息表征有重要影响。
  •   
    王娟, 徐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主要讨论了汉语中典型的中心语居后的句子“吗”问句的句法生成。文章通过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中心语“吗”表面看来在线性顺序上是居末的,而实际上在句法结构中生成在句首。“吗”问句的形成不是由于其补足语IP发生了前移,而是由于中心语“吗”语法化为附缀,失去了句法上的独立性,需要找到整个句子作为其依附的对象,为了满足这一句法需求,“吗”自身进行了右向外置移位。
  •   
    王继红, 陈前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尝”是汉语史上常用的表示经历体意义的副词。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尝”的试着义与经历义的语义联系,重点分析经历体的典型特征与试着义的关系,探讨“尝”的经历义演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尝”从动词“品尝”到经历体意义的中间环节为试着义。试着义经过泛化,单纯表现事件内在的时间结构时,才能产生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经历体意义。从跨语言的角度看,从感官动词经由尝试发展为经历体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路径。
  •   
    马喆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或者”类析取成分,不仅可以表示析取,还可以表示“推测”、“建议”,也可作换位表述标记。汉语方言及其他语言中也存在类似的语义分布。文章详细分析了析取类成分语义功能的多样性,认为:1)“或者”、“或”在近几年呈现新的语用动向,在新闻语体尤其是在新闻标题中,“或”表“推测”的用法激增;2)析取类成分表建议时,主观性增强,突出说话人犹疑的态度以增强建议的接受度;3)“或者”与言语动词组合后,其换位表述标记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具有提醒、聚焦、衔接和促进理解等多种语用功能。
  •   
    刘红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构简化和语言演变密切相关。文章基于汉语实例认为所有的词汇化现象都与结构简化有关。词汇化中的结构简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构成分的省略,是成分本身表层的结构简化;另一类是结构关系的简化,是成分所在句子的深层结构简化,包括几种具体情况,还有两种相对特殊的现象,究其本质仍是结构简化。词汇化中的结构简化与重新分析密不可分,认知心理机制是“组块”使语言结构难度控制在敏感点以下,深层动因则是语言经济原则。词汇化都涉及不同程度的结构简化。
  •   
    祁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用焦点理论来分析特指性是非问句。首先分析了特指性是非问句中疑问词的性质、句法位置、句中的共现成分及对它的回答方式,认为这种特指性是非问句的本质是一种是非问句,即单一疑问形式,句中出现的疑问词是不定指用法,是指不肯定的人或事物,再结合说话场景和疑问句预设对特指性是非问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根据“句子焦点的实现规则”对其进行了统一解释,即在一个句子中,两个大小不同的焦点域之间的融合。
  •   
    黄成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语言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讨论藏语的系词(yin与red)“是”和处所/存在动词(yod、dug、yog.red)“在、有”的功能分布,并且与喜马拉雅语言的存在类动词进行了比较。通过亲属语言之间跨语言的比较,了解存在类动词之间概念的关联性。探索存在类动词在这些语言中概念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   
    石德富, 杨正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发现苗语黔东方言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和一些复数形式都是直接继承自原始苗瑶语,有的继承自原始苗语,双数范畴和一些复数范畴形式是后来创新的,但是各小土语产生的形式和创新的程度和方式有差异。原始苗瑶语甚至原始黔东苗语缺少第三人称复数代词,这正好成了各语言、方言、土语甚至小土语创新的源动力,并由此类推,导致了第二和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创新,形成了固有形式和创新形式共存的状态。
  •   
    王贵元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汉字笔画系统发源于隶变产生的战国晚期,迄于西汉末年,字形上主要体现为篆体的改造。东汉时期,汉字横、竖、点、撇、捺、折六种基本笔画形成。南北朝时期,提画和钩画形成,点画范围扩展,此时全部笔画已经形成,此后部分字形的笔画仍有调整。汉字笔画系统生成的支配原则有二:一是书写便捷,二是整字优先。笔画系统的生成途径分两个层面,一是笔画层面,二是笔画组合体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