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2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2-08-20
    地质勘探
    塔里木盆地凝析气藏的成藏条件探析
    张吉 张烈辉 周守信 徐春梅 南力亚
    2002, 24(4):  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01
    摘要 ( 828 )   PDF (236KB) ( 5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从生气母质、温压条件、构造作用和封盖条件四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凝析气藏的成藏条件。认为塔里木盆地的生气母质既有陆相腐殖型,又有海相腐泥型,但两种母质生凝析气的热演化阶段不一样。塔里木盆地凝析气藏富集温度为70~130℃,压力范围为35~60 MPa。后期改造作用是生成次生凝析气藏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区域盖层又是凝析气藏富集的重要因素。
    混沌噪声扰动的地震波形反演研究
    尹成 蒲勇 周洁玲 徐传平 郑雄
    2002, 24(4):  5-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02
    摘要 ( 735 )   PDF (350KB) ( 5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地球物理优化反演问题大都是非线性、多参数、多极值的反演问题,因此从一些非线性领域去探索新的全局优化算法来求解地球物理反演问题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将一种混沌噪声扰动的思想引入到了地震波形的优化反演中,通过加入混沌噪声算子来提高梯度下降算子的全局收敛能力,既保持了梯度下降法的快速搜索能力,同时又具有逃出局部极值陷井的“动力”。模型试验表明,混沌噪声扰动的策略比常规的遗传算法和基于Logsitc混沌运动轨迹搜索的优化算法具有更快的运算效率,更少的主观控制参数,更易获得全局最优的结果。

    低孔-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常规测井评价研究
    王拥军 夏宏泉 范翔宇
    2002, 24(4):  9-1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03
    摘要 ( 771 )   PDF (396KB) ( 5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裂缝型碳酸岩盐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是裂缝孔隙度,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低孔-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一直停留在定性识别的范围内。该研究在定性识别的基础上,用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计算了某气田裂缝型碳酸岩盐储层的裂缝孔隙度,在常规测井资料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提高了测井解释的精度,从而为此类储层的测井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有效的方法。测井资料严重缺乏是许多老气(油)田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该方法在老气(油)田的老井复查工作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基础和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三塘湖盆地构造演化与原型盆地类型
    刘学锋 刘绍平 刘成鑫 龚文平
    2002, 24(4):  13-1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04
    摘要 ( 774 )   PDF (312KB) ( 6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塘湖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洋壳俯冲、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残留海盆地和晚石炭世以来的板内构造演化等三个大的演化阶段。其中,板内构造演化阶段又分为4个亚段,即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碰撞造山亚段、晚二叠世—三叠纪“A”型俯冲与前陆盆地形成亚段、侏罗—白垩纪应力调整与坳陷形成亚段和第三纪以来的“A”型俯冲与再生前陆盆地形成亚段。相应地叠合了6种不同类型的盆地。即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的弧后盆地、晚泥盆世晚期—早石炭世的残留海盆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与挤压有关的山前坳陷盆地、晚二叠世—三叠纪的前陆盆地、侏罗纪—白垩纪的坳陷盆地和新生代以来的再生前陆盆地。
    低阻储层岩石物性研究
    胡俊 鲜国勇 魏红燕
    2002, 24(4):  17-1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05
    摘要 ( 924 )   PDF (306KB) ( 6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一般储集层进行评价是很有效的,但是要利用这些常规测井资料准确评价低阻油气储集层的岩石物理参数却十分困难。低阻油气储集层在常规测井资料上显示为水层特征,但开采出来却得到无水的油气。因此,很难用常规测井资料准确地确定低阻储集层的含油气性质。利用核磁共振测井(NMR)评价低阻储集层的岩石类型、孔隙度、自由水以及束缚水等岩石物性参数。实际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测井是评价低阻油气储集层的一种新型而且有效的现代测井方法。
     
    石油工程
    考虑盐岩层蠕变的井身结构设计研究
    谢又新 熊友明 胥志雄 刘绘新 贾立强
    2002, 24(4):  20-2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06
    摘要 ( 879 )   PDF (331KB) ( 6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理井身结构设计是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井、超深井,盐岩层的影响是国际性的难题。塔里木盆地的轮南、哈里哈塘地区石炭系和英买力地区第三系都埋藏着两套很厚的含膏盐岩层。在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盐岩层遇阻卡钻,钻井完井后,盐岩层的粘塑性流动又造成深井套管在短期内被挤坏。井身结构设计常规方法已显得力不胜任。在常规井身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塔里木深井、超深井盐岩层的具体情况,首次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深井、超深井考虑盐岩蠕变的合理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并研制了考虑盐岩蠕变的井身结构设计软件,完成了7口井的井身结构设计。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渗流数学模型及压力动态特征
    何国良 向开理
    2002, 24(4):  24-2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07
    摘要 ( 829 )   PDF (409KB) ( 5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Warren-Root模型基础上,引入分形参数df、θ,渗透率压缩系数αf,和裂缝的压缩系数βf,考虑压力对具有分形特征的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影响,建立了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由于假设裂缝渗透率及孔隙度是压力和空间距离的函数,因而得到的数学模型是非线性的。用预测-校正法求得模型的数值解,并分析了压力的动态特征及对参数的影响。
    多层油藏压力分布的一般解
    李顺初 张普斋 黄炳光
    2002, 24(4):  28-3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08
    摘要 ( 964 )   PDF (368KB) ( 5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双层间无窜流的多层油藏在三种外边界(无穷大、封闭、定压)及两种内边界(即在井底是否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下的井底压力动态,给出了相应的Laplace空间解。在全面分析了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通式,并对其特殊情况进行了讨论。其研究结果表明,多层油藏试井分析理论的深入与完善,对编制相应的应用软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气井连续携液模型比较研究
    李闽 郭平 张茂林 梅海燕 刘武 李士伦
    2002, 24(4):  30-3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09
    摘要 ( 938 )   PDF (219KB) ( 8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藏中天然气常常和一些液相物质一起产出。若天然气没有充足的能量把液体举升出地面,液体将在井中堆积形成积液,影响气井的生产能力。有时气井积液会完全压死气井。已有许多气井连续排液关联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采用正确的气井连续排液临界流量计算关联式,确定气井的合理产量,对Min LI和Turner et al的气井连续携液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的内容包括:(1)液滴在高速运动气流中的形状; (2)曳力系数; (3)临界流速计算公式;(4)用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对Min LI和Turner et al的气井连续携液模型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Min LI气井连续排液公式计算的临界流量与实际的生产情况吻合。为了便于现场应用,还导出了临界流量和产量的简化计算公式。

    SZ36-1油田三种水源水混注的实验研究
    李洪建 陈一健 王淑娣 王庆华 胡灵芝 李军 马秀峰
    2002, 24(4):  33-3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10
    摘要 ( 941 )   PDF (297KB) ( 5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Z36-1油田提供的注入水水样为海水、污水和地层水。注入水的结垢是影响该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和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水分析结果表明,海水中SO2-4浓度高达3 670 mg/L,因此,注水时特别注意与海水混合水源水的Ba2+浓度,以免产生BaSO4垢。三种水源水中均含有一定量的HCO-3,注水时需考虑由于温度变化打破水系统的平衡而产生CaCO3垢。用正交方法对三种水源水混合水样在常温下(20℃)和地层温度(60℃)结垢趋势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水源水的混合水样的最大结垢量在地层温度和常温下相差很大(分别为139 mg/L和12 mg/L);同时,得到了三种水源水混注的最佳配比和最差配比,为该油田的清水/污水/海水混注提供了可靠依据。
    粘土胶驱油机理及渗流扩散规律实验研究
    李周荣 周远斌 王新 李继勇 袁明全
    2002, 24(4):  36-3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11
    摘要 ( 973 )   PDF (335KB) ( 7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平板填砂物理模型,在初步探讨粘土胶(SMD)体系驱油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粘土胶在不同渗透率模型中的渗流扩散规律,研究指出SMD体系驱油机理包括:大小孔道压力均衡机理、压力波动机理、乳化-携带机理等;SMD体系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时前缘呈扇形推进,扇形边缘出现SMD体系稀释和扩散带,在低渗透层中会产生周期性向前突进现象;粘土胶体系能有效改善油水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尤其对中高渗透层的调驱效果。通过改变SMD体系配方,SMD体系可以适应不同渗透率的地层。
       
    论文
    胜利油田边际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马秀峰 杨兆中 李哲 李军 张玲玲 张永明
    2002, 24(4):  40-4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12
    摘要 ( 805 )   PDF (258KB) ( 6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胜利油田陈家庄油藏是一个典型的稠油高渗透油藏,常用的热力采油无法大幅增加产量。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油藏地质研究和开发规律分析,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应用水动力学原理,加强注水工作,应用配套技术和精心的油藏管理,实现了油田年产油量稳中有升,综合含水稳定,油田开发效果明显改善,采收率提高5.6%,可采储量增加了100×104t。
    石油工程
    飞雁滩油田聚合物驱前期注采动态及效果分析
    盛立江 康仁华 杨明岭 林洁
    2002, 24(4):  45-4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13
    摘要 ( 2419 )   PDF (334KB) ( 6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飞雁滩油田注聚区,在综合含水86.1%时投入聚合物驱油,是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投入聚合物驱含水最低的单元。经过一年多的矿场实施,已见到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日产油由652 t/d上升到758 t/d,综合含水降至79.9%,累计增油2.2×104t。目前处于见效阶段,并体现了聚合物驱前期的注采动态特征。通过注聚实践研究认为,对注聚井分类管理、平衡油井平面采液强度,是今后进一步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重要技术措施。
     
    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
    泡沫增效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渗流行为研究
    叶仲斌 魏发林 罗平亚 杨建军 李军
    2002, 24(4):  49-5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14
    摘要 ( 1218 )   PDF (338KB) ( 7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交替注入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简称ASP)和氮气时,针对泡沫的生成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着重探讨在不同流速、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渗流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泡沫的形成与运移严重受流速和压力的影响,流速太大,存在严重气窜现象,流速太小,不利于泡沫在孔隙介质中的传播,压力越小,越利于形成稳定的泡沫。一旦形成泡沫,流动阻力明显增加,大大降低驱替流体的流度。氮气/ASP交替注入时,在入口端生成的泡沫可以被高粘流体驱替向远处传播。
         
    石油工程
    一种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
    孙立力 杨旭 杨世光
    2002, 24(4):  53-5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15
    摘要 ( 814 )   PDF (239KB) ( 6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类有着巨大应用前景的聚合物材料。采用均相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S-1—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物,对其特性粘数、表面活性、界面活性等性能作了进一步研究。

    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
    纳米材料及技术的应用现状
    李富生 段明 王周玉 蒋珍菊 胡星琪
    2002, 24(4):  56-5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16
    摘要 ( 1587 )   PDF (307KB) ( 7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米技术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涵盖物理、化学、应用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模拟/设计科学、电子学、工程学、生物技术、遗传学、蛋白质工程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科学。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以及量子尺寸效应,使得材料的电学、力学、磁学、光学、等性能产生了惊人的变化。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纳米材料及技术成功的应用于环保、陶瓷、纺织、润滑油、电子信息、化工、生物工程和制药、涂料、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从而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被称为21世纪的又一次产业革命。

    驱油泡沫稳定剂的性能研究
    杨燕 蒲万芬 周明
    2002, 24(4):  60-6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17
    摘要 ( 838 )   PDF (247KB) ( 6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硫酸盐起泡液中添加4种不同类型的增粘性稳泡剂后,用Waring Blender法评价了起泡液的起泡情况以及不同稳泡剂的稳泡效果。利用布氏粘度计对4种稳泡剂溶液粘度的测定,从而了解了不同稳泡剂溶液随温度的升高和盐度的增大其粘度降解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优选出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最佳加量。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疏水缔合聚合物稳泡剂的起泡液具有在较高温度和矿化度下起泡能力较强且所起泡沫半衰期较长的优点,在油田EOR过程中注泡沫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聚硅硫酸铁絮凝剂的研制
    万里平 赵立志 孟英峰
    2002, 24(4):  63-6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18
    摘要 ( 724 )   PDF (245KB) ( 6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Na2SiO3、H2SO4和Fe2(SO4)3为主要原料,采用复合共聚生产工艺,制备了聚硅硫酸铁絮凝剂(PFSS)。研究了pH值、SiO2含量、温度对硅酸聚合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Fe3+/SiO2摩尔比对PFSS稳定性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PFSS在脱色、CODcr去除率方面比PFS和PAC效果更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用加碳焙烧法对膨润土改性的研究
    陈集 饶小桐 许源 丰敏
    2002, 24(4):  65-6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19
    摘要 ( 732 )   PDF (282KB) ( 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了对膨润土进行加碳焙烧改性的方法,并通过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去除率的测定来评价改性的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改性条件为:加碳量3%,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 h。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焙烧法相比,加碳焙烧法所制得的膨润土吸附剂有更强的吸附能力,苯酚去除率提高约16%,水处理后吸附剂易于沉降分离,回收的吸附剂在600℃下活化后可反复多次使用,因此可作为一种成本较低,无二次污染的有机废水处理剂。同时,由于其结构稳定,比表面较大,故也可作为催化剂载体使用。
       

    1-甲基-3-烷基咪唑/AlCl3催化合成反丁烯二酸二甲酯
    刘瑾 谭乃迪 邹长军
    2002, 24(4):  68-7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20
    摘要 ( 1247 )   PDF (335KB) ( 8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顺丁烯酸酐和甲醇在1-甲基-3-烷基咪唑/AlCl3催化作用下,经异构化和酯化反应合成反丁烯二酸二甲酯化合物。用统计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对合成过程进行了优化。开发了一条产品收率高,与盐酸、三氯化钕等催化工艺相比具有无腐蚀、无污染、价廉等优点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1-甲基-3-烷基咪唑/AlCl3催化剂具有异构化和酯化两种催化作用,省去了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先制备富马酸中间产品的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一步法即可得到产品,其纯度为99.4%。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与顺丁烯二酸酐摩尔比为0.17∶1、甲醇与顺丁烯二酸酐摩尔比为4.01∶1、反应温度为93.0℃、反应时间为5.0小时。在实验条件下,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90%。
    石油机械工程及其它
    预警—牙轮防脱落技术的发展方向
    杨迎新 朱强 刘德明 杨建忠 林敏 宋道杰
    2002, 24(4):  71-7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21
    摘要 ( 981 )   PDF (201KB) ( 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高牙轮钻头防止牙轮脱落的能力,可以显著减小牙轮脱落事故的发生率,因而对降低钻井成本以及提高钻头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牙轮锁紧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简要介绍了几种典型锁紧结构(钢球结构、卡簧结构、螺纹环结构以及R槽钢球憋卡预警结构等)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指出牙轮脱落的预警是牙轮防脱落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了牙轮脱落预警的技术关键、难点以及已有预警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以扭矩显著增加、钻速显著降低为预警信号的新的牙轮脱落预警技术,并对该技术的预警机理以及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试验证明,该技术能准确监测轴承的磨损状态,在磨损量达到警戒限值时能可靠地自行启动,发出预警信号。
      
    路倾角对混输管线中分层流存在范围的影响
    刘武 汪开雄 梁党国
    2002, 24(4):  75-7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22
    摘要 ( 1429 )   PDF (309KB) ( 6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Kelvin-Helmholtz非稳定性理论导出的分层流界面稳定存在准则和Barnea提出的分层流与环状流转换准则,对不同管路倾角下分层流稳定存在范围进行了模拟,并在管线操作条件下,预测出分层流存在最大区域所对应的倾角,能为现场生产和两相分离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倾斜向上的两相管流中几乎不存在分层流;在下倾管线中,随着倾角增大,分层流存在区域逐渐增加,超过最大范围后,迅速减小直至消失;两相分离器的入口倾角在-30°左右能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油井作业最佳时机分析
    陈武 张明泉 曾高峰 张乃欣
    2002, 24(4):  78-8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2.04.023
    摘要 ( 618 )   PDF (233KB) ( 5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井从投入开发到关井的整个经济寿命期内,都遵循着产油量的逐渐递减和含水的不断上升,直到没有经济价值时为止。特别是进入开发中期以后,原油产量迅速递减,含水快速上升,为延缓产量的迅速递减和控制含水的快速上升,需要实施大量的增产措施。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也必须在油井的生产过程中适时的采取各种增产措施,来减缓产量的递减和控制含水的上升,从而来延长油井的经济寿命期。油田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井产量逐渐下降,而成本不断上升,当油井的收益和成本相等时实施增产措施,可使油井在整个寿命内经济效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