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语言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5年, 第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5-01
全选
|
Select
分布式形态学框架下的汉语准定语句研究
程工,熊建国,周光磊
2015, 14(3): 225-236.
https://doi.org/10.7509/j.linsci.201406.0289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准定语句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具有形义错配性、与动词拷贝句的内在关联性、歧义性、非强制性及参数变异性等5种特征,其中以形义错配性最为突出,因而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文章在分布式形态学理论框架下,通过“特征拷贝”和“特征引入”等句法后操作对由句法推导而来的结构进行修饰性调整,从而较好地统一解释准定语句的上述特征。这一分析在理论上更加自然,无需特设结构层次,与最简方案框架下的词汇阵列、语段推导等主流思想保持了一致。
Select
“裸”类同素词语的意义生成与接受模式研究
邱庆山
2015, 14(3): 237-249.
https://doi.org/10.7509/j.linsci.201311.028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坚持认知组合性词义观,以25组“裸”类同素词语为语料,描写了同素词语的两个词素和词素间互相组合的原因及各自在词义结构中的义类、认知地位和语义角色的异同,并从中提炼出三个共性要素(对象义、属性义、特征值义)作为词义结构生成的基本要素。根据三要素之间认知组合性的语义结构关系建构了词义生成与接受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的开放性特点直接导致了“裸”类同素词语极强的生成力和极为丰富的意义内涵。
Select
“n+n”歧义消解的博弈论模型研究
杨泉,冯志伟
2015, 14(3): 250-257.
https://doi.org/10.7509/j.linsci.201401.0289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对比典型博弈过程和歧义结构产生与消解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结构歧义的博弈论模型。这个模型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描述结构歧义产生及其消除过程,为歧义消解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歧义消解的实例表明这种观点对我们理解和分析歧义的消解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Select
试论上古汉语中由“之”引导的预指性主从句
梁银峰
2015, 14(3): 258-271.
https://doi.org/10.7509/j.linsci.201412.029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上古汉语中,当指示词“之”既充当主句中动词的宾语,同时又预示后面的从句所要表达的信息时,这种句子便是预指性主从句,预指性主从句是上古汉语主从句的一种重要类型。虽然预指性主从句中的“之”字具备了向引导宾语从句的标补词的方向发展的句法条件,但由于预指代词“之”字没有真正扩展到动态的命题句或事件句中,这极大地制约了它的虚化进程,导致它一直保留着较为明显的指代性,因而它向标补词演变的历史进程实际上并未完成。
Select
“之”的衰落及其对句法的影响
朱冠明
2015, 14(3): 272-283.
https://doi.org/10.7509/j.linsci.201504.0299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之”是上古汉语中一个十分常用的词。作为人称代词和助词的“之”在中古急剧衰落,给汉语的句法演变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古汉语中产生或大量出现的一系列重要句法现象,如狭义处置式、隔开式述补结构、新型受事主语句等都与代词“之”的衰落有关;而“被NV”式被动句、无标记关系小句等则与助词“之”的衰落有关。
Select
陕西凤翔方言他称代词“伢”的语法化及类型学考察
张永哲
2015, 14(3): 284-293.
https://doi.org/10.7509/j.linsci.201502.0295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凤翔方言“伢”由他称代词到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伢”语法化为强调标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表现,但语法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旁指代词“他”也有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现象,与“伢”的语法化存在共性。
Select
《汉法词典》(1670)考释
姚小平
2015, 14(3): 294-305.
https://doi.org/10.7509/j.linsci.201411.0288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汉法词典》(Dictionaire Chinois & Franois)是欧洲印行的第一部汉外双语词典,附于基歇尔《中国图说》法文版(1670)书后。词典全篇计44页,收录汉语条目约三千,以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居多,间有词组、短句、成语。每页排为两栏,每栏左侧列出汉语条目,但不写汉字,均以法文字母转写,按音序编排;右侧列有法文解释,或直取对应词,或予以定义,或作详细的诠说。其注音已成系统,区分送气与否,采用清平、浊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调号。总体上看,词典所收为明末清初的官话词汇,而杂有南北方言的用词。探讨这部词典,结合考察出自早期传教士之手的类似作品,有助于还原、印证近代汉语的词汇和语音面貌,同时也可揭示传教士来华之始对中国名物的体认,以及对汉语同音字词的处理,对词义如同义、反义的辨析,对名、形、动诸词性的判别等等。
Select
清写本韵书《六书声应集》的音系研究
孙志波
2015, 14(3): 306-313.
https://doi.org/10.7509/j.linsci.201502.02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对清写本韵书《六书声应集》的语音特点进行分析讨论,通过与现代方言比较,判定该书是一部吴语韵书。该书的独特之处在于记录了“气流分调”现象。
Select
开口影疑喻母在晋东南晋语中的读音类型及演变
王利
2015, 14(3): 314-323.
https://doi.org/10.7509/j.linsci.201411.0289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对晋东南晋语的开口影疑喻母的读音进行了翔实的描写和深入的讨论。开口影疑喻母在晋东南晋语中共有六种读音类型。文章对这六种类型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六种类型之间的演变关系。
Select
日照(涛雒)方言声母特点论略
许井岗,杨晓健
2015, 14(3): 324-336.
https://doi.org/10.7509/j.linsci.201401.0286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照(涛雒)方言的显著特点是声母发音部位的区分非常细,声母的数量比较多,端、精、见以及知庄章组声母分别依韵母条件分为两类,而且知庄章与端精见组声母之间存在或分或混的多种关系。文章介绍这些特点,并结合山东东区方言的内部差异探讨形成涛雒方言这些声母特点的音变过程及其相互制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