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4-01
    专家论坛
    水下测试树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国产化思考
    刘清友;唐洋
    2013, 35(2):  1-7. 
    摘要 ( 304 )   PDF (604KB) ( 9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下测试树是深水测试过程中风险控制的关键性设备,在特殊海况时具有快速断开测试管柱、封堵井下管柱内高压油气以达到保护测试仪器和人员安全以及避免海洋环境污染的作用。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分析了水下测试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国外水下测试树的功能、结构特点、应用情况及国内水下测试树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对比分析表明:国外水下测试树现有产品功能强大、性能可靠、适用于不同海洋工况,且不同公司的产品在结构和功能上各具特点。同时,针对国内水下测试树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水下测试树国产化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促进我国海洋石油水下装备自主研发与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勘探
    东营沙四段古盐度对碳酸盐岩沉积的控制作用
    宋国奇;王延章;石小虎;路达;闫瑞萍
    2013, 35(2):  8-14. 
    摘要 ( 195 )   PDF (1126KB) ( 7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硼含量以及Sr/Ba、Sr/Ca 作为指标,计算了东营凹陷南坡沙四段各个沉积时期的古盐度值,盐度垂向上由
    下到上总体上变小,即湖侵初期盐度较高,湖侵后期盐度变低;平面上东部较高,北部较低,盐度分布受到古水深的控
    制。古盐度对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具有控制作用,碳酸盐岩所要求的古盐度范围为10.0 ‰ 35.0 ‰,其中白云岩主要
    分布在古盐度大于15.0 ‰的区域,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古盐度小于20.0 ‰的区域。水体的高盐度为白云岩的形成及成
    岩转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介质条件,在古盐度较高的区域以白云岩沉积为主,或者将已经形成的石灰岩白云岩化;在
    古盐度较低的区域以石灰岩沉积为主。
    东营凹陷下始新统沙四段烃源岩有机相分析
    郑德顺;周璐;蔡进功;丁飞
    2013, 35(2):  15-22. 
    摘要 ( 228 )   PDF (736KB) ( 7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世界上新发现了众多深层油气藏,深层油气资源及成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沉积有机相可以辅助
    对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做出较好的评价,进而指导油气勘探。通过对东营凹陷下始新统沙四段烃源岩沉积特征及沉积
    环境、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孢粉相等的分析,主要运用特殊元素比值、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发射率和孢粉相模
    式,将沙四段自下而上划分为盐下段的弱还原冲积扇沉积有机相、盐间段的强还原盐湖沉积有机相、盐上段的还原深
    湖—半深湖沉积有机相3 个有机相带。其中,以盐上段的还原深湖—半深湖沉积有机相烃源岩中保存的有机质最佳,
    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盐间段次之,盐下段较差。
    卡塔尔鲁卜哈利盆地古生界生储盖组合特征
    范春花;胡孝林;黄兴文;白海强;尹君
    2013, 35(2):  23-28. 
    摘要 ( 242 )   PDF (1076KB) ( 8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卡塔尔鲁卜哈利盆地古生界碎屑岩是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石油地质学、储层
    地质学等理论对古生界的生储盖组合进行研究,并重点分析了盖层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卡塔尔鲁卜哈利盆地古
    生界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志留系Qusaiba 热页岩是主力烃源岩,泥盆系Jauf 组滨岸相砂岩和二叠系Unayzah 组河
    流—三角洲相砂岩是主要储层,二叠系Khuff 组膏岩及底部的海侵泥岩为区域盖层,同时还发育多套局部盖层。盖层
    的封盖能力是古生界油气勘探的主要风险之一,区域盖层横向分布稳定,且含膏岩,封盖性好,但局部盖层厚度较薄并
    且泥岩质不纯,夹薄层白云质泥岩和少量粉砂岩,对封盖能力影响较大,盖层风险不容忽视。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二段储层差异性分析
    张春;蒋裕强;王立恩;徐后伟;王猛
    2013, 35(2):  29-36. 
    摘要 ( 208 )   PDF (1279KB) ( 6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勘探程度的深入,为了扩大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寻找新的勘探接替区,四川盆地的勘探区域由
    盆内逐渐向盆缘延伸。在这种背景下,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相继取得新的勘探成果,但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逐
    渐暴露了诸如区块之间气井产能差异大,储层的碎屑组分、结构及厚度、物性、孔隙结构差异明显等问题,制约了勘
    探开发的步伐。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岩芯观察描述、分析化验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从沉积、成岩方面入手,对比剖
    析了川东北龙岗和营山地区须二段储层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认为远离物源区和高能水体的反复淘洗是造成储
    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强烈的压实作用和多期石英加大对储层差异性起关键作用,自生绿泥石衬边胶结和长石选
    择性溶蚀最终决定了储层差异性。从而解释了气藏勘探开发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对有效指导该区的下一步勘探开
    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盆地中三叠世盐盆分布与演化特征研究
    黄东;杨光;杨天泉;汪华;石学文
    2013, 35(2):  37-42. 
    摘要 ( 205 )   PDF (1066KB) ( 8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盆地卤水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早为世人所瞩目,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最早开采天然气和盐卤
    的层系之一。根据盆地雷口坡组大量钻井资料研究表明,盆地雷口坡组主要成盐期分别为雷三2 期和雷四2 期,在盆
    地东部和南部由于受到古隆起的影响,盐岩地层已被剥蚀难以保存,现今盐岩主要分布在开江古隆起和泸州古隆起的
    西部以及天井山古隆起的南部(华蓥山以西—龙门山以东的川西—川中地区)。印支运动对盆地雷口坡组盐岩在平面
    的迁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时期盐岩统计数据看,两期盐盆在平面上具有向西迁移、叠加的特征,其中川中
    的GS1 井就钻遇了这两期的盐岩。
    复杂断块油田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谭丽娟;刘钧;
    2013, 35(2):  43-53. 
    摘要 ( 193 )   PDF (956KB) ( 6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不均一分布是含油气盆地中油气分布的普遍规律,这在复杂断块油田尤为明显:同一复杂断块油田不
    同断块之间或不同层段之间的原油物性及油气富集程度差异较大;同一断块内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及成岩作用不同,
    断块内部油气分布也存在不均一性;复杂断块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变,且多与断层相关。断–砂配置和断层性质的
    差异性是导致同一复杂断块油田的不同断块油气富集差异性的关键因素;断层规模、产状、力学性质以及断层的平
    面或剖面组合样式等,均对油气富集有着重要影响。运用“断块区控制油气富集区”的思想来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可
    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分析
    黎菁;罗彬;张旭阳;侯文锋;岳晓军
    2013, 35(2):  54-62. 
    摘要 ( 2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山1 段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及多层系含气特征。储层下限标准
    的研究是划分有效储层的基础,砂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受控于沉积环境、岩石组成、沉积埋藏史及在埋藏过程中的成岩作
    用。采用多种方法对该区储层物性下限进行研究,通过产能模拟法验证了物性下限值,探讨了有效储层的控制因素及各
    因素间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盒8 砂岩孔隙度下限为5.0%,渗透率下限为0.100 mD,含气饱和度下限为45%。山1 段
    孔隙度下限为4.0%,渗透率下限为0.075 mD,含气饱和度下限为45%。岩性、沉积微相起主控作用;机械压实作用是造
    成砂岩孔隙度下降的重要因素;溶蚀、蚀变作用的强弱决定着砂岩储集性能的好坏;砂体厚度对有效性的控制作用较小。
    库车拗陷A 气田砂泥岩互层构造裂缝发育规律
    王珂;戴俊生;贾开富;付晓龙;张艺
    2013, 35(2):  63-70. 
    摘要 ( 270 )   PDF (693KB) ( 6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出发,对库车拗陷A 气田砂泥岩互层中构造裂缝的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影
    响因素,并建立了砂泥岩互层构造裂缝发育模型。分析认为,受砂岩脆性特征和泥岩韧塑性特征的影响,砂泥岩互层
    中的构造裂缝首先在砂岩层中产生,并逐渐向泥岩层扩展形成裂缝网络。脆性岩层较塑性岩层更易产生大量裂缝,因
    此,在砂泥岩互层中砂岩层的裂缝密度大于泥岩层,同时,由于砂岩和泥岩内摩擦角的差异,裂缝在砂岩层中的平均倾
    角也大于泥岩层。单个砂岩层或泥岩层的厚度越小,对裂缝的发育越有利。强非均质性地层较均质地层裂缝更为发
    育,但共轭剪破裂中的一组裂缝会受到抑制,而以另一组裂缝为主。库车拗陷A 气田砂泥岩互层中泥岩层的厚度小于
    4.0 m 的裂缝穿透极限值,表明裂缝可以穿透泥岩层将砂岩层连通,形成大段连续的油气储集空间。最后,根据理论分
    析建立了砂泥岩互层构造裂缝的发育模型。
    过程模拟法重建三维数字岩芯的准确性评价
    闫国亮;孙建孟;刘学锋;张丽
    2013, 35(2):  71-76. 
    摘要 ( 230 )   PDF (500KB) ( 8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利用X 射线CT 扫描获得反映真实岩石微观结构的三维数字岩芯过于昂贵和费时,因此,正确评价利用
    岩芯二维薄片图像重建三维数字岩芯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采用过程模拟法,依据岩芯的二维薄片图
    像,通过模拟真实岩石的形成过程沉积过程,压实过程和成岩作用重建了三维数字岩芯,并且应用局部孔隙度分
    布函数和平均渗流概率函数进行了重建三维数字岩芯的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过程模拟法重建的三维数字岩芯与
    真实岩芯具有相同的均匀性和连通性,且重建三维数字岩芯与真实数字岩芯都是各向同性的。重建的三维数字岩芯
    不仅可以用来表征真实岩芯的孔隙结构,而且也可以作为其他岩石物理属性模拟的基础。
    阿姆河右岸灰岩纵波速度与密度的关系分析
    熊晓军;王飞;贺振华
    2013, 35(2):  77-82. 
    摘要 ( 192 )   PDF (676KB) ( 6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阿姆河右岸地区31 块饱和盐水的灰岩岩样的岩石物性测试数据,对Castagna 等提出的纵波速度–密度
    的多项式和指数关系式的正确性进行了分析。实际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Castagna 等提出的指数关系式在该区的
    预测误差较大,而多项式关系式可以较好地反映该区灰岩岩样的纵波速度–密度的关系,且随着围压的增加,多项式拟
    合的精度逐步提高,有效地验证了多项式关系式的正确性。该结论有助于研究区的储层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实际应用价值。
    西丁家地区地震反射异常体识别与分布研究
    陈岑;胡望水;阎振华;侯慧敏
    2013, 35(2):  83-89. 
    摘要 ( 2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西丁家地区下白垩统为深水环境下发育的沉积地层。通过对研究区地震剖面的精细地
    层解释,发现在不同层系中,如沙一段和营三段,存在多种地震反射异常体且数量可观。这些异常体多数为浊流及
    生物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在地震剖面上呈长条状、下切状和透镜状等外部反射特征。在对这些地震异常体特征识
    别和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本区的地震异常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联,且大部分地震异常体还未进
    行钻探。通过对异常体的地震追踪和解释对其进行识别和分布研究,为西丁家地区下一步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和开
    发提供新的思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页岩气压裂增产机理与施工技术分析
    李勇明;彭瑀;王中泽
    2013, 35(2):  90-95. 
    摘要 ( 235 )   PDF (440KB) ( 11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能源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中国常规油气资源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产量递减期,开发页岩气是一
    条势在必行之路。在页岩气开发中压裂又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了气井的产能、采收率和经济效益。较为全
    面地介绍了页岩气的压裂增产机理和施工技术,对中国的页岩气开发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从地质入手分析了页岩的地
    质概况,建议加强对脆性和天然裂缝的评价;并详细阐述了改造体积增产理论,简要分析了影响页岩气井产能的因素;结
    合改造体积增产机理,对页岩气压裂中需要应用到的各项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以及研究建议。
    致密碳酸盐岩气藏转向酸酸压技术研究
    李克智;徐兵威;秦玉英;何青
    2013, 35(2):  97-101. 
    摘要 ( 187 )   PDF (540KB) ( 5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大牛地气田低渗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储层改造现状和改造难点提出了转向酸酸
    压技术。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转向酸体系的转向机理,通过流变性能、酸岩反应动力学、转向性能及破胶性能
    实验分析了转向酸体系的综合性能,最后在A 井试验应用了转向酸酸压工艺,取得了大牛地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开
    发的突破。
    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
    李沁;伊向艺;卢渊;宋毅
    2013, 35(2):  102-108. 
    摘要 ( 241 )   PDF (1078KB) ( 6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储层岩石矿物成分是酸压改造效果影响因素之一。研究认为,在储层岩石矿物成分中易溶物的含量及分布方
    式决定了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大小,易溶蚀物的含量越多,岩石溶蚀速率越快。室内测试了不同溶蚀速率下的灰岩和
    白云岩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研究了岩石溶蚀速率、易溶蚀物含量对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对酸压工艺设计方案
    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溶蚀速率与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增加倍比存在抛物线关系,易溶蚀物占
    30%40% 时酸蚀裂缝导流能力保持较好。
    遇水膨胀封隔器分段酸压技术及应用
    张波;薛承瑾;周林波;张烨;
    2013, 35(2):  109-114. 
    摘要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西北某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以裂缝溶洞为主要储集空间,具有超深、高压和高温的特点,水平井笼
    统酸压存在效果差以及分段改造方式和工具选择困难等问题。阐述了遇水膨胀封隔器分段酸压技术原理、技术关键、
    施工程序和工具性能参数。根据试验井实际钻、录、测井资料和分段酸压级数优化结果,结合储层裂缝、溶蚀孔洞特
    点,并考虑完井工具对井径、井眼轨迹的要求,以有利储层段有效改造为原则,确定分段酸压完井方案,优化了封隔器
    下入和膨胀座封时间,开展了分段酸压优化设计以及现场试验。试验表明:分段酸压完井方案及酸压优化设计方法是
    正确的,但投球滑套等工具质量以及完井酸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新型布井方式研究
    曾保全;程林松;齐梅;李春兰
    2013, 35(2):  115-120. 
    摘要 ( 203 )   PDF (730KB) ( 5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长庆油田特低渗油藏地貌特征和储层各向异性,提出了一种压裂水平井新型布井方式。从钻井和油藏两
    个角度论证新型布井的可行性。丛式井技术可确保压裂水平井新型布井的顺利实施。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分别
    从单井产能、阶段采出程度、含水率、波及面积等方面评价了压裂水平井新型布井在交错、菱形和矩形井网中的开发效
    果。研究表明,新型布井与常规布井在交错井网中具有相同的开发效果;菱形和矩形井网中,新型布井可以提高阶段
    采出程度、单井产能和相对波及面积,降低相同采出程度对应的含水率。新型布井在菱形井网(矩形井网)30 a 的相对
    波及面积和采出程度分别提高6.00%(10.00%)和0.96%(1.60%),含水率95% 的采出程度提高1.05%(1.50%)
    流线模型的深部调剖影响因素分析及矿场应用
    樊兆琪;程林松;黎晓茸;贾玉琴;戴夫
    2013, 35(2):  121-126. 
    摘要 ( 200 )   PDF (855KB) ( 7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线模型作为一种新兴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方案编制、效果评价与指标预测等方面。通过建立深部
    调剖流线模型,对比分析了注入调剖剂前后流线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渗流场变化模式。在流线模型的基础上,分
    析了调剖位置、调剖时机、封堵率、注入浓度对调剖效果的影响,进而引申出深部调剖矿场试验中的关键指标。结合某
    试验区实际井组评价了影响矿场试验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对同类区块开展深部调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见水及含水规律实验研究
    李隆新;吴锋;张烈辉;李允
    2013, 35(2):  127-134. 
    摘要 ( 298 )   PDF (1115KB) ( 7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底水油藏的特点,根据矿场生产的动静态资料,利用相似理论,构建不同缝洞组合
    的可视化模型,开展物理模拟实验。比较和验证了不同含水上升规律所对应的储集空间类型,揭示了不同含水上升规
    律的物理本质,为此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和理论依据。实验证实,碳酸盐岩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见水
    和含水上升规律存在5 种基本形态,而每一种类型都与特定的储集体地质特征、缝洞组合关系、水体能量的大小以及
    水体与储层的沟通程度密切相关;底水入侵的方式与砂岩油藏有很大区别,底水主要沿大裂缝窜进,溶洞内油水界面
    缓慢水平抬升,流体流动属于层流,这将简化管流与渗流耦合的数学模型。
    文留异常高压油藏注天然气驱室内实验研究
    余传谋;陈奕阳
    2013, 35(2):  135-140. 
    摘要 ( 179 )   PDF (578KB) ( 6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88 区块的储层物性为低孔低渗,平均孔隙度为13.9%,平均渗透率为7.4 mD,储层温度为145 ℃,原始地
    层压力64.98 MPa,压力系数1.7∼1.8,属异常高温高压油藏,衰竭采收率较低,且注水效果差。为了研究该油藏注气提
    高采收率可行性,在室内进行了注气膨胀和长岩芯驱替实验,得到了注天然气改善原油物性的效果以及不同注气方案
    下的驱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注天然气能明显改善原油的物性,对原油的降黏效果和膨胀效果较明显;两种注气方案
    中,原始地层条件下注气的驱油效率较好,达到82.97%,目前地层条件下注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驱油效率。
    致密气藏水平井产量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邱先强;李治平;刘银山;赖枫鹏
    2013, 35(2):  141-145. 
    摘要 ( 261 )   PDF (430KB) ( 7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极低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高有效应力等特征,其气水渗流规律并不满足传统意义上的经
    典渗流理论。针对致密砂岩气藏渗流特征,结合水平井渗流场特征,将水平井渗流区域划分为近井非达西流动区域和
    远井达西流动区域,并综合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滑脱效应和应力敏感效应的影响,推导出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产能方
    程。并以某致密砂岩气藏为例,研究这3 个因素对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启动压力梯度对
    水平井产能影响呈线性下降关系,应力敏感效应呈幂函数下降关系,而滑脱效应呈近似上升趋势;(2)应力敏感效应
    比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气井产能影响更为强烈,而滑脱效应影响相对较小。
    新型交联酸液体系的研制及其应用
    温长云;王磊;马收;黄波
    2013, 35(2):  146-151. 
    摘要 ( 223 )   PDF (513KB) ( 6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滩坝砂低渗透油藏渗透率低、储量规模大、储层物性差、非均质严重、层间差异大等地质特点,研制了新
    型地面交联酸液体系,通过室内交联和破胶实验,筛选出了能在强酸性条件下交联,成本较低的稠化剂和交联剂,并配
    制了交联酸进行室温成胶和破胶实验,确定了室内最优的交联比和聚合物黏度,加入添加剂配制成交联酸体系,分别
    进行成胶、破胶、缓蚀、助排、耐温实验。新型地面交联酸液体系具有高黏度、低滤失,低酸岩反应速度,更大改造半径
    等优点,在滨10X1 井应用取得良好增产效果。
    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
    可降解聚酯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何毅;徐中浩;余辉;杨志伟;罗光文
    2013, 35(2):  152-157. 
    摘要 ( 232 )   PDF (1346KB) ( 6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酯酰胺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降解性,利用无机纳米材料可以改善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利用纳米材料的增
    强作用原位复合多壁碳纳米管,制备聚酯酰胺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其复合行为和性能进行研究。考察多壁碳纳米
    管在聚酯酰胺中的分散,测试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复合材料吸水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
    可以在聚酯酰胺中均匀分散,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均增加,降解性保持。
    改性石蜡的乳化研究
    付雪;诸林;朱蠡庆
    2013, 35(2):  158-163. 
    摘要 ( 257 )   PDF (397KB) ( 7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58# 全精炼石蜡为原料,采用无催化技术进行氧化,氧化温度130 ℃,氧化时间2 h,氧化后的石蜡物性与
    天然蜂蜡相近。将氧化后的石蜡进行乳化,研究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对乳液粒径的影
    响。结果表明:在乳化温度为90 ℃,乳化时间为40 min,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使用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复配的乳化
    剂时,获得了乳化效果最佳的乳化蜡。
    石油机械工程及其他
    桥塞坐封过程仿真模拟研究
    何祖清;丁士东;练章华;彭汉修;林铁军
    2013, 35(2):  164-169. 
    摘要 ( 249 )   PDF (706KB) ( 10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桥塞作为井下封层技术的关键设备,由于它施工工序少、周期短、卡封位置准确而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设
    计的可钻式非金属桥塞坐封过程开展模拟研究,涉及弹塑性材料接触、超弹性材料接触和非金属材料动态断裂的非线
    性动力学问题,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该桥塞全尺寸模型和所有部件之间的广义接触关系,通过有限元模拟动态坐封过程
    获得桥塞各部件运动变形特性、桥塞与套管之间的密封特性和动态坐封力等数据,该桥塞坐封完成时,坐封机构部件
    轴向位移110 mm,坐封力约45 kN。模拟坐封也为进一步优化该型桥塞的结构和评估坐封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该
    型桥塞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海上外输漂浮软管的结构角度设计研究
    徐业峻
    2013, 35(2):  170-173. 
    摘要 ( 187 )   PDF (379KB) ( 6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上外输漂浮软管是FPSO 外输原油的唯一通道,是复合型橡胶软管,具有结构复杂及材质多样性特点,且
    缺乏相关的设计规范及标准,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一段典型结构的外输漂浮软管进行分层建
    模,分析其帘线层结构角度对拉伸和弯曲性能的敏感度,给出了不同工况下结构角度对拉伸和弯曲的影响,最后对外
    输漂浮软管实物进行试验验证,并与国际通用OCIMF 标准进行比较,为指导以后管道的优化设计,实现外输漂浮软管
    国产化提供参考。
    博导论评
    基于Workbench 防冲刺短节疲劳寿命分析
    艾志久;李杰;刘绘新;彭旭;胡坤
    2013, 35(2):  174-178. 
    摘要 ( 180 )   PDF (575KB) ( 6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井控作业中,高速、高压流体冲击防冲刺短节,产生脉动循环冲击载荷,易产生冲击疲劳。通过疲劳寿命理
    论计算得出防冲蚀短节满足疲劳强度要求。然后,根据材料的S –N 曲线,通过ANSYS Workbench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平台完成对防冲刺短节流固耦合分析,得到作用于防冲刺短节的载荷谱。利用Ncode DsignLife 疲劳分析方法对防冲
    刺短节进行疲劳寿命数值模拟,采用疲劳安全系数作为疲劳强度失效评价标准,得到防冲刺短节关键区域安全系数均
    大于1,满足其疲劳强度设计要求,且安全系数云图与应力云图分布位置相同,说明数模结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