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2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9-11-20
    油气藏工程
    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水驱油藏的水驱难易程度
    黄炳光 付永强 唐海 唐刚 王怒涛 周小平
    1999, 21(4):  1-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01
    摘要 ( 836 )   PDF (149KB) ( 6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研究影响砂岩油藏水驱难易程度的诸多地质因素基础上,引用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成了评价水驱难易程度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该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应用于双河油田与玉门鸭儿峡五区表明,这种方法具有所需的数据量少,准确简便等优点。尤其在油田注水之前,研究地层是否适合注水及注水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润湿性对砾岩油藏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郭肖 杜志敏 任益群
    1999, 21(4):  4-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02
    摘要 ( 726 )   PDF (177KB) ( 7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砾岩油藏二次开采结束后,其采收率较低,地下仍存在大量的剩余油。润湿性是控制这些剩余油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强烈影响着砾岩油藏水驱动态、毛管压力和相对渗透率。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着重研究了油藏水平上不同润湿情况下砾岩油藏剖面上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以及砾岩层序韵律和油层厚度对油相饱和度分布的影响,并引入无因次变量对其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
        
    压裂气井非达西流动模拟研究
    郭建春 赵金洲 阳雪飞
    1999, 21(4):  7-1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03
    摘要 ( 940 )   PDF (177KB) ( 7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压裂气井中,低粘气体在高导流支撑裂缝中的渗流阻力降低,渗流速度加快,气体渗流入井的流动由达西流为非达西流。目前基于达西流动假设所制作的预测压裂井生产动态的典型图版,对压裂气井生产动态的计算结果实际相差较大。为此在引入非达西因子的基础上,首次推导建立了压裂气井中真实气体在地层—裂缝中非达西渗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得到了该模型的数值方程和求解方法,推导了非达西因子的数值计算法,模拟计算了裂气井生产过程中的非达西因子和井底、地层及支撑裂缝中的压力动态。计算表明压裂气井中存在的非达西渗流压力动态和生产动态有显著影响,在低导流能力、高产压裂气井中非达西流的影响更为显著。文中的模型和方法应用于气井压裂后动态预测和气藏整体压裂数值模拟。

    应用热压模拟实验资料研究油气生成相态
    陈义才 李延均 张茂林
    1999, 21(4):  11-1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04
    摘要 ( 950 )   PDF (249KB) ( 7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内Ⅰ、Ⅱ、Ⅲ型干酪根的三组模拟实验资料基础上,经过生烃产物油气配方的摩尔组成计算,应用PR状态方程计算了生烃产物的PVT相图;根据生烃产物的气油比和PVT相图特征分析发现,Ⅰ、Ⅱ型干酪根的油气生成相态具有两种类型,即“油相型”和“气相型”,两者的Ro分界线分别在1.5%~1.6%和0.9%~1.0%之间;而Ⅲ型干酪根的生烃产物均表现为“气相型”。

    油藏数模专家系统中的知识动态调度
    曹谢东
    1999, 21(4):  15-1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05
    摘要 ( 1338 )   PDF (182KB) ( 6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辅助专家系统的开发是一个增量式的开发过程,随着系统功能的日趋增强,知识库也将不断求精不断扩充,根据求解问题的不同,可能形成若干知识块。介绍了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辅助专家系统中为满足系统功能不断完善的需求,而建立的知识动态调度机制。改造后的Clips系统,推理方式采用在推理过程中根据当前的状态动态地选择规则和事实进行推理的机制,以及推理服务对象与ODBC接口,实现调度存储在各种异构数据库中的规则和事实,同时,为研究和开发多专家系统打下了基础。
     
    老君庙油田M油藏挖潜调整数值模拟研究
    张茂林 吴清松 梅海燕 孙雷 邹振 吴树强 熊湘华 李炼文
    1999, 21(4):  18-2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06
    摘要 ( 944 )   PDF (303KB) ( 7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老君庙油田M油藏顶部区的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生产历史,利用油田注水开发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找到剩余油饱和度的相对富集区,提出了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和选定新井井位,并预测其将来的开发生产动态,比较了开发效果;目前经生产实践证明此次数值模拟研究为该油田挖潜调整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达到了控水稳油的目的,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孔隙度、渗透率与净覆压的规律研究和应用
    吴凡 孙黎娟 何江
    1999, 21(4):  23-2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07
    摘要 ( 1089 )   PDF (245KB) ( 12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油层条件下孔隙度、渗透率与其净覆盖压力之间的变化规律,更好地指导油田的开发与调整。利用新引进的80年代末期发展的研究高压孔、渗的新仪器CMS-300岩心自动分析仪,对中原油田的天然岩心测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油层孔隙度、渗透率与净覆压的关系以一元二次方程最为密切;孔隙度与净覆压间按指数规律拟合时,代表的物理意义更为明确,既能满足精度的要求,又能自动得出岩石的压缩系数。并提出了岩石的压缩系数与岩石的平均水力半径间呈幂律关系;净覆压下油层的渗透率与地面渗透率之比,仅与净覆压的大小有关,与地面渗透率的大小无关等新观点。
        
    获得精细数值模拟流动参数的新方法—微观网络模拟
    胡雪涛 李允
    1999, 21(4):  26-2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08
    摘要 ( 794 )   PDF (256KB) ( 7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油藏精细数值模拟的网格流动参数难题,依据地质事件的层次性和结构性特征,将宏观问题的求解转化成对微观对象的研究,应用微观随机网络模拟方法获得了精细数值模拟的网络流动参数;并应用定向渗流理论建立了随机网络模型,方便、灵活地构造出岩石各种类型的孔隙结构特征和润湿性特征,较好地表征多孔介质的微观静态特性;快速、有效地模拟不同静态特征岩石的微观流动参数。通过实例证实微观网络模拟是精细数值模拟获得小规模流动参数的有效方法。
       
    水平井两相非达西椭球渗流特征线解与差分解
    邓英尔 刘慈群
    1999, 21(4):  30-3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09
    摘要 ( 998 )   PDF (193KB) ( 6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平井开采油气田是一种有效的增产技术。它生产时在地层中激发旋转椭球三维渗流,即形成以其端点为焦点的共轭等压旋转椭球面和双曲面流线族。基于旋转椭球的概念和等价发展圆柱面的思想,建立了油水两相非达西椭球三维渗流数学模型。它属于具有活动边界的非线性问题。分别运用特征线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得到了(可动)含油(水)饱和度分布和活动边界的变化规律。为水平井注水开发低渗油田的数值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还研究了非活塞驱替理论。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分别讨论了启动压力梯度和注入率对含水率、(可动)含油(水)饱和度分布、水驱油活动边界变化规律的影响。
      
    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计算储集层含水饱和度
    胡俊
    1999, 21(4):  35-3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10
    摘要 ( 811 )   PDF (207KB) ( 7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与传统的测井综合解释与数字处理方法相比较,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适用性,它勿需传统测井综合解释与数字处理方法所需的各种建立在试验之上的非精确的测井解释公式,只需知道测井原始数据和求解的实际数据,而在进行求解参数预测时则只需知道测井原始数据即可。这为复杂地层以及其它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测井解释和数字处理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沥青质沉积
    蒲万芬
    1999, 21(4):  38-4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11
    摘要 ( 746 )   PDF (178KB) ( 10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沥青质(固溶物)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沉积以及由此导致的设备堵塞和地层伤害等严重问题,已受到油田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概述了目前对沥青质沉积机理的认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特别介绍了一种声共振技术,该技术可迅速并准确地测定轻质油和重质油中沥青质的析出点,这不仅简化了沥青质析出点的分析方法,而且提高了分析的可靠性,对认识注气提高采收率过程及其它油田开发过程中固溶物的沉积问题,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还简要叙述了沥青质沉积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对避免沥青质的沉积及其清理具有参考价值。
         
    石油地质勘探
    地层基准面原理在TC2井层序分析中的应用
    沈守文 彭大钧 颜其彬 黄先律 李志军
    1999, 21(4):  42-4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12
    摘要 ( 965 )   PDF (319KB) ( 7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层序地层分析的分辨率和储层预测的准确性,运用Cross T A等人倡导的地层基准面原理,对TC2井进行了基准面旋回识别和高频层序划分:中期旋回与层序相对应,一般表现为完整的基准面上升和下降旋回,只有冲积层序(S11、S12、S13)缺失下降旋回沉积;上升旋回包括低水位和水进体系域;下降旋回属高水位体系域,其转折点是密集段;短期旋回相当于准层序。所识别出的3种准层序类型,与早期经典层序地层学的慨念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对砂层组的精细对比以及油气藏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模糊贴近度在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冯国庆 李允 谈德辉
    1999, 21(4):  46-4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13
    摘要 ( 1576 )   PDF (238KB) ( 7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克服测井解释中通常采用的最大隶属原则进行决策分析导致信息丢失所引起的判别结果的偏差,将模糊数学中的非对称贴近度分析法与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分量信息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贴近度的神经网络识别法。通过临盘油田实际资料解释表明,在储层识别中采用该方法可大大改善解释效果。
     
    钻采工艺与设备
    低压及欠平衡钻井中注气量对井内压力的影响
    范军 肖建波 施太和 陈光
    1999, 21(4):  50-52.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14
    摘要 ( 937 )   PDF (151KB) ( 7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多相瞬变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井筒内气液两相流动模型,并对低压欠平衡钻井中注气量对井内压力的影响关系和规律进行计算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注气量对井内压力的影响除与注气量本身大小有关外,还与井深、井眼与钻柱结构尺寸、井内液相流量和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单纯增大注气量并不一定就必然会导致井内压力的降低,这取决于所给条件下构成井筒内气液两相流体的静液压力和流阻间的平衡关系。介绍的模型及方法对确定低压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各相关参数、地面压缩机组的配置、以及设计方案等有一定指导意义。

    预测钻井过程中井内温度分布的新模型
    钟兵 方铎 施太和
    1999, 21(4):  53-5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15
    摘要 ( 780 )   PDF (300KB) ( 7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钻井过程中,井内温度分布对钻井作业有较大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循环和静止过程中井内温度分布的预测模型,并用有限体积法实现了该模型的求解。最后用现场试验数据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该模型可用于计算井内钻井液的循环温度和静止温度,也可用于确定井眼周围地层的温度分布。

    对常规注水泥温度场预测方法的评价
    尹成 何世明 徐壁华 宋周成 迟军 孙吉军
    1999, 21(4):  57-6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16
    摘要 ( 1569 )   PDF (158KB) ( 7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常规注水泥温度场预测方法进行研究评价,分析了API方法和一些常用的经验方法,并对API公布的数据和国内首次实测的大量井下循环温度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常规预测温度的方法其平均相对误差均高于5%;虽然对于不同井深和不同的循环时间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经验系数由地层静止温度(BHST)来估计井下循环温度,但该方法受到地区和各种因素的限制,时常与实际差别较大,不可能很好地满足钻井和固井施工的要求。要获取更准确的井下温度分布,应加强对本地区井下循环温度的实测和热交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水力压裂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郭大立 赵金洲 吴刚 李青山
    1999, 21(4):  61-6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17
    摘要 ( 755 )   PDF (211KB) ( 7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根据施工规模预测压裂效果和根据增产要求设计施工规模的两种设计思想体系,将裂缝三维延伸模拟技术应用于压裂施工设计,提出了从地层条件出发、以最佳的压裂效果为目标的水力压裂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不断地自动调整各段压裂液体积、地面加砂浓度、支撑剂类型和粒径等施工参数,设计出最优的施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采用Visual Basic语言研制了一套Windows环境下的三维压裂优化设计软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施工效果。

    模拟混相驱动态的拟四组分模型
    张烈辉 张红梅 鲁友常 涂中
    1999, 21(4):  64-66.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18
    摘要 ( 1453 )   PDF (310KB) ( 6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常模拟混相驱动态采用组分模型,由于组分模型求解工作量大,计算速度慢,要求输入的参数较多,而这些参数很难取全取准,同时组分模型不易被油藏工程师所掌握。因此,介绍了一种模拟混相驱动态的模拟模型,该模型是在黑油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拟四组分模型,它兼有黑油模型和多组分模型的某些优点,如黑油模型的稳定性好和计算速度快、组分模型的可模拟凝析气藏和混相驱等;给出了数学模型及各种物理参数以及混相流体性质的处理方法。该模型还以SPE为例进行计算,结果与SPE的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本模型的可靠性。
     

    提高机械采油系统效率研究
    程文军 梁政 周代余 钟功祥 舒运德
    1999, 21(4):  67-69.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19
    摘要 ( 768 )   PDF (154KB) ( 8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机抽井系统效率比较低的实际情况,结合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开发现状,将地质与工程相结合,从储层流入动态、环空测试、机抽系统整体优化角度出发,对抽汲参数和系统硬件进行优化配置,建立了间歇抽油井工作制度数学模型,加强了机抽井的计算机管理与实时监测,提出了较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提高机械采油系统效率,为低渗低产油田的开发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思路。

    碱水驱组分输运过程有效性研究
    王健 金映辉 罗平亚
    1999, 21(4):  70-7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20
    摘要 ( 1677 )   PDF (246KB) ( 7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碱水驱组分孔隙输运数学模型,将模型中所需的物化参数描述为驱油剂浓度相关的函数,用“有效驱替带”量化和分析了吸附、驱油剂段塞尺寸、驱替速度、扩散弥散等因素对碱组分输运过程有效性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大庆油田ASP复合驱用碱剂NaOH在孔隙输运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并对模拟软件进行了实验验证,它们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经过实验验证的模拟软件,不仅可代替部分实验室流动实验和辅助机理分析,而且可以为碱水驱和ASP复合驱工程工艺方案设计和动态监测提供指导。
           
    套管的失效分析
    刘清友 陈浩
    1999, 21(4):  75-77.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21
    摘要 ( 789 )   PDF (268KB) ( 7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收集石油套管现场失效数据资料,以套管失效为顶事件建立了石油套管的故障树,该故障树共考虑了47个不同的基本事件。通过对套管故障树的分析,得到了套管失效故障树的一阶最小割集27个,二阶最小割集29个,四阶最小割集1个,确立了套管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潜在损坏、套管挤毁、套管断裂及严重腐蚀,并提出了提高套管可靠性的措施。
       
    自激振荡腔频率特性及腔室设计研究
    汝大军 廖荣庆 熊继有 陆红
    1999, 21(4):  78-8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22
    摘要 ( 997 )   PDF (250KB) ( 8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进一步研究自激振荡腔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对其固有频率特性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固有频率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实验对理论公式进行了验证;同时给出了41/2″单牙轮钻头和5″金刚石钻头的一种新型的腔室设计—带自振腔的单牙轮钻头和金刚石钻头;此外,还为实现腔内流体流动规律的计算机模拟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爆轰自增强弹塑性动力分析
    战人瑞 陶春达 赵国珍 李思忠
    1999, 21(4):  82-85.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23
    摘要 ( 825 )   PDF (411KB) ( 8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Hopkinson拉、压杆装置测试了43CrNi2MoVA钢的动态力学性能,根据该材质的动态本构关系及爆轰冲击波压力曲线对厚壁圆筒的爆轰自增强过程进行了非线性动态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各部位在不同爆轰冲击压力下的应力、位移、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塑性变形区尺寸。最后,用Sachs内层逐次剥层法对爆轰后所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定,并对爆轰法和静液压法自增强所形成的残余应力进行了对比分析。

    压裂泵柱塞密封副有限元分析
    朱维兵 周锡容 彭晓东
    1999, 21(4):  86-8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24
    摘要 ( 1001 )   PDF (284KB) ( 6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有限单元法对OPI-1800AWS型压裂泵柱塞密封副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了橡胶密封圈与柱塞之间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接触应力与工作介质压力的关系。计算表明:橡胶密封圈在工作介质压力的作用下,有“偏离效应”的存在。即在密封圈的接触宽度上,唇部受拉伸,根部受压缩,主密封在靠近唇部位置;同时,主密封带的位置不随介质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且最大接触应力与工作介质压力之比为1.23。所有这些为润滑状态和密封机理的分析提
    供了计算依据,同时为密封圈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理论依据
    化学工程
    N乙基-(α环己酮)丙烯酰胺同丙烯酰胺共聚物增粘分析
    徐鹏 唐蜀忠 赵继宽 唐春凌
    1999, 21(4):  89-91.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25
    摘要 ( 1610 )   PDF (210KB) ( 6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叙述了含疏水基团单体N乙基-(α环己酮)丙烯酰胺(NECHAM)的制备,用以同丙烯酰胺共聚,获得含疏水基团单体的丙烯酰胺共聚物(PNECHAM-AM),确定了水溶液聚合的条件,测定了PNECHAM-AM在离子交换水、标准盐水、油水混合液中的粘度。实验表明PNECHAM-AM在标准盐水、油水混合液中粘度有明显的上升现象。文中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
       
    从含银废液中回收利用银盐
    陈集 尹忠 饶小桐 王艾东
    1999, 21(4):  92-94.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26
    摘要 ( 923 )   PDF (237KB) ( 7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常常使用价格昂贵的银盐来测定各类水中的Cl-和CODCr。为了降低分析成本和防止污染环境,文中介绍了将含银废液在pH≈3时用AgCl沉淀法分离富集银,然后用铁或铜还原法生成金属银,再用H2O2-HNO3法制备AgNO3,用(NH4)2SO4法或浓H2SO4法制备Ag2SO4的方法。实验证明,制备的银盐纯度可达99%以上,完全可以作为分析试剂循环使用,简便实用,可以大大降低测定Cl-和CODCr的成本。

    石油C1~C7蒸发烃分离器的研制与实践
    王海清 戴鸿鸣 王顺玉 黄清德
    1999, 21(4):  95-98.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27
    摘要 ( 894 )   PDF (281KB) ( 6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原油C1~C7轻烃分析中常采用蒸馏切割方法,容易导致烃类损失,从而使分析精度降低等弊端,详细阐述了蒸发烃分离器的研制和实验操作步骤,以及蒸发烃色谱的定性、定量分析条件。采用增温蒸发形式来分析C1~C7轻烃,不仅可以不再使用液氮,而且降低了分析成本,使分离分析各单体烃组份结果的可信度大大提高,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提高磨溪轻烃回收装置收率研究
    卢开和 白剑 诸林 王治红
    1999, 21(4):  99-100.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28
    摘要 ( 1653 )   PDF (177KB) ( 7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磨溪10×104Nm3/d轻烃回收装置现状分析,研究了影响该装置轻烃收率的因素以及提高轻烃收率的对策。为提高装置的产品收率,在对现有装置不作重大改造的前提下,采用增大换热面积提高冷换效果、通过原料气增压提高膨胀机的膨胀比、更换再生炉内套管材质保证再生炉的正常运行,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收率比改造前提高了50%。
    经济管理
    开拓天然气汽车市场的营销策略
    雍岐东 徐志刚 董晓文 傅健
    1999, 21(4):  101-103.  DOI: 10.3863/j.issn.1000-2634.1999.04.029
    摘要 ( 1792 )   PDF (241KB) ( 6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油气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吨油成本显著上升,国际油价下跌,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为此,油田除了加强成本控制、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措施外,更重要的是正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开拓天然气市场将成为研究的热点。重点讨论了NGV的优势、营销策略和运作方法。并指出应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及行业的互补性来开拓NGV市场。在运作方法上,根据用户需求量、用户类型、地理位置、产品特点等来细分市场,并确定相应的目标市场。最后,给出了T油田开拓NGV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