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15
    南诏-大理历史文化
    论南诏大理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雷信来
    2014, 13(1):  1-4. 
    摘要 ( 260 )   PDF (1332KB) ( 3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诏大理国是隶属于唐宋王朝的地方民族政权,其政治思想当然应该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和
    法的理论、政治哲学问题、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伦理道德问题、道教佛教与政权的关系、儒学和政治生活的关联等,是南诏大理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当代启示
    田夏彪
    2014, 13(1):  5-9. 
    摘要 ( 276 )   PDF (1335KB) ( 3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文化发展呈现出开放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历史特征。与其文化发展历史特征相适应的是,白
    族教育存在着共生互补的教育机制,具体表现为:“儒、释、道、‘土’”兼具的多元教育内容;“释儒”结合的交融教育形式;制度教育与习俗教育并存的教育形态。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共生教育是当下大理白族文化认同良性发展的教育应然选择,这正是大理白族文化认同与历史教育机制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民族文化
    近十年大理古村镇研究述评
    段银河
    2014, 13(1):  10-15. 
    摘要 ( 296 )   PDF (1355KB) ( 4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古村镇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的显现,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古村镇
    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一股社会性的研究热潮。聚焦大理古村镇研究,从研究内容与视角入手,在全面回溯十余年来大理古村镇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的背景分析,并就将来大理古村镇研究中有待拓展和深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纳西族对圣境的认知
    ——以丽江玉龙雪山周围的纳西族村落为例
    李四玉
    2014, 13(1):  16-19. 
    摘要 ( 175 )   PDF (1323KB) ( 4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田野调查和文献参考,以玉龙雪山周围的纳西族村落为例,考察了纳西族村民对圣境的本土认知。当地人认为纳
    西族最大的神山是玉龙雪山,雪山周围有庙祠人文圣境、山林自然圣境、崖洞圣境、殉情圣境、仪式圣境。生物多样性富集的雪山圣境目前正面临着威胁,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协同共存的关系。

    经济社会发展
    边境口岸物流与载体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以云南河口口岸为例
    张必清
    2014, 13(1):  20-26. 
    摘要 ( 174 )   PDF (1446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灰色关联模型,以云南省河口边境口岸为例,对其2000年至2011年边境口岸物流与地、县级载体城市经济的关联
    度、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边境口岸出入境人员(流)是影响载体城市经济的主要因素,而载体城市第二产业、地区生产总值是影响边境口岸物流的主要因素。而河口口岸物流与其地、县级载体城市经济之间基本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最后针对实证反映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人力资本特征的辩证分析与科学开发
    杨砚池
    2014, 13(1):  27-31. 
    摘要 ( 135 )   PDF (1338KB) ( 2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本是有别于物质资本的特殊资本,运用辩证法分析其特征有利于深化对人力资本的认识并实现科学开发。人
    力资本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要求开发动机与被开发者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要求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时间性与空间性的辩证统一要求人力资本自由、有序、合理流动,实现“人尽其才”;生产性与消费性的辩证统一要求在满足消费需要基础上发挥生产性;时效性与可再生性的辩证统一要求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本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专用性与通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在强化专业素质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语言文学
    季羡林谈外语与翻译
    宋剑祥, 王艳, 刘晓康
    2014, 13(1):  32-36. 
    摘要 ( 157 )   PDF (1514KB) ( 5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述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分析他非凡的外语学习与翻译实践,着重就他有关翻译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发展,翻译要忠实和尊重原作,翻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翻译要注重跨文化交际,以及质量是翻译的核心追求等翻译思想进行探讨。

    《他是否还在人间》的身份认同问题
    黄晓丽, 赵亚洲
    2014, 13(1):  37-40. 
    摘要 ( 295 )   PDF (1452KB)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的研究,可以从身份问题入手,探讨小说中4个青年画家的自我身
    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和混合身份认同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小说中米勒诈死并改名换姓,虽然以一个富商的身份活着,但是那个热爱画画、充满梦想的青年已经死了,他最终活在孤独与痛苦的混杂身份中,即他的肉体活着,而精神已死。

    运用伊瑟尔的观点对《一个真实的故事》的阅读式分析
    杨文新
    2014, 13(1):  41-45. 
    摘要 ( 187 )   PDF (1510KB) ( 2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个真实的故事》以“我”的“逐字重述”讲述了一个饱受奴隶制磨难却看似乐观、坚强的黑人妇女形象。作者马克·吐温非常善于运用语言来刻画各种不同阶层的人物,从而深刻揭露社会的真实。运用伊瑟尔的阅读行为理论来分析该短篇小说的不同视角,发现作者对待种族问题只停留在叙述层面和白人单方面立场上,其文本意义并没有深刻揭露该问题的严重性及真实性。

    思想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及启示
    朱瑞华
    2014, 13(1):  46-49. 
    摘要 ( 182 )   PDF (1336KB) ( 3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大体可分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局部执政和新中国建立后全国范围执政这样两个大
    的时期,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执政实践和理论思考。在对党执政的历史轨迹进行考察的同时,从四个方面揭示了在历史的回顾中我们所得到的启迪。

    文化自觉自信与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谢莉勤
    2014, 13(1):  50-53. 
    摘要 ( 250 )   PDF (1319KB) ( 3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认同,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贡献
    陈治局, 赵金元
    2014, 13(1):  54-57. 
    摘要 ( 217 )   PDF (1392KB) ( 3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将其地位上升到了战略层面,丰富和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战略地位和制度建设方面来阐述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贡献。

    文化与艺术
    大理地区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现状及策略
    张丽萍, 李雪松
    2014, 13(1):  58-61. 
    摘要 ( 256 )   PDF (1337KB) ( 3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理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之地,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外
    来文化的盲目追捧及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减弱,极大地威胁着大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对大理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调查分析,对大理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进行探讨。

    谈当代“新工笔”的表现语言
    邓蕾
    2014, 13(1):  62-65. 
    摘要 ( 175 )   PDF (1451KB) ( 2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正迈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艺术也进入了重新认识与重组的过程。当下艺术状态的观念更新与表现
    的多样使得传统工笔不得不思考与新创作空间寻求并存的问题,如何做到保留工笔本质而又能适应当代艺术的审美,并能确切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本意。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新工笔”创作面临困难与挑战。而这些问题恰恰也指出了“新工笔”的发展趋势:突破材料界限,打破传统思维束缚,融合中西方审美文化,利用传统带动创新,突出观念的表现。当代艺术家将“观念”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新工笔”即是借助“观念”这一形式,在艺术创作主题上关注当下的生存体验;在形式上展示着艺术家的人文思考。“新工笔”是艺术家的另一种世界观的呈现方式,另一种表达语言,其改变了传统工笔的固有创作思维,开拓了新的创作空间。

    图书情报与编辑出版
    云南少数民族影视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
    钱丽, 李新, 李向玲, 徐亚勤
    2014, 13(1):  66-70. 
    摘要 ( 227 )   PDF (1337KB) ( 4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优秀少数民族影视资源能以
    最具视听表现形式的文化传媒方式成为建设校园文化的新途径和切入点,将其融入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审美教育和荣辱观教育中,同时,作为引导和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媒介阵地,成为建设和谐向上、丰富多彩校园文化中传播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的有效教育资源载体。

    重庆抗战文献整理开发的价值探讨
    王兆辉, 王祝康
    2014, 13(1):  71-74. 
    摘要 ( 215 )   PDF (1320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庆抗战文献整理开发具有较为突出的意义。抗战文献整理开发有利于为世人提供全面客观、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抗
    战文本资料,完整展现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抗战历史画卷;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内涵,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凝聚力,激扬中国民众的爱国精神;有利于凝聚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怀,增强海峡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有利于弘扬以重庆地区为代表的中国抗战大后方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爱国精神与抗战文化。

    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家庭功能、婚恋观与性态度现状调查
    张海清, 张建云
    2014, 13(1):  75-79. 
    摘要 ( 244 )   PDF (1425KB) ( 2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问卷(FAD)、婚恋价值观问卷(CMLCQ)、简易性态度量表对649 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德宏职
    业学院在校大学生家庭功能、婚恋观与性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① 大学生家庭功能的行为控制得分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沟通因子得分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② 大学生婚恋观的性爱抉择观、婚姻自主观、恋爱动机、婚姻忠诚度和婚姻价值观得分有显著性别差异,婚姻倾向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性爱抉择观具有显著的专业差异;③ 大学生性态度开放倾向、情感倾向、需求倾向和回避倾向得分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开放倾向具有显著的专业差异。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模型
    赵云龙
    2014, 13(1):  80-83. 
    摘要 ( 217 )   PDF (1370KB) ( 4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寻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结果发现:①自我认同对民族认同具有直接
    而显著的预测作用;②自我认同与民族认同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和形成过程;③民族认同的排他性受情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CBI理念下的区域性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内容设置
    李菊仙, 张彪 , 彭庆华
    2014, 13(1):  84-87. 
    摘要 ( 170 )   PDF (1336KB) ( 4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前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中,以阅读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设置有利于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却对语言的意义和
    功能关照不足,不利于学生深层知识图式的建构和思辨能力的发展。阅读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应在强化阅读技能训练的同时,以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为理论框架,加强区域性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发掘课程内容知识的传递作用,构建区域性教学内容模块体系,有助于改善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同课程、同课本造成的外语人才同质化竞争、结构性过剩、高端外语人才稀缺的教育现状,培养具有本土化、区域性知识结构特色的外语人才。

    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侵害与保护
    ——以云南省7 所高校为例
    陈星宇, 张春勇, 秦桂芬
    2014, 13(1):  88-91. 
    摘要 ( 205 )   PDF (1335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当代大学生权益意识逐步增强,但现存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
    权益的现实条件不成熟,使很多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切实保护。通过对云南省7所高校大学生权益受侵害的现状调
    查,发现大学生权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维权成本较高是云南省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保护的主要原因。因此,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完善法律法规,而且需要完善大学生权益诉求机制,建立大学生权益维护协会,降低大学生维权成本。

    管理研究
    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及信仰重塑
    曹玉娜, 陈慧敏
    2014, 13(1):  92-96. 
    摘要 ( 213 )   PDF (1438KB) ( 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492名当代大学生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信仰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信仰普遍缺失,但对中国传统
    文化具有较高的心理认可度。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信仰重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信仰重塑的若干途径: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灌输教育和渗透教育等相结合,坚持多样化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达到信仰重塑的目的。

    大学生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机制研究
    刘莉娟
    2014, 13(1):  97-100. 
    摘要 ( 192 )   PDF (1334KB) ( 5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安全稳定,能有效促进校园的和谐。然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频
    频发生,对大学生本人、教师、学校、学生家庭等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极大地影响了高校校园的安全与稳定。从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概念出发,分析其特点,提出从大学生自身入手加强危机预防意识、提高应对能力,教师应及时排解学生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预防。在大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要积极应对、正确处理,并做好善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