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11-20
    地质勘探
    川西南部侏罗系油气垂向运移特征
    蔡开平 王应蓉 刘雪梅 胡捷
    2000, 22(4):  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01
    摘要 ( 1545 )   PDF (175KB) ( 5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西南部侏罗系为一套巨厚红色碎屑岩沉积,不具备生烃能力,却相继发现一批中小型侏罗系气藏。在前人对这些气藏气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天然气组成,岩石含烃浓度变化,以及凝析油C4~C7轻烃族组成、储层饱和烃色谱图等,研究本区上三叠统须五段生成的油气在侏罗系地层中的运移痕迹。得出:须五段源岩生成的油气,以垂直方式从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经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最后运移至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且进入蓬莱镇组的时间较早。并认为,断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裂缝发育,改善砂体内部及砂体与砂体之间烃类的连通性,促进了烃类的垂向运移。从侏罗系油气垂向运移研究,揭示了川西南部具有广阔的浅层气勘探领域。
    砂岩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反演模型
    廖明光 付晓文
    2000, 22(4):  5-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02
    摘要 ( 927 )   PDF (329KB) ( 6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储层孔喉分布是储层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宏观综合表现。通过对来自吐哈、辽河、胜利和四川德阳等地区油气田393个砂岩样品压汞测试资料及物性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研究,成功地发现了对于砂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别是渗透率)与岩样不同孔喉大小的体积分布有密切的相关性,建立了毛管压力曲线反演模型,即储层孔喉体积分布预测模型,解决了在一个地区部分层段、部分井因缺乏压汞测试样品或岩芯资料给储层孔隙结构研究带来的困难,有利于正确评价工区储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
         
    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特征及成因
    朱玉新 邵新军 杨思玉 蒋裕强 刘成林 李保柱
    2000, 22(4):  9-1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03
    摘要 ( 729 )   PDF (314KB) ( 6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的主要特征是:异常高压储层的顶部存在下第三系巨厚的盐岩、膏泥岩盖层,封闭性能良好;含气面积大,储量高;断层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区异常高压形成的主控因素是构造抬升和水平构造挤压应力。喜山晚期构造运动导致地层大幅抬升,遭受剥蚀,而垂向、侧向上良好的封闭性使得孔隙流体压力得以保存;侧向挤压应力又加剧了异常高压的程度。
      
    佳县—子洲地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
    杨满平 王兴志 李凌 周树勋 于忠平
    2000, 22(4):  14-1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04
    摘要 ( 1459 )   PDF (316KB) ( 6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鄂尔多斯盆地佳县—子洲地区山西期沉积是由石炭纪太原期的海陆过渡相转变而成的陆相湖成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由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构成。三角洲平原亚相包括河道(包括主河道和分流河道)、天然堤、河道间含煤沼泽、河道间洼地、决口扇等;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天然堤、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分流间湾等组成。通过对这些沉积微相的研究,确定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沉积砂体的大致展布及对储层的控制,对未来的油气勘探部署及储量计算有重要意义。

    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
    王拥军 夏宏泉 陈科贵 赵良孝 张树东
    2000, 22(4):  18-2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05
    摘要 ( 1713 )   PDF (305KB)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中和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不仅基质孔隙度低,而且裂缝、溶洞的产状和分布复杂多变,这给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带来很大的困难。在综合分析多种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测井响应方程和误差理论建立目标函数,采用多维搜索的变尺度法与一维搜索的抛物线插值法相结合的最优化方法,经过适当的算法改进,对该区多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逐点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石油工程
    砂砾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储层参数变化规律
    杨晓蓓 冯毅 郭恩常 卢小欧 李保中
    2000, 22(4):  22-2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06
    摘要 ( 769 )   PDF (337KB) ( 6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典型的砂砾岩油藏—双河油田为例,运用特高含水期油井密闭取芯、长岩心水驱油实验等室内实验资料,对油层水淹状况变化规律、物性参数变化规律孔隙结构参数变化规律、储层渗流特征变化规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储层水淹程度加剧,储层物性参数、孔隙结构参数与渗流特征均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此认为,油田开发后期调整挖潜对策应相应变化。

    水驱气藏动态储量及水侵量计算新方法
    王怒涛 黄炳光 张崇军 付永强
    2000, 22(4):  26-2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07
    摘要 ( 1063 )   PDF (239KB) ( 6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水驱气藏,特别是比较活跃的水驱气藏,水侵主要维持地层压力,并将产量维持在初始产量,直到水锥突破,其结果直接影响到气藏的采收率,因此如何准确计算水驱气藏储量和水侵量大小,从而进行动态预测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物质平衡方程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地层压力及采出量等生产数据建立目标函数,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自动拟合,直接计算水驱气藏动态地质储量及水侵量的新方法,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确定水驱强度指数的大小。通过实例分析对比验证说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可靠,计算简单、实用。

    火成岩油藏油井水驱特征分析方法
    宋社民
    2000, 22(4):  28-2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08
    摘要 ( 1508 )   PDF (205KB) ( 5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成岩油藏储层复杂多样,注水开发的水驱特征在各相带也不相同,后期开发治理带来困难。为了提高火成岩油藏的水驱效率,采用油井含水特征曲线法分析了阿北安山岩油藏油井水驱特征,分为注入水沿裂缝呈条带驱、水锥锥进垂向水驱、层状水驱、油藏边水沿不整合面侵入等四种形式,经过调整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可供同类油藏借鉴。
        
    非达西效应对温八区块凝析气藏开发效果的影响
    王光兰 李允
    2000, 22(4):  30-3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09
    摘要 ( 959 )   PDF (233KB) ( 6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达西流也称为紊流,常发生在近井高速气流区。凝析气藏既不同于纯油藏也不同于纯气藏,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不断下降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相态变化,在近井地区压力急剧下降,凝析油析出可能导致孔道堵塞,渗透率降低,为正确描述这类气藏的渗流规律,提高开发效果,研究非达西效应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温八区块凝析气藏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温八区块的紊流影响程度,同时模拟计算了不同紊流系数下的开发方案,通过指标对比分析,说明气井的非达西效应对温八区块凝析气藏开发效果影响较为明显。
     
    塔里木油田效益评价及单井经济极限研究
    练章贵 江同文 肖君 许茜
    2000, 22(4):  33-3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10
    摘要 ( 1405 )   PDF (187KB) ( 6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油田效益进行评价,这是油田开发工作由产量主导型向效益主导型转变的重要体现,对明确投资方向、降低成本、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塔里木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时,为了适应油田单井不同的地质、开发和经济条件,研制了单井经济极限产量、极限含水、措施经济极限增油量图版,这些研究为单井当前的效益分析、措施效益评价等,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查询和分析工具。
      
    特殊开采方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模型研究
    贾永禄 李允 吴小庆 谭雷军 冯曦 钟孚勋
    2000, 22(4):  37-4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11
    摘要 ( 948 )   PDF (343KB) ( 7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理论研究和室内实验及生产实际证实,在低渗透油气藏中,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问题。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导致相同生产压差下,产量减少。为了提高低渗油气藏的产能,一般必须采取大型酸化或压裂,增加近井区渗透率,克服近井区启动压力梯度影响问题。经过酸化或压裂这些特殊开采措施后,近井区容易形成裂缝。基于这种生产实际问题,建立了近井区为双孔介质达西渗流,远井区为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的特殊复合油气藏渗流模型。同时,考虑了井筒变井储问题及外边界有界的情况。通过求解模型,分析了压力态特征,制作了特殊开采方式下的试井分析样板曲线,为特低渗透油气藏的地层参数反求提供了又一新的模型和方法。
     
    有限导流垂直压裂井混合遗传自动试井分析
    段永刚 陈伟 黄诚 舒能益 焉斌 唐炳军
    2000, 22(4):  41-4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12
    摘要 ( 954 )   PDF (244KB) ( 6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低渗透油气藏中,压裂是油气田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对于压裂后的试井评价,是压后评估的重要内容。应用了源函数得到的有限导流压裂井的线源模型,同时考虑到裂缝壁面表皮系数Sf因素的影响,所以,论文建立了地层渗流和井筒流动的完整模型,并且应用边界元方法进行了模型求解;针对压裂井的模型参数多、解释困难这一特点,应用了混合遗传优化进行自动解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三牙轮钻头井底漫流速度计算探讨
    熊继有 袁其骥 邓明川 杜春常 王希勇 张军伟
    2000, 22(4):  44-4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13
    摘要 ( 1648 )   PDF (245KB) ( 7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喷射钻井过程中,井底漫流速度是清除井底岩屑、净化井底的主动力。应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在垂直单喷嘴射流井底平面的点源散射物理模型,以及倾斜单喷嘴射流井底平面的源—汇叠加物理模型的基础上,对三牙轮钻头的三倾斜组合射流的井底平面漫流场建立了源—源叠加的物理模型,从而推导出了数学计算式。计算式中几乎包括了三牙轮钻头所有与井底漫流场有关的设计和应用计算参数。通过编制的计算机软件的计算结果表明,井底平面漫流速度和分布与实际和实验结果吻合。理论计算为三牙轮钻头的设计和水力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ASP三元复合驱油层适应性研究
    李华斌 吴文祥
    2000, 22(4):  48-5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14
    摘要 ( 1548 )   PDF (281KB) ( 6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庆油田油层(温度、水质以及原油等)条件下,以适合于大庆油田的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油层非均质性(渗透率变异系数VK)和油层韵律对ASP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SP驱适合于油层相对均匀的油层,但只要油层非均质变异系数不大于0.85,都可通过提高ASP体系粘度来改善油水流度比、提高油层波及体积来保持其较高的驱油效果。当油层非均质性特别严重,例如油层非均质变异系数大于0.85时,要求ASP体系的粘度很高,才能实现流度控制,当然聚合物的用量会大幅度增加,导致注入困难、经济成本增高,甚至不能开展ASP驱。这种情况下,应先进行调剖,再实施ASP驱。此外,油层韵律也是影响水驱和ASP驱油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重力作用,正韵律油层水驱效果最差,但ASP驱的效果最好;反韵律油层则相反。其它韵律介于两之间。因此,油层非均质性和韵律特征是两个影响ASP驱技术经济效果甚至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开展矿场试验时应引起特别重视。


    单井注气吞吐过程中油气饱和度分布研究
    张烈辉 冯佩真 刘月萍 刘传喜 陈军
    2000, 22(4):  52-5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15
    摘要 ( 1058 )   PDF (279KB) ( 6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相对渗透率和毛管压力滞后模型,对已有的黑油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得相渗和毛管压力在实际的油藏模拟中更加精确地体现出来,并使改进后的模型能有效地反映注气吞吐过程的真实动态。基于改进的黑油模型,对单井注气吞吐全过程的三个阶段:注气阶段、关井平衡阶段、开井采油阶段,油气的饱和度分布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结果分析,研究结果对实际的水平地层单井吞吐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低压稠油出砂油田防砂完井方式的优选
    刘良跃 熊友明 林少宏 岳江河 吴成浩 段永刚
    2000, 22(4):  56-6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16
    摘要 ( 1628 )   PDF (299KB) ( 7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绥中36—1油田属于低压稠油油田,目的层位为东营组下段,储层岩石胶结疏松,孔渗性极大。根据现场观察法、经验法及力学计算法等防砂判据综合判断,油井出砂将成为贯穿开发生产过程的主要问题,防砂则为开发生产及油层保护的重点和核心。由于绥中36—1油田地层纵向上层系多、含夹层(泥岩夹层、含水夹层)等特殊情况,经研究后决定采用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并在射孔套管内进行井下砾石充填完井。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和我们的理论研究,表明压裂充填不仅能消除射孔压实表皮系数,而且能消除全部或大部分的钻井损害,同时还具有增产作用,使得压裂充填完井产能基本上能恢复到天然产能,效果非常明显。由此可见,压裂充填完井是低压稠油出砂油田较好的防砂完井方式。
       
    油气化学工程
    新型抗高温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的研制
    高海洋 黄进军 崔茂荣 梁大川 李春霞
    2000, 22(4):  61-6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17
    摘要 ( 1312 )   PDF (161KB) ( 6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高温、高密度油包水逆乳化钻井液降滤失量大的问题而研制出一种新型抗高温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这种降滤失剂采用胺化合物对腐植酸进行改性,得到一种亲油性的腐植酸衍生物,所得的腐植酸衍生物经进一步热裂解处理后,得到抗温能力达220℃、运用于超高密度2.38 g/cm3的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XNTROL 220。此降滤失剂在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在油包水逆乳化泥浆中具有明显的降滤失效果,同时具有稀释降粘、辅助乳化等功能。

    水泥浆与泥浆比热的室内研究
    何世明 徐壁华 何平 陈英 宋周成
    2000, 22(4):  65-6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18
    摘要 ( 1701 )   PDF (307KB) ( 7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井下循环温度是影响注水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准确计算循环温度,除了建立与井下实际情况吻合的模型外,还必须准确给出水泥浆、泥浆的热物性数据。首先根据测量液体比热的电流量热器法原理自制了测量装置,然后分别测量了15种水泥浆、5个密度的两类泥浆在7个温度范围下的比热,最后分别分析了水泥浆与泥浆的组份、密度以及温度的变化对水泥浆和泥浆比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温度条件下,水泥浆、泥浆组份不同时,其比热不同;同组份的水泥浆和泥浆,在任何温度下,水泥浆、泥浆比热随密度减小而增大;对任何水泥浆、泥浆,其比热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一般在相同密度和温度条件下,泥浆比热比水泥浆的比热大。

    用模糊物元法综合评价环境污染
    敬加强 李良君 吕国邦 熊仁红 苏宏春
    2000, 22(4):  70-7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19
    摘要 ( 812 )   PDF (242KB) ( 6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存在着大量污染源,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对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可为污染物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但因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和危害程度等概念本身存在着模糊性而难以处理,于是提出了模糊物元评价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把模糊数学理论与物元分析相结合,根据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危害程度三个主要因素及其相应的次要因素与权重,建立各类复合物元,然后把环境污染各主要因素相应权重下模糊量值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同作为评价指标,构成评判复合模糊物元。以某市郊运河发生的一起环境污染事故为例,结果表明了模糊物元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基础理论研究
    遗传演化建模方法研究
    陈伟 李允 段永刚 黎明 唐炳军 杨应奎
    2000, 22(4):  73-7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20
    摘要 ( 909 )   PDF (239KB) ( 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观测数据建模,首先需要确定模型的结构,其后才是估计模型参数,而模型结构的确定是建模过程中最困难的阶段。遗传演化建模根据生物遗传机制,随机构造一组模型表达式,应用简单的基因复制、杂交和变异算子进行模型结构调整,同时进行非线性优化估计模型参数,从而得到一组优化的模型。遗传演化建模能够获得简单的显式表达式,在内插和外推特性上比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更优越。
     
    复合油藏储层中压力分布的求解
    李顺初 刘平礼 赵立强
    2000, 22(4):  76-7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21
    摘要 ( 943 )   PDF (414KB) ( 5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油藏动态分析的实际需要,建立了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及三种外边界条件—定压外边界、封闭外边界和无穷大边界下的油层压力分布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和Bessel函数求解出了相应的Laplace空间中的精确解,并对解的应用作出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尤其对在Laplace空间中直接进行试井分析的方法,指出了其具体的应用步骤,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求解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的内点新算法
    钟仪华 王昱 江茂泽
    2000, 22(4):  80-8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22
    摘要 ( 1091 )   PDF (184KB) ( 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内点多目标线性规划中采用有效鞍点来产生搜寻方向一文的研究,提出了新的仿射尺度内点多目标算法。该方法首先求出每个目标函数在最优规划中所作的贡献率,然后解一个单目标线性规划问题,其解作为有效鞍点的初始值。在迭代过程中,投影单个价值向量(单个目标函数的系数)以求出投影方向,然后求出这些投影方向及现行迭代点到鞍点的方向对最优解的较真实的贡献率,从而获得下一次迭代的方向。在进行下次迭代前,求出新的边界点与鞍点对最优解的较真实贡献率,以确定新的边界点是否取代鞍点。新算法组合使用了层次分析法(AHP)中
    的标权转换法和内点法,将q个有效鞍点减少为一个。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中国西部天然气综合利用方案研究
    张斌 李士伦 戴磊
    2000, 22(4):  84-8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23
    摘要 ( 1438 )   PDF (333KB) ( 5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利用西部自然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中国天然气资源潜力很大,天然气工业形势喜人。西部天然气资源量占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76%。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发展西部的优势产业,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关键在于搞好综合利用,开拓市场。实施“西气东输”,探索化工利用途径与方案。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市场前景及对策建议
    李宏勋 孙起瑞
    2000, 22(4):  88-9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24
    摘要 ( 1627 )   PDF (164KB) ( 5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的稳定快速发展,进一步开拓中国天然气市场,在对中国天然气市场的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弹性系数法等科学方法对未来市场进行了分析预测,展望了中国天然气产业的极为光明的市场前景。同时指出了中国天然气产业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消费结构和终端价格上。为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在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和加强市场培育的同时,还要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来共同发展天然气产业,使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逐步走上市场化、国际化的轨道。
      
    经济管理及其它
    石油企业成本中心问题研究
    李雷鸣
    2000, 22(4):  92-9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25
    摘要 ( 956 )   PDF (265KB) ( 6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1999年各石油企业下属二级单位推行成本中心管理模式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成为必需。简要介绍了责任中心的产生与具体形式;阐述了成本中心运作的三阶段模式;探讨了石油企业建立成本中心必须遵循的四条原则,即划清责任、独立核算、工效挂钩、权责对等考核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提出了石油企业成本中心有效运作的六个方面标志: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对成本进行战略性控制、全面的成本控制、全员的成本控制、有重点的成本控
    制,使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全面而完善。

    特定环境中的建筑形态构成
    陈建平
    2000, 22(4):  96-9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4.026
    摘要 ( 1490 )   PDF (291KB) ( 5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毫无约定的空旷场地上的建筑形态的构成,往往让人无所适从,而特定环境中的形态构成,又因限制过多,而让设计人员难以把握。从整体的逻辑性及环境协调的观点确定基本思路,从特定的环境及地段分析入手,深入研究建筑的内在功能及特质,并以西南石油学院新教学大楼为例,提出了制约中的建筑形态构成方法,以达到整体环境统一而又不缺乏个性的目的。从而在动态发展中建立一种新秩序及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