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4年, 第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3-01
      

  • 全选
    |
  • 张 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佛经为主要语料,从语法化环境具有连续性的理论出发,讨论了中古汉语时期“转”的各种副词用法演变的语法化环境。这一时期“转”有程度副词、情状副词和语气副词三种用法,它们都是由“变化”义的动词“转”语法化而来,新的语法功能经桥梁环境、在转换环境中最终形成,而“转换环境”是可以采用一定的形式标准将其识别出来的。文章最后还讨论了基本见于佛经的“转复”“转便”“转更”的副词用法,指出它们源于不熟悉汉语的译经僧人(二语习得者)的学习偏误。
  • 洪 妍 林华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潮州方言的“还”除了做副词(还1),还可做句末语气助词(还2),构成“XP1+还2”句式。“还2”具备以下功能:(a)反驳语气词(还2a);(b)肯定语气词(还2b)。“还”的语气词用法由表反预期义的语气副词,经过成分省略、重新分析而成。句法结构的变化,促使“还”的语义辖域重心前移,语义内容随之改变,由此进一步引发“还2a>还2b”的语气功能演变。
  • 罗耀华 阳羡琼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讨论了新化话中的前置型话题标记“一个”\[i21k\]和“你个”\[n[DD(-1*9/9][HT][DD)]21·k \]的句法分布,说明了新化话的前置型话题标记和日语、韩语等语言的话题标记一样没有句类限制。根据语法化理论,文章认为话题标记“一个”和“你个”由指示代词“一个”和“你个”虚化而来,因此二者受“语义滞留”现象的影响,随着话题所指对象与说话人之间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不同,分布情况会有明显的差异。
  • 高增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般认为连动结构表达一个“单一事件”,但也常因“单一事件”语义模糊、不可验证而遭受质疑。通过对20个《梨子的故事》汉语自然口语叙事体语篇讲述者对同一情景使用连动结构进行编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倾向性进行观察,发现连动结构关注事件的过程层面,编码了事件的动作过程及性质属性、样貌特征、起点或终点等概念内容,将事件概念化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因而具有单一性。连动结构所表达的单一事件在汉语中表现为关系事件、伴随事件、包含事件、位移事件四种基本类型。
  • 李 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横图》是通过增列四声重出字的方式,在《切韵射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切韵射标》的实际语音特征与《书文音义便考私编》一致。《书文音义便考私编》是以南京音为基础,对《洪武正韵》音系进行改订的等韵化韵书,创造了以“呼名”对同一韵中声母相同而读音不同的小韵进行辨析的术语体系,同时又保留了各韵母及韵字来源上的区别。《切韵射标》是以横列传统三十六字母的方式,参考《诗韵》,以韵母为单位,将《书文音义便考私编》各韵类按音韵来源重新编排的韵图。《切韵射标》的编撰体例、韵系结构、韵图附注、呼名、列字乃至切韵法都受到《书文音义便考私编》的影响。《切韵射标》发展和完善了“呼名”,将“呼名”作为韵母特征分类的术语,汉语四呼由此定型。“混呼”是指《切韵射标》混列了《书文音义便考私编》不同的韵母,或不同韵母的切字,是一种特殊的列图方式。《切韵射标》韵图附注是对实际语音与韵图语音差异的辨析。梳理《横图》与《切韵射标》《书文音义便考私编》之间的源流关系,是客观、准确地认识《横图》理论来源、编撰特征、音系基础、语音性质,从源头上釐清《横图》系列韵图等韵理论传承发展关系的前提。
  • 姜永超 黄仁瑄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he Yupian is a crucial material to explore Yayan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However,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have revealed controversial opinions on the division and emergence of the 24 consonant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and distance clustering analysis combinations, the individual consona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ntire consonant system and the closeness of each consonant or a cluster of consonants sharing similarity with other consonants or consonant systems, the study finds that: 1) The conclusion of the similarity and closeness of the consonants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noncontroversial division and emergence of the consonants; 2) Each group of initials has experienced a different speed of division. With xiayun(匣云) as the reference, bangfei(帮非) , pangfu(滂敷) , touche(透彻) are merged; With qingxin(清心) as the reference, duanzhi(端知) are merged; 3) The clustering of consonants that shar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bang group(帮组) and the fei group(非组)  and between the duan group(端组) and the zhi group(知组) but the jing group(精组) is differed from the zhuang group(二等莊组); 4) Various degrees of proximity of the consonants indicates that the ni group (泥组) and the niang group(娘组) is the most similar to each other, both initials of which having not undergone any division. [JP3]Contrastively, the ri initial(日母) 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second-level clustering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ni initial (泥母) when compared to the ni’niang(泥娘) groups. 
  • 饶 敏 Guillaume Jacques(向柏霖)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景颇语中声调交替的致使动词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对该现象提出构拟和解释。本文论证了景颇语致使范畴的声调交替源自致使前缀脱落这一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参照基兰提支语言的相关现象提出了另外一种更可行的分析,即景颇语致使范畴的声调交替不是因致使前缀脱落造成的变化,而是施用态t后缀脱落留下的痕迹。
  • 王毅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咪”是广州话中常见的表禁止或劝阻的否定副词。根据方言调查语料和方言历史文献,从音义两方面证明广州话禁止词“咪”确实是来自否定结构“唔使”的合音。合音形式“咪”原本和否定结构“唔使”里的“使”一样读阴上调,今读阳上调是根据合音形式的声母为次浊而作出的声调调整;历史上的“唔使”兼有必要性否定和禁止性否定两种用法,“唔使”合音为“咪”是在禁止祈使句中实现的,合音词“咪”继承的是“唔使”的禁止性否定用法。
  • 魏宜辉 李雨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卞”“弁”均是晚出的字形。有学者将“卞”字的形体与战国楚文字中出现的“鞭”之古文“   ”一类形体相联系,认为“卞”由这类字形的分化省简而来,也有学者认为“卞”为“弁”之俗体或省文。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字形,认为“卞”形出现于东汉前后,楚简中的“   ”类字形与后世“卞”的字形并无关联,只是偶然造成的局部同形而已。而“弁”形的出现则要晚至约后赵时期,是隶书楷化的结果。隶、楷书中的“卞”与“弁”字,应均由早期隶书中的“   ”形分化演变而来。
  • 2024, 23(2): 2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24, 23(2): 2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24, 23(2): 1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24, 23(2): 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