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3年, 第2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1-01
      

  • 全选
    |
  • 2023, 22(6): 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编者按
    当前,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战略目标决定了教育强国必须摆在优先位置。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发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总号令。2023年7月8日-9日,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江苏师范大学)在徐州联合主办了 “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语言何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探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教育强国,语言何为”这两个新时代重大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最重大问题和核心理念可以凝练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问题,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化传承发展能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和语言文字的国际发展能力。研讨会共进行了28场大会报告。专家们围绕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意义、领域、路径等开展多角度讨论,大会报告涉及国家语言能力的理论建构和方法论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国家语言政策(包括语言治理)研究、群体语言能力(老年人、学前儿童、民族地区青壮年群体、少数民族学生、移民等)研究,中文教育(包括国际中文教育、华文教育)研究、国际话语权研究等。本刊编辑部从中选取了7篇,略作加工,辑成一组笔谈,希望能够助推国家语言能力研究的发展。本次会议由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语言能力提升与规划研究平台和《语言科学》编辑部承办,并受到苏金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比较研究(19ZDA299) ”的支持。
  • 苏金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语言能力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实力的一种表现。在世界范围里开展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调查研究,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现状,通过现状比较,了解共同点和不同点,存在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中国自身的优势和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有利于国家制定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相关政策。 本文围绕如何做好国家语言能力现状调查和比较工作,讨论了科学的调查方法和比较的技巧,及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 李宇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语言能力,以往主要是指个人的语言能力。学界或是探讨先天的语言能力,或是研究运用语言的能力。近30年来人们才开始探讨群体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国家语言能力。
  • 张先亮 李妙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语言能力与语言认同是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关涉社会、国家建设与发展,受到学界的重视,但从语言生态视角去考察两者的性质、关系,特别是“语言认同”对“语言能力”的影响却鲜有关注。事实上,语言能力和语言认同也是生态语言学的构成要素,共同参与系统运转,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弄清以上问题对如何提高语言能力,乃至对语言生态的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 魏 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语言能力研究是当下国内语言文字学术研究热点之一,但尚需进一步完善理论建构并指导建设实践。笔者认为,国家语言能力理论建构(以下简称“理论建构”)应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实践(以下简称“建设实践”)应在理论指导下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包括国内层面,也包括国际层面,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和平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构与建设实践应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根本指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遵循。
  • 赵世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和飞速迭代,促使人工智能网络化、网络智能化加速,并开始走向广泛的社会应用。随之,人类社会新一轮巨大变革悄然发生,以“万物智联”为特征的数智社会扑面而来。由于语言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而数智化的发展也对国家语言能力带来新的挑战,许多新的课题需要破解。
  • 郭 熙 祝晓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中文教育有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中文作为外语的教学,即传统上的对外汉语教学,后被称为国际汉语教学等;二是中文作为祖语的教学(华语教学),目标是海外华裔传承中华语言文化,传统上称为华文教育。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逐渐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热点话题。不过,在我们看来,华文教育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实现中华语言文化在海外华侨华人中的传承。这一认识在近年来总结海外华语传承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我们也认识到华文教育这一概念的局限性,例如没有充分从家庭、(网络)社区和超国家等层面考虑华语传承问题。因此,单一的华文教育研究不能满足当今海外华语传承事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
  • 张 强, 王仁法, 杨亦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国家语言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在其来源、内涵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误解。文章梳理了从语言能力研究到国家语言能力概念提出的过程,认为中国的国家语言能力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文章还讨论了国家语言能力的内涵和当前我国国家语言能力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 谭丹丹 李亚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离散数学中的图论、集合论和形式逻辑来表述自然语言的组合方式、语法规则及基本语义是现代语法理论的常态。本文通过三个具体的语法现象,说明语言机制的数学性质并不限于使用数学工具。容器量词在受到形容词修饰时被凸显出来的歧义性,与连动式所特有的语法行为,都可以被看做是语义和结构关系之间的同构投影,而数词后面的“多”在解读和使用上限制和可能性都可以通过对数运算加以简单的表述。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数学方法在自然语言内在机制的揭示和精准表述的研究方面大有可为。
  • 余德江 陈保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般认为复杂时空层次的叠置是语言接触引发变异的主要机制。对漠沙傣语塞擦组声母复杂匹配现象的分析表明,动态匹配规则及其共同作用也是造成变异的重要原因。动态匹配规则包括:内部演变阶段对外来层的投射、目标语对外来层的投射、内部音系规则对外来层的制约、匹配残留造成的转换类推规则,以及规则间的共同作用。
  • 朱佳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讨论上海话中一个虚化的结果成分“脱”的句法性质,指出“脱”出现在动结式之后形成的所谓“双重动结式”实为假象,“VR脱”的内部结构应该分析为“\[V\[R脱\]\]”,其中“R脱”作为动结式复合词充当V所表达的事件的结果。本文论证“脱”附在简单动词或动结式之后性质保持不变,都是内部体\[+telic\]特征的显性标记,位于VP内部,而非VP外部的体貌成分。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上海话一部分状态变化动词需要“脱”的出现才能表达状态变化,是由于这些动词本身并不编码状态变化,只表示状态或属性。这一分析避免了“双重动结式”带来的理论问题,也可以对“脱”进行统一分析。
  • 余颂辉 严修鸿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考察151个地点的材料并结合已刊方言论述,分析闽西连城及其周边地区方言“有”字在口语中今读的类型,同时画成特征分布地图。研究结果显示,“有”在这一区域的方言中有阴平、上声、阳入三种声调归并类型;韵母有读同侯韵、尤韵、模韵、麦韵等四种类型;声母有云母(v、j)、匣母(h、f、)等语音层次,其历史层次及地理差异在学界已考察的地域中也不多见。“有”的这些读音表明,在一些方言接触带上的语音演变往往采取不同方言间声、韵、调交互感染的音变模式,这种演变模式不受词汇条件制约,产生音变的部分借入的是上层方言的音系特征而非音类读音的折合。文章还发现了一种语音现象,即有些地点某些音节结构表现出三种接触方言的特征,这在学术界还没有报道过。
  • 沈 敏 唐贤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湘桂边苗族汉话6个持续标记均在共时层面保留着结果体和完成体用法,成为一组集中展示“不完全”语法化双路径的标记系列,为结果成分同时向完成体和持续体发展保存了演变链,也进一步映证了语法化双路径具有较普遍的类型学意义。“起”的演化模式展示了完结体形成语法化双路径的可能性,对完结体的经典演化路径具有一定补充作用。
  • 高一曈 周光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分布式形态学框架下考察方言中“圪”字头复音量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和生成机制,发现“圪”字头复音量词具有鲜明的语义特征、口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并探讨了限制量词进入该结构的单音节语音条件和\[+不定量\] \[+空间性\] \[+体积小\]语义条件。“圪”并非有音无义或语义完全虚化,而是具有“小、细小”的稳定语素义,为中心语量词提供附加语义和形象色彩。“圪XX”式实则“AA”重叠式,其中量词通过复制的形态操作获得\[+Quan\]量化特征。
  • 2023, 22(6): 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詹伯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江蓝生
    2023, 22(6): 6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何大安 杨秀芳
    2023, 22(6): 6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伯江
    2023, 22(6): 6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耿立波 刘一秀
    2023, 22(6): 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2023, 22(6): 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