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3-12-20
    地质勘探
    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评价
    孙金山 刘国宏 孙明安 王朝霞
    2003, 25(6):  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01
    摘要 ( 1570 )   PDF (352KB) ( 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烃源岩热解地化分析成果,应用所测岩样中有机碳TOC、吸附烃(S1)、干酪根热解烃(S2)含量及氢指数IH(S2/有机碳),对库车坳陷阳1井及吐格尔明露头煤系地层中的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岩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烃源岩分析评价,这三种岩石样品中各项生油岩指标绝大多数都达到了中—好烃源岩评价标准。指出库车坳陷侏罗系中—下统阿合—克孜勒努尔组为一套极具生烃潜力的煤系烃源岩。

    古16井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
    霍进 陈珂 黄伟强 李兴瑞 单朝晖
    2003, 25(6):  5-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02
    摘要 ( 728 )   PDF (238KB) ( 6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成像测井资料并结合地质资料和常规测井资料分析,对16井区火山岩裂缝性储层有效性和渗透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储层空隙类型主要为裂缝和基质溶孔,储层模式主要为裂缝直接连通裂缝型、裂缝间接连通的孔隙—裂缝型,储层类型有低孔—裂缝型和孔隙—裂缝型2种;储层孔隙度较小,基质岩块孔隙度为2%~22%;裂缝为0.01%~0.08%,为低孔、低渗性储集层;储层主要分布在火山岩的中上部不整合面250 m以内。

    核磁共振T2谱法估算毛管压力曲线综述
    阙洪培 雷卞军
    2003, 25(6):  9-1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03
    摘要 ( 786 )   PDF (242KB) ( 6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油藏实测NMRT2谱换算毛管压力曲线,首先需正确确定T2截止值,将T2谱划分为束缚流体T2谱和可动流体T2谱,然后对可动流体T2谱进行烃影响的校正,校正后的可动流体T2谱加上束缚水T2谱获得SW为1条件下的T2谱,然后用换算系数κ将T2谱直接转换成毛管压力曲线。经大量岩心分析和实际NMR测井数据试验表明,碎屑砂岩油藏NMR测井T2分布数据估算毛管压力曲线方法可靠,与岩心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吻合,其精度相当于常规测井解释。应用这一方法换算的毛管压力曲线可用于确定含油(气)深度范围的饱和度—高度关系,确定油藏自由水面位置。

    一种新型干酪根自动制备仪的应用
    林峰 廖细明 吕中育 李燕梅 徐志明 王兰生 牟录文 周光甲
    2003, 25(6):  12-1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04
    摘要 ( 804 )   PDF (340KB) ( 5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新型干酪根自动制备仪能自动完成干酪根制备工作的全过程。该仪器每次制备8个样品,提高工效4倍多,其质量达到和优于部颁标准,解决了氢氟酸、盐酸等强腐蚀性物质对环境污染和人身危害问题。该仪器设计先进,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整体上处于领先水平。


    地层水锁损害的热处理研究
    阎荣辉 唐洪明 李皋 卢蜀秀
    2003, 25(6):  16-1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05
    摘要 ( 784 )   PDF (299KB) ( 6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锁损害就是地层孔道中气液面上存在毛管压力,阻碍油气流向井筒。水锁损害严重影响气藏开发效果,并成为低渗致密气藏的主要损害类型之一,对气藏的渗透能力造成严重的损害。从室内实验的角度,通过高温对粘土矿物性能影响的研究,运用强热对岩心进行热处理,研究其渗透率的变化,得出对水锁损害进行治理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强热可以蒸发掉束缚水和圈闭水,破坏粘土矿物晶格结构,增加富含粘土地层的渗透率,最终有利于消除或缓解水锁损害。

    石油工程
    煤岩气藏开发分类探讨
    康毅力 罗平亚
    2003, 25(6):  19-2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06
    摘要 ( 1550 )   PDF (326KB) ( 7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岩气藏在孔隙结构、天然气赋存方式和产出机理方面均表现出区别于其它气藏的特殊性。已经形成的关于煤岩气藏分类主要用于指导勘探和选区评价,随着国外煤层气开发成功的气藏类型逐渐增多,特别是我国开发试验区规模和数量的扩大,综合各类气藏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开发效果的主控因素,提出区别于选区评价及勘探的煤岩气藏开发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考虑煤层厚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和裂隙含水状况等因素,对煤岩气藏进行分类。实例分析表明,类似圣胡安、黑勇士盆地的中、高渗煤岩气藏的开发问题已基本解决,低渗、致密煤岩气藏开发是今后的主攻方向,仍存在一些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尚待解决。

    变形介质气藏渗流理论研究的发展及研究意义
    杨满平 李治平 王正茂 彭彩珍 胡永乐
    2003, 25(6):  23-2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07
    摘要 ( 943 )   PDF (309KB) ( 7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形介质气藏的开采过程是流固藕合渗流过程。常规气藏渗流理论由于没有考虑气藏开采过程中岩石骨架的变形,因此不能准确分析气藏中流体的运动状态。变形介质气藏渗流力学理论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发展形成的。早期主要以研究储层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与压力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目的,引入有效应力概念后,建立了线弹性变形下的渗流模型,后又发展到考虑非线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下流固耦合渗流力学模型,到目前为止,已开始综合考虑渗流、应力和温度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关的耦合模型。我国变形介质渗流力学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油气田开发理论的发展,许多国内学者开始对变形介质渗流力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现阶段主要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水气井井底出水量计算方法研究
    吴建发 郭建春 赵金洲 胡永全
    2003, 25(6):  27-3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08
    摘要 ( 781 )   PDF (332KB) ( 6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一种新的有水气井井底出水量的计算方法。通过研究滑脱对井筒中气液分布的影响,采用瞬时稳定流法建立了流体呈不稳定流时井筒气液的物质平衡关系,分析了流体在井筒中的流动过程,推导获得了井筒流体空间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到了有水气井井底出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底水油藏水平井合理位置的确定方法研究
    陈明 沈燕来 杨寨
    2003, 25(6):  31-3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09
    摘要 ( 697 )   PDF (292KB) ( 5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底水油藏中水平井的合理位置是确保水平井高产稳产、延长无水采油期的关键所在。利用镜像反映及势函数的叠加原理,在获得底水油藏中任意一点的势函数后,得到了底水油藏中水平井底势差和水平井的产量方程,由此研究影响水平井产量、临界产量及见水时间的因素,通过研究获得了底水油藏中水平井的合理位置,为水平井开采底水油藏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大庆油田PC集群大规模油藏数值模拟
    赵国忠 尹芝林 吴邕
    2003, 25(6):  35-3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10
    摘要 ( 1689 )   PDF (246KB) ( 6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搞好高含水后期调整挖潜,提高水驱采收率,大庆油田需要以大规模油藏模拟为手段,定量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模的扩大和时效性的高期望,对油藏模拟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装了大庆油田第一套油藏模拟专用PC-Cluster,并以此为开发环境,实现了串行黑油模拟器的并行化;介绍了大庆油田油藏模拟专用PC-Cluster的硬件配置和系统配置,论述了串行黑油模拟器并行化的思路和做法,给出了7个典型区块的模拟研究实例,总结了研究所取得的应用成果。


    油气化学工程与化工
    泡沫封堵能力试验研究
    王其伟 曹绪龙 周国华 郭平 李向良 李雪松
    2003, 25(6):  40-4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11
    摘要 ( 696 )   PDF (306KB) ( 5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助岩心驱替流程试验,研究了含油模型水驱之后注泡沫、复合泡沫及聚合物驱后注单一泡沫、复合泡沫的泡沫体系封堵能力,结果表明,单一泡沫驱在水驱残余油条件下,难以形成有效的封堵,而复合泡沫体系在各种残余油条件下均能形成有效的封堵调剖能力,证明复合泡沫体系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调剖驱油剂。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研究
    姚同玉 刘福海 刘卫东
    2003, 25(6):  43-4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12
    摘要 ( 949 )   PDF (212KB) ( 5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表面润湿性、表面电性。认为在用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驱油时,存在低界面张力机理,润湿反转机理和表面电性反转机理。在驱油剂浓度达到600 mg•L-1时,采收率可提高5%~6%。可以推测,具有吸附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都可有这几种驱油机理,并具有一定的驱油潜力。

    深部调驱用弱凝胶有机铬交联剂的合成与性能
    李永太 彭志刚 冯茜 邱勇
    2003, 25(6):  46-4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13
    摘要 ( 866 )   PDF (307KB) ( 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络合剂的络合常数,以单糖化合物为配位体合成出一种用于深部调驱用弱凝胶有机铬交联剂。研究结果表明,该交联体系施工方便,易于注入,性能优良,可有效解决原油层垂直和平面矛盾,提高采收率。


    含蜡原油结构形成机理研究
    敬加强 杨莉 秦文婷 罗平亚
    2003, 25(6):  49-5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14
    摘要 ( 740 )   PDF (302KB) ( 6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蜡与沥青的红外光谱、含蜡模拟油微观结构以及结晶学理论,对含蜡原油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含蜡原油结构形成的机理就是晶核形成、蜡晶生长和蜡晶颗粒连接的机理,其基本条件包括:高分子蜡或沥青质、胶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晶核;蜡晶随蜡分子与晶核间的相互作用增大而不断形成与生长,并形成蜡晶颗粒;蜡晶颗粒相互作用增强,致使颗粒彼此接触、“搭架”形成结构。弄清含蜡原油的结构形成机理,有助于含蜡原油的降凝降粘机理及其低温流动改进技术的研究。

    Fe/C微电解法处理压裂废水的研究
    万里平 赵立志 孟英峰
    2003, 25(6):  53-5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15
    摘要 ( 815 )   PDF (301KB) ( 5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次将Fe/C微电解用于处理混凝后的压裂废水,分别考察了微电解pH值、停留时间、Fe/C体积比、铁屑粒度、氯化铵加量对Fe/C微电解的影响程度,并通过计算确定了铁屑消耗量。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2,停留时间取25min,Fe/C体积比为1~1.5,铁屑粒度为60~80目,氯化铵加量为1 000 mg/L时,经过Fe/C微电解,压裂废水色度去除率接近100%,COD去除率可达58%,处理每方压裂废水消耗铁屑约0.28 kg。

    石油机械工程及其它
    XP—适合中小型软件系统的敏捷方法
    冯山;陈世平;曾振柄 朱大勇 许毅
    2003, 25(6):  56-6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16
    摘要 ( 865 )   PDF (387KB) ( 5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软件工程旨在解决早期大型软件开发、管理问题,使软件开发过程从牛仔式编程进入有章可寻的、以规则和操作规范引导的工程化过程。然而,传统软件工程模型固有的缺陷和越来越多的规则与操作规范约束,面对大量中小型系统开发时,不能适应实际开发过程的需要。根据10多年软件开发经验,结合SDBC-MIS项目实践过程,研究了新型软件开发方法XP(eXtreme Programming)的特点、软件过程、实践指导规则和适用范围。系统比较了TSE和XP方法上的主要差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XP模型比TSE模型更适合于中小型软件系统的开发。

    7NB泥浆泵工作机理研究与运动学分析
    金迅 刘清友 何霞
    2003, 25(6):  61-6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17
    摘要 ( 646 )   PDF (207KB) ( 5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气勘探开发正向环境恶劣和地质条件和复杂的地区推进,因此要求钻井泥浆泵减轻重量、减小体积、改进结构及提高效率以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介绍了一种钻井用新型泥浆泵—7NB泥浆泵,在分析新型泥浆泵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简化结构,建立了7NB泥浆泵的运动方程和解析计算模型,并实现了该新型泥浆泵主要运动部件的运动学分析计算。通过计算找到了7NB泥浆泵的运动规律、运动特点,为进一步改进该泥浆泵的结构、提高工作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速牙轮钻头轴承密封副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杨启明 陈勇军
    2003, 25(6):  63-6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18
    摘要 ( 754 )   PDF (240KB) ( 6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牙轮钻头轴承润滑密封系统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钻头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轴承密封的可靠性,根据其工作的摩擦学特性,通过有限元分析,对钻头轴承端面—径向组合密封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据此设计了新型密封副。理论与实践证明,采用该新型组合密封结构能适应高速牙轮钻头轴承密封的发展需要。

    单牙轮钻头轴承接触应力分析
    邓嵘 马红伟
    2003, 25(6):  66-6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19
    摘要 ( 577 )   PDF (238KB) ( 5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Pro/M分析软件,利用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法,对单牙轮钻头轴承内接触受力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对轴承内应力的分布,轴向载荷与径向载荷的关系,钻头结构参数、钻压与接触应力和接触面积的关系作了论述,得出了轴颈上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曲线,提出了轴承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XRZS-Z型振动筛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侯勇俊 杨建忠 李国忠 杨继军 张明洪
    2003, 25(6):  69-7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20
    摘要 ( 1417 )   PDF (315KB) ( 7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振动筛筛箱应力分布规律,保证筛箱具有足够的强度,采用大型设计分析软件Pro/E中的Mechanica模块,建立了XRZS-Z型振动筛的强度计算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筛箱上各点应力为周期性变应力,应力集中主要出现在电机座各块板的连接部位,以及L型横梁与筛箱侧板的连接部位,筛箱各部分满足强度要求。



    采气井口气密封检测研究
    张斌
    2003, 25(6):  72-7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21
    摘要 ( 646 )   PDF (296KB) ( 5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气井口是油气田开发的关键设备,现对其进行气密封性能检测,检验和控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安全环保和油气田资源保护。对采气井口水压密封检测和气密封性能检测进行总结,并结合超高压气密封检测装置研制情况,重点对如何建立高压气密封检测装置,如何进行水压密封检测和高压气密检测,以及提高采气井口气密封性能问题进行了探讨。

    组合工字型梁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董事尔 练章华 邓夕胜
    2003, 25(6):  75-7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22
    摘要 ( 718 )   PDF (363KB) ( 5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钢结构工程中的组合梁,利用有限元技术,分别计算了不设置腹板加劲肋与设置腹板加劲肋时,梁截面上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布情况。得出了设置腹板加劲肋可以显著降低偏心荷载作用下梁截面上应力峰值的结论,并提出了在设计时应注意的具体事项。

    基于Pro/E的转换接头CAD/CAPP系统设计
    肖晓华 张茂 陈波 王卫党
    2003, 25(6):  78-8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23
    摘要 ( 1325 )   PDF (229KB) ( 6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钻柱转换接头是石油产品中的一类标准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因需要不同而频繁变化且种类繁多。根据转换接头的特点,建立结构数据库,用VB语言编程,以Pro/E和AutoCAD为开发平台,完成了转换接头的CAD/CAPP集成系统软件设计。该软件利用Pro/PROGRAM实现转换接头的参数化设计,能自动生成转换接头的三维实体图、二维工程图、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Gerber抛物线在疲劳可靠性设计的应用研究
    郭维强 蒲如平 赵午云
    2003, 25(6):  81-8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24
    摘要 ( 755 )   PDF (162KB) ( 7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国际上五种简化疲劳极限应力(σm-σa)图,分析了Good man图、简化疲劳极限折线图、Soderberg直线图、Биргер抛物线图和Gerber抛物线图应用特点。针对Gerber抛物线在可靠性强度计算中疲劳极限的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与实验数据比较符合,并对比折线方程的优点加以分析说明,为可靠性设计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离子注入航空轴承延寿应用研究
    陈锦
    2003, 25(6):  84-8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25
    摘要 ( 1311 )   PDF (356KB) ( 6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航空轴承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通过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和失效轴承进一步研究,发现航空轴承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腐蚀和磨损。经离子注入航空轴承材料的各种试验表明,试验材料表面产生了非晶态物质,其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耐磨性提高两倍以上。同时,针对离子注入航空轴承而研制的离子束多功能机,解决了球面无法均匀注入的难题。经离子注入的航空轴承,目前在航空发动机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不仅顺利通过了工厂台架试车和地面燃机试验,而且所发往空军使用的航空轴承到目前为止,均表现良好。

    大型低速重载径向动压轴承研究
    钟海权
    2003, 25(6):  87-8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26
    摘要 ( 1476 )   PDF (402KB) ( 7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开发大型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径向轴承,在试验台上采用了360的模型轴承对1740可倾6瓦块原型轴承进行模拟试验研究,最高试验比压3.37 MPa、最低线速度3.77 m/s、最高线速度22.62 m/s。试验表明:载荷、进油压力、转速、进油温度和安装间隙比等,对轴承油温升、油流量、功耗、瓦温及油膜厚度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载荷和转速的影响比较显著。按照模型轴承指导设计的红岩子机组1740轴承已在电站可靠运行,同时开发了径向轴承热弹流计算程序,可以预测径向轴承的油膜压力、油膜温度、油膜厚度、损耗、流量等参数。


    输油管管壁轴向缺陷应力分析
    陶春达 孟坤六 杨继军
    2003, 25(6):  90-9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27
    摘要 ( 730 )   PDF (307KB) ( 7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输油气管线由于腐蚀所引起的管壁缺陷,是油气管线正常运行的一大隐患。针对管壁上的轴向缺陷,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分析计算,给出了管壁轴向缺陷处的应力分布规律,并研究了缺陷长度、宽度和剩余壁厚对应力的影响。同时拟合了缺陷处应力的计算公式,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计算,以及现场管道安全运营动态管理提供了依据。

    多相管流流体温度分布计算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刘武 陈才林 吴小红 石昕 曹学博
    2003, 25(6):  93-9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28
    摘要 ( 690 )   PDF (222KB) ( 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两相流动的能量守恒方程为依据,推导出了用于多相管流温降计算的一个通用公式,该公式考虑了焦耳汤姆逊效应导致的温降,液体摩擦生热引起的温升,以及地形起伏、气液相速度变化等因素对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并用两个现场实例验证了四个常用温度计算简化公式在油气混输工艺计算中的有效性。与实测管线终点温度对比验算结果表明,影响混输管线温降的主要因素是传热系数、焦耳汤姆逊效应、液体摩擦生热,而气液相速度变化及地形起伏对温降计算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车用天然气储气技术
    王正茂 梁政 杨志 钟功祥 舒运德
    2003, 25(6):  96-9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3.06.29
    摘要 ( 1369 )   PDF (234KB) ( 6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气用作汽车的代用燃料,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便宜;辛烷值高、燃烧充分;低硫、低氮、无灰、环境污染少等优点。但是,目前的压缩天然气储气技术存在储气压力高、储气量小、续驶里程短等缺点,严重制约着天然气汽车应用领域的扩展。对5种车用天然气储气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后,指出了吸附储存和近临界流体储存天然气技术在天然气汽车领域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