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7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5-01
      

      
  • 全选
    |
      
  •   
    郭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离合词指构词成分可以“分离”的词,不完整词指构词成分可以“部分缺失”的词。表面上看离合词和不完整词都违反了词的完整性,文章认为,违反完整性是假象,离合词的“分离”和不完整词的“部分缺失”都是语音层面的同形删略造成的,在结构上并不违反词的完整性。同形删略的方式主要受两端保留原则和核心词性一致原则的限制。从根本上说,离合词其实就是前后出现的两个不完整词。离合词中,最重要的类型是由“隐性轻动词+实义动词”结构发生实义动词拷贝和同形删略而形成的离合词,这种结构与准定语结构实为相同结构。在准定语结构中由于存在重复出现的同形动词而发生动词的删略,造成定语与其修饰的中心语在语义和句法上的“错位”。
  •   
    《语言科学》编辑部
    2017, 16(3): 249-2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苏高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师范大学国家级语言科学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语言科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已经开始招生。本届夏令营主题为语言学研究中的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本届夏令营时间暂定为2017 年7 月10 至16 日,地点为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
  •   
    李双剑,陈振宇,范轶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汉语否定提升是语用性质的,用于主观辩驳与否定,而并非出于委婉的需要。在文章的调查中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对否定提升的接受度和对语义一致性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也更加主动使用否定提升,这主要是受了英语的影响。
  •   
    宗守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张家口方言有一类由同源副词“还冶并用组成的“还还VP"句,分责怨和强化两种,它们在句法和语用上存在着一系列差异。“还还VP"句是说话人为了强化语气而使用的,其中责怨义“还还VP"句还经历了反问和反问语气脱落的过程。
  •   
    张晶,侯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否定是影响句子情绪类别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的否定形式包含两类:一类是否定词与情绪词语搭配形成的短语;一类是否定词和非情绪词语搭配形成的情绪表达形式。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否定形式对情绪分析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情绪分析策略。否定短语规则和否定情绪词典以及语义词典的互动是该文采用的基本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杨小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汉语动词拷贝结构主要以VOVC 的形式出现,从语义上可分为“宾语指向"和“主语指向"。在生成语法理论框架下,Cheng(2007)提出两类拷贝句分别经由标准(standard)移位和侧向(sideward)移位生成;在侧向移位过程中,动词发生作格变化。文章指出,有关动词拷贝句的移位生成说缺乏一定的实证基础。文章通过历时考察,运用动态句法理论阐释了现代汉语动词拷贝结构线性演化的语义动因。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不同历史时期与动词拷贝句相关的语法结构进行动态解析,结果表明:1)动词拷贝结构里只有VO 先出现,VC的表述才有意义;2)无论是宾语指向还是主语指向的致使类或非致使类拷贝结构,动词在语义解读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作格变化。
  •   
    王平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汪锋和王士元(2004)和王洪君(2006)相继运用阶曲线判定法讨论了北京话清入归调的层次问题。竹溪话存在古入声字无条件归派的现象,本文讨论在竹溪话中运用阶曲线判定法确定入声层次时所面临的情况:清入的核心高低阶曲线和核心常用阶曲线呈相反走向,清入核心高低阶曲线和次浊入核心高低阶曲线也呈相反走向,于是引发了对阶曲线法能否用于汉语方言声调层次判定的思考。经过对竹溪话自身语言特点、地理位置、移民历史的梳理,以及对语言接触类型的考察,可以发现竹溪话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型方言,今清入、次浊入的无条件分化是由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入声调类的平等混合造成的,阶曲线判定法不能用于此种平等混合型方言声调层次的判定。
  •   
    毕谦琦,王艳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洞侗语汉借词可以划分为现代、中古、上古三个层次。现代汉借词借自当地汉语方言西南官话,借词声调与当地方言声调调值相似,存在用两个调类对应汉语一个调类的现象。声母送气不送气自由变读。中古汉借词声调与中古汉语四声八调严格对应。声母方面,用不送气音借用汉语的送气音,用擦音借用汉语的塞擦音,用清声母借用汉语的浊声母,但调类保持阳调。韵母方面,部分麻韵二等字,石洞侗语用e 来借,可能是中古麻佳韵合流的表现。上古汉借词声调与汉语无明显对应关系,有些借词有复辅音的痕迹。
  •   
    戴世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法理、事理、史实、文法及语用等角度分析若干汉代语料,提出汉代副词“颇"具有表示不同的作用的新观点, 否定了表示程度、范围(数量)的传统观点。
  •   
    李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斯氏构拟出中古声纽8 类38 纽,可与王力《汉语史稿》5 类35 纽作对照。上古汉语晚期声母的构拟从原始闽语声母切入,重建了两者的“共同汉语冶声母系统共56 个声母。上古汉语早期声母的构拟以谐声系统为依据,有关上古声母的喉部特征、上古8 个唇音声母、舌尖声母的部位特征等都作了详细研究,但消解了复声母。中古汉语韵母的构拟列出了58 韵类开口、合口独韵的朝、日、越语对照表,十分可贵。在研究上古介音系统和长短音对立、尾辅音和声调、塞尾音、响尾音的基础上,分上古韵57 部,这是个以上古用韵为据,尤重中上古接口的音位系统,故分部细密,与黄侃、王力分部很不一样。斯氏将上古汉语语音史研究纳入了微观视野,竟将上古语音变化分为六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