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2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0-02-20
    油气理论研究
    它激剪切流动诱发振荡射流的研究
    唐川林 张凤华 杨林 廖荣庆 熊继有
    2000, 22(1):  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01
    摘要 ( 955 )   PDF (341KB) ( 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论述了它激剪切流动诱发振荡射流的机理,分析了它激有效激励条件,并对它激振荡射流的轴心压力进行了测试和频谱分析,给出了压力信号的功率谱。实验表明这种射流振荡幅值高,频率宽广,冲蚀效果优于普通射流。

    非牛顿流体的差分方法研究
    张茂林 吴清松 李传亮 梅海燕 孙雷 孙良田
    2000, 22(1):  5-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02
    摘要 ( 1054 )   PDF (336KB) ( 7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解析方法求解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方程是非常困难的,工程上通常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为避免用势梯度分量差分方法求解非牛顿流体渗流问题所带来的偏差,提出了求解非牛顿流体渗流问题的势梯度模差分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势梯度分量差分方法存在的缺陷,即非牛顿流体的渗流微分方程与之相对应的分量差分方程不相容。最后以Bingham原油为例揭示了二种方法在数值上的差别。

    沥青沉积机理与模拟方法
    李闽 孙雷 李士伦 何伟平
    2000, 22(1):  9-11(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03
    摘要 ( 952 )   PDF (337KB) ( 6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注气提高采收率过程中,沥青沉降经常严重妨碍了采收率的提高。因此,有必要研究沥青沉积的理论预测方法,帮助人们在设计注气与生产方案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以避免或减小它的危害。在前人对沥青沉降机理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用状态方程模拟沥青沉积的方法;并采用了三相闪蒸方程与考虑沥青沉积三相闪蒸数值算法。该方法不仅能对沥青沉积进行量化模拟,同时也能进行汽液固三相相平衡计算。

    一种考虑滤失的水平裂缝延伸新模型
    纪禄军 胡永全 赵金洲 田继东
    2000, 22(1):  12-1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04
    摘要 ( 1056 )   PDF (307KB) ( 6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以缝中流体单元的受力分析为基础,综合流体力学理论、弹性力学理论和物质平衡原理,重新建立了水平裂缝中压力分布、水平裂缝宽度和水平裂缝延伸半径等数学模型以及用差分法离散后的数值模型,并用牛顿迭代方法进行数值求解。这些模型综合考虑了压裂液滤失对缝中压力分布及流量分布的影响、能准确模拟水平裂缝延伸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考虑压裂液滤失对缝中流量和压力分布的影响而建立的水平裂缝延伸模型,由于考虑了水平裂缝中压裂液流量的实际分布,能准确描述水平裂缝延伸过程,模拟出的缝中流量沿裂缝半径逐渐减小至零,计算出的缝裂缝半径和缝宽均比原有模型结果小,符合水平裂缝压裂的现场实际。提出的迭代数值解法稳定可靠,其方法和思路为水平裂缝参数分析和施工设计奠定了基础。

    油气藏与钻采
    储层沉积微相的随机模拟及其对比研究
    胡雪涛 李允
    2000, 22(1):  16-1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05
    摘要 ( 945 )   PDF (194KB) ( 6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储层沉积微相不同随机模拟方法的适应性及其优劣进行量化分析,以低渗透储层为例,采用普遍使用的截断高斯模拟和序贯指示模拟技术,进行了沉积微相定量描述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模拟方法建立的微相分布模型的可靠程度不同; (2)截断高斯模拟不能真实再现相序关系复杂的微相分布,结果出现局部失真现象; (3)序贯指示模拟适用于非均质性复杂的低渗储层微相展布的描述,结果具有可信性和预测性。

    复杂裂缝性油气藏裂缝系统储量的早期预测
    黄全华 曹文江 李士伦
    2000, 22(1):  20-2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06
    摘要 ( 852 )   PDF (273KB) ( 6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中大安寨油藏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复杂裂缝性油藏,具有严重的非均质性,其独特的地质与开发特征,使常规的油藏工程方法难以开展或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裂缝系统地质储量的早期预测一直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了油藏影响函数法,建立了通用影响函数模型,并采用线性规划法求解其数值解。利用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预测裂缝系统弹性容量、地质储量等,为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决策技术依据,为深化裂缝系统的油藏工程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何琰 余红 吴念胜
    2000, 22(1):  24-26(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07
    摘要 ( 950 )   PDF (294KB) ( 6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在老油田后期开发中更好地寻找剩余油,从油层微构造、断层及断面的封堵性出发,分析了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地区为:(1)正向微构造,包括低部位的正向微构造;(2)断层形成的微构造,包括断层封闭、断层夹持以及断层遮挡的非主流线区形成的微构造。D油藏的实际钻井结果表明:通过微构造确定剩余油的富集区是一种好方法;断层及油层微构造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正向油层微构造和断层形成的微构造为剩余油富集区。

    油气藏模拟中零平衡失效的处理对策研究
    周宏波 李允 胡勇 杨雅和 饶大骞
    2000, 22(1):  27-2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08
    摘要 ( 1482 )   PDF (272KB) ( 6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近年来引进的几种主要商用油气藏模拟器(包括CMG公司的IMEX软件、SSI公司的SIMBESTII软件和VIP系列中的VIP-ENCORE软件),都存在着严重的零平衡失效问题。迄今为止,还没有文献对零平衡失效问题作过公开的分析与报道。为此对产生这种情况的两种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减轻零平衡的失效程度,为模拟模型的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

    稠油、高凝油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研究
    熊友明 童敏 余雷
    2000, 22(1):  30-3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09
    摘要 ( 842 )   PDF (501KB) ( 6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稠油、高凝油地层,开展了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研究,获得了水平井的防砂判据和生产过程中井眼稳定性判据,推出了砂岩油藏侧钻水平井完井方式选择的流程图,从室内实验入手测定了各种目数地层砂充填层的渗透率,导出了16种侧钻水平井完井方式的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研究了水平井产量动态分析方法及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完成了稠油、高凝油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软件,实现了软件商品化。
    复合段塞堵水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叶正荣 韩显卿 彭克琮
    2000, 22(1):  36-3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10
    摘要 ( 943 )   PDF (269KB) ( 6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部堵水技术要求堵水剂用量少、成本低,传统的堵水剂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研制了一种复合段塞堵水技术,它由两部分组成:可移动弱凝胶(MWG)和高强度的凝胶(PFG)。首先分别研制出MWG和PFG,然后将它们复配,通过单岩心实验和并联岩心驱替实验,发现复合段塞堵水剂性能好,用量少,适合深部堵水,并用实验得到的配方在克拉玛依油田成功进行了现场施工。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表明复合段塞堵水技术性能优良、价格便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青海台南-涩北气田出砂机理及防砂技术研究
    李宾元 王成武
    2000, 22(1):  40-4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11
    摘要 ( 1651 )   PDF (163KB) ( 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海柴达木盆地台南-涩北气田地层沉积期晚、埋藏浅、压实程度低、构造疏松,这是气田出砂的主要原因。该气田埋藏深度差别大,气层众多,气水关系复杂,防止地层出砂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因此,从资料分析、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了气田出砂和油田出砂无论在机理和方向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从研究气田出砂机理入手,研究出一套完整的防砂工艺和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模拟退火法用于蒸汽吞吐注采参数的设计
    王经荣 李允
    2000, 22(1):  44-4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12
    摘要 ( 1017 )   PDF (316KB) ( 6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模拟退火优化方法对蒸汽吞吐注采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该方法结构简洁,对初始点的依赖性不强,问题的维数也不受限制。通过对某井的前6个吞吐周期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出了蒸汽吞吐最佳注采参数,并和现场实际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模拟退火算法研究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设计效果明显。
    煤层气有限导流压裂井的压力动态分析
    陈伟 段永刚 谢军
    2000, 22(1):  47-5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13
    摘要 ( 950 )   PDF (379KB) ( 7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煤层气产出过程中的降压、解吸、扩散、渗流等特点,应用非稳态解吸模型;研究了煤层气在基质和割理中的单相流动;建立了新的有限导流压裂井评价模型;讨论了裂缝壁面表皮系数、吸附系数、裂缝储容系数和窜流系数对压力动态的影响;分析了煤层气压裂井的压降典型曲线特征和参数估计方法,从而为煤层气藏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石灰泥等工业“三废”调剖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
    李宗田 侯天江 孙江成 陈飞 赵普春
    2000, 22(1):  51-5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14
    摘要 ( 1659 )   PDF (186KB) ( 5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中原油田开发中调剖措施的必要性及石灰泥、废纸浆、锯木灰等工业“三废”现状后,利用室内试验前后岩心渗透率、铸体图象、压汞毛管压力曲线、扫描电镜孔隙变化等分析结果,研究了石灰泥等工业“三废”在中原油田调剖的可行性。通过133井次的现场试验结果证明,石灰泥等工业“三废”适用于中原油田水井调剖。结合目前注水冲刷地层孔隙结构变化的特点,还提出了配套改进办法和扩大应用规模的建议。

    油气化学工程
    计算粘土束缚水含量和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新方法
    夏宏泉 张贤辉 刘向君
    2000, 22(1):  55-5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15
    摘要 ( 898 )   PDF (288KB) ( 7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粘土束缚水含量和阳离子交换容量,依据现代核磁共振测井的基本原理,对孔隙度解释模型予以改进,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核磁共振测井和常规孔隙度测井资料计算粘土束缚水含量和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新方法。经过编程计算,并对实际井的测井曲线进行逐点解释处理,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完全优于常规测井解释方法。
    用离子交换法确定粘土表面结合水界限
    王平全
    2000, 22(1):  59-6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16
    摘要 ( 768 )   PDF (238KB) ( 6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泥页岩吸附结合水诱发或加剧井壁不稳定问题,采用离子交换法对粘土表面结合水界限进行了定性确定。结果表明:粘土表面结合水分强吸附结合水、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自由水三大类;相对水气平衡压P/Ps分别为0.9和0.98是粘土—水体系的两个特征湿度。前者为粘土表面强结合水与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之间的交界点(界限);后者为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的交界点(界限)。

    APR在粘土表面吸附对粘土动电性质的影响
    姜伟 李健 罗平亚
    2000, 22(1):  62-6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17
    摘要 ( 1926 )   PDF (313KB) ( 7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Zetaplusζ电位分析仪测定了粘土/水界面的ζ电位,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两性酚醛树脂(APR)在粘土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研究了APR浓度、在粘土表面上的吸附量、链净电荷数以及无机盐种类和浓度对ζ电位的影响。结果发现:(1) APR的浓度和分子结构特点以及其在粘土/水界面的吸附特点对溶液中的粘粒ζ电位均会产生直接影响。当APR浓度等于其饱和吸附量所对应的最低聚合物浓度时,粘粒ζ电位值达到最大。若再增大聚合物浓度,粘粒ζ电位会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分子链净电荷数越高,并且在粘土上的吸附量越大,则粘粒ζ电位值便越大。(2)无机电解质对粘粒ζ电位影响很大。其中,|ζ|随NaCl浓度的对数值增加而线性减小,CaCl2对ζ电位的影响较NaCl更为显著,符合Schulze-Hardy规则。当粘土表面吸附APR后,这种影响作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解。
    聚丙烯酰胺的高温水解作用及其选型研究
    孔柏岭
    2000, 22(1):  66-6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18
    摘要 ( 1719 )   PDF (272KB) ( 9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在高温条件下的水解作用被认为是HPAM化学降解的主要机理,是选用HPAM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使用淀粉—碘化镉方法测量了75℃条件下不同老化时间HPAM在清水和污水(油田产出水)中的水解度值,研究了2种不同水解度的HPAM在清水和污水中的水解规律,得出了HPAM的水解度和老化时间之间的关系式。根据这些关系式可以预测任一老化时间的HPAM的水解度值。在清水中,HPAM的水解速度为常数,水解机理介于自加速和自阻滞水解机理之间;在污水中,水解速度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呈现出典型的自阻滞水解反应机理。HPAM在污水中的水解速度大于清水,除油藏温度外,配制水的PH值是决定HPAM水解速度和水解机理的关键因素。低水解度HPAM溶液的老化过程是一个粘度增加的过程,HPAM的水解度越低,粘度增加幅度越大,高水解度HPAM溶液的老化过程则是粘度下降过程。因此选用低水解度的HPAM可以提高HPAM溶液的长期热稳定性,把高温水解这一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硒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碳酸衍生物
    郑焰 贾朝霞 张善言
    2000, 22(1):  70-7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19
    摘要 ( 982 )   PDF (274KB) ( 6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硝基化合物、胺类、醇类和酚在硒催化下与一氧化碳发生羰基化反应,可以很方便地合成多种碳酸衍生物(如脲类,氨基甲酸酯和碳酸酯)。合成反应温度25~160℃,压力约2.5 MPa,收率可达98%,与光气法相比,羰基化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产物容易分离。实验表明助催化剂有机胺和少量水的存在有利于反应,同时对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反应历程经过了中间物硒代羧酸如RNHCOSeH。该方法有利于较低成本实现碳酸衍生物如尿素、碳酸二甲酯等的工业化生产。

    3-(2'-羧乙基)苯并噻吩的合成与表征
    梁发书 李建波 贾朝霞
    2000, 22(1):  74-7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20
    摘要 ( 1480 )   PDF (245KB) ( 6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2′—羧乙基)苯并噻吩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传统的合成方法,产率仅达60%左右,实验条件难以掌握。为提高该物质的收率,降低原料消耗,寻求较为理想的合成方法,文中介绍了以苯并噻吩、丙二酸二乙酯、氢化钠为主要原料,合成3—(2′—羧乙基)苯并噻吩的方法。经大量合成实验条件探索,苯并噻吩的氯甲基化在室温下进行,用氢化钠代替醇钠,用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均相脱羧反应,抑制了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了产品收率。并经熔点测定,1H-NMR、13C-NMR、质谱及元素分析,表征其合成得到的3—(2′—羧乙基)苯并噻吩的结构。
    油气地面工程
    永冻区埋地热油管道热力计算
    李长俊 江茂泽 纪国富
    2000, 22(1):  77-7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21
    摘要 ( 748 )   PDF (335KB) ( 6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埋地热油管道通过永冻地带时,会导致土壤解冻,进而导致管道沉陷和土壤物性参数变化。分析管道周围土壤融化圈变化对管道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是必需的。考虑热油管道对其周围土壤的影响和半无穷大土壤的传热,提出了描述永冻地区土壤融化圈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一定的数学处理得到了计算融化圈的特征线方程,并采用差分法进行求解特征线方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计算分析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高压大口径油气管道跨长计算
    邓道明 徐立
    2000, 22(1):  80-83(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22
    摘要 ( 972 )   PDF (304KB) ( 6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几何非线性,考虑当量轴向力(S0)对管道挠曲的影响,提出了有或无固定墩单跨无补偿器管道强度计算方程。有固定墩跨越管道的设计计算是显式的。对于无固定墩两端埋地跨越管道,认为埋地管道的横向反力和轴向摩擦力分别与其横、轴向位移成正比,内力和变形计算最终可归结为两个非线性方程的求解,管道的自振固有频率可由特征方程数值解求得。提出了S0为压力或拉力的显式判别式。并区分S0为压力、零、拉力,列出内力、挠度、频率计算方程。介绍了静强度验算和动力设计的方法,给出了算例。
    油田注入水中机械杂质悬浮装置的研制
    邓茂云 伍开松 熊汉桥
    2000, 22(1):  84-8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23
    摘要 ( 780 )   PDF (159KB) ( 5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入水中所含机械杂质的浓度、颗粒大小不同对地层裂缝、孔隙所产生的阻塞作用和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就不同。在实验室研究这一问题时,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使注入水中机械杂质在长时间的实验过程中保持均匀分布。注入水机械杂质悬浮装置就是为此而研制的。简要介绍了注入水中不同机械杂质堵塞岩心程度和规律的实验流程图,重点阐述了其中带搅拌器的高压中间容器的结构组成,悬浮机械杂质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通过对试制样机的试验运行,其结果表明该装置工作可靠,能使注水中的机械杂质均匀悬浮,且不改变注入水的压力及特性,提高了注入水的渗透率,保证了注入水含不同机械杂质对油井生产影响的实验研究。

    基础理论
    特殊正弦三角级数最佳逼近的讨论
    肖伟
    2000, 22(1):  87-8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24
    摘要 ( 640 )   PDF (220KB) ( 5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了以2π为周期的连续函数空间中奇函数f(x)的最佳逼近问题:如果f(x)的傅立叶系数

    {bn}n=1是O-正则拟单调的,则En(f)≈max k≥1kbn+k.


    经济管理
    我国天然气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李宏勋 孙起瑞 宋晓东
    2000, 22(1):  90-9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0.01.025
    摘要 ( 421 )   PDF (189KB) ( 8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介绍了我国天然气产业资源、生产、利用、管网、价格等方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与世界天然气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天然气产业的战略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及战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