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基本信息
曾用刊名: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主办:西南石油大学
刊期:双月
创刊时间:1999年
ISSN 1674-5094
CN 51-1719/C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11-01
上一期
下一期
能源发展研究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变迁
韦进深, 李芳玲
2021, 23(6): 1-1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9.02.02
摘要
(
95
)
HTML
(
7
)
PDF
(427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政治的参与情境决定行动者的博弈行为类型,参与情境变迁将导致行动者行为发生变化。能源安全是国家对外政策的核心议题之一。1973年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凸显了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改变了二战后国际能源政治的参与情境,构建了行动者新的博弈类型,调整了国际能源政治行动者的博弈策略。为了有效应对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变迁,美国通过协调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关系,设置能源安全国际议程,最终确定了新的国际能源秩序。当前,我国在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过程中,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国际能源政治的情境变迁以及国际社会的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经济与管理
灾后新生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属性研究——以汶川映秀镇和北川永昌镇为例
蒋作明
2021, 23(6): 11-23.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6.08.03
摘要
(
65
)
HTML
(
4
)
PDF
(49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灾害旅游是挖掘灾害遗产资源、加快灾后复兴的有效途径。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是确保灾害旅游重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灾后新生旅游地汶川映秀镇和北川永昌镇为案例,从非对称影响视角入手,应用Tetra-class模型对灾后新生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属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生活质量属性对居民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模式涵盖Tetra-class模型的四种类型;生活质量属性绩效评价为居民总体满意度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构模型不仅包括生活质量属性绩效与总体满意度的关系,还揭示了各属性所对应的居民生活需求层次以及灾后美好生活政策供给层面,能够为特定情境化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估提供一般化视角。
山区避灾移民双重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以汶川县原草坡乡搬迁安置农户为样本
陈勇, 李青雪, 何路路, 徐玉梅, 薛宁波
2021, 23(6): 24-33.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6.02.03
摘要
(
96
)
HTML
(
3
)
PDF
(372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全国实施了大量的避灾搬迁安置项目。然而,不少地方的农户即便面临较高的山地自然灾害风险,也不愿搬离灾害危险区和隐患点。以四川省汶川县原草坡乡搬迁安置农户为研究样本,深入探索山地自然灾害风险和搬迁安置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农户山地自然灾害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是受灾经历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影响农户搬迁安置风险感知的主要因素是担心失去耕地、失去原有社区公共资源以及户主年龄、家庭有无负担人口。今后,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既要注意倾听专家意见,也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避免因规划不当或决策失误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和实践路径
王结发
2021, 23(6): 34-4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3.12.02
摘要
(
315
)
HTML
(
1
)
PDF
(365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确立了“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绿色发展回答了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如何实现统一、农业如何保持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农村如何摆脱对城市的依附三个关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的关键性问题,阐明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是生产力布局优化、“两山”转化以及消费绿色转型,科学回答了乡村振兴的“如何可能”的问题,阐明了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
论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完善
李青
2021, 23(6): 41-48.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4.24.05
摘要
(
43
)
HTML
(
0
)
PDF
(36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促进仿制药上市的过程中,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是保护专利药厂利益的重要工具。21世纪伊始,我国开始尝试构建本土化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目前正逐步从松散走向紧密、从形式走向实质。与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三个阶段相比,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明确了药品专利信息登记、药品专利链接路径选择与实施两个阶段,但是对第三阶段市场独占期尚未确定。在改革和完善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过程中,既应保障药品专利信息登记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准确性,也应协调好药品专利链接路径设置与展开过程中专利药厂和仿制药厂的利益冲突,最终通过实施市场独占期机制来完成仿制药挑战专利药的利益补偿,不断强化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实施效果。
政治与法律
习近平问题意识的生成逻辑与哲学意蕴
彭雪华, 崔发展
2021, 23(6): 49-55.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8.04.01
摘要
(
67
)
HTML
(
3
)
PDF
(36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是实践中创新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勇于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在治国理政实践与系列重要论述中始终强调问题意识。习近平的问题意识具体表现为坚持问题导向的理论创新、接续问题思维的历史自觉以及回应现实问题的实践探索,并在提出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维度上展现出丰富的哲学意蕴。习近平的问题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创新,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问题思维的继承与发展,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方法意识,为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思考
陈胜锦, 卢成观, 黄德雄
2021, 23(6): 56-63.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2.25.01
摘要
(
133
)
HTML
(
4
)
PDF
(43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世界发展新形势与国内发展新格局,多次强调要旗帜鲜明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理论根源,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体理论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体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蕴含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价值。当前,应从深刻筑牢政治基石、充分夯实物质基础、紧紧系牢文化纽带、大力破除社会藩篱四个向度进一步开拓和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
公平责任的滥用与《民法典》侵权编的应对
李和平, 李岩
2021, 23(6): 64-71.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4.26.03
摘要
(
119
)
HTML
(
1
)
PDF
(35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4条规定:行为人和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该条文以一般条款的形式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公平责任原则滥用,使公平责任不再公平。《民法典》第1186条对公平责任原则进行了修正,明确公平责任原则仅是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的损失分担规则,而非归责原则;采纳与大陆法系国家相同的特别规定的规范模式,将公平责任的适用仅限于法律规定的因自然因素引起的紧急避险、完全行为能力人无过错使自己陷入无意识或失去控制的状态致他人受损害、高空抛物无法查明侵权人时使用人的补偿三种情形,使得公平责任不再被滥用。
“大数据杀熟”行为的法律规制——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视角
许明月, 陈小维
2021, 23(6): 72-8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5.04.02
摘要
(
91
)
HTML
(
1
)
PDF
(402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与数据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加剧了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鸿沟。近年来,一些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杀熟”问题,频频侵犯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面对掌握数据信息的经营者实施的“大数据杀熟”,消费者维权却因其隐匿性强、取证困难、维权成本高等原因而困难重重。为了从法律上有效规制“大数据杀熟”,不仅要提高执法机关的监管主动性和数字化监管水平,为电商市场发展营造法治化环境;还应强化经营者信息告知义务,明确经营者监管职责,促使经营者树立诚信经营理念;更需健全消费者救济机制,畅通线上救济渠道,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回应与突破:构建网络诈骗犯罪刑法规制新体系
黄伟庆
2021, 23(6): 81-9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0.09.19.01
摘要
(
97
)
HTML
(
1
)
PDF
(400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诈骗犯罪不是一个独立罪名,而是传统诈骗犯罪依托网络技术而衍生出的新型犯罪形式。在我国当前的刑法体系中,网络诈骗犯罪只能依靠传统的诈骗罪条款予以规制。然而,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不同于传统诈骗犯罪的新特点。尽管我国当前的刑事治理已经呈现出刑法保护前置化的趋势,但受制于保守的刑事立法体系以及处罚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刑法治理与社会现实和犯罪发展相脱节。针对这一现状,应立足于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需要,从构建开放性刑事立法体系、把握网络诈骗犯罪新特点、规范完善刑事处罚机制、完善刑事治理配套措施方面对现行刑法规制体系予以完善,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网络诈骗犯罪刑事治理。
高等教育研究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五维逻辑进路
张莉, 王路瑶
2021, 23(6): 91-97.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7.29.02
摘要
(
129
)
HTML
(
1
)
PDF
(374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历史照亮过去,历史启迪未来。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核心内容的“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相应的逻辑理路:树立正确党史观、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是融入的逻辑立场;强化大历史观、理解党的伟大贡献是融入的逻辑方法;坚持内在统一性、把握“四史”教育的整体性逻辑是融入的基本前提;抓住侧重点、精准对接各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融入的逻辑核心;坚持实践逻辑、引导大学生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融入的根本遵循。
高校经济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思考——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
鲁柳利, 颜文勇, 任大源, 段慧, 甯懿楠
2021, 23(6): 98-103.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6.21.05
摘要
(
104
)
HTML
(
2
)
PDF
(40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教学中,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性课程与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可以有效实现全过程育人。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应立足教学内容,深度挖掘经济数学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等融为一体。在经济数学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中,可以通过引入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家科学精神、讲述学校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探究经济应用问题典型案例、分析讨论行业发展对经济数学的需求等教学措施,实现经济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使经济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互融互促,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理论探索
共情疲劳研究综论——兼论对社会工作的理论启示
蒙艺, 杨晗
2021, 23(6): 104-112.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4.12.01
摘要
(
144
)
HTML
(
5
)
PDF
(424KB) (
3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情促进着人与人之间的亲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因共情而温暖。社会工作者长期面对弱势群体、越轨群体和患病群体,需要以共情为前提提供社会服务。共情是把双刃剑,长期投入共情容易产生共情疲劳,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身体倦怠、认知错误和行为异常。当下,共情疲劳相关研究在中国处于初期阶段,且较少关注社会工作者这一职业群体。通过回顾国内外共情疲劳相关研究,梳理共情疲劳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提出了社会工作者共情疲劳的操作化概念,指出了社会工作研究的未来指向。今后,理论研究和干预措施应该更加关怀社会工作者这一高劳动强度、高认知技能、高情感投入的职业人群,从而推动社会工作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田锡奏议的治理思想与文学特征
武建雄
2021, 23(6): 113-12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1.04.13.08
摘要
(
66
)
HTML
(
0
)
PDF
(556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田锡被尊为北宋太宗、真宗朝一代名臣,以谏诤显名,更是北宋前期重要的奏议作家。田锡一生进言勤勉,所作章疏52篇,今存25篇。在国家治理方面,田锡奏议反映了轻徭薄赋、安民以礼,直谏君主、修德弭灾,巩固边防、不事征伐,忧国系民、条划万机的治理思想。就文学特征而言,田锡奏议骈俪藻饰、说理多样、条达简练,体现了北宋前期奏议的典型风格。从政治影响来看,田锡奏议的核心内容是规箴帝王、辅弼时政,提振了北宋一代的忠义士风,为宋时文人树立了一个精神标杆。田锡奏议经纬大道、淳厚典雅的文风,得到了范仲淹、司马光、苏轼等北宋名臣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