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4-15
    药学
    长果颈黄芪根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成分研究
    邱琳,肖朝江,董相,姜北
    2017, 2(4):  1-5. 
    摘要 ( 223 )   PDF (1431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长果颈黄芪(Astragalus englerianus)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测试。方法:利用Rp-18、Sephadex LH-20、硅胶等分离手段对长果颈黄芪根部分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
    学技术对相关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以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的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对各样品进行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实验。结果:从该植物根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十六烷酸单甘油
    酯(1)、2,4'-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查耳酮(2)、胡萝卜苷(3)、5α,6β-二羟基胡萝卜苷(4)、(3R)-vestitol-7-O-glucoside(5)、
    (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胺]-8-十八烯-1,3,4-三醇(6)。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
    具有显著抑制活性,IC50显著小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化合物5 及其苷元(3R)-vestitol也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
    1~6 均为首次从长果颈黄芪根中分离得到,其中黄酮类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药用植物双参的三萜类成分研究
    张祖珍,陈雅凤,王福生
    2017, 2(4):  6-8. 
    摘要 ( 179 )   PDF (1376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药用植物双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多种柱层析方法对双参进行分
    离纯化,采用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双参地下部分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4个三萜
    类成分,分别鉴定为3β,28-二羟基-乌苏烷(1)、3β,23-二羟基-12-烯-28-酸(2)、α-香树精(3)和3β-羟基-24-降-乌苏-4
    (23),12-二烯-28-酸(4)。结论:这4 个三萜类成分首次从该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

    药用植物双参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陈雅凤,张祖珍,王福生
    2017, 2(4):  9-11. 
    摘要 ( 235 )   PDF (1369KB) ( 1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药用植物双参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活性成分。方法:运用硅胶、AB-8、ODS以及凝胶等
    分离材料分离双参正丁醇部位,利用NMR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双参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3S,4R,4aS,6S,7R,7aS)-Methyl 3,6-dihydroxy-7-methyloctahydrocyclopenta〔c〕pyran-4-carboxylate(1)、咖啡酸甲酯(2)、(+)-
    Lariciresinol(3)、蔗糖(4)和Alyxialactone(5)。结论:这5个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 首次从天然产物
    中分离得到。

    基于ITS2条形码和化学指纹鉴别何首乌及其伪品
    尚飞能,方海兰,段宝忠
    2017, 2(4):  12-15. 
    摘要 ( 163 )   PDF (1542KB) ( 3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何首乌及其伪品的分子和化学鉴别方法,为其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采用DNA条形码和高效液相色谱
    法,比较何首乌及其伪品酱头ITS2条形码和HPLC化学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何首乌及酱头ITS2长度分别为193 bp和206
    bp,何首乌种内K2P遗传距离小于酱头的种间距离,且两者化学指纹存在明显差异。结论:DNA条形码和化学指纹图谱方法,
    是鉴别何首乌及伪品的有效手段。

    藏药“蒂达”6种原植物抗慢性肝损伤作用比较研究
    郭永强,沈磊,杨晓泉,夏从龙
    2017, 2(4):  16-19. 
    摘要 ( 218 )   PDF (1438KB) ( 1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比较藏药“蒂达”主要来源青叶胆等6种药用原植物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造
    成小鼠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肝损伤指标来比较6种药用植物的保肝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6种药用植物均能显
    著性降低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升高总蛋白(TP)及减少总胆红素(TBI)的含量。与等
    剂量青叶胆相比,川西獐牙菜、椭圆叶花锚、印度獐牙菜、紫红獐牙菜和唐古特虎耳草降低ALT、AST、TBI和升高TP的能力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叶胆和“蒂达”其他来源的5种药用植物对于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效应差异不显著。

    灯盏花素对Caco-2细胞中P-gp蛋白外排活性的影响
    周玄,曹昌娥,杨娇,阳美松,邵明园,高洋洋,赖泳
    2017, 2(4):  20-23. 
    摘要 ( 298 )   PDF (1492KB) ( 2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Caco-2 细胞中P-糖蛋白(P-gp)外排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灯盏花素对Caco-2细
    胞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其试验剂量;通过BCA法测定灯盏花素对Caco-2 细胞中总蛋白量的影响,罗丹明123(Rh123)转运
    试验评价灯盏花素作用后时间对P-gp外排活性的影响。结果:灯盏花素浓度< 577.95 μg/mL时,Caco-2 细胞的存活率> 90%;
    灯盏花素能增加Caco-2 细胞中P-gp的外排活性,加入Rh123后,Rh123在Caco-2 细胞内的累积量先增加再减少;作用60 min
    后,灯盏花素(120、240 μg/mL)对Caco-2 细胞内总蛋白量分别上调222.87%,154.23%。结论:灯盏花素能增加P-gp的外排活性,并
    上调Caco-2 细胞中的总蛋白量。

    西归对缩宫素所致小鼠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研究
    周启微,郭美仙,杨佳晶,卢明,金雪军,沈磊,刘晓波
    2017, 2(4):  24-27. 
    摘要 ( 148 )   PDF (1318KB) ( 2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西归乙醇提取物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痛经的镇痛作用。方法:己烯雌酚与缩宫素联用建立痛经模型,观察不
    同浓度西归乙醇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末次给药1 h后,制备子宫匀浆,测定SOD活性,MDA、NO和Ca2+的含量。结果:西归乙
    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缩宫素引起的扭体反应,能明显提高子宫匀浆中SOD的活性,降低MDA、升高NO和降低Ca2+的含量(P<
    0.05或P<0.01)。结论:西归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原发性痛经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SOD、MDA、NO、
    Ca2+而实现的。

    云南松松针多糖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研究
    李永飞,付文鹏,丁路,马增艳,杨永寿
    2017, 2(4):  28-31. 
    摘要 ( 207 )   PDF (1365KB) ( 1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云南松松针多糖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的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研究云南松松针多糖清除自由基
    的能力,用硫代巴比妥酸(TBARS)法研究云南松松针多糖对大鼠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抑制作
    用,并与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进行对比,评价其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结果:云南松松针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
    力,能抑制肝组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结论:云南松松针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对大鼠肝组
    织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有抑制作用,表明云南松松针多糖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云南松松针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付文鹏,李永飞,杨秀云,杨柳,杨永寿
    2017, 2(4):  32-35. 
    摘要 ( 172 )   PDF (1337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研究云南松松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为云南松松针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乙醇将干燥、粉碎
    后的云南松松针进行提取、精制、冷冻干燥,得总黄酮提取物;用DPPH法研究云南松松针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用
    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云南松松针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抑制作用。结果:云南
    松松针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能抑制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结论:云南松松
    针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基础医学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应研究
    陆磊,冯超,崔学兵,杨继武,秦燕,刘仁贵
    2017, 2(4):  36-40. 
    摘要 ( 180 )   PDF (1380KB) ( 1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新西兰雄性家兔30只,进行LEASO模型复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模型组(LEASO组)和GSPE干预组(GSPE
    组)(0.5 g/kg),每组10 只。于术后第4、8、12 周检测家兔血清TC(总胆固醇)及ox-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第12
    周末检测SOD、MDA含量。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2周对各组家兔行右后肢Doppler检查;第12周末行家兔双后肢DSA。结
    果:与CON 组比较,LEASO 组家兔有跛行,见右后肢足趾甚至右足坏疽,GSPE 组的肢体活动基本正常,未见坏疽;与
    LEASO 组比较,GSPE 组血清ox-LDL 水平在第8、12 周均明显降低(P<0.05);第12 周末,血清SOD 活性升高的同时MDA
    下降(P<0.05)。Doppler显示GSPE组家兔股浅动脉远端PV值较LEASO组明显升高(P<0.01);DSA显示GSPE组家兔右
    后肢股浅动脉仅呈节段性闭塞,远端血管显影良好,有侧支循环建立。结论:GSPE对LEASO 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
    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等途径实现的。

    临床医学
    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198例
    临床疗效分析
    李文武
    2017, 2(4):  41-45. 
    摘要 ( 174 )   PDF (1425KB) ( 2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急性脑梗死TOAST各亚型总有
    效率、溶栓前后NIHSS进行比较。结果:LAA、CE、SAO、SOE、SUE总有效率分别为93.65%、34.21%、92.85%、76.92%、80.00%;
    LAA和SAO溶栓前后NIH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E、SUE、CE与溶栓后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OAST各亚型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前后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A、SAO不同时间窗静脉溶栓总有效率及
    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剂量应个体化。

    超声治疗仪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观察
    赵效,范稚坚,万荣
    2017, 2(4):  46-48. 
    摘要 ( 177 )   PDF (1302KB) ( 1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超声治疗仪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方法:77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组47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治疗仪透药治疗联合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淋
    巴结核疗效,同时比较治疗组不同时间段淋巴结大小。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组中治疗第28天的有效率为最高,治疗第7天与第28天比较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14天与第28天有效
    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1天与第28天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治疗仪透药治疗
    淋巴结结核安全、有效,其治疗疗程在21~28 d为宜。

    胸锁钩接骨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
    何宁,李超,赵剑波,尹坤
    2017, 2(4):  49-51. 
    摘要 ( 206 )   PDF (1390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胸锁钩接骨板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骨科收治胸锁关节脱
    位患者5例、胸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近端骨折患者1例采用胸锁钩接骨板治疗。结果:术后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
    月,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3%,疗效满意。结论:胸锁钩接骨板能稳定固定脱位胸锁关节,对合并锁骨近端骨折患者
    也能同时固定骨折及脱位,且能保留胸锁关节微动,是一种疗效满意的内固定物。

    大理汉族和白族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汪锴,康嗣如,管云飞,谭云波
    2017, 2(4):  52-55. 
    摘要 ( 193 )   PDF (1313KB) ( 1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云南省第四人民医院所收治的汉族、白族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类型。方法:对云南省第四
    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汉族、白族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
    汉族甲状腺恶性肿瘤病例140例(70.71%),白族58例(29.29%),与人口比例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
    型比例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甲状腺癌>髓样癌>未分化癌。45岁以上与45岁以下患者在恶性程度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近5年云南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汉族及白族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均有升高,并伴有民族和地域
    差异。按人口比例分析,汉族发病率明显高于白族。

    密集型银质针结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
    李俊峰,熊志宏
    2017, 2(4):  56-58. 
    摘要 ( 236 )   PDF (1301KB) ( 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观察密集型银质针结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源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接受密集型银质针结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组(I组)和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组(Ⅱ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6个月对如下
    疗效指标进行评价,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疗效评定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值均有明显改善,I组
    治疗后的VAS值明显低于Ⅱ组,I组的优良率100%,Ⅱ组的优良率在70%~80%。1年后随访复发情况:Ⅱ组复发12例,I组0
    例。结论:该疗法能够有效提高颈源性眩晕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疗效稳定、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等优点。

    艾滋病相关DLBCL中EB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
    高波,孙晶晶,段月勋,邓刚,杨倩,王霖,潘云
    2017, 2(4):  59-62. 
    摘要 ( 223 )   PDF (1503KB)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艾滋病相关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AIDS/HIV-relat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HIV-DLBCL)中EB病
    毒的感染状况,并探讨其在HIV-DLBCL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HIV-DLBCL组织作为实验组,5例非HIV感染的DLBCL
    (non-HIV-DLBCL)、4例HIV阳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HIV-reactive hyperplasia,HIV-RH)、5例HIV阴性RH(non-HIV-RH)均
    作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EBER(EB病毒编码的小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HIV-DLBCL中EBER的总
    阳性率为30%(6/20);non-HIV-DLBCL中EBER的阳性率为40%(2/5);HIV-RH和non-HIV-RH中EBER均呈阴性。结论:
    EBV感染与部分DLBCL的发生有关,但EBV在HIV-DLBCL和non-HIV-DLBCL中的作用是否具有差异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38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分析
    许文艳,刘秋红,胡丽荣
    2017, 2(4):  63-65. 
    摘要 ( 150 )   PDF (1391KB) ( 1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总结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的实验室特点,以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对38例确
    诊的MM患者的实验室特点和临床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确诊的MM患者中,贫血29例,骨痛和骨骼疾患18例,肾功
    能衰竭5例,呼吸道感染3例,胃炎2例,以贫血和骨痛最多见,骨髓细胞学检查可见浆细胞比例增高,形态呈多样化,可见双
    核、多核的骨髓瘤细胞。X线检查可见多发性虫蚀样及穿凿样骨质破坏影,密度低,边界清或不清,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结
    论:在实际工作中检验人员应加强对MM的认识,掌握其特点,对异常的实验室结果应加以综合分析,使多发性骨髓瘤能够得
    到及时发现和确诊。

    关于两种全血溶血液制备方式检测HbA1c的探究
    吕景良
    2017, 2(4):  66-68. 
    摘要 ( 165 )   PDF (1334KB) ( 1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通过两种全血溶血液制备方式检测HbA1c的结果比对,进一步证实在进行HbA1c检测前作全血溶血液制备时是
    否有必要擦拭吸头外壁余血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某日到昆钢医院行HbA1c检测的健康体检者37例,将连续检测3次的均值
    作统计学分析。结果:Hb均值、HbA1c均值分别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A1c%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HbA1c检测前作全血溶血液制备时没有必要擦拭吸头外壁余血。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宋瑜,刘蜻蜻
    2017, 2(4):  69-71. 
    摘要 ( 216 )   PDF (1305KB) ( 1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穿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6月182例行超声
    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归纳分析其取材成功率、并发症发病率、病理类型的分布及临床诊断的修正情况。结
    果:穿刺取材成功率为100%,术后轻度并发症发病率为6.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原诊断的修正率为22.53%。根据术后
    统计得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高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肾病发病率最高,占45.62%。继发性肾
    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发病率最高,占36.45%。结论: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病辅助诊断方法,穿刺点选择左
    肾或右肾结果相同,且左肾穿刺与右肾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无差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最高,其中以IgA肾病最
    常见,男性患肾病的概率高于女性。

    产科超声系统筛查对胎儿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
    谢丹,刘蜻蜻
    2017, 2(4):  72-74. 
    摘要 ( 152 )   PDF (1509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产科超声系统筛查在胎儿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孕中期行系统筛查的660例病
    例,并将发现胎儿异常的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产科超声系统筛查胎儿异常检出率高,诊断符合率达99%。
    结论:产科超声系统筛查对胎儿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有效降低出生缺陷。

    预防医学
    2009年至2014年元江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李文雅,王志刚,杨认,刘冬琴,冉学军
    2017, 2(4):  75-78. 
    摘要 ( 135 )   PDF (1408KB) ( 1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了解元江县2009年至2014 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
    软件对2009年至2014年元江县网络报告的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结果:2009年至2014年元江县共
    报告手足口病例4 060例,年均发病率为330.0/10万,发病周期呈“M”型特征。发病高峰时间段有由秋季向冬季和春季移动的
    趋势,而且自2011年夏季出现峰值后,发病高峰呈“双峰”型特征。病例主要集中在澧江镇、甘庄街道和曼来镇,澧江镇每年发
    病数均居全县第1位,而且高、中、低海拔地区发病率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 581.20,P<0.01),且低海拔发病率
    最高(533.8/10万),高海拔发病率最低(89.6/10万)。结论:元江县手足口病的防控应结合横向和纵向手足口病发病的特征综
    合防控,特别是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预警防控工作。

    护理学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袁依存,邓惠方
    2017, 2(4):  79-81. 
    摘要 ( 143 )   PDF (1286KB) ( 1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总结TUR-BT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TUR-B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成功完
    成手术并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治愈129例、好转9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95.8%。结论:完善术前、术后护理是TUR-BT病人
    手术成功的关键。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董娇,赵桂凤
    2017, 2(4):  82-84. 
    摘要 ( 172 )   PDF (1305KB) ( 1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1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健
    康知识的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
    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20例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体会
    李华梅,石娟
    2017, 2(4):  85-88. 
    摘要 ( 156 )   PDF (1277KB) ( 2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肿瘤术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进
    行分析。结果:20例中1例注射座囊皮肤破损被迫取出,1例滴注液体不畅回抽无回血患者要求取出,18例继续使用。结论: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为肿瘤患者的化疗及营养支持等建立了良好的静脉通路,减少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疼痛及静脉损伤,日常
    生活不受限制,接受药物治疗方便、有效且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影响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
    董芳萍,杨雪燕,杨源,舒巧灵,李婷
    2017, 2(4):  88-91. 
    摘要 ( 207 )   PDF (1322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探讨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影响因素的认知评价,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
    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临床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调查医院在职护理人员320人对患者安全影响因素认知情况。
    结果:患者安全影响因素8个维度得分:医院管理支持为(4.520±0.118),护士长参与为(4.515±0.055),护士执行力为(3.010 ±
    0.210),团队合作为(4.292±0.103),开放性沟通为(4.156±0.113),持续改进为(4.530±0.138),惩罚性感受为(3.317±0.180),不良
    事件报告为(2.032±0.116)。不同维度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对患者安全影响因素的认知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有5个部分认识比较到位,但是对“护士执行力”“惩
    罚性感受”“不良事件报告”部分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临床急诊护理
    吴永丽
    2017, 2(4):  92-93. 
    摘要 ( 184 )   PDF (1273KB) ( 1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急诊护理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39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4例转院,6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23例康复出院,住院
    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临床护理,降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
    护理本科生实习前护理综合技能强化训练效果评价
    鲁玉苗,严文静
    2017, 2(4):  94-97. 
    摘要 ( 216 )   PDF (1321KB) ( 1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对实习前学生进行的护理综合技能强化训练项目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反思教学过程,探索教学方法。方法:2013
    级学生参加技能强化训练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静脉输液、各种注射术、心肺复苏、无菌技术、呼吸机是学生认为非常有必
    要强化的项目。此次培训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意识、临床思维、护理技
    术、整体护理能力及应对能力都有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技能考核,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了技能,为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PBL教学模式在大理大学留学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袁芝琼,李蕴成,高春燕,张晓云,申元英
    2017, 2(4):  98-100. 
    摘要 ( 163 )   PDF (1304KB) ( 1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旨在研究PBL教学模式对留学生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探寻适合留学生教育的模式,提高留学生预防医
    学知识的水平。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大理大学2005级、2007级至2011级临床医学全部留学生,2005级、2007级、
    2008级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共计207人,2009级至2011级采用PBL教学模式,共计251人,对两种教学模式下的预防医学
    实验课成绩进行评价。结果:相同教学方式下不同年级间留学生的预防医学实验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
    教学方式下留学生的预防医学实验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63,P=0.000)。结论:与传统LBL教学模式相比,在PBL
    教学模式下留学生预防医学成绩有显著提高。