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6年, 第1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09-01
      

      
  • 全选
    |
      
  •   
    冯胜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讨论北京话的重音,认为北京话虽然不是英文类stresstimed 的语言,但也是一个重音语言;它是以音节节律为单位实现轻重且直接影响词法和句法的重音语言。文章从音节、音步、韵律词、动词短语,时态短语、句标短语等不同的语法层级,说明北京话在各个层级上,都表现出重音的作用和特征。文章最后提出,分层级地研究北京话的重音,不仅可以深入对北京话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发展韵律学、韵律构词学和韵律句法学的理论,以便深入发掘我们以前从未发现过的新现象。
  •   
    熊仲儒1; 郭立萍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所”是相关成分移位之后留下的接应代词,有附缀特征。为核查“所”的附缀特征,动词会受到附缀范畴的扩展,附缀范畴将激发“所”移位到它的指示语位置。以附缀范畴为核心的短语为附缀短语,含有“所”的附缀短语可叫所字短语。所字短语为动词性短语,可分布于主动句、被动句与关系子句中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所”不是助词,而是有附缀特征的代词,在所字短语中充当前置宾语或主语。所字短语在充当关系子句时可以转指DP,这跟古汉语中的DP在D没有语音实现的时候容许补足语的删略有关,也跟“所”能为理解提供先行词索引有关。
  •   
    李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主要对供用句这类特殊的句式结构进行探讨,认为:供用句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语义具有非动态性;可以突显主语所指事物的属性特征;包含“供给”义和“使用”义。在此基础上对供用句所表达的语义进行总结。同时讨论供用句的形成机制问题,总体来看轻动词移位说、构式说、认知图示说和名词移位说等四种解释方案都有一定的价值,但都存在一些问题。进而主张从物性角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供用句的句法语义性质,指出主语名词物性角色中的功用角色与供用句中的动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供用句的“供给”义和“使用”义的生成也与功用角色相关。
  •   
    沈梅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词汇体具有情状内在时间结构,语法体是对词汇体内在时间段的不同观察方式。“在VR”和“VR着”均凸显事件“持续性”,同属非完整体,但在体标记特征上存在差异。“在”带有标记“动态”特征,“着”具有无标记“动态”特征,从而导致了“进行体”与“持续体”的对立。这种缺值性对立具有选择性和互补性,动静结合视角下的“三维语法”整体论能更好地诠释“在VR”和“VR着”的体态特征和语用功能差异性。
  •   
    潘玉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莫之或欺”、“莫之或止”这类短语的确切含义及内部结构一直存在争议。文章认为“莫之或V”不是单一结构,“莫”、“或”的词性词义在不同结构中是不一样的。部分“莫之或V”的“或”应训“能”,是助动词,此点长期未被揭破;这时短语中的“莫”基本是无定代词,但也可能是副词。部分“莫之或V”的“或”则应训“有”,为无定代词,这时“莫”是副词,不过它不是修饰某一个词,而是对其后整个主谓结构的的否定。“莫(副词)之或(代词)V”所表达的意思与“莫(代词)之V”基本相当,而与“莫(副词)之V”差别明显。《尚书》“不其或稽”、“无时或怨”与“莫之或V”相类而出现更早,可能对后者产生过影响。
  •   
    张梦翰1; 金健2; 潘悟云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采用邻接算法、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高程模拟综合图的交叉分析方法对11个闽南方言音系材料进行计算分析,可得到闽南方言区域传播的固有模式。计算结果显示闽南方言的传播模式为从东北向西南沿海岸线传播,这与人口迁移史相吻合。计算结果在音系结构相似度、语言历史、语言传播方向等方面与传统语言学研究成果可互相印证,说明通过方言音系结构之间的差异分析语言演化模式具有可行性。
  •   
    张积家1**; 何本炫2; 汪新筱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运用自由分类法探讨汉语集合量词的分类和组织,发现汉语集合量词的语义空间包含两个维度:1)修饰对象:主要修饰生命物/主要修饰非生命物;2)集合大小:集合小/集合大。汉语集合量词可以分为两大类:1)主要修饰生命物的集合量词;2)主要修饰非生命物的集合量词。主要修饰非生命物的集合量词又可以分为4个子类:1)主要修饰小集合的量词,这些集合只有一个或两个对象;2)主要修饰大的、片状物集合的量词,对象有时可以被现象地意识到;3)主要修饰大的、对象体积亦大的集合量词,对象可以被现象地意识到;4)主要修饰大的、对象已经降级为“组织”或“纹理”的集合的量词。
  •   
    白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山西移民垦田的影响,明末河北晋语邯新片普遍存在“呼父曰哥”与“呼母曰姐”的现象,这一现象随着明代自上而下的“去蒙古化”政策的推行,逐渐退出基本词汇,目前仅发现永年方言“老姐”(干娘)一词中残存“呼母曰姐”的现象。此外,由于民间风俗的影响,这一地区一直存在“呼父曰伯”的现象,但目前也已经退出基本词汇范畴,仅发现永年方言“老伯”(干爹)一词残存“呼父曰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