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主编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全年目录
期刊电子书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服务
期刊基本信息
曾用刊名: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主办:西南石油大学
刊期:双月
创刊时间:1999年
ISSN 1674-5094
CN 51-1719/C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5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9-01
上一期
下一期
能源发展研究
“双碳”背景下中俄低碳能源合作的法律路径
吴晓敏, 靳培
2023, 25(5): 1-8.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3.05.12.03
摘要
(
107
)
HTML
(
13
)
PDF
(383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碳能源国际合作旨在实现能源合作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效能与绿色效能相协调,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在地理位置相邻和政治高度互信等优势的推动下,中俄在天然气、核能、电力等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但两国低碳能源国际合作也存在着合作制度不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管辖权不明确、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缺陷等法律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应通过完善低碳能源法律体系、明确能源基础设施司法管辖、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安全监管、改进争端解决法律机制等措施,积极构建安全高效的中俄低碳能源国际合作机制。
经济与管理
四川省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
李想, 王弋, 唐永
2023, 25(5): 9-16.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3.03.17.01
摘要
(
50
)
HTML
(
7
)
PDF
(430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实现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川省脱贫地区全部位于丘陵与高原山地地区,两大地理区域的反贫困事业既具有普适化的共性,也存在差异化的个性。通过考察四川省脱贫地区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分区衔接的情况,结果发现:丘陵地区因非农产业薄弱且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缺乏资金与技术支持而导致产业扶贫项目起步艰难;高原地区的事本主义价值观则加剧了市场风险,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同质化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也影响了扶贫效益。为了提升帮扶效率,有效化解产业选择悖论,在未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应致力于加强分类治理,增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准确性,从而促进益贫产业内生可持续发展。
投资顾问和互联网使用对家庭财富的影响路径——基于共同富裕视角的实证研究
赵俊, 尹晓梅
2023, 25(5): 17-25.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3.03.14.02
摘要
(
34
)
HTML
(
4
)
PDF
(355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居民家庭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机构化、专业化、数字化的多元大类资产配置日益成为居民投资理财的主流。借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2017年发布的覆盖全国40011个家庭的数据,将股市参与和互联网使用纳入投资顾问对家庭财富的影响路径,验证投资顾问对家庭财富影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投资顾问对家庭财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农村、中西部地区及中低收入家庭更加明显;股市参与在投资顾问和家庭财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互联网使用正向调节股市参与对家庭财富的影响以及股市参与在投资顾问和家庭财富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综述
张剑宇, 廖小琴
2023, 25(5): 26-34.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3.05.11.02
摘要
(
87
)
HTML
(
7
)
PDF
(380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学术研究肇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现已历经初步探索期、逐步成熟期和深化拓展期。围绕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背景,学界主要讨论了其时代背景、思想来源和理论背景;聚焦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基本内容,学界深入探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演进趋势、演进原因和融合条件的论述;针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价值启示,学界重点总结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现有研究存在系统性尚待建构、研究视角仍有拓展空间、研究内容多样性有待提高等问题,故回归原著、深化理论解读,创新视角、注重比较研究,立足现实、增强理论观照是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后续研究的基本路径。
政治与法律
“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深刻内涵和实践导向
李祥祥, 徐叶, 孙兆静
2023, 25(5): 35-42.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3.02.08.05
摘要
(
58
)
HTML
(
5
)
PDF
(435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源自对“两个务必”思想的守正创新,着眼于统筹“两个大局”的整体需要,彰显了百年大党创造新伟业的历史主动。“三个务必”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政治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根本指向和价值皈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动力;“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制胜法宝。践行“三个务必”,应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坚持思想铸魂、融入党内主题教育,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从百年党史看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
彭逸燮
2023, 25(5): 43-52.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2.09.25.01
摘要
(
60
)
HTML
(
10
)
PDF
(434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忧患意识伴随着党的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既是一种生存意识,也是一种发展意识;既是基于理性精神的客观判断,也是秉承辩证思维的政治智慧;既根植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也来源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方法。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忧患意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自省自警的危机意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主体自觉、敢于斗争的政治品格、兴国为民的使命担当、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的宝贵品质,成为推动全党和全国人民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审视
张庆伟, 崔美杰
2023, 25(5): 53-6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3.03.13.01
摘要
(
96
)
HTML
(
1
)
PDF
(385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紧密联系。依循“起点-中介-终点”的逻辑理路,审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二者双向律动、共赢发展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切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革新。整体考量与综合阐释二者的关系向度,可见“历史维度-守正传承”“现实维度-创新发展”“未来维度-文化架构”的价值蕴涵构成了关系审思的逻辑起点,“纵向历时态-文化自觉”“横向共时态-文化自信”“两个结合遵循-文化自循”的时空境遇构成了关系审思的逻辑中介,“共通层面-价值共通”“共融层面—多维观照”“共进层面-协同共进”的关系格局构成了关系审思的逻辑终点。
辛亥革命前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例
刘大蓉, 何洪涛
2023, 25(5): 61-68.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2.10.23.02
摘要
(
38
)
HTML
(
4
)
PDF
(43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由恩格斯的论战性学术著作《反杜林论》修改整理而来的,是一部宣传、普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出场来看,它是为世界无产阶级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辨别其他社会主义思想而作,既是一本改编的论战类学术性著作,又是一本面向群众宣传的通俗性著作。该书引入中国虽具有引入主体成员复杂、译介目的各异、引入内容对错夹杂以及不完整等问题,但其在中国的传播符合中国面临救亡图存的现实困境和知识分子渴望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需求,其所阐释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人初步认识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让更多人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进而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空间逻辑
王俊斐, 高伊妮
2023, 25(5): 69-76.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2.11.03.01
摘要
(
46
)
HTML
(
4
)
PDF
(38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间拥有解构与建构的双重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获取过程呈现出对时间逻辑的尊崇而空间逻辑旁落的窘境,使自身深陷于单向度的历时性认知视域中。空间逻辑将共时性研讨视域凸显出来,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推进空间视域的转换,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动态转化中全面审视社会空间存在的变迁,积极介入流动空间、公共空间、数字空间等社会空间分化的产物之中,进而逐渐建塑起社会精神空间生产、个体精神空间生产以及自我社会空间生产三重功能维度,以完成“空间审视—空间介入—空间生产”的空间逻辑布展,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国际多式联运电子单证法律规制初析
刘子钰, 尉明洋
2023, 25(5): 77-86.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3.01.02.01
摘要
(
75
)
HTML
(
5
)
PDF
(384KB) (
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式联运一体化是现代运输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电子单证与纸质单证的理论分野与实践差异深刻反映出信息化与工业化时代的更迭,多式联运单证统一化与数字化是商事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法律规则实践价值与技术属性的功能性缺失成为国际多式联运发展的现实障碍,多式联运一单制的渐进改革与电子单证的法律功能受到明显制约。当前,应在对国际多式联运电子单证的维度解构与逻辑聚合以及规则构建认识论进行重新诠释、明确国际多式联运电子单证规则构建的价值导向的基础上,通过法律规范化、技术数字化与实践国际化来构建国际多式联运电子单证法律制度。
论私密信息处理的告知同意
张革新
2023, 25(5): 87-94.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3.03.10.02
摘要
(
45
)
HTML
(
3
)
PDF
(34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私密信息与敏感信息在具体内容上的交叉或重合与《民法典》对私密信息适用法律的规定,是私密信息处理适用敏感信息规则的客观基础和法律依据。私密信息处理的必要性主要考量处理目的是否正当、特定和处理手段是否合理,可由处理者、个人或者人民法院评判并采取书面形式单独告知,而告知义务的免除应当严格限制。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可参照国家标准由多方组成的评估组织从不同维度进行评价、分级,以私密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报告的形式告知。私密信息处理的单独同意应当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采取书面同意形式,同意的例外情形在适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的同时,还要考虑私密信息的特殊性。
理论探索
孔克齐《至正直记》的修身齐家思想论析
韩婷, 董中印
2023, 25(5): 95-102.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3.01.03.01
摘要
(
47
)
HTML
(
3
)
PDF
(51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孔克齐编撰的《至正直记》是元代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笔记小说,记事与说理并重,目的在于“观省”。《至正直记》内容丰富繁芜,将元代社会历史细节化、多元化、立体化、基层化,具有证史、佐史、补史的文献价值。在书中,孔克齐提出的崇俭朴、尚勤奋、重信义、劝读书、不贪财、禁奢靡、抑游惰、慎嫁娶、厚亲戚、睦宗族、恤孤寡等修身齐家主张和理念,既是对个人品德、性情、修养的内省,也将其视为齐家原则和传家法宝,期望以此训诫规劝子孙后代。当前,孔克齐修身齐家的观念和主张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镜鉴意义。
论元宇宙的伦理风险
王海建
2023, 25(5): 103-11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2.10.29.02
摘要
(
44
)
HTML
(
5
)
PDF
(384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宇宙是数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由多种技术融合而成的“技术集”,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智能化虚拟世界,具有智能运行逻辑、精神满足功能、无碍穿梭技术和数字永生主体等显著特点。元宇宙的出现解构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使空间无限大、时间可重启、数字主体可变化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也带来了伦理风险:在个体层面,元宇宙主要带来人的异化、隐私泄露的伦理风险;在技术层面,元宇宙主要带来数据霸权的伦理风险;在社会层面,元宇宙改变了以人为中心的已有社会伦理结构。当前,可通过培育数字素养、嵌入伦理原则、完善法律法规、推进国际合作等途径来防范元宇宙伦理风险,引导元宇宙技术发展向善,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内涵与发展理路
吕彦瑶
2023, 25(5): 111-118.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2.11.02.07
摘要
(
60
)
HTML
(
2
)
PDF
(365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启示应从中华文化、中国精神解读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传承和发展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体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特殊性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性的统一,开创了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人类文明新形态得益于中国精神的时代塑造,实质上是对中国精神的延续、创新与发展,为中国精神宝库增添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在新时代,要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完善,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朝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应发挥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引领作用,培育高度的文明自觉精神,以科学的中华文明观加强文明交往,以全人类共同价值汇集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