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2-20
    地质勘探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含油气砂体横向预测研究
    蒋晓光;彭大钧 钟子川 涂涛
    2006, 28(1):  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01
    摘要 ( 828 )   PDF (1271KB) ( 7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东北休罗系地层为一套巨厚的陆相沉积,近年来随着浅层钻探工作的开展,已经在这套地层中获得了多口工业气井,由此也表明:找准川东北侏罗系地层中的砂体,并获得其含油气情况是提高钻探成功率的关键。但是,该地区浅层的主要钻探目标一休罗系沙溪庙组是一套横向变化较大的砂、泥岩互层结构,要预浏出其中的砂体分布及其含油气情况是然具有较大的难度。遵循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思想,通过地质、测井研究与地球物理信号分析技术相结合,在对川东北五宝场一渡口河地区休罗系沙澳庙组沉积情况进行了仔细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速度反演、自然伽玛反演及能量吸收分析的联合解释,对上沙溪庙组中河道砂岩分布及其含油气情况进行了平面预测,从而为钻探提供了较为直观的参考资料,也为四川盆地浅层陆相碎屑岩沉积的储层预浏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火成岩岩性反演技术
    冉启全 周雪峰 胡永乐
    2006, 28(1):  5-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02
    摘要 ( 1393 )   PDF (1483KB) ( 7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资料对枣园火成岩的岩性电性波阻杭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岩性、电性与波阻杭、地震属性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常规波阻杭反演方法的不足,形成了一套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岩性反演技术,采用该技术对枣园火成岩不同岩性进行了反演,给出了火成岩厚度及孔隙度分布。

    一种基于模糊评判的水平叠加方法
    李大卫 尹成 蔡晓刚 马洪艳 田继东
    2006, 28(1):  9-1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03
    摘要 ( 659 )   PDF (399KB) ( 7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信号的模式识别为基础,应用模糊评判的方法,通过道集叠加得到标准道,对道集内的各道进行模糊评判,剔除评判结果最差的道,再次进行叠加、评判、别除,直到达到要求的评判结果或规定的最大别除道数。模拟试验表明,通过模糊评判方法得到的叠加记录的效果明显优于直接叠加。

    贵州赤水地区构造特征及与裂缝发育关系研究
    胡明 秦启荣 李昌全
    2006, 28(1):  13-1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04
    摘要 ( 837 )   PDF (431KB) ( 6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赤水地区天然气储集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储层的好坏直接受到碳酸盐岩层中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钻探结果证实:凡是裂缝发育的地方,就是天然气储层的有利发育区带。本文利用构造分析方法,对赤水地区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构造与裂缝之关系,探讨裂缝在本区发育的期次、性质、分布状态和分布范围,为本区天然气进一步勘探指明方向。

    塔中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及遗迹学特征
    陈新领
    2006, 28(1):  18-2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05
    摘要 ( 1574 )   PDF (552KB) ( 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钻井、测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塔中志留系可划分为层序1、层序2和层序3三个三级层序,每一个层序可进一步划分为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层序1海侵体系域可细分为相带l和相带2,即,砂泥岩薄互层岩相和板状交错层理砂岩岩相。相带l反映了潮间带混合坪沉积环境,遗迹化石丰富,以进食迹和居住迹为主,纵向上,由下到上,丰度、分异度和生物扰动指数逐渐降低。相带2反映了潮下带高能环境,遗迹化石的丰度和分异度都比较低,只发现少量居住潜穴;层序1高位体系域反映了潮上带泥坪沉积环境,纵向上构成一个向上变细的序列。泥坪中以进食迹和居住迹为主,相时于海侵体系域相带2,属种组成明显不同,丰度和分异度也显著提高。在高位体系域内部,由下到上,丰度和分异度逐渐降低,生物扰动指数逐渐下降。综上所述,在同一层序内部,不仅不同体系域中遗迹化石组成、丰度及分异度存在差异,而且同一体系域内部遗迹化石特征也存在规律性的变化。

    临清坳陷德古2井油气成藏时期分析
    姜平 王建华 翟卫红
    2006, 28(1):  23-2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06
    摘要 ( 962 )   PDF (327KB) ( 7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古2井包裹体分析表明,油气进入德古2井圈闭的时间是在沙三段一馆陶组沉积时期,天然气组分分析表明,在烃源岩的低熟和成熟阶段早期,油气就开始运移、聚集于德古2井圈闭,德古2井烃类气体主要来自于班型干酪根的早期裂解气。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表现出低熟的煤成气特征,天然气成熟度Ro约为0.8%。石炭系一二叠系和奥陶系储层差,石炭系一二叠系煤系地层生排烃能力低,是德古2井获低产气流的主要原因。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一种新的凝析气井产能方程确定方法
    梅青燕 张烈辉 李拥军 李雪芹
    2006, 28(1):  26-2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07
    摘要 ( 1434 )   PDF (324KB) ( 6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凝析气藏衰竭开采过程中,凝析油会在井底附近析出并逐渐积累形成高饱和度区域,造成气相渗透率和绝对渗透率降低,影响凝析气井产能;因而,凝析气井产能方程的确定有很大困难。提出将凝析油气两相指数式方程中的拟压力积分分解为两个积分函数之积,一个积分函数与流体高压物性有关,另一个积分函数与流体的有效渗透率有关。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用实际凝析气井不稳定压力试井数据来确定所定义的拟有效渗透率,从而可确定凝析气井产能方程中的真实拟压力,由此获得实际凝析气井产能方程。
    油田调剖后后续注水流动过程模拟
    王雷 刘平礼 赵立强 罗娟
    2006, 28(1):  29-3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08
    摘要 ( 795 )   PDF (346KB) ( 6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入水在调剖剂处理区域内的流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纯压缩、压缩和微观流动、宏观流动。建立了注水井调剖后后续注水在措施区域内的流动模型,对三种状态分别进行了模拟,通过室内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表明:这一模型与室内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本上反映了水在措施区域内的流动状态。为现场实际应用取得较好的措施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
    水平井开发气顶油藏合理位置的确定方法
    饶政; 吴锋 李晓平
    2006, 28(1):  32-3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09
    摘要 ( 1409 )   PDF (278KB) ( 6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镜像反映及势函数的叠加原理,导出了气顶油藏中任意一点的势函数,推出了气顶油藏中水平井井底势差和水平井的产量方程,研究了水平井的位置对气顶油藏水平井产量、临界产量及气锥时呵的影响,获得了气顶油藏中水平井的合理位置。

    稠油底水油藏地质研究及水平井调整实践
    孟立新 任宝生
    2006, 28(1):  35-3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10
    摘要 ( 992 )   PDF (284KB) ( 6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东部油田由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油藏类型大部分为复杂断块油藏,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羊三木油田三断块Ngl油组是一个复杂断块稠油底水油藏,投入开发近30年,目前采出程度不足8%,开发效果一直较差。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搞清储层及剩余油在三维空间展布的基础上,提出三断块Ngl稠油底水油藏,采取钻水平井加密与钻直井加密相结合,并配合一定的油水井措施整体挖掘油藏潜力的井网调整策略。羊H1井的钻探成
    功,为下一步的调整、挖潜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对同类油藏的开发调整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考虑热损失的稠油热采干扰试井模型
    余佳 贾永禄 刘永良 张泽兰 颜顺丽
    2006, 28(1):  39-4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11
    摘要 ( 1702 )   PDF (226KB) ( 7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蒸汽骊是稠油油藏的主要开采方法。在考虑热损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复合油藏干扰试井模型,并求出该问题的Laplace空间解,利用数值反演,得到了试井分析的样板曲线,同时对样板曲线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这对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剩余油潜力再评价技术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党永峰 王城 李艾红 李润华
    2006, 28(1):  43-4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12
    摘要 ( 1003 )   PDF (365KB) ( 5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含水后期,地下含油状况及渗透率等主要参数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参数不仅关系到油藏储层与开发水平评价的指标,而且决定了今后开发方式的选择及调整方向的确定。由此,河南油田陆续引进了剩余油饱和度-RMT、PND一S、硼中子寿命测井新技术。现场应用表明,它们在不同油藏的应用及定量识别和描述剩余油富集区域和层段方面各具特色,为油田的措施挖潜和增油降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酸化过程中的动边界问题的近似解
    胡其华 吴小庆
    2006, 28(1):  46-4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13
    摘要 ( 518 )   PDF (254KB) ( 6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油气层酸化过程中的动边界模型,经Landau变换后,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定边界上的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初边值问题和常微方程的初值问题的藕合问题,并给出了藕合问题的全离散格式。

    超声波测定固相沉积点研究
    张伟 郭平 憔英 陈一健 吕江毅 鹿克峰
    2006, 28(1):  49-5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14
    摘要 ( 1486 )   PDF (242KB) ( 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激光刚定固相沉积点,只适用于较轻透明的油,对于较黑的油因为光无法穿透而无法测试,为适用于高含蜡及沥青的原油固相沉积点测试!,建立了超声波测试固相沉积点的方法,用柴油为溶剂,对石蜡在柴油中的析蜡点进行了研究,在将石蜡加热溶解于柴油后,测定其在不同浓度下石蜡在柴油中的析蜡点。通过实验发现,石蜡析出的温度随着石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声波在油样中的传播速度随着石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实验还发现,在出现石蜡沉积的后期,由于石蜡沉积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在这期l’q,温度下降很缓慢,有时甚至不下降。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曲线也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个水平段。

    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
    用热失重法确定水合粘上水分含量及存在形式
    王平全 陈地奎
    2006, 28(1):  52-5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15
    摘要 ( 1067 )   PDF (363KB) ( 7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蒙脱土为例,采用热失重法定性定量确定了水合粘土中结合水类型、界限及其相对含量,并与等温吸附法结果进行了时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水合蒙脱土中各种水分的相对含量及总含水量与等温吸附实验结果相一致。热失重(25~250℃)分析结果表明,水合蒙脱土中水分子主要存在自由水、松散吸附结合水、紧密吸附水(强吸附结合水)三种状态,分别劝应于25~75℃、75~120℃、120~230℃区间里的失水。从热失重(25~250℃)规律来看,仍存在两个明显的转折点。p/ps=0.9~0.98,它们为粘土一水体系的两个特征湿度,前者为粘土表面强结合水与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之间的界限,后者为松散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的界限,验证了等温吸附法确定的两个特征湿度及对粘土表面结合水界限划分的正确性。
    钻井液润湿性对固井Ⅰ、Ⅱ界面胶结质量的影响
    单高军 崔茂荣 张云怡 惠丽丽
    2006, 28(1):  56-5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16
    摘要 ( 1770 )   PDF (317KB) ( 7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自行设计的HmP岩心滤失简易装置,近似模拟井下条件形成泥拼,并考察不清洗、清洗、清除并清洗3种情况下岩心与水泥装的剪切胶结强度;同时,用金属棒模拟套管进行相应实验。研究表明:钻井液润湿性对固井I、Ⅱ界面胶结强度的影响非常大,与水基钻井液相比,油基钻井液形成的界面胶结强度降低了近15%。因此,在设计前里液时合理使用润湿反转别很有必要。

    原油组分与降凝剂相互作用
    蒋庆哲 宋昭峥 葛际江 柯明 赵密福
    2006, 28(1):  59-6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17
    摘要 ( 1571 )   PDF (833KB) ( 6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红外光谱探讨了原油中各组分与降凝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降凝剂的极性基团与沥青质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降凝剂和沥青质分子结合在一起,降凝剂高分子链转动和扭曲,减少沥青质平面分子结构的重叠,减少堆叠体的形成;另一方面,降凝剂中的极性基团也可以与胶质的极性基团发生氢键作用,降凝剂高分子分子健转动和扭曲,减少胶质本身的氢键结合,减少胶质分子之间通过氢键形成密集胶束的趋势。由于沥青质堆叠体和胶质密集胶束的减少,原油的粘度的降低,达到了降低原油粘度的目的;原油的凝点主要由蜡的含量和组成决定的,胶质和降凝剂能够参与使蜡的结晶,使蜡晶的形态和尺寸发生改变,达到降低凝点的目的。

    原子力显微镜对二次交联凝胶脱水机理的研究
    罗宪波 武海燕 蒲万芬 赵金洲
    2006, 28(1):  65-6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18
    摘要 ( 826 )   PDF (540KB) ( 6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相同聚合物浓度的预凝胶和二次交联凝胶的微观形态结构,通过预凝胶和二次交联凝胶的形貌图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次交联凝胶的网络状结构上布满细小的“孔隙”和巨大不规则的“空洞”,“空洞”大小可达Zoonm。;综合分析了实验观察结果,对“空洞”的形成机理及二次交联凝胶易脱水机理进行了探讨。

    NNMB/NAPS二元体系与原油界面张力研究
    杨燕 蒲万芬 刘永兵 周明 胡星琪
    2006, 28(1):  68-7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19
    摘要 ( 1374 )   PDF (304KB) ( 7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室内在模拟中原油田油藏温度条件下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MB与疏水缔合聚合物NAPS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张力。考察了NNMB、NAPS、NaCI对二元体系/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采表明:NAPS对NNMB溶液界面张力值没有明显的影响;NNMB/NAPS二元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氛化钠,可以增加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的效率;该体系与原油间的最低瞬态界面张力均低至 10-3mN/m。这种新型二元体系对于高矿化度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
    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油井水泥降失水剂SPS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严思明 谷升高 莫军 冯轶
    2006, 28(1):  71-7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20
    摘要 ( 1664 )   PDF (374KB) ( 7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磺化改性,制备了磺化聚苯乙烯(SPS)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SPS磺化度的影响、SPS的磺化度与失水控制的关系、SPS水泥装体系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磺化度越高,失水控制越好;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SPS具有良好的降失水性能,SPS的水泥浆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和较好的耐温性能;在120℃下,其水泥装体系的稠化时间,用常用的缓凝剂可调整到337min,SPS对水泥装其他性能无不良影响。

    高含水期的一种防腐阻垢新技术
    马兴芹 张云芝 任卓琳 牟英华
    2006, 28(1):  75-7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21
    摘要 ( 1446 )   PDF (489KB) ( 6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采油设备的腐蚀结垢现象日趋严重,给油田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从井口加入液体缓蚀阻垢剂存在很多缺.点,因此提出了在油井中使用固体缓恤阻垢剂的防腐阻垢新方法。以纯化油田为例,介绍了固体缓蚀阻垢剂的研制方法:在分析其腐位结垢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固体缓蚀阻垢剂的研制,在现场应用
    后获得了较好的防腐队垢效果。
    石油与天然气储运工程
    优化算法在天然气管网运行中的应用
    杨毅 李长俊
    2006, 28(1):  79-8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22
    摘要 ( 977 )   PDF (388KB) ( 7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天然气管网运行优化的数学模型,建立了两种目标函数,最大收益目标函数和最大流量目标函数,8种约束条件。通过研究各种典型优化算法的优劣性,确定了线性化优化算法、复合形优化算法、可行方向优化算法三种方法来求解天然气管网运行优化模型,并编制了应用程序。结合实例,对三种算法在天然气管网运行优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算法的优化结果误差在I%内,线性化优化算法在收敛速度和解的质量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种算法,更具实用性。

    输油管道负压波法泄漏检测中的误报警排除法
    彭善碧 廖柯熹 李长俊 刘恩斌 张潍鑫 梁党国
    2006, 28(1):  83-8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23
    摘要 ( 849 )   PDF (342KB) ( 6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道泄漏事故频繁发生成为妨碍管道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随着油气管道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很多管道实现了泄漏的自动检测,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泄漏检测的误报警率较高。针对新疆油田某原油管道,分析了管道运行的各种工况,提出了消除误报警的多种措施,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石油机械工程及其它
    水驱抽油机井杆管偏磨诊断方法的探讨
    孔令泉 李振军
    2006, 28(1):  85-8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24
    摘要 ( 815 )   PDF (239KB) ( 5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水驱抽油机井抽油杆柱受力状态的分析,应用抽油杆柱屈曲挠曲微分方程建立杆管偏磨条件,确定杆管偏磨临界压力;应用波动方程把实测悬点示功图转化泵的示功图的方法确定抽油杆轴向分布力和轴向压力。并建立了水驱抽油机井杆管偏磨诊断方法,从而判定杆管是否偏磨和偏磨原因。利用该方法诊断107口井,杆管偏磨诊断符合率达到84.3%,对比分析采取偏磨治理措施生产一个检泵周期的井62口,平均检泵周期延长了239天。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
    蒲正刚 张禾
    2006, 28(1):  88-9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6.01.025
    摘要 ( 1587 )   PDF (323KB) ( 7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一种新型的无线温度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它由温度传感器、温度变送电路、测量数据发射与接收、单片机数据处理、结果显示等部分构成。本系统的特点是用新型的无线收发电路和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处理,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测量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粮仓温度监测等遥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