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0年, 第1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3-01
      

      
  • 全选
    |
      
  •   
    王双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宁方言由于和周边语言的接触关系,语序具有明显的SOV类型特征,与这一语序特征相和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前置词逐渐弱化,后置词比较活跃;其中方位词的语法化是西宁方言后置词的重要来源之一,有些方位词已经语法化为宾格标记,这种变化和周边SOV语言的接触密不可分。如果跨语言比较,方位词的这种语法化路径有一定的共性。
  •   
    龚 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考察与“主之谓”结构(简称“之S”)相当的“其+VP”结构(简称“其S”) 在上古—中古汉语中的演变。“其S”与“之S”在语用功能上并不完全一致,“其S”的可及性程度高于“之S”。“其”是“之”位于空代词Pro之后的屈折形式。“其S”的演变与“之S”不同步,当“之S”从口语中消失以后,“其S”仍然存在,甚至在部分文献中的使用频率还有所上升。从战国后期开始,“其S”发展出了一些新的用法。“之S”的消失促使“其S”和“其”都发生了重新分析:“其S”由“主之谓”结构重新分析为主谓结构;“其”也重新分析为第三身代词。“其S”功能的扩展是其重新分析的产物。“其”发展成为功能完备的第三身代词是在近代汉语时期,在“其”的白读形式“渠(佢)”取代“其”以后在南方方言中最终实现的。

  •   
    吕珊珊1 彭大兴旺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主要介绍平江赣语中一种以“落”为施事标记的特殊被动句。考察发现,动词“落”作为被动施事标记的来源还未纳入现有汉语方言被动施事标记的类型学研究中(Chappell 2015)。同时,“落”字被动句也不能归入现有分类的任何一类。一方面,文章将扩充现有汉语方言被动施事标记的分类;另一方面,文章尝试从隐喻化的角度解释动词“落”语法化为被动施事标记的动因。
  •   
    苏 婧 1 冯胜利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古时期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轻动词导致的旁格述宾式,它们表达的题元关系十分丰富。如何以简驭繁地解释其复杂性,文章认为目前的介词省略方案、多种轻动词结构方案,以及施用词结构方案都存在着问题,而Feng(2015)首先提出的抽象轻动词INVOLVE方案则更具优势。文章从原理和事实上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抽象轻动词结构方案,并应用该方案充分解释了上古旁格述宾式的语法属性。
  •   
    钟小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动句的焦点是重动句研究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学界至少有五种观点,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更合理、更全面、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法或手段。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概括出七种判断焦点的方法,并以626个重动句实际用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显示重动句VP 2焦点性显著高于VP1焦点性,VP2比VP1更倾向于做焦点。根据VP2和VP1焦点性差异,重动句有三种成分可做焦点,VP2是常规焦点;VP1VP2和VP1是非常规焦点。此外,多焦点(双焦点)是一种标记性非常强的现象,重动句不是双焦点结构。
  •   
    税昌锡 胡云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于事件随时间展开的动态过程结构考察“了”的时体义,结果表明,“了”的时体义跟动词或事件在其展开过程中所呈现的“起始”或“完结”端点特征相对应,换言之,“了”的功能本质上是标示事件随时间展开过程中活动阶段或遗留状态阶段的起始或完结事态。“了”时体义的“完结”“起始”二重性蕴含着事态过递效应、事态转化确认,以及凸显事态时量计时起点等延伸功能,加上跟语篇和情态等因素的互动便导致“了”时体义的复杂局面。空间域中的“起点”“终点”与时间域中的“起始”“完结”具有同一性,都以“了”标示。
  •   
    吴永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首先考察了官话方言双音节连上变调的性质和类型,进而借助逆向异化、连调中和效应及调位恢复效应等,讨论了官话不同类型连上变调的成因。文章认为,现代官话方言的连上变调及其与相关连读组合的连调分合,目前仍是基于连读语音条件敏感,且受方言字调语音格局、连调系统制约的语音变化。
  •   
    陶曲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为《篆隶万象名义》的“遮”“痉”“桐”“”四个字头中的疑难义项做了疏证,指出现有研究成果对它们的误解。据此可以看出,《名义》的价值与作用,今日虽已得到学界公认,但要更好地利用该书,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继续深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