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2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11-01
    能源发展研究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探索
    张慧毅, 杨雪文, 么成雨
    2024, 26(6):  1-9.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9.19.01
    摘要 ( 30 )   HTML ( 3)   PDF (357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企业获得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为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十分重要的资金支持。基于2011-2020年期间沪深两市A股新能源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就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效应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外部融资约束和降低内部财务风险来提高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企业特征不同而表现出异质性,其对非国有性质企业与规模较小企业的影响更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缺场者即为在场者: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代表逻辑
    任春雷, 丁毅哲
    2024, 26(6):  10-17.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6.24.02
    摘要 ( 32 )   HTML ( 4)   PDF (411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主是政治现代化的核心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成果。以代表制内在逻辑为视角的考察是论析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性的一种尝试。资本主义范畴的“修辞民主”将党派竞争主导的选举代表制置于优先地位,奉行“在场者即为缺场者”的代表逻辑,偏离了民主原则。全过程人民民主确立了“缺场者即为在场者”的代表逻辑,对资本主义代表制进行了扬弃。通过复合一体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制,尤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运行、人民政协协商代表制的有益补充、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代表作用及党代表机制的运转,使代表制与民主原则的关系趋于和谐,充分彰显了中国式民主的特色和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辩证逻辑——基于列宁“三者一致”辩证法视角的分析
    曾俊
    2024, 26(6):  18-25.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1.03.01
    摘要 ( 21 )   HTML ( 0)   PDF (331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者一致”辩证法思想贯穿于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理论之中,蕴含着对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思考。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辩证发展逻辑,离不开列宁“三者一致”辩证法的反思视角。“辩证法是逻辑学”命题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包含的逻辑与现实相统一的本体论思维;“辩证法是认识论”命题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认识论路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自身的历史性实践,表征了独一无二的现代化辩证发展新图景。从“三者一致”辩证法的视角出发,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所蕴含的辩证发展逻辑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彰显了列宁辩证法思想的当代价值。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自信文化建设
    郑梅萍, 李思远
    2024, 26(6):  26-33.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6.24.03
    摘要 ( 29 )   HTML ( 1)   PDF (367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为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必然产生新时代文化。自信文化是新时代文化的核心和主线。今天,基于科学文化思想的理论遵循、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基础、独特文化道路的实践逻辑,新时代自信文化应运而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自信文化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和自信大国的现实需要,也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凝聚智慧共识和奋斗力量的精神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未来征程上,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历史自觉性、现实创新性、时代先进性的理论气度和实践智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贡献的新时代自信文化。
    经济与管理
    品牌聊天机器人拟人化角色对顾客参与的影响
    白琳, 陈昭言
    2024, 26(6):  34-44.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6.16.02
    摘要 ( 22 )   HTML ( 0)   PDF (410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基于文本的聊天机器人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品牌的在线客户服务中。通过实验研究聊天机器人的不同拟人化角色对顾客参与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助手型角色聊天机器人相比,朋友型角色聊天机器人更能提高顾客参与,而准社会互动在该效应中起中介作用。当品牌—自我距离近时,相比于助手型角色聊天机器人,朋友型角色聊天机器人通过产生更强的准社会互动来提高顾客参与;当品牌—自我距离远时,朋友型角色聊天机器人与助手型角色聊天机器人对准社会互动和顾客参与的影响无显著差别。因此,企业在部署聊天机器人时,应重视其拟人化角色的设定,通过选择合适的聊天机器人角色来创造积极的顾客体验。
    数字农业平台发展的现实障碍与创新路径
    陈晓霞, 陈建红
    2024, 26(6):  45-52.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6.11.01
    摘要 ( 18 )   HTML ( 0)   PDF (952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向农业生产经营领域渗透,发展数字农业平台成为农业数字化转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数字农业平台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数字技术赋能效应有限、农业数字服务能力不强、农业产业链融合短板突出等。为了实现数字农业平台创新性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需要在生产体系上强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正外部性,优化农业生产要素供给机制;在经营体系上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和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构建高质量平台农业服务体系;在产业体系上创新平台设计和价值创造逻辑,打造平台农业生态系统。
    政治与法律
    改革开放创新社会主义本质的政治哲学叙事
    郭香渝
    2024, 26(6):  53-6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3.30.01
    摘要 ( 24 )   HTML ( 1)   PDF (362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革开放内蕴着社会主义本质守正创新的政治哲学。从政治观念来看,改革开放基于人民的生存体验,以先进政党的领导、生存体验的改善、现代化模式的超越,从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人民主体的政治地位、人民发展的政治导向,追问了社会主义的政治规定性。改革开放的政治活动基于人民选择与历史规律相一致的发展逻辑,始终立足社会的建设发展,以市场经济的实践、民主政治的过程、主体性的赋能、共同富裕的展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表征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合理性。基于人民逻辑的政治观念与发展逻辑的政治活动,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以鲜活生命力和政治引领力,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以发展道路的创新、历史合力的融合、文明正义的建构,充分凸显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先进性。
    中华文明包容性之溯源、本质彰显与价值意蕴
    林嘉雯
    2024, 26(6):  61-68.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6.25.01
    摘要 ( 22 )   HTML ( 1)   PDF (37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见证着中华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作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包容性的生成、发展与基于农业文明而形成的“历史人格”和中华文明历史上“天下”格局的确立有着密切联系。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不仅彰显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文明整体观中,也彰显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文化发展观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价值观中,从而推动着汇聚多元、凝聚共识的中华文明的生成。同时,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也内生着层层递进的发展指向,从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提升中华文明的外部认同度,再到联通文明交往之路,展现出中华文明包容性独特的价值意蕴,推动着中华文明向纵深发展。
    劳动法典编纂视域下工伤预防制度之完善
    王红娇
    2024, 26(6):  69-79.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8.23.04
    摘要 ( 28 )   HTML ( 1)   PDF (404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伤预防制度是指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中可以促进用人单位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工伤发生的制度安排,其对工伤的发生毫无疑问具有过滤的作用,在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中处于优先地位。我国工伤预防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予重视到逐步完善的阶段,但工伤保险制度在总体上仍然处在“重补偿轻预防”阶段,对预防制度的重视不够,工伤保险费率机制、工伤预防费、工伤保险待遇安排、相关奖惩措施和职能机构权责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在劳动法典编纂背景下,完善工伤预防制度,需要坚持预防优先的理念,完善工伤保险费率机制,优化工伤预防费和工伤保险待遇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加强工伤预防与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衔接。
    论版权作品NFT私铸发行的平台注意义务——以守门人理论为基础
    李钢, 王玥鑫
    2024, 26(6):  80-86.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3.13.01
    摘要 ( 26 )   HTML ( 0)   PDF (363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FT(Non-fungible Token)技术在数字作品领域的应用,拓宽了传统版权作品传播的渠道。NFT技术虽然能够确保铸造上链后NFT数字作品的唯一性,但是无法识别铸造上链前的权利归属,存在着私铸NFT数字作品的版权风险问题。为了从源头上避免NFT私铸行为,须从平台治理入手,严把实物作品向数字作品转换过程的中间审核环节。根据守门人理论,NFT数字交易平台具备渠道控制和内容控制的能力,可以进行事前“守门”,应当主动承担避免私铸行为发生的版权注意义务。而从守门人制度来看,NFT数字交易平台的版权注意义务应以版权过滤义务为基础,进行形式与实质的双重“守门”。
    职务犯罪调查阶段“获得法律帮助权”问题研究——以值班律师介入为切入点
    刘昱彤
    2024, 26(6):  87-96.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4.29.01
    摘要 ( 19 )   HTML ( 1)   PDF (39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职务犯罪调查活动中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之间的价值平衡,监察立法具有赋予被调查人以法律帮助权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然而,职务犯罪调查阶段对被调查人的法律帮助权依然存在不敷适用的困境,究其成因,既有当前改革过于重视权威高效理念,也有基于职务犯罪类型复杂特殊、防止第三方主体介入干扰调查等因素的考量。值班律师作为第三方法律帮助提供者而参与职务犯罪调查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制度优势,应当在明确值班律师介入职务犯罪调查活动的具体条件、保障值班律师提供有效法律帮助的同时明确其履职义务,推动改革法治化发展,实现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的有效衔接。
    理论探索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共同体思想及当代价值
    蒋邦芹, 方智祺
    2024, 26(6):  97-104.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3.10.27.04
    摘要 ( 32 )   HTML ( 2)   PDF (397KB) ( 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批判和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展现历史唯物主义光辉的共同体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着眼于历史上不同的共同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对“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进行历史分析,对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真正的共同体”进行理论建构,揭示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同体思想深刻蕴含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不仅为深化唯物史观和人的发展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思想指引,为应对现代性造成的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疏离指明了新的方向。
    马克思的超越性正义对共同富裕的价值支撑
    陆鹏飞
    2024, 26(6):  105-113.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7.31.01
    摘要 ( 30 )   HTML ( 0)   PDF (415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富裕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正义原则和价值目标。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揭示了按劳分配原则的局限性,并进一步阐述了更为合理且完善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的分配原则。共产主义社会并没有超越正义,此时的正义可以称为超越性正义。超越性正义以人的内在需要为衡量尺度,超越了资本逻辑控制下人的异化和社会分化,使人类获得了更为充分的自由和平等。超越性正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支撑: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至善性蕴含着超越性正义的价值目标;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内蕴着超越性正义的价值理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蕴含着超越性正义的价值旨归。在马克思超越性正义价值的支撑下,应从确保高质量发展、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三个方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研究
    李万平
    2024, 26(6):  114-124.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24.07.09.01
    摘要 ( 20 )   HTML ( 0)   PDF (426KB) ( 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是教师建构深厚话语资本的实际需求、塑造良好话语形象的内在要求、推动教学话语发展的永恒追求、抵制不良话语思潮的理性诉求。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话语内容横纵不清,导致话语逻辑不强;话语方式陈旧不新,致使话语形象受损;话语属性不够鲜明,造成话语质量低下;话语反馈流于形式,影响话语关系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建设需要:梳理话语内容,保障话语权能;更新话语方式,提高话语技能;强化话语属性,巩固话语效能;做好话语反馈,增强话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