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3-01
    经济与管理
    秦巴山区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唐学军, 陈晓霞
    2018, 20(2):  39-46.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7.11.03.02
    摘要 ( 106 )   HTML   PDF (504KB) ( 1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秦巴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是秦巴山区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对秦巴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当前秦巴山区水资源开发与保护除了水资源的优势开发还不够外,还存在着如水资源利用率低,河流受污染风险高,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及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制度建设,完善相应政策,改革流域和河段管理制度,强化依法治水、严格红线管控,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水污染应急管理机制,依托现有的水资源优势、创新水经济发展模式。
    大小凉山精准扶贫脱贫策略思考
    刘利
    2018, 20(2):  47-52.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7.11.29.02
    摘要 ( 117 )   HTML   PDF (369KB) ( 1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小凉山是四川省四大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精准扶贫攻坚战中需要集中人力物力重点攻克的“关键战役”区域。受该地区的扶贫现状和存在的不利条件影响,相关精准扶贫政策在制定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现实约束:一是主要包括扶贫对象精准定位约束、扶贫产业精准定位约束、扶贫资金利用效率约束的现实约束,二是地理位置限制,三是教育资源匮乏。在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精确扶贫对象及范围、建设民生保障工程、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引进高素质人才、完善扶贫项目审核、引导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等多项措施进行全方位的布局,提高大小凉山地区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大小凉山地区的贫困问题能否借由精准扶贫政策得到解决,不仅关系到该地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平,还决定着我国整体扶贫脱贫工作的成效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政治与法律
    核心行动者视阈下地方党委与重大政策议程设置——基于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的考察
    潘同人
    2018, 20(2):  53-6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7.12.18.04
    摘要 ( 115 )   HTML   PDF (373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的公共政策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无法解释中国共产党在政策过程中所起到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地方层面,地方党委在重大政策议程设置中扮演着核心行动者的政治角色。地方党委在领导辖区的建设和发展时,面临着来自中央的政治压力与来自基层的治理需求。当中央压力或基层需求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发生改变政策面貌的裂变,地方党委则以构建重大政策议程的策略应对这种裂变。在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地方党委发挥着核心行动者的作用,它充分调动各种行政、法律、经济资源,与中央、基层展开双重互动,并采用多种方式对各种压力和需求进行创造性的政治回应,以实现有效的地方治理。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与建构
    张莉
    2018, 20(2):  61-68.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7.10.23.02
    摘要 ( 118 )   HTML   PDF (406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量、不受时空局限的信息交互、匿名的平等对话语境及去中心的众声喧哗场景等特征颠覆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主导。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正遭遇多元社会思潮的解构,面临话语主体权威被消解、话语单向传播格局被打破、话语方式面临失效等嬗变。而这一嬗变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优化契机的同时,也打破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动态平衡并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需坚持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相统一、线上互动与线下交流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等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建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体系、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及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协同模式。
    论制度认同建构中意识形态的价值与限度
    王结发
    2018, 20(2):  69-79.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7.09.26.03
    摘要 ( 109 )   HTML   PDF (386KB) ( 2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度认同的形成,是人们对制度规范的认知性期待与规范性期待实现统一基础之上的实践证成过程。意识形态对于制度认同建构的意义在于:意识形态可以实现对制度信息的定向性控制,左右人们对制度的认知和理解;意识形态通过发挥“占有他人意志”的功能,改变或置换社会大众原有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形塑人们对制度的规范性期待。意识形态为制度认同奠定着思想基础,但由于制度认同不只是一个理论理性的问题,还是个实践理性的问题,制度认同最终能否形成,还取决于人们对制度的认知性期待和规范性期待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能否得到证成,这构成了意识形态作用的限度。制度认同的形成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而且还需制度本身合正确性与正当性以及加强对制度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以为制度认同的建构提供必要的“经验原则”。
    《国家监察法》留置措施探讨——以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为切入点
    李复达, 文亚运
    2018, 20(2):  87-92.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7.11.25.01
    摘要 ( 109 )   HTML   PDF (352KB) ( 2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的出台反映了反腐倡廉将由党内党纪处理逐步迈向国家法律层面,表明了党中央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以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决心,而监察法草案中规定的留置措施则是目前社会与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监察委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而留置措施的实施与完善还面临同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匹配与协调的问题,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利用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留置措施是处理、保护公民相关基本权利与强化对监察机关的监督,防止改革过犹不及的一种可行手段。实施这一措施,既可维持现有监察改革局面不动摇,又可充分发挥其调查职权犯罪的作用,还能防止监察委对留置措施的滥用。
    读书与传媒
    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海燕
    2018, 20(2):  101-107.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8.02.28.01
    摘要 ( 82 )   HTML   PDF (446KB) ( 1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成都网络文学联盟等组织机构陆续成立,“人才新政新十条”等政策及时出台,四川网络文学产业迎来了20年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从作家作品来看,成都拥有写手众多、大神云集、题材丰富等三大优势,已然发展为网络文学的明星城市。从产业化情况来看,网络文学作品IP改编继续火爆文化产业市场,微信导流阅读模式带来的作品细分使得有效吸引读者成为更为重要的任务,而精品化、复合开发的IP开发成为趋势。就研究进展而言,四川网络文学研究者队伍建设远跟不上本地网络文学发展的速度,获批的科研项目、论文产出、科研经费、出版专著等远低于京沪浙湘地区。提升四川网络文学及产业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加强针对文创产业的扶持政策,营建良好的创作与评论环境,同时也要致力于打造网络文艺评论基地,培育本土创作及理论研究“川军”队伍。
    论《齐民要术》新生复合词中的同义词
    潘志刚
    2018, 20(2):  108-113.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7.12.13.01
    摘要 ( 111 )   HTML   PDF (534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齐民要术》是中古时期口语性较强的一部农业科技著作,书中使用了较多复合词,有的复合词意义相近或相关,彼此聚合成群,形成了不同的同义词词场。这些同义词词场中的复合词在构词上都有相同的特点:即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单用时意义相近或相关,这样的复合词应是当时的语言社团根据已有的并列式构词法创造的新词。在汉语词汇的历时发展中,《齐民要术》中使用的同义复合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结果:由曾经常用的单音词作语素构成的复合词或易于通过隐喻机制形成新义的复合词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生命力相对较强,在竞争中也相对较容易发展成汉语中的常用复合词;使用频率低或难以产生隐喻引申义的复合词很容易退出语言交际领域,从而成为汉语词汇历史发展中某阶段的陈迹。
    清代旅浙徽州藏书家鲍廷博与吴骞的交往考察
    黄伟
    2018, 20(2):  114-120.  DOI: 10.11885/j.issn.1674-5094.2017.11.30.01
    摘要 ( 111 )   HTML   PDF (516KB) ( 1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鲍廷博与吴骞是清代旅居浙江的徽州藏书家,他们居住的地方即现在的嘉兴地区。二人因共同的藏书爱好而结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收藏书籍过程中的诗文互动、校勘题跋等活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与此同时,在他们的交往活动中,不少江浙文化名人也参与其中,共同的书籍收藏喜好繁荣了当地的文化,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扩展了徽州文化的影响。而《吴骞日记》更是记载了不少关于鲍廷博的生平活动,尤其是对两人以藏书活动为中心的往来有很多详细描述,这对补遗《鲍廷博年谱》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同时也为从另外一个方面了解鲍廷博的人生轨迹提供了视角。毫无疑问,鲍廷博与吴骞的这些藏书文化活动让寓居地人民对旅外徽州人的评价也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深入研究他们的交往,对后世学者了解当时旅居浙江的徽州人融入当地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